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肌内效贴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患侧手肿胀的影响 被引量:30
1
作者 张驰 胥方元 +3 位作者 谢羽婕 陈汝艳 伍玉兰 余乐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73-475,共3页
脑卒中患者常伴有患侧手的肿胀,使手部各关节活动受限,影响手功能恢复。肌内效贴(kinesiotape,KT)是由Dr.KenzoKase发明的软组织扎贴技术,该技术对缓解肢体肿胀有较好疗效。本研究通过肌内效贴作用于脑卒中患者患侧手,探索其对... 脑卒中患者常伴有患侧手的肿胀,使手部各关节活动受限,影响手功能恢复。肌内效贴(kinesiotape,KT)是由Dr.KenzoKase发明的软组织扎贴技术,该技术对缓解肢体肿胀有较好疗效。本研究通过肌内效贴作用于脑卒中患者患侧手,探索其对偏瘫患者患手肿胀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患者 手肿胀 患侧 脑卒中后 肌内 脑卒中患者 关节活动受限 手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稳定性训练结合神经发育疗法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谢羽婕 张驰 +6 位作者 胥方元 伍玉兰 陈汝艳 曾磊 庞国银 邵懿 李萌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73-775,共3页
核心稳定性(core stability,CS)是运动中控制骨盆和躯干部位肌肉的稳定姿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其进行研究,主要运用于健身、运动训练。“、腰部疼痛等,但在国内却很少研究将其应用于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本研究的目的是探... 核心稳定性(core stability,CS)是运动中控制骨盆和躯干部位肌肉的稳定姿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其进行研究,主要运用于健身、运动训练。“、腰部疼痛等,但在国内却很少研究将其应用于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cores tability training,CST)结合神经发育疗法(neurodevelopmental therapy,NDT)对脑卒中BrunnstromIII或Ⅳ期患者下肢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从而为该技术的临床运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运动功能 脑卒中患者 神经发育疗法 运动训练 稳定性 肢体功能康复 腰部疼痛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兔膝骨关节炎软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蹇睿 胥方元 +1 位作者 李卫平 郭声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99-802,共4页
目的:探讨电针对兔膝骨关节炎(KOA)模型软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新西兰大耳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电针治疗组。正常组不造模,模型组和电针治疗组均采用左膝关节伸直位管型石膏固定法,建立KOA模型... 目的:探讨电针对兔膝骨关节炎(KOA)模型软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新西兰大耳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电针治疗组。正常组不造模,模型组和电针治疗组均采用左膝关节伸直位管型石膏固定法,建立KOA模型。喂养6周后,电针组电针治疗10d。各组均取股骨内侧髁软骨,观察软骨细胞及MMP-13的变化。结果:按Mankin评分比较软骨结构,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正常组MMP-13未检出,模型组MMP-13检出率较高,电针治疗组MMP-13检出率下降。MMP-13在KOA软骨细胞中的表达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电针治疗组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电针治疗促使兔骨关节炎模型软骨细胞重新排列,减少软骨细胞中MMP-13表达,对OA治疗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骨关节炎 软骨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训练对脑梗死大鼠行为学及突触形态结构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杨敏 李涛 余茜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4-27,I0002,共5页
目的:研究运动训练对脑梗死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并从突触形态结构可塑性角度探讨其机制。方法: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脑梗死(MCAO)模型,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康复组。康复组于手术后第5d开始进行滚筒、转棒、走平衡木、网... 目的:研究运动训练对脑梗死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并从突触形态结构可塑性角度探讨其机制。方法: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脑梗死(MCAO)模型,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康复组。康复组于手术后第5d开始进行滚筒、转棒、走平衡木、网屏训练,对大鼠进行运动能力和学习记忆能力测评观察其行为学变化,电镜观察缺血侧感觉运动区和CA3区突触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第5周时康复组和模型组转棒活动、平衡木活动、网屏训练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学习记忆能力比较康复组与模型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康复组两脑区(患侧感觉运动皮质和海马CA3区)突触界面曲率、突触活性区长度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SD厚度和穿孔性突触百分率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运动训练促进脑梗死大鼠运动能力和学习记忆能力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脑梗死大鼠缺血侧感觉运动皮质和海马CA3区突触结构参数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行为学 运动训练 突触结构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体位肩关节旋转肌群等速肌力评定的重测信度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丛卉 周谋望 +1 位作者 杨延砚 王剑雄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6-41,共6页
目的:利用Biodex多关节等速力量测试和训练系统研究肩关节旋转肌群等速肌力评定在不同测试体位下的重测信度,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28名健康受试者,选择向心/向心收缩模式,在60°/s和180°/s速度下分别进行坐位(肩关节外展4... 目的:利用Biodex多关节等速力量测试和训练系统研究肩关节旋转肌群等速肌力评定在不同测试体位下的重测信度,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28名健康受试者,选择向心/向心收缩模式,在60°/s和180°/s速度下分别进行坐位(肩关节外展45°、前屈30°,肩胛骨平面)与仰卧位(肩关节外展45°)肩关节旋转肌群的等速肌力评定,并于1周后由同一操作人员复测。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及测量标准误(SEM)比较不同体位重复测试的相对信度及绝对信度。结果:峰力矩、总功、平均功率以及平均峰力矩在坐位与仰卧位测试中均显示了中度至高度的相对重测信度(ICC:0.83—0.98);相对峰力矩(ICC:0.71—0.94)及外旋与内旋肌群肌力比值(ICC:0.29—0.84)的相对重测信度为低度至高度。总体绝对信度良好(SEM:6.8%—27.0%),其中仰卧位的数值(SEM:6.8%—23.1%)较坐位的数值(SEM:7.2%—27.0%)更佳。结论:坐位(肩关节外展45°、前屈30°,肩胛骨平面)及仰卧位(肩关节外展45°)两种体位进行肩关节旋转肌群等速肌力评定均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其中仰卧位测试的信度较坐位更佳;在使用肩关节旋转肌群等速肌力评定结果评价受试者指标变化时,可能需要将测量标准误差考虑在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度 肩关节 旋转肌群 等速肌力评定 坐位 仰卧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训练对脑梗死大鼠行为学及NF200表达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杨敏 余茜 +1 位作者 何成松 李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980-984,I0001,共6页
目的:研究运动训练对脑梗死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并从神经可塑性角度探讨其机制。方法: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脑梗死模型,5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康复组。康复组于手术后5天开始进行滚筒、转棒、平衡木、... 目的:研究运动训练对脑梗死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并从神经可塑性角度探讨其机制。方法: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脑梗死模型,5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康复组。康复组于手术后5天开始进行滚筒、转棒、平衡木、网屏训练,每日40min,每周6次,共5周,假手术组与模型组则维持原来生活状态。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运动能力和学习记忆能力测评观察其行为学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缺血区神经丝蛋白200(NF200)的表达变化。结果:康复组大鼠神经功能、运动能力、学习记忆能力优于模型组,神经功能在3周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其转棒实验和平衡木实验在3周、5周(P<0.01—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网屏实验在3周、5周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学习记忆能力在5周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康复组大鼠缺血区NF200蛋白质阳性表达较模型组增多,在3周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5周时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运动训练促进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运动能力、学习记忆能力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缺血区NF200蛋白质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大鼠 运动训练 行为学 神经丝蛋白2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学训练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梗死侧海马CA3区突触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段小东 张雷 +3 位作者 胥方元 郭声敏 刘曦 姜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15-419,共5页
目的:研究行为学训练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梗死侧海马CA3区突触结构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48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制成右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模型后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只,2组又随机分为7d、14d和21d3个时段进行观察,每个... 目的:研究行为学训练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梗死侧海马CA3区突触结构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48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制成右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模型后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只,2组又随机分为7d、14d和21d3个时段进行观察,每个时段8只。训练组于造模1d后,给予Morris水迷宫训练,对照组置于普通笼中正常喂养,不给予干预。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各时间点不同组大鼠梗死侧海马CA3区突触结构参数的变化。结果:电镜下观察到各时段电针组梗死侧海马CA3区突触后致密物(PSD)厚度、活性区宽度、突触后膜曲率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行为学训练可以改善局灶性脑梗死大鼠梗死侧海马CA3区突触结构参数的表达,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从而改善脑梗死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水迷宫 突触结构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建立与比较 被引量:6
8
作者 魏苗 胥方元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77-781,共5页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个多病因、发病机制复杂的常见病,临床上尚缺乏有效的根治措施。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OA已成为我国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对其进行深入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已经显得非常紧迫,而动物模型的建...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个多病因、发病机制复杂的常见病,临床上尚缺乏有效的根治措施。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OA已成为我国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对其进行深入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已经显得非常紧迫,而动物模型的建立是研究OA病理机制、治疗及预防的必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动物模型 公共卫生问题 临床研究 老龄化社会 发病机制 病理机制 多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