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1992年春(夏)蚕生产的农业气象预测
- 1
-
-
作者
熊志强
-
机构
四川省气象局农业气象中心
-
出处
《四川蚕业》
1992年第1期54-55,共2页
-
文摘
蚕对气象环境要求重要,如何适应外界的温度、湿度、空气、光线等气象环境以满足其生理需要,是养好蚕,获得蚕茧优质、高产的重要条件,应引起各地高度重视。根据气象预测:我省今年又有可能出现春寒,夏旱的不良气象。望蚕区各地紧密结合当地气象台(站)对气象变化的测报资料认真分析研究,安排春,夏蚕生产最佳出库时期,千方百计战胜不良气象环境,搞好桑树肥培管理,提高桑叶产、质量、深入普及科学养蚕技术,夺取今年春、夏蚕茧优质、高产、丰收。
-
关键词
气象预测
肥培管理
养蚕技术
夏旱
夏蚕
蚕茧质量
气象环境
春季气温
蚕区
生理需要
-
分类号
S88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
-
题名四川盆地秋季低温绵雨的气候分析
- 2
-
-
作者
熊志强
陈淑全
罗汉民
范雄
-
机构
四川省气象局农业气象中心
-
出处
《四川蚕业》
1991年第3期52-53,共2页
-
文摘
秋蚕生产,占全省产茧量的40—50%,养好秋蚕,对完成全年产茧任务具有决定性保证。但由于秋季气候环境恶变,桑叶叶质,营养不如春季良好,特别是前期高温干燥,后期低温绵雨多湿,有碍蚕的生理和生长发育,将导致爆发蚕病,影响秋蚕生产。望蚕区各地紧密配合当地气象台(站)精细安排好秋蚕生产,战胜不良气候环境,搞好桑树夏秋肥培管理,提高秋叶产、质量,采取科学养蚕措施,千方百计养好秋蚕,夺取秋茧优质高产。现将四川省气象局农业气象中心对《四川盆地秋季低温绵雨的气候分析》资料转载于后,供蚕区各地在秋蚕生产中参考。
-
关键词
气候分析
气候环境
肥培管理
气象中心
蚕病
蚕区
产茧量
高温干燥
秋茧
秋季气温
-
分类号
S88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
-
题名1992年四川夏秋天气气候与蚕桑生产
- 3
-
-
作者
熊志强
-
机构
四川省气象局农业气象中心
-
出处
《四川蚕业》
1992年第2期54-54,共1页
-
文摘
5~10月(立夏一霜降)其间要跨越12个自然节气,是农业以及蚕桑生产的黄金季节,也是气象灾害多发的季节。1992年夏秋天气气候变化趋势如何,现试从今年前期冬春天气气候变化特征并对未来趋势加以分析和预测,供蚕区安排生产时参考。
-
关键词
蚕桑生产
蚕区
天气气候
气候变化趋势
气象灾害
秋绵雨
盆中丘陵
桑树生长
气候灾害
霜冻灾害
-
分类号
S88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
-
题名成都平原城市热岛效应的遥感分析
被引量:33
- 4
-
-
作者
许辉熙
但尚铭
何政伟
但玻
杨秀蓉
黄明碧
-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数字国土与生态科学研究所
四川省气象局农业气象中心
四川省气象台
-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1-23,116,共3页
-
基金
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2006J13-007-1)
成都市城市空间热环境演变趋势和规律及与大气环境质量的关系研究
四川省气象局应用开发科技项目
-
文摘
将AVHRR第4通道数据经过辐射校正,再计算得到等效辐射亮温。用城市与郊区的亮温之差代表热岛温度,并以摄氏温标表示。采用统计、平面等值线和三维立体等方法,统计分析了成都平原12个城市的热岛最大强度!Tmax;分析了成都市白天和夜间城市热岛的动态变化规律,从宏观上形象地展示了成都平原的城市热岛现象及其特点。研究证明:利用NOAA/热红外遥感数据进行城市热岛效应的快速监测和宏观动态分析是可行的。
-
关键词
城市热岛效应
NOAA/AVHRR
亮温
城市化
成都平原
-
Keywords
NOAA/AVHRR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black body temperature
urbanization
Chengdu plain
-
分类号
X1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TP7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
题名青藏高原坡面观测信息对我国夏季降水预报的作用
被引量:8
- 5
-
-
作者
张利红
李跃清
秦宁生
徐祥德
-
机构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四川省气象局农业气象中心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出处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33-1240,共8页
-
基金
中日政府间JICA渠道技术合作项目"中日气象灾害合作研究中心"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项目(2008LASWZI04)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BROP201031)共同资助
-
文摘
利用不同同化方式分别同化青藏高原地区新一代综合气象观测网的自动站和GPS大气可降水量信息,探讨这些观测资料对我国夏季不同区域降水预报的作用。通过两组数值试验对2008年夏季连续两个月的天气进行分析场和降水预报结果检验,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由于同化测站的平均台站高度在2550m以上,因此同化青藏高原地区新一代综合气象观测网资料后,对背景场调整的正作用主要集中在500 hPa以上;循环同化方式对背景场的调整作用比静态同化方式更明显,尤其在500 hPa以上;(2)无论用静态同化,还是循环同化,该观测网资料对华北地区降水预报的改善作用都不太明显,只是对个别降水量级有改善作用;(3)采用静态同化,会对西南地区东部24小时降水预报有改善作用;在多数情况下同化沿99°E附近的7个测站资料得到的降水预报结果比同化24个站的好;(4)对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采用循环同化方式更有利于该地区降水预报准确率的提高,尤其是对25~48小时降水的预报;同时,在多数情况下同化24个自动站和GPS大气可降水量信息对降水预报改善比只同化7个站的更好。
-
关键词
新一代气象综合观测网
资料同化
降水预报
青藏高原
-
Keywords
new generation of integrated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network
data assimilation
precipitation forecast
Tibetan Plateau
-
分类号
P457.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川西北高原理塘草地沙化遥感监测初报
被引量:3
- 6
-
-
作者
任国业
石承苍
但尚铭
-
机构
农业部资源遥感与数字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
四川省气象局农业气象中心
-
出处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1期170-171,共2页
-
基金
农业部资源遥感与数字农业重点开放实验室2006年开放课题
-
文摘
根据已有资料对其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近10多年来理塘县城附近草地沙化面积扩大了2.45倍之多,达到1495.70hm2,占研究区面积的10.20%,其严重程度不亚于北部地区,应引起各方的关注。
-
关键词
川西北高原
理塘草地
沙化监测
-
Keywords
North-western
plateau in Sichuan
Litang grassland
monitoring desertification
-
分类号
S127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S151.1
[农业科学—土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