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代中国教学法的早期探索——以《教育杂志》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2
1
作者 叶波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7-102,共6页
随着西方教育科学的传入和本土教育实验的兴起,近代中国经历了教学法的早期探索。对具有广泛影响的《教育杂志》进行分析表明:近代中国教学法的早期探索主要表现为译介传播国外教学法及实验创新本土教学法。在其探索过程中,重视实验的... 随着西方教育科学的传入和本土教育实验的兴起,近代中国经历了教学法的早期探索。对具有广泛影响的《教育杂志》进行分析表明:近代中国教学法的早期探索主要表现为译介传播国外教学法及实验创新本土教学法。在其探索过程中,重视实验的态度、强调儿童的心理、引介与创新并重、教法与学法渐融是其主要特点。近代中国教学法的探索启示我们:在教学法探索与改革过程中,要释放本土教学思想活力,加强教学法研究,在朴素与创生的张力中,使教学论"顶天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 教学法 《教育杂志》 近代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认识论的危机--论雅斯贝尔斯的“生存论”教育哲学 被引量:6
2
作者 雷云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2-76,共5页
雅斯贝尔斯以"生存论"反思教育的认识论基础,以"精神陶冶"重释"教育"的内涵,以"本真教育"重建教育的实践形态,使教育认识论陷入深刻的理论危机,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生存论"教育哲学。... 雅斯贝尔斯以"生存论"反思教育的认识论基础,以"精神陶冶"重释"教育"的内涵,以"本真教育"重建教育的实践形态,使教育认识论陷入深刻的理论危机,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生存论"教育哲学。总体而言,雅氏教育哲学既存在诸如"虚玄的理论基础"、"过度的理论批判"等局限,又随处闪烁着熠熠生辉的真知灼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斯贝尔斯 生存论 教育认识论 教育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时间人格、压力对生命意义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徐华春 于少萍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0-96,共7页
以586名在校大学生为对象,采用多重任务取向量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青少年生活应激事件量表和生命意义问卷,探讨大学生时间人格、压力对生命意义的体验与探寻的影响。结果表明:(1)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大学... 以586名在校大学生为对象,采用多重任务取向量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青少年生活应激事件量表和生命意义问卷,探讨大学生时间人格、压力对生命意义的体验与探寻的影响。结果表明:(1)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的生命意义体验;压力与时间监控观的交互作用显著,表现在高压力下,时间监控观对意义体验的预测作用更加显著;压力显著负向预测大学生的意义体验;多重任务取向没有影响;(2)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的生命意义寻求;压力与时间价值感的交互作用显著,表现在高压力下,时间价值感对意义寻求的预测作用更加显著;压力和多重任务取向对大学生意义寻求没有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时间人格 时间管理倾向 多重任务取向 生命意义 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子依恋关系对大学生抑郁易感人格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徐华春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96-100,共5页
为考察亲子依恋关系对大学生抑郁易感人格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271名大学生,研究结果显示:(1)完全安全依恋组在抑郁易感人格中的敏感好胜、封闭防御、自我专注与退让顺从四个维度上得分显著低于完全不安全依恋组或部分安全依恋组... 为考察亲子依恋关系对大学生抑郁易感人格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271名大学生,研究结果显示:(1)完全安全依恋组在抑郁易感人格中的敏感好胜、封闭防御、自我专注与退让顺从四个维度上得分显著低于完全不安全依恋组或部分安全依恋组。(2)亲子之间的疏离,特别是与母亲的疏离对大学生抑郁易感人格中的敏感好胜、封闭防御、自我专注与退让顺从四个维度有显著预测作用,但亲子依恋关系对严谨认真维度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易感人格 亲子依恋关系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