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四川白河自然保护区水青树群落特征与种群更新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王鑫
刘祥东
冯超
黄琴
任亦钊
沈丽
李晓清
-
机构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和湿地生态恢复与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出处
《福建林业科技》
2023年第2期1-6,12,共7页
-
基金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项目(2021JBKY09)。
-
文摘
于2021年6—10月,以四川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水青树为研究对象,采取样线法和样方法,对其群落结构、物种组成、种群径级结构及种群更新特点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水青树伴生维管植物共记录有69科120属144种,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糙皮桦(Betula utilis)、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为群落优势种,蔷薇科(Rosaceae)、荨麻科(Urticaceae)、百合科(Liliaceae)、唇形科(Labiatae)、桦木科(Betulaceae)等为群落伴生植物的主要组成科;水青树群落的草本层物种最为丰富,其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最大,而乔木层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较低;总体来看水青树种群年龄结构类型为增长型向稳定型过渡,种群数量少,林下更新极度不良,且各样地中水青树径级分布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缺现象,表现出林窗或林缘下更新的特点,水青树群落在朝着不利于水青树种群更新的方向发展;保护区内水青树的垂直分布表现出对低于2600 m海拔段的明显偏好。
-
关键词
水青树
群落特征
种群更新
四川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Keywords
Tetracentron sinense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population regeneration
Sichuan Baih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
分类号
S718.542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长输管道工程对沿线景观格局及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王明珠
王鑫
黄琴
任亦钊
张发会
王广营
-
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通南巴项目部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和湿地生态恢复与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福建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104-111,共8页
-
基金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通南巴气田马1及马2块产能建设项目,31301845-22-FW0113-0003)。
-
文摘
于2019—2021年,在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基于多期遥感数据,运用GIS技术,Fragstats和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定量评价长输管道工程建设3个时段(修建前、施工期和运营期)的景观动态和脆弱生态环境区。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分别为耕地、林地、水体与湿地、人造地表4类,其中又以林地和耕地面积占绝对优势。3 a间,4种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以耕地和林地变化显著;人造地表、耕地的动态度变化最为明显,林地居中,水体与湿地的动态度变化最稳定。(2)3 a间,研究区景观类型均以林地为主,占比均超过65%;耕地为研究区的第二大景观类型,占比均超过30%;水体与湿地和人造地表景观类型所占面积较小。林地景观和耕地景观占比呈缓慢上升的趋势,人造地表景观的波动幅度最为显著,受人为影响形成了较大的集聚斑块且呈逐年扩大的趋势。(3)从2019—2020年景观尺度水平来看,研究区景观破碎化程度、景观多样性及异质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随着施工结束和植被恢复、土地复垦等措施的开展,景观组分趋于恢复至施工前的状态。(4)管道穿越段多为轻度、重度脆弱区,研究区并没有因长输管道的建设明显增加周边生态环境脆弱区面积。
-
关键词
天然气
能源管线
景观格局
生态环境
-
Keywords
natural gas
energy pipeline
landscape patter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
分类号
S718.57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蒲江县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1
- 3
-
-
作者
任亦钊
沈丽
刘洋
刁元彬
王平
黄琴
王鑫
-
机构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和湿地生态恢复与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福建林业科技》
2023年第3期81-90,共10页
-
基金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2020年咨询研究项目(2020CLYGZ217)。
-
文摘
为进一步掌握四川省蒲江县生物多样性状况,于2020—2021年,对县域内的维管植物、脊椎动物、植被及生态系统开展本底调查与研究,通过自然保护地、重要生态功能区和MaxEnt预测分析识别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对栖息地质量、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生物多样性的显著特点是:物种多样性较差,重点保护野生物种较匮乏,入侵物种占比较高,生态系统组成较简单,多以人工植被为主。蒲江县土地利用格局以耕地、林地和人造地表占绝对优势,维管植物物种数与林地、人造地表呈正相关,与耕地、水域负相关。生物多样性水平受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影响较大,总体来看,研究区生物多样性极重要区、高度重要区面积分别为4029.72、8973.52 hm^(2),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95%、15.74%。研究结果可为蒲江县快速城镇化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以及成都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构建、生物多样性调查及监测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土地利用格局
适生区
四川省蒲江县
-
Keywords
biological diversity
land use pattern
suitable areas
Pujiang County of Sichuan Province
-
分类号
S718
[农业科学—林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