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白云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23
1
作者 苏中堂 陈洪德 +2 位作者 徐粉燕 张成弓 林良彪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53-61,共9页
稀土元素具良好的地球化学过程示踪性,且受成岩流体影响小,在分析白云岩化流体性质和白云岩化成岩环境方面具有独特效果。采用中子活化法对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白云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泥微晶白云岩REE质量分数... 稀土元素具良好的地球化学过程示踪性,且受成岩流体影响小,在分析白云岩化流体性质和白云岩化成岩环境方面具有独特效果。采用中子活化法对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白云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泥微晶白云岩REE质量分数为(2.907~140.09)×10-6,平均为46.917×10-6,低于泥晶灰岩中的含量,δEu平均为0.634,δCe平均为0.942,配分模式与泥晶灰岩相似,显示该类白云岩形成于低温氧化环境,白云岩化流体为海水或海源流体,可能为准同生白云岩化;晶粒白云岩REE质量分数为(3.392~18.435)×10-6,平均为8.788×10-6,远小于海相泥晶灰岩,δEu平均为0.724,δCe平均为0.78,配分模式与泥晶灰岩相似,且与泥微晶白云岩趋于一致,说明其形成于相对高温还原环境,白云岩化流体为海源流体,可能为埋藏白云岩化;溶蚀残余白云岩REE含量高,配分模式与泥晶灰岩不同且不具Eu正异常,指示岩溶流体可能为大气淡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白云岩 流体性质 地球化学 马家沟组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生物降解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2
作者 付春霞 付云霞 +3 位作者 邱忠平 江海涛 刘志刚 华建军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39-1144,共6页
木质素是重要的天然有机物,因其结构复杂、难降解,成为其他物质利用的障碍。利用生物方法能有效降解木质素,且污染少、能耗低。文章综述了木质素的分子结构、降解菌种类、生物降解机理与木质素生物降解酶的应用等,分析了木质素生物降解... 木质素是重要的天然有机物,因其结构复杂、难降解,成为其他物质利用的障碍。利用生物方法能有效降解木质素,且污染少、能耗低。文章综述了木质素的分子结构、降解菌种类、生物降解机理与木质素生物降解酶的应用等,分析了木质素生物降解存在的问题,并就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生物降解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马家沟组白云岩成因及其储集性能 被引量:21
3
作者 苏中堂 陈洪德 +1 位作者 徐粉燕 金学强 《海相油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5-22,共8页
对鄂尔多斯盆地下奥陶统马家沟组野外剖面、钻井岩心和铸体薄片的观察以及地球化学分析及岩石物性测试,马家沟组白云岩可分为泥微晶白云岩、晶粒白云岩和溶蚀残余白云岩三大类。泥微晶白云岩常有石膏伴生,Sr含量较高,其稀土配分模式及δ... 对鄂尔多斯盆地下奥陶统马家沟组野外剖面、钻井岩心和铸体薄片的观察以及地球化学分析及岩石物性测试,马家沟组白云岩可分为泥微晶白云岩、晶粒白云岩和溶蚀残余白云岩三大类。泥微晶白云岩常有石膏伴生,Sr含量较高,其稀土配分模式及δ13C分布区间等特征与本区的泥微晶灰岩相似,包裹体均一温度接近地表温度,为近地表与海水相关流体准同生白云石化。晶粒白云岩的伴生矿物少,Sr含量低,其稀土配分模式及δ13C分布区间与本区的泥微晶灰岩相近,包裹体均一温度较高,为与海水相关流体埋藏白云石化。溶蚀残余白云岩为前两类白云岩受后期大气淡水改造而成。晶间孔、晶间溶孔、溶孔为马家沟组白云岩的主要储集空间。泥微晶白云岩的孔隙度、渗透率均较低,难构成储层;晶粒白云岩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较高,可成为良好储层;而溶蚀残余白云岩具高孔高渗特征,为优质储集岩类。盆地中东部、东南部、南部及天环地区是白云岩型储层勘探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马家沟组 白云岩储层 白云岩成因 地球化学特征 储集层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镁铝三元类水滑石对磷的吸附特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国 李军 +1 位作者 杨衔 韩国睿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2-64,共3页
采用低饱和共沉淀的方法合成了n(Fe)∶n(Mg)∶n(Al)=1∶1∶1的铁镁铝三元类水滑石。研究其对磷的吸附特性,考察了吸附时间、投加量、温度、pH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此类水滑石对磷的吸附在前20 min吸附量急剧增加,... 采用低饱和共沉淀的方法合成了n(Fe)∶n(Mg)∶n(Al)=1∶1∶1的铁镁铝三元类水滑石。研究其对磷的吸附特性,考察了吸附时间、投加量、温度、pH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此类水滑石对磷的吸附在前20 min吸附量急剧增加,40 min之后趋于稳定;当投加量为1.0 g/L时,吸附率和吸附容量都相对较高;初始pH为3~10时,对吸附效果无明显影响;温度对吸附效果影响较大,温度升高吸附量增加,表明此吸附过程是吸热过程。此类水滑石对磷的等温吸附数据与Langmuir方程的相关系数很高,45℃时饱和吸附量高达13.15 mg/g,同时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镁铝 水滑石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郊区菜地土壤重金属通量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侯佳渝 申燕 +2 位作者 曹淑萍 程绪江 王卫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3期5764-5764,5773,共2页
[目的]为了掌握天津市郊区菜地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输入输出特征和变化规律,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法]在2个调查区,配套采集大气干湿沉降、灌溉水、化肥、蔬菜样品,并且进行相关研究。[结果]工矿企业较多的地区重金属大气干湿沉... [目的]为了掌握天津市郊区菜地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输入输出特征和变化规律,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法]在2个调查区,配套采集大气干湿沉降、灌溉水、化肥、蔬菜样品,并且进行相关研究。[结果]工矿企业较多的地区重金属大气干湿沉降输入通量大。土壤重金属富集程度高的地区蔬菜重金属输出通量更高。大气干湿沉降是天津市近郊土壤主要的重金属输入途径。天津市城郊菜地的4种重金属元素处于持续累积的过程中。[结论]修复污染土壤、降低重金属大气干湿沉降通量是保障郊区菜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津 菜地 郊区 土壤 重金属 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结构的亲水性离子液体双水相萃取铜 被引量:5
6
作者 高欣 范理波 +1 位作者 邓芸 阮文权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504-3510,共7页
铜萃取技术广泛应用于冶金、前处理和水处理等方面,但传统的萃取需要使用大量挥发性有机溶剂.绿色溶剂离子液体可以与无机盐形成双水相,同时具备离子液体萃取和双水相萃取的优点.本试验研究了10种不同结构的亲水性离子液体所形成的双水... 铜萃取技术广泛应用于冶金、前处理和水处理等方面,但传统的萃取需要使用大量挥发性有机溶剂.绿色溶剂离子液体可以与无机盐形成双水相,同时具备离子液体萃取和双水相萃取的优点.本试验研究了10种不同结构的亲水性离子液体所形成的双水相体系,不添加其它萃取剂对Cu^(2+)的萃取性能,并用红外光谱法分析了离子液体和Cu^(2+)之间作用力,探究离子液体对Cu^(2+)萃取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所测试的离子液体双水相对Cu^(2+)的萃取率为90.93%—97.72%.离子液体阳离子的头基种类和侧链长度与Cu^(2+)萃取率间的关系较为复杂.Zn^(2+)或Fe^(2+)共存可提高对Cu^(2+)的萃取率.萃取机理为咪唑环与Cu^(2+)之间产生了配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双水相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与RO膜联合处理低放废水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辜润秋 左天明 +4 位作者 祝长生 赖万昌 张耀奎 刘冬 徐义仁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7-72,87,共7页
随着核技术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低放射性废水的产生量逐渐增多,然而目前大多数放射性废水传统的处理方法均存在各自的缺点.因此,采用活性炭与反渗透(RO)膜联合处理低放射性废水不仅可以提高放射性核素的去除效率,而且能降低经济成本.选... 随着核技术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低放射性废水的产生量逐渐增多,然而目前大多数放射性废水传统的处理方法均存在各自的缺点.因此,采用活性炭与反渗透(RO)膜联合处理低放射性废水不仅可以提高放射性核素的去除效率,而且能降低经济成本.选取多种材质的活性炭作对比,通过实验获得原始废液与活性炭的最佳单位体积质量比、活性炭与废液两相接触的最佳时间以及活性炭吸附与RO膜处理的原始废液的最优pH范围.结果表明,木质、椰壳以及炭质3种活性炭中木质活性炭对放射性核素的吸附效果最佳,其与废液最佳的单位体积质量比为250 g/L,木质活性炭与RO膜联合处理方法的最佳废水原液pH范围均为0~1,活性炭与废水两相接触最佳时间为1 h左右.木质活性炭与RO膜在最佳的条件下联合处理低放射性废水,所得结果中的U、Th、总α以及总β的去除率分别为95.27%、99.61%、99.89%、99.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RO膜 吸附 低放废水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相Fenton试剂降解苯酚废水的条件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钟贵江 唐小平 +1 位作者 叶小丽 杨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6期9087-9090,共4页
[目的]研究非均相Fenton试剂降解苯酚废水的最优条件。[方法]以活性炭作为载体,制备非均相的Fenton试剂(载铁活性炭与H2O2构成),通过催化剂投加量、pH、反应时间、H2O2∶Fe3+4个因素在5个水平下的正交试验,探讨了降解模拟苯酚废水的最... [目的]研究非均相Fenton试剂降解苯酚废水的最优条件。[方法]以活性炭作为载体,制备非均相的Fenton试剂(载铁活性炭与H2O2构成),通过催化剂投加量、pH、反应时间、H2O2∶Fe3+4个因素在5个水平下的正交试验,探讨了降解模拟苯酚废水的最优条件。[结果]催化剂投加量为25 mg/L、pH为4、反应时间为80 min、H2O2∶Fe3+为11.1∶5时,模拟废水中苯酚的去除率较高,达到97.7%。[结论]该研究为实际的苯酚废水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NTON试剂 苯酚 降解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种三叶草对青菜及小白菜重金属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欧发刚 阳路芳 王兴伟 《湖南农业科学》 2019年第5期18-20,共3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混种三叶草对青菜和小白菜镉、铜、铅、锌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混种后,三叶草根系和地上部分生物量均降低,但根冠比升高;青菜根系生物量降低,地上部分生物量升高,根冠比降低;小白菜根系生物量升高,地上部分生物量降...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混种三叶草对青菜和小白菜镉、铜、铅、锌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混种后,三叶草根系和地上部分生物量均降低,但根冠比升高;青菜根系生物量降低,地上部分生物量升高,根冠比降低;小白菜根系生物量升高,地上部分生物量降低,根冠比升高。混种青菜与混种小白菜对三叶草根系和地上部分镉、铜、铅、锌影响均不相同。混种三叶草后,青菜和小白菜根系及地上部分镉、铜、铅、锌含量均减小,且差异显著。因此,混种三叶草可减少青菜和小白菜对镉、铜、铅、锌的积累,降低重金属对人类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种 三叶草 青菜 小白菜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淋洗剂对镉污染土壤的淋洗效果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芙蓉 钟礼春 杨寿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3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复合淋洗剂对重金属的淋洗效果。[方法]以镉污染土壤为材料,采用振荡淋洗法研究了CA+CaCl_2、CA+FeCl_3及CA+CaCl_2+FeCl_3组合试剂对土壤中镉的去除效果。[结果]几种试剂在组合条件下对镉的去除率均要高于单一试剂淋洗的去除... [目的]探讨复合淋洗剂对重金属的淋洗效果。[方法]以镉污染土壤为材料,采用振荡淋洗法研究了CA+CaCl_2、CA+FeCl_3及CA+CaCl_2+FeCl_3组合试剂对土壤中镉的去除效果。[结果]几种试剂在组合条件下对镉的去除率均要高于单一试剂淋洗的去除率,且CA+FeCl_3对土壤中镉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为86.31%~89.61%。从淋洗前后的镉有效态含量来看,CA+FeCl_3(3∶1)中镉有效态含量最高,达1.794μg/L。形态分析结果表明,经淋洗剂淋洗后,土壤中的可交换态镉大部分被淋洗出来,其所占比例大大降低,可氧化态和残渣态含量比例增加,土壤中活性态镉减少,生物毒性大大降低。[结论]CA+FeCl_3(3∶1)对土壤中镉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达89.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洗剂 镉污染 土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产品中钍的测定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智超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3-55,共3页
为解决高含量稀土和钍的分离问题对稀土产品中钍进行测定。该方法对比酒石酸、三乙醇胺的用量,设计分离富集工艺,采用743型大孔树脂分离稀土和钍,使用偶氮胂Ⅲ比色法测定。试样经过碱熔,水浸取加入三乙醇胺,过滤。沉淀用盐酸(4mol/L)溶... 为解决高含量稀土和钍的分离问题对稀土产品中钍进行测定。该方法对比酒石酸、三乙醇胺的用量,设计分离富集工艺,采用743型大孔树脂分离稀土和钍,使用偶氮胂Ⅲ比色法测定。试样经过碱熔,水浸取加入三乙醇胺,过滤。沉淀用盐酸(4mol/L)溶解,在酒石酸存在下,用盐酸(4mol/L)淋洗杂质,用氯化铵溶液(20%)将树脂转化为铵型后,再用草酸铵溶液(4%)洗脱钍。在盐酸(4mol/L)介质中,用偶氮胂Ⅲ显色于波长660nm处测定。实验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设备简单,结果稳定,精密度和准确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产品 743型大孔树脂 偶氮胂Ⅲ 分离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锌胁迫下混种黑麦草和三叶草对假繁缕生理生态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兴伟 刘子芳 +4 位作者 赵兵 沙菁洲 李大军 王玉云 黄忠胜 《陕西农业科学》 2017年第1期30-34,共5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在铅锌胁迫条件下,混种黑麦草和三叶草对假繁缕生理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假繁缕混种三叶草可有效增加假繁缕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其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并提高了假繁缕光合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及...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在铅锌胁迫条件下,混种黑麦草和三叶草对假繁缕生理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假繁缕混种三叶草可有效增加假繁缕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其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并提高了假繁缕光合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假繁缕混种黑麦草及三种植物混种则降低了假繁缕的这些生理生态指标。黑麦草混种假繁缕及三种植物混种提高了黑麦草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光合色素含量。三叶草混种假繁缕及三种植物混种降低了三叶草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光合色素含量。因此,铅锌胁迫下混种三叶草有利于促进假繁缕的生长,而相互混种有利于促进黑麦草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 假繁缕 黑麦草 三叶草 生理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2015年雅安市荥经县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芙蓉 冯薪霖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9期167-170,共4页
为揭示近年来四川省盆周山区土地利用状况和演变特征,以雅安市荥经县为例,基于两期TM遥感影像数据,运用GIS技术及土地利用分析的相关指标,分析1990—2015年该地区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荥经县以林地为主的土地利用结构并未改变... 为揭示近年来四川省盆周山区土地利用状况和演变特征,以雅安市荥经县为例,基于两期TM遥感影像数据,运用GIS技术及土地利用分析的相关指标,分析1990—2015年该地区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荥经县以林地为主的土地利用结构并未改变,且林地面积呈增加趋势;建设用地面积显著增加,以严道镇为主向周边乡镇扩张;耕地因建设用地占用和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明显减少;土地利用程度尚需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时空变化 荥经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西藏纳木错湖区土地沙化机制与生态恢复措施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勇 《农业工程技术》 2018年第23期37-39,共3页
根据西藏纳木错湖泊生态环境保护退化土地生态修复试点工程,结合恢复试验区所处纳木错湖区自然情况,对土地现状进行调查,为纳木错退化土地恢复找到该地区沙源及土地沙化形成原因,为纳木错土地退化生态恢复试点工程提供基础依据。
关键词 土地现状 沙源 沙化机制 纳木错湖区 生态恢复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孜州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丹 王建成 付云霞 《四川农业科技》 2012年第9期50-51,共2页
水是生命之源,安全可靠的饮用水与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有直接关系,饮用水的安全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宏伟目标的实现。根据我国发改委、水利部和卫生部2010年组织的全国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调查评估结果显示,我国农村饮... 水是生命之源,安全可靠的饮用水与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有直接关系,饮用水的安全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宏伟目标的实现。根据我国发改委、水利部和卫生部2010年组织的全国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调查评估结果显示,我国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约3.2亿人,约占全国农村人口的34%。饮用水安全与否关乎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不能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饮用水 安全问题 甘孜州 生活质量 生命安全 饮用水安全 身心健康 人民群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水俄瓜热十多沟泥石流灾害成因及防治
16
作者 袁凤凯 宋磊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01期192-195,219,共5页
以黑水县俄瓜热十多沟泥石流为研究对象,以工程地质条件和泥石流基本特征为基础,对俄瓜热十多沟泥石流成因机制及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5·12”汶川大地震后,沟内物源增加,特别是沟床及沟岸物源受地震影响,稳... 以黑水县俄瓜热十多沟泥石流为研究对象,以工程地质条件和泥石流基本特征为基础,对俄瓜热十多沟泥石流成因机制及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5·12”汶川大地震后,沟内物源增加,特别是沟床及沟岸物源受地震影响,稳定性降低,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2)“7·9”特大暴雨前该地区连续多天降雨,导致沟内水量增加,降低了沟内物质整体稳定性,从而“7·9”特大暴雨激发了泥石流发生。针对俄瓜热十多沟泥石流具有突发性、破坏性等特点,提出以“拦固”为主,辅以“排导”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瓜热十多沟 泥石流 成因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复合淋洗剂对镉污染土壤淋洗效果研究
17
作者 周芙蓉 杨寿南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13期113-116,共4页
本文以镉污染土壤为材料,采用振荡淋洗方法研究了柠檬酸复合淋洗剂对镉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柠檬酸+硫代硫酸钠处理和柠檬酸+柠檬酸铵+硫代硫酸钠处理对土壤中镉的去除率均较高,第1次淋洗去除率在80%以上,第2次淋洗最大去除率仅为13.9... 本文以镉污染土壤为材料,采用振荡淋洗方法研究了柠檬酸复合淋洗剂对镉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柠檬酸+硫代硫酸钠处理和柠檬酸+柠檬酸铵+硫代硫酸钠处理对土壤中镉的去除率均较高,第1次淋洗去除率在80%以上,第2次淋洗最大去除率仅为13.95%,第1次淋洗效果明显高于第2次;柠檬酸铵的加入可以缓解柠檬酸和硫代硫酸钠对土壤pH值、全氮和速效钾等理化性质的影响。从形态上分析,未淋洗土壤中的镉主要以可交换态和可还原态形式存在,2种形态占比达到93.82%。淋洗处理可将土壤中大部分的镉去除,去除率最大可达98.21%,而且淋洗后土壤中可氧化态和残渣态镉所占比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酸 淋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草在园林绿化中应用初探
18
作者 娄锦丽 傅永杰 《绿色科技》 2013年第5期153-153,共1页
对杂草在园林中的危害及益处进行了分析,根据危害及益处,对杂草在园林中的应用作了初步探讨及展望。
关键词 杂草 园林 危害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淋洗剂对Cd污染土壤淋洗效果的初步研究
19
作者 钟礼春 周芙蓉 《绿色科技》 2017年第18期138-141,共4页
指出了土壤淋洗是一种可以有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淋洗剂的选择是淋洗过程的关键。以四川省某化工厂附近的重金属Cd污染农田耕作表层土壤为对象,通过振荡淋洗、过滤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谱仪(GF-AAS)测定方法评价了3种常用淋洗... 指出了土壤淋洗是一种可以有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淋洗剂的选择是淋洗过程的关键。以四川省某化工厂附近的重金属Cd污染农田耕作表层土壤为对象,通过振荡淋洗、过滤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谱仪(GF-AAS)测定方法评价了3种常用淋洗剂(柠檬酸、FeCl_3、Na_2S_2O_3)对Cd污染土壤的淋洗效果,各淋洗剂均设有5个浓度梯度(0.1mol/L、0.2mol/L、0.4mol/L、1.0mol/L和2.0mol/L)。结果表明:FeCl_3的淋洗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种淋洗剂;淋洗效果从高到低依次为FeCl_3>柠檬酸>Na2S2O3,FeCl_3作为试验条件下土壤Cd的最佳淋洗剂,经优化,其最佳淋洗条件为∶固液比1∶3,振荡时间3h,淋洗剂浓度0.5mol/L;采用该优化的淋洗条件使土壤Cd的淋洗效率可以高达9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淋洗 污染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