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实水压作用下裂隙大理岩蠕变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英 谢辉 +2 位作者 杨俊 王皓冉 刘昭伟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9-157,共9页
软弱层间带裂隙岩石的水压弱化效应是水利工程长期稳定研究的重要方向。针对锦屏一级坝肩软弱层间带裂隙大理岩在高水压力作用下的长期变形特性,采用特定的岩石流变试验系统,开展不同水压作用下预制裂隙大理岩的蠕变试验;结合典型蠕变... 软弱层间带裂隙岩石的水压弱化效应是水利工程长期稳定研究的重要方向。针对锦屏一级坝肩软弱层间带裂隙大理岩在高水压力作用下的长期变形特性,采用特定的岩石流变试验系统,开展不同水压作用下预制裂隙大理岩的蠕变试验;结合典型蠕变过程曲线分析水压对裂隙岩石蠕变变形、蠕变速率、蠕变破坏荷载及长期强度的影响,并基于蠕变破坏断口的电镜扫描成果,从细观角度分析岩石蠕变破坏机制。结果表明:裂隙大理岩宏观破裂现象与断口微观特征相吻合,随着水压的增加,岩石破裂形式逐渐由张拉破裂向剪切破裂过渡,破裂断口由凹凸锯齿状逐渐趋于平滑。压力水沿大理岩裂隙的“楔入”可加速原始裂纹的发育,促进岩石的蠕变发展,水压越大,“楔入”效应越明显,加速蠕变速率越大,加速阶段持续时间越短,蠕变破坏的分级荷载越小;相较于稳定蠕变阶段,水压对加速蠕变阶段的影响效应更大。裂隙大理岩长期强度约占完整岩石峰值强度的50%~70%,水压的增大会降低岩石的长期力学性能,并加速岩石的蠕变破坏;工程中,建议取稳定蠕变阶段最大一级强度作为裂隙大理岩的长期强度。研究成果的应用可提高锦屏一级水电站长期稳定运行评估的准确性,并为裂隙岩石蠕变本构模型研究提供重要支撑,具备显著的工程应用与理论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压 大理岩 裂隙岩石 电镜扫描 分级加载 蠕变特性 长期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坝抗滑稳定可靠度动态评估模型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甘珩佚 陈建康 +2 位作者 高山 吴震宇 周靖人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74-180,共7页
高混凝土重力坝赋存地质与运行环境复杂,坝与地基载荷水平高,运维管理难度大,安全风险管控问题突出。变形监测数据是直观反映大坝结构性态的手段之一,因此,充分利用大坝安全监测信息来实现坝体稳定安全实时评估和动态预测对重力坝工程... 高混凝土重力坝赋存地质与运行环境复杂,坝与地基载荷水平高,运维管理难度大,安全风险管控问题突出。变形监测数据是直观反映大坝结构性态的手段之一,因此,充分利用大坝安全监测信息来实现坝体稳定安全实时评估和动态预测对重力坝工程长期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材料参数敏感性分析和动态位移反分析技术,构建了重力坝抗滑稳定响应面功能函数,提出了基于大坝变形监测数据的重力坝抗滑稳定可靠度动态评估模型。GD重力坝案例分析表明,该模型可靠度模拟误差小于2%,预测误差小于5%,计算效率与精度高,适应性强,实现了复杂运行条件和多源不确定因素下重力坝抗滑稳定安全的动态定量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坝 抗滑稳定 参数反分析 可靠度 动态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形薄壁渡槽纵向预应力钢绞线张拉顺序确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袁坤 王建 +2 位作者 杜鹏 居浩 郁张睿龙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2-155,160,共5页
纵向预应力钢绞线对提升渡槽结构的安全性能具有良好的作用,但在施工过程中,张拉顺序不当可能会引起槽身开裂,因此确定合理的张拉顺序是槽身施工设计的重要内容。以国内某U形预应力渡槽为例,提出了确定张拉顺序的计算方法,同时给出了相... 纵向预应力钢绞线对提升渡槽结构的安全性能具有良好的作用,但在施工过程中,张拉顺序不当可能会引起槽身开裂,因此确定合理的张拉顺序是槽身施工设计的重要内容。以国内某U形预应力渡槽为例,提出了确定张拉顺序的计算方法,同时给出了相应的评价准则,并通过有限元计算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较为准确地计算预应力钢绞线张拉过程中槽身的纵向应力,并确定出最优的张拉方案,可为实际工程中张拉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形渡槽 纵向预应力 张拉顺序 计算方法 有限元 评价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BIEM的SH波斜入射沉积河谷场地地震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宋志强 赵磊超 +2 位作者 王飞 只炳成 刘云贺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0,26,共11页
应用任意地形河谷沉积层散射波源的格林函数公式,基于间接边界积分方程法(indirect boundary integral equation method,IBIEM),分析了SH波斜入射下梯形沉积河谷场地地震动特性和分布规律,研究了地震波斜入射角度、斜坡坡度、介质阻抗... 应用任意地形河谷沉积层散射波源的格林函数公式,基于间接边界积分方程法(indirect boundary integral equation method,IBIEM),分析了SH波斜入射下梯形沉积河谷场地地震动特性和分布规律,研究了地震波斜入射角度、斜坡坡度、介质阻抗比对地震动特性及非一致分布规律的影响机制,深入分析了河谷散射效应对地基截断边界地震动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斜入射使得河谷表面峰值位移的放大效应和非一致效应显著增强,最大峰值位移达入射地震动峰值的5倍以上;当河谷底宽较大时,沉积河谷的边缘效应明显;当底宽较小时,沉积河谷的聚焦效应明显,表面最大值出现在河谷中心处;斜坡坡度对楔形体内、外表面附近地表处的地震反应影响强烈,该现象可以由地表折射波干涉区域与斜坡坡度、入射角、波速的确定函数关系得到解释;随着阻抗比的增大,位移幅值放大越来越显著;当斜入射时,刚度越小的软弱沉积层对地震波传播起到的屏障作用越大;无论是空心河谷还是沉积河谷,散射效应对边界处地震动场影响都较为明显,相对于平坦基岩自由场,底边界、右边界误差最大可达30.8%,54.8%,应考虑将散射效应的总场作为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边界积分方程法(IBIEM) 沉积河谷地形 SH波 斜入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pula函数推求的管运洪水防洪标准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文圣 覃光华 +1 位作者 梁瀚续 李深奇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9-82,共4页
探讨了2种洪水风险理念,论述了现行防洪标准的含义及年标准洪水频率曲线的推求方法,提出了基于年标准洪水频率曲线诊断管运洪水防洪标准的新方法。介绍了基于Copula函数推求管运洪水的方法,研究了其风险结构。以马边河马边站洪水为例推... 探讨了2种洪水风险理念,论述了现行防洪标准的含义及年标准洪水频率曲线的推求方法,提出了基于年标准洪水频率曲线诊断管运洪水防洪标准的新方法。介绍了基于Copula函数推求管运洪水的方法,研究了其风险结构。以马边河马边站洪水为例推求管运洪水,结果表明:基于Copula函数推求管运洪水选取的样本序列不完全符合防洪规范要求,所得到的管运洪水对应标准高于现行防洪标准,增大了洪水风险,会加大涉水工程的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风险 管运洪水 COPULA函数 防洪标准 马边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土体导热系数模型的潜流带温度场模拟 被引量:1
6
作者 任杰 门利利 +3 位作者 陈波 王大博 陈建琪 王帆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4-197,共14页
河流潜流带地下水和地表水相互交换对于净化水质以及保护河流生态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土体导热系数模型的饱和-非饱和流-热耦合模型来模拟潜流带温度场分布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基于此,本文选取美国内华达州沃克河段,分别基... 河流潜流带地下水和地表水相互交换对于净化水质以及保护河流生态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土体导热系数模型的饱和-非饱和流-热耦合模型来模拟潜流带温度场分布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基于此,本文选取美国内华达州沃克河段,分别基于Chung&Horton(1987)、Lu(2007)、Lu(2014)和Ren(2019)模型构建了潜流带饱和-非饱和流-热耦合模型,并进行了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Ren(2019)模型较其他模型拟合效果最好,精度最高;(2)水温及地表以下各监测井的温度相比于环境温度具有明显的“衰减”和“滞后”现象;(3)流速随水位波动发生规律性变化,水位波动幅度较大时流速波动也较大;(4)河岸带区域各监测点温度与水位呈极显著中度程度负相关,河床区域各测点温度与水温呈极显著强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流带 土体导热系数模型 流-热耦合模型 地下水和地表水相互作用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动态摩阻的水柱分离弥合水锤Godunov模型 被引量:5
7
作者 周领 王宁 +3 位作者 赵越 王欢 黄坤 卢坤铭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8-144,共7页
长距离输水管道水力瞬变过程中水体压强达到汽化压强时,将会发生水柱分离现象,水柱弥合将产生异常高压,导致管路振动、变形甚至爆管事故。已有的水柱分离弥合水锤数学模型主要采用特征线法(Method of characteristics,MOC)计算,并且很... 长距离输水管道水力瞬变过程中水体压强达到汽化压强时,将会发生水柱分离现象,水柱弥合将产生异常高压,导致管路振动、变形甚至爆管事故。已有的水柱分离弥合水锤数学模型主要采用特征线法(Method of characteristics,MOC)计算,并且很少考虑动态摩阻引起的能量衰减。为提高水柱分离弥合水锤现象的计算精确度和稳定性,基于有限体积法二阶Godunov格式,建立了考虑动态摩阻的离散气体空穴模型(Discrete gas cavity model,DGCM)。为实现管道边界和内部单元的统一计算,提出虚拟边界的处理方法。将该模型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以及已有的稳态摩阻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并对网格数、压力修正系数等参数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模型能够准确模拟出纯水锤、水柱分离弥合水锤两种情况下瞬变压力,与实验数据基本一致;考虑动态摩阻的瞬态压力计算值与实验数据更吻合;与MOC相比,当库朗数小于1.0时,有限体积法二阶Godunov模型计算结果更准确、更稳定;尤其是,压力修正系数取值0.9及较密网格时数学模型能更为准确地再现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柱分离弥合 有限体积法 Godunov格式 动态摩阻 离散气体空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同类地物地表温度日变化相关性的MODIS LST重建算法
8
作者 崔建勇 张曼玉 +3 位作者 宋冬梅 罗升 单新建 王斌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40-1256,共17页
地表温度(LST)是研究地表与大气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地表过程变化以及地热探测与地震热异常前兆等方面不可或缺的重要参数,然而云覆盖现象导致MODIS LST产品存在大量空值,限制了LST的广泛应用。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同类地物不同时刻LST... 地表温度(LST)是研究地表与大气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地表过程变化以及地热探测与地震热异常前兆等方面不可或缺的重要参数,然而云覆盖现象导致MODIS LST产品存在大量空值,限制了LST的广泛应用。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同类地物不同时刻LST日变化相关性的MODIS LST重建算法。以新疆和田为研究区,使用2003-2015年MODIS 8d合成地表温度产品为实验数据,根据一天中同类地物不同时刻LST之间的相关性,以地表覆盖类型产品为依据,分别创建各类地物上午、下午和晚上与凌晨的LST回归模型,将三者的LST拟合回归至凌晨时刻的LST,然后取上午、下午和晚上拟合结果的最优组合以实现对凌晨LST的两步重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最小误差为0.57K,误差均在1.2K以下,平均误差为0.92K。经验证,将该方法应用于其余3个时刻的地表温度重建工作中仍可得到较好的补值效果。与现有的LST补值方法进行对比可知,本方法以少量辅助数据实现了较高的补值精度和补值率,可为基于温度的地表过程研究和地震热异常检测等研究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T MODIS 非线性回归 数据重建 地表覆盖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震区典型窄陡沟道型泥石流发育特征 被引量:3
9
作者 李东 纪杰杰 +3 位作者 罗登泽 吴钰 李洪涛 姚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6005-6012,共8页
针对汶川强震区5条典型窄陡沟道型泥石流进行实地勘察。通过室内颗分试验、激光衍射粒度分析试验、X射线衍射试验,分析了强震区窄陡沟道型泥石流的基本发育特征、堆积物颗粒级配和黏土矿物定量组成。结果表明:①强震区窄陡沟道型泥石流... 针对汶川强震区5条典型窄陡沟道型泥石流进行实地勘察。通过室内颗分试验、激光衍射粒度分析试验、X射线衍射试验,分析了强震区窄陡沟道型泥石流的基本发育特征、堆积物颗粒级配和黏土矿物定量组成。结果表明:①强震区窄陡沟道型泥石流典型发育特征除了地形地貌上的“窄”和“陡”外,震后松散物源量中崩滑物源和沟道堆积物源显著增多,动储量比例增大,造成强震区窄陡沟道型泥石流危险性显著提高;②强震区窄陡沟道型泥石流堆积物固体颗粒级配分布范围较广,连续性较好。级配曲线不均匀系数均大于5,曲率系数在0.95~3,无缺失粒组;粒径小于0.075 mm的粉粒含量均在0.5%以下,粒径小于0.005 mm黏粒含量均在0.11%以下,不同沟道间差别较小;③强震区窄陡沟道型泥石流堆积物黏土矿物主要由伊利石、绿泥石和伊蒙混层3种黏土矿物组成,各自含量平均值分别为45.6%、38.8%、15.6%。伊利石和绿泥石总含量均超过75%,伊蒙混层含量均在25%以下。开展汶川强震区的典型窄沟型泥石流发育特征分析,对于地质灾害泥石流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和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区 窄陡沟道型 泥石流 发育特征 颗粒级配 矿物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示踪试验的空腔连通性及管道水力参数测定
10
作者 范时杰 杨艳娜 +3 位作者 许模 范全忠 余磊 甘小泉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4-68,共5页
云南省巧家县白鹤滩水库建成后,位于金沙江右岸富水冲洪积扇内的白鹤滩水电站移民安置用地中,钻孔揭露大量空腔,为了探究该地块地下水渗流规律及空腔连通特征,采用示踪试验进行研究。本次示踪试验历时2 d,以荧光素钠为示踪剂,采用V1600... 云南省巧家县白鹤滩水库建成后,位于金沙江右岸富水冲洪积扇内的白鹤滩水电站移民安置用地中,钻孔揭露大量空腔,为了探究该地块地下水渗流规律及空腔连通特征,采用示踪试验进行研究。本次示踪试验历时2 d,以荧光素钠为示踪剂,采用V1600型可见分光光度计在波长为495 nm时检测样品中荧光素钠吸光度,根据决定系数R^(2)=0.9451的荧光素钠浓度-吸光度标准曲线换算荧光素钠浓度,获得单峰型荧光素钠浓度时间序列曲线。通过示踪试验揭示了场地区地下水整体由东向西流动,往区域最低排泄基准面金沙江排泄。场地区有2个地下水主要径流通道:①钻孔BK4163—BK4114—BK486方向;②钻孔BK4163—BK4224方向。同时根据Qtracer2计算模型将示踪剂浓度曲线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了过水通道的结构参数和水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踪试验 地下水 荧光素钠 渗流通道 地下空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导航卫星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2
11
作者 蒲冠宇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2年第2期21-25,共5页
依据最新资料,介绍了日本导航卫星的发展历程,包括星基卫星增强系统(MSAS)发展历程、准天顶卫星系统(QZSS)的发展历程,阐述了QZSS的发展趋势,即QZSS将逐步为日本本土、亚太地区及全球提供亚米级增强服务(SLAS)、厘米级增强服务(SLAS)及... 依据最新资料,介绍了日本导航卫星的发展历程,包括星基卫星增强系统(MSAS)发展历程、准天顶卫星系统(QZSS)的发展历程,阐述了QZSS的发展趋势,即QZSS将逐步为日本本土、亚太地区及全球提供亚米级增强服务(SLAS)、厘米级增强服务(SLAS)及早期预警服务(EWS)。QZSS这些高精度的服务,可以为我国完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基卫星增强系统 准天顶卫星系统 早期预警服务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算法在求解水动力弥散系数中的应用
12
作者 龙启建 梅杰 +1 位作者 王子凌 刘苡池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56-59,共4页
地下水是保障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源,为了可持续地利用和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获得精度较高的水文地质参数是解决地下水资源问题的重要保障。将粒子群算法(PSO)、人工鱼群算法(IAFSA)和蝙蝠算法(BA)应用到求解水动力弥散系数的地下水数学模... 地下水是保障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源,为了可持续地利用和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获得精度较高的水文地质参数是解决地下水资源问题的重要保障。将粒子群算法(PSO)、人工鱼群算法(IAFSA)和蝙蝠算法(BA)应用到求解水动力弥散系数的地下水数学模型中,以获得精度较高的水动力弥散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应用PSO算法、IAFSA算法和BA算法等仿生算法求解水动力弥散系数具有计算精度高和运算速度快的优点,且仿生算法可同时求解多个参数,具有良好的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动力弥散系数 粒子群算法 人工鱼群算法 蝙蝠算法 仿生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马V10在大渡河某引水工程中的应用
13
作者 张锟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48-152,共5页
大渡河流域为中国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已经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多处,当然机遇与危险往往是共存的,大渡河水力理论蕴藏量丰富也逐渐被发现。大渡河两岸地势险要,植被覆盖较厚,人工测量不便、传统测量精度不足,本文以大渡河上某个流域地区的... 大渡河流域为中国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已经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多处,当然机遇与危险往往是共存的,大渡河水力理论蕴藏量丰富也逐渐被发现。大渡河两岸地势险要,植被覆盖较厚,人工测量不便、传统测量精度不足,本文以大渡河上某个流域地区的引水工程为例,在河道两岸进行正射航测、激光雷达测量等工作。选用飞马V10无人机为基本测绘工具,搭载LiDAR22和CAM10载荷,在有限的时间之内,生产出满足要求的数字产品,为山洪泥石流灾害分析,工程设计等提供基础分析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渡河 正射 激光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