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四川省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探析
1
作者 郭丰 徐丽 +1 位作者 阳帆 杨玉婷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4期32-34,共3页
水土保持监测是科学做好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的基础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政府职能和社会公益事业。四川省持续推动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监测站网体系逐步完善,监测能力有效提升,监测成果不断积累,但对标新时代水土保持监测高质量发展要求,在监测... 水土保持监测是科学做好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的基础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政府职能和社会公益事业。四川省持续推动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监测站网体系逐步完善,监测能力有效提升,监测成果不断积累,但对标新时代水土保持监测高质量发展要求,在监测基础硬件配置、站点发展保障和技术成果应用方面均存在一定差距。聚焦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中关于强化水土保持监测评价的要求,从完善水土保持监测体系机制、提升能力水平、提高工作质量和加强发展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推动新时代四川省水土保持监测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对策与工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动态监测 监测站点 高质量发展 四川省 新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水土保持监管现状及长效机制构建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许海超 游翔 +3 位作者 郭丰 廖梓凯 乔心如 赵正松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5期73-78,共6页
为总结四川省水土保持监管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水土保持监管制度,探索建立符合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长效监管机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水土保持监管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建立适合全省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长效监管机... 为总结四川省水土保持监管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水土保持监管制度,探索建立符合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长效监管机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水土保持监管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建立适合全省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长效监管机制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目前四川省水土保持监管在人员配置上存在数量较少、流动频繁、中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相对匮乏等问题;在工作内容方面,主要面临监管工作点多面广、任务繁重、监管经费缺乏、手段不足、协同监管和联动执法不够等突出问题;在加强水土保持监管工作路径方面,超过80%的调查对象认为应加强部门联合执法、业务培训、经费投入和水土保持智慧化建设等。建议四川省在下一步工作中应加强协同监管、人员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监管能力和手段等提升,以尽快构建适应省情的水土保持长效监管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化建设 长效机制 协同监管 问卷调查 监管机制 水土保持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四川省水土保持监测点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2
3
作者 赵芹 胡恒 曹叔尤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23,共3页
水土保持监测点作为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信息系统建设的神经末梢,承担着观测、试验、数据采集和传输的任务。监测点规划布局的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整个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的运行效果。从土壤侵蚀分布、流域分布、水土流失"三区&q... 水土保持监测点作为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信息系统建设的神经末梢,承担着观测、试验、数据采集和传输的任务。监测点规划布局的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整个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的运行效果。从土壤侵蚀分布、流域分布、水土流失"三区"划分及与科研机构结合等方面论证了四川省水土保持监测点布局的合理性。此外,针对不同类型监测点的重点建设内容进行了阐述。根据四川省水土保持监测点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监测点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发区水土保持监管实践与思考——以四川省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郑凤 刘正斌 唐云逸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9期1-2,共2页
根据2021—2023年四川省审查的102个各类开发区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报告,发现四川省开发区水土保持工作主要存在水土保持程序履行不规范、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落实不到位、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报告编制不规范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四川省采取多... 根据2021—2023年四川省审查的102个各类开发区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报告,发现四川省开发区水土保持工作主要存在水土保持程序履行不规范、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落实不到位、水土保持区域评估报告编制不规范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四川省采取多项举措,健全监管制度,明确管理责任,创新监管方式,全面加强开发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切实防止人为水土流失,保障了开发区水土保持管理和入驻企业水土保持工作有序开展,以更高水平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保障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发区 水土保持 区域评估 监管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治理小流域水土保持监测探讨
5
作者 熊明彪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13,共2页
针对目前四川省实施综合治理小流域虽多,但对治理后的效益仅有定性描述而无量化说明的实际情况,对开展治理小流域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做了探讨。详细阐述了开展治理小流域监测的目的及意义、监测原则与目标、监测内容与方法,并给出了预期... 针对目前四川省实施综合治理小流域虽多,但对治理后的效益仅有定性描述而无量化说明的实际情况,对开展治理小流域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做了探讨。详细阐述了开展治理小流域监测的目的及意义、监测原则与目标、监测内容与方法,并给出了预期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域 水土保持 监测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刍议 被引量:8
6
作者 熊明彪 罗茂盛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4年第1期69-73,共5页
为探讨省级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问题 ,就四川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的目的意义、原则、目标、内容与方法进行初步讨论。认为要搞好四川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必须加强水土流失监测的网络体系、技术体系和指标体系“三大理论体系”建设 ,在此基... 为探讨省级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问题 ,就四川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的目的意义、原则、目标、内容与方法进行初步讨论。认为要搞好四川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必须加强水土流失监测的网络体系、技术体系和指标体系“三大理论体系”建设 ,在此基础上 ,建立全省水土保持信息管理系统 ,做到及时、准确地监测、预测和预报水土流失 ,为有关部门决策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水土流失 动态监测 网络体系 技术体系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小流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体系探讨 被引量:8
7
作者 熊明彪 胡恒 罗茂盛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2-24,共3页
就小流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的意义、原则、目标、内容与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指出搞好小流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必须加强水土流失监测的网络体系、技术体系和指标体系"三大体系"建设,提出了小流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应提交... 就小流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的意义、原则、目标、内容与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指出搞好小流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必须加强水土流失监测的网络体系、技术体系和指标体系"三大体系"建设,提出了小流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应提交的预期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流域 水土流失 监测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度四川省级监测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游翔 陈锐银 廖睿智 《中国水土保持》 2019年第12期23-25,共3页
通过收集相关基础资料和数据,基于中国土壤流失方程计算出四川省级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区土壤侵蚀状况,并将监测结果与2011年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情况普查成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监测区水土流失面积为36945.20 km 2,占动态监... 通过收集相关基础资料和数据,基于中国土壤流失方程计算出四川省级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区土壤侵蚀状况,并将监测结果与2011年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情况普查成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监测区水土流失面积为36945.20 km 2,占动态监测区总面积的27.16%,区内整体土壤侵蚀程度较轻,但侵蚀分布空间异质性明显,局部地区仍存在严重水土流失;监测区水土流失面积减少率为4.85%,且水土流失强度由高强度转向低强度,但水土流失消长情况具有空间差异性,川西地区部分区县水土流失面积仍有小幅增加。近年来四川省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加大,对改善监测区水土流失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局部地区仍要加强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动态监测 中国土壤流失方程 2018年度 四川省级监测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EI的近10年雅康高速公路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研究
9
作者 刘家民 唐书培 +4 位作者 张豇浜 车玲 阳帆 狄海波 刘冬梅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2期54-60,68,共8页
研究高速公路建设过程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对协调交通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因地制宜实施生态保护修复措施。本文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采用中值合成法提取2013-2022年雅康高速公路两侧1 km的Landsat8... 研究高速公路建设过程的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对协调交通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因地制宜实施生态保护修复措施。本文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采用中值合成法提取2013-2022年雅康高速公路两侧1 km的Landsat8 OLI/TRIS遥感影像,获取绿度、湿度、干度和热度4个评价指标,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遥感生态指数,结合转移矩阵分析生态环境质量等级的时空变化,探索了海拔高度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近10年雅康高速公路的遥感生态指数值在波动中上升,改善面积11266.98 hm^(2);建设期(2014—2018年)遥感生态指数下降,退化面积12023.03 hm^(2);运营期(2019—2022年)明显提升,改善面积20959.86 hm^(2)。受人类活动范围和工程施工特点的影响,研究区域地形起伏(海拔高度)与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呈梯度效应。建设期低海拔区域(≤1900m)生态环境质量降低最明显,应加强该区域的监管和采取更高强度的人工修复措施;运营期海拔高于2100 m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达到良好及以上,这些区域可采用更多的基于自然修复的措施来稳固生态环境质量。该研究可为雅康高速公路生态保护修复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生态指数 生态环境质量 四川雅康高速公路 Google Earth Eng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监理刍议 被引量:5
10
作者 熊明彪 雷孝章 曹叔尤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3年第2期80-83,共4页
实行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监理制,是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必由之路,对于提高工程质量和投入效益、巩固治理成果、完善后续管理、确保建设投资、制止项目立项随意性和盲目性具有深远的意义。当前,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监理存在认... 实行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监理制,是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必由之路,对于提高工程质量和投入效益、巩固治理成果、完善后续管理、确保建设投资、制止项目立项随意性和盲目性具有深远的意义。当前,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监理存在认识落后、制度不健全、市场不规范、方法不成熟、技术体系不完善、人员素质较差、收费偏低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搞好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监理的一些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工程 工程建设 监理工作 技术体系 人员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梯级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芹 曹叔尤 李文萍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8年第z1期21-23,29,共4页
流域梯级开发可带来发电、防洪、灌溉等综合效益,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同时引发了很多区域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包括水库淹没与移民,泥沙淤积、河道变化、地质灾害、水生生物、水土流失等。针对流域梯级开发存在的上述生态环境... 流域梯级开发可带来发电、防洪、灌溉等综合效益,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同时引发了很多区域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包括水库淹没与移民,泥沙淤积、河道变化、地质灾害、水生生物、水土流失等。针对流域梯级开发存在的上述生态环境问题,初步提出加强建设项目的前期管理、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合理优化开发与运行方式等主要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 梯级开发 生态环境 生态需水 生态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之我见 被引量:8
12
作者 游翔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8年第z1期86-87,共2页
水土保持监测是水土保持工作的基础,目前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论述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目的和意义、监测内容、指标及监测特点,针对目前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开发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建立水土保持监测管理体系的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恒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11,共2页
从水土保持监测管理角度出发,就如何建立面上水土保持监测管理体系、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管理体系、水土保持生态环境考核评价体系以及政府和社会的公共服务体系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监测 管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地震四川灾区水土流失经济损失评估及恢复对策 被引量:10
14
作者 赵芹 罗茂盛 +1 位作者 曹叔尤 刘兴年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9-293,共5页
受"5.12"汶川特大地震的影响,地震灾区水土流失面积加大,侵蚀强度加剧,新增流失量增大,经济损失巨大。将水土流失造成的经济损失与经济建设主要指标形成对比,可形象直观地反映生态经济负效值,从而为灾后生态重建和水土保持管... 受"5.12"汶川特大地震的影响,地震灾区水土流失面积加大,侵蚀强度加剧,新增流失量增大,经济损失巨大。将水土流失造成的经济损失与经济建设主要指标形成对比,可形象直观地反映生态经济负效值,从而为灾后生态重建和水土保持管理决策者提供科学的依据。文中首先对四川地震灾区的水土流失危害和土壤侵蚀破坏量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利用环境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水土流失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评估和货币化计量,得出四川省土壤侵蚀总经济损失503.22亿元。提出了灾后水土保持恢复重建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水土流失 经济损失评估 四川 恢复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特大地震对四川水土流失的影响及其经济损失评估 被引量:10
15
作者 赵芹 卿太明 曹叔尤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7,共3页
在对"5.12"汶川特大地震震后四川灾区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及土壤侵蚀量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预测了当地的水土流失发展趋势。利用环境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估算了土壤侵蚀的货币化经济损失,得出四川省土壤侵蚀总经济损... 在对"5.12"汶川特大地震震后四川灾区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及土壤侵蚀量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预测了当地的水土流失发展趋势。利用环境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估算了土壤侵蚀的货币化经济损失,得出四川省土壤侵蚀总经济损失503.22亿元。基于震后水土流失的分析结果,对灾后重建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水土流失 经济损失评估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汶川地震区新生水土流失现状与防治对策 被引量:4
16
作者 熊明彪 胡恒 胡波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4-26,共3页
从由地震产生的新生水土流失主要类型、新生水土流失特征、新生水土流失危害等方面分析了汶川地震发生后四川灾区新生水土流失现状。为有效防治新生水土流失、搞好灾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出了防治灾区新生水土流失的对策。
关键词 汶川地震 新生水土流失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生态自然修复工程动态监测内容与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芹 罗茂盛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22-22,25,共2页
开展生态自然修复工程动态监测 ,要科学地选取监测区域 ,监测内容主要包括水土流失面积及侵蚀量、生物多样性、林草生长量、土壤状况、区域小气候、社会经济状况等。提出了相应的监测方法和监测预期成果。
关键词 生态自然 修复 监测内容 监测方法 监测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四川省河塘池库清淤的思考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恒 熊明彪 刘德芳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32-33,共2页
在"5.12"汶川大地震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压力下,以四川省为例分析了河塘池库淤积严重的现实情况,认为严重的淤积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而且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加紧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又不放松河塘池... 在"5.12"汶川大地震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压力下,以四川省为例分析了河塘池库淤积严重的现实情况,认为严重的淤积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而且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在此基础上提出在加紧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又不放松河塘池库清淤的解决方案,并分析了河塘池库清淤的现实意义,提出了河塘池库清淤的实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塘池库 清淤 经济建设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精准水土保持”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5
19
作者 胡恒 王璨 《中国水土保持》 2016年第2期30-32,共3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社会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新的多样化要求。结合四川省多年的水土保持工作实践,提出了"精准水土保持"的概念,阐述了"精准水土保持"的发展方向和推动"精准水土保持"的基础工作。&qu...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社会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新的多样化要求。结合四川省多年的水土保持工作实践,提出了"精准水土保持"的概念,阐述了"精准水土保持"的发展方向和推动"精准水土保持"的基础工作。"精准水土保持"的核心目标是实现水土保持与生态产业的协同发展,对水土流失的分类施治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水土保持 发展方向 工作基础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启动第四次水土流失现状遥感调查工作
20
作者 熊明彪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67-67,共1页
2007年9月28日,四川省水利厅政府采购领导小组在水保大厦组织召开了四川省水土流失现状遥感调查项目开标暨评标会。由相关专家组成的评标委员会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三家投标单位的投标书从商务、技术等环节进行了认真评议并向招标... 2007年9月28日,四川省水利厅政府采购领导小组在水保大厦组织召开了四川省水土流失现状遥感调查项目开标暨评标会。由相关专家组成的评标委员会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三家投标单位的投标书从商务、技术等环节进行了认真评议并向招标单位四川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推荐了中标单位。本次评标工作的顺利开展标志着四川省第四次水土流失现状遥感调查工作已正式启动,届时全省水土流失现状、水土流失发展趋势将更加清楚,并将为建立全省水土流失监测基本数据库提供最新资料,这必将对全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水土保持公告、水土流失治理、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等工作产生积极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监测 遥感调查 四川省 四次 评标委员会 环境监测总站 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