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生”视角的四川省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及分区研究
1
作者 穆羽 陈正洪 +5 位作者 李军 邓云思 王雅婧 夏建国 蒋晓静 高雪松 《四川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土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和空间规划的基础,目前,有限的土地资源和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笔者基于“三生”视角,以土地利用区域差异为依据,利用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及三维魔方分类法对土地利用适宜性进行评价与分区,为四川省国土... 土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和空间规划的基础,目前,有限的土地资源和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笔者基于“三生”视角,以土地利用区域差异为依据,利用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及三维魔方分类法对土地利用适宜性进行评价与分区,为四川省国土空间协调发展提供建议。结果表明:①总体土地利用适宜度高值区分布以成都平原为中心向周边辐射。②四川多数市的生产空间适宜度较高,生活空间适宜度高值区大多分布在成都平原,生态空间发展适宜区集中于甘孜州等高原山地区。③根据适宜度可将四川省分为9个单一导向区及12个复合导向区,共7种类型,其中大部分为复合导向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空间分区 土地利用适宜性 生态位适宜度 三维魔方分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典型区域耕地恢复实施成本调查与研究
2
作者 李军 冯庆 +5 位作者 胡玉福 穆羽 陈正洪 周宏宇 李毅楠 李垚岑 《四川农业科技》 2024年第10期6-11,共6页
为保护四川省耕地资源,确保粮食安全,对历史流出耕地进行恢复已成为当务之急,全面了解全省耕地恢复实施成本,对指导全省流出耕地恢复具有重大意义。对四川省平原、丘陵和山地区选择8个、19个和10个典型县(市、区)进行耕地恢复实施成本... 为保护四川省耕地资源,确保粮食安全,对历史流出耕地进行恢复已成为当务之急,全面了解全省耕地恢复实施成本,对指导全省流出耕地恢复具有重大意义。对四川省平原、丘陵和山地区选择8个、19个和10个典型县(市、区)进行耕地恢复实施成本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全省耕地恢复平均实施成本为13976元/667m^(2),青苗补偿费、工程恢复成本和后期管护费用分别为6827元/667m^(2)、5630元/667m^(2)和1519元/667m^(2),分别占49%、40%和11%;全省各地貌类型区平均耕地恢复实施成本以山地区最高,达24661元/667m^(2),其次是平原区,为10744元/667m^(2),丘陵区相对较低,为6694元/667m^(2)。平原区和丘陵区均呈现出青苗补偿费占比最大,工程恢复成本占比其次,后期管护费占比最低的特征,而山地区呈现出工程恢复成本占比最高的特点。全省各地类平均耕地恢复实施成本以园地最高,为18184元/667m^(2),其次是林地,为13239元/667m^(2),其他非耕农用地相对较低,为10506元/667m^(2)。园地和林地均呈现出青苗补偿费占比最大,工程恢复成本占比其次,后期管护费占比最低的特征,而其他非耕农用地呈现出工程恢复成本占比最高,青苗补偿费占比其次,后期管护费占比最低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恢复 实施成本 工程恢复 后期管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白板地北部晚侏罗世花岗闪长岩锆石U-Pb年龄、微量元素组成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向浩予 刘松 +4 位作者 康波 陈昌军 邓伟 邓修林 陈浩如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51,共9页
白板地北部花岗闪长岩体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北侧改则县境内。野外地质调查表明花岗闪长岩呈岩脉状侵入二叠系龙格组碳酸盐中,并在接触带上发育矽卡岩化蚀变和铜矿化,成矿潜力良好。但目前研究程度较低,尚未开展高精度年代学研究工... 白板地北部花岗闪长岩体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北侧改则县境内。野外地质调查表明花岗闪长岩呈岩脉状侵入二叠系龙格组碳酸盐中,并在接触带上发育矽卡岩化蚀变和铜矿化,成矿潜力良好。但目前研究程度较低,尚未开展高精度年代学研究工作。笔者通过对白板地北部花岗闪长岩开展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微量元素研究,以精细厘定成岩年龄,揭示成矿温度并分析成矿潜力。结果表明,白板地北部花岗闪长岩锆石均为岩浆成因锆石,17个测点获得的锆石^(206)Pb/^(208)U谐和年龄为(154.8±1.2)Ma(MSWD=1.7),岩体侵位于晚侏罗世。锆石ƩREE值为6.1×10^(−6)~24.04×10^(−6),平均值11.68×10^(−6),ƩLREEs和ƩHREE分别为0.41×10^(−6)~9.44×10^(−6)和4.93×10^(−6)~23.55×10^(−6),具有亏损轻稀土,富集重稀土的特征;δEu值为0.26~0.64,δCe值为0.91~5.03,呈现显著的负Eu异常和正Ce异常特征。锆石Ti元素含量为0.89×10^(−6)~1.43×10^(−6),估算的结晶温度为600.3~799.3℃,平均值为697.6℃,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花岗闪长岩的成岩温度范围。综合成岩年龄和区域构造演化特征,推测白板地北部花岗闪长岩形成于班公湖-怒江洋壳北向俯冲的构造背景,为深入认识区域构造演化提供了新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花岗闪长岩 锆石微量元素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时相数字孪生滑坡变形监测方法与应用研究--以金沙江白格滑坡为例 被引量:8
4
作者 杨云建 周学铖 +5 位作者 何中海 李宗亮 蔡嘉伦 裴鹏 刘锦涛 匡伟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2-143,共12页
高位隐蔽滑坡因为难到达、难识别、难监测,致使成灾表现具有极强的突发性和破坏性。针对传统人工地面调查和地面布设监测设备存在危险系数高、工作效率低、设备易损坏和离线误报率高等问题,提出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构建高位隐蔽... 高位隐蔽滑坡因为难到达、难识别、难监测,致使成灾表现具有极强的突发性和破坏性。针对传统人工地面调查和地面布设监测设备存在危险系数高、工作效率低、设备易损坏和离线误报率高等问题,提出基于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构建高位隐蔽滑坡数字孪生体的方法,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手段对地质灾害变形特征及时空演化规律进行监测分析。以西藏金沙江白格滑坡为研究对象,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获取2019年4月—2021年9月共计10期次航测数据,融合多源数据构建了多时相数字孪生滑坡体,通过多期孪生滑坡体实现对白格滑坡整体滑移、局部微变形、滑塌体积等多维要素的高精度定量分析,并及时应用于白格滑坡时空演化分析和监测预警中。研究表明:白格滑坡在2019—2021年监测期内存在持续变形迹象,强变形主要位于滑坡两侧及后缘,渐有扩大趋势,存在垮塌堵江风险。运用多时相数字孪生滑坡变形监测手段实现对地质灾害定性-定量化特征描述与风险评估,具有快速灵活、覆盖全面、不受复杂艰险地形条件限制等优势,可为高位隐蔽滑坡等斜坡灾害大梯度形变监测提供工程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航测 数字孪生 高位隐蔽滑坡 变形监测 白格滑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与电路理论的大熊猫栖息地内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费勇强 黄爱民 +1 位作者 罗义 赵利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2-632,共11页
为提高大熊猫栖息地内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效率和针对性,基于最大熵(Maxent)模型和电路理论,以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雅安片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区域为研究区,对大熊猫适宜生境及影响生境的主要环境变量进行分析,识别... 为提高大熊猫栖息地内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效率和针对性,基于最大熵(Maxent)模型和电路理论,以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雅安片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项目区域为研究区,对大熊猫适宜生境及影响生境的主要环境变量进行分析,识别生态源地与生态廊道,并提出相应的生态修复策略。结果显示:大熊猫取食竹分布、高程、土壤类型及厚度是影响区域内大熊猫生境的4个主要环境变量,其最适宜生境条件为存在大熊猫取食竹、高程为2290~3250 m、土壤类型为暗棕壤或棕壤、土壤厚度为65~86 cm;研究区内不适宜及低适宜区面积占比为75.96%,区域废弃矿山范围内不适宜及低适宜区占比为92.23%,大熊猫适宜生境较为破碎;研究区生态源地数量多且分散,生态廊道数量多且长,其分布受到废弃矿山等因素的影响;区域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时,应分别从区域整体和环境变量出发,重点修复宝兴区域及荥经、石棉区域的一级生态源地和廊道,修复时主要考虑取食竹分布、高程、土壤类型及厚度等对大熊猫生境影响较大的环境变量,并参考其最适宜生境条件为目标进行修复,修复完成后需加强监测管护。该方法能够发现大熊猫适宜生境的环境条件和分布范围,确定重点生态修复区域及修复策略,以此提高修复效率和质量,促进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种群的恢复和繁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废弃矿山 生态修复 最大熵模型 电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平原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丽坤 《农村实用技术》 2024年第4期118-120,共3页
土壤有机碳对土壤肥力和土壤固碳能力提升,具有促进作用。成都平原作为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产区,掌握其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整理分析研究区土... 土壤有机碳对土壤肥力和土壤固碳能力提升,具有促进作用。成都平原作为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产区,掌握其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整理分析研究区土壤有机碳的相关文献资料,筛选出1980~2017年其中5年度的土壤有机碳数据;再结合统计年鉴中的环境因素数据,综合分析成都平原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素关系。结果表明,成都平原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呈上升趋势,表现为“碳汇”效应;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年降雨量呈显著相关性,与秸秆肥料化率和氮肥施用量具有一定相关性。也从侧面说明,通过秸秆肥料化还田和适合的水肥管理,可促进农田土壤固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成都平原 环境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基因视角下现代城市中轴对城市空间结构的组织作用探究
7
作者 胡再冉 王红扬 周扬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71,共6页
城市是一个复杂、多元、动态、非线性的有机生命体。在经历近代中轴作用式微之后,中轴对城市空间结构的组织作用重新凸显。文章简要剖析了中轴在中国近代式微的客观原因,以空间基因为理论视角,探究城市生命体结构的组成要素与互动方式,... 城市是一个复杂、多元、动态、非线性的有机生命体。在经历近代中轴作用式微之后,中轴对城市空间结构的组织作用重新凸显。文章简要剖析了中轴在中国近代式微的客观原因,以空间基因为理论视角,探究城市生命体结构的组成要素与互动方式,探究现代城市中轴及其空间基因的生成机制,从3个方面探究如何把握城市中轴与城市生命体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利用中轴的能动性对城市空间结构进行高效组织,并以凤阳为案例进行实证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轴线 空间基因 城市生命体 凤阳 明中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和田县阿合栏杆锂铍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8
作者 周兵 张志学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23-224,共2页
1区域地质背景西昆仑造山带阿合栏杆锂铍矿点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有简易公路相通,在系统总结以往矿产地质调查成果的基础上,为本次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新发现的矿化点。阿合栏杆锂铍矿点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公格尔—柳什塔格地块与塔... 1区域地质背景西昆仑造山带阿合栏杆锂铍矿点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有简易公路相通,在系统总结以往矿产地质调查成果的基础上,为本次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新发现的矿化点。阿合栏杆锂铍矿点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公格尔—柳什塔格地块与塔什库尔干—唐古拉地块之间(姜耀辉等,2001),康西瓦结合带南部的巴颜喀拉晚古生代—中生代边缘裂陷盆地的西端,属巴颜喀拉地层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成因 锂铍矿 阿合栏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