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锚钉修补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的疗效 被引量:27
1
作者 佘刚 邹拥军 黄靖 《安徽医学》 2017年第10期1262-1265,共4页
目的探讨锚钉修补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经踝关节X线确诊为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与... 目的探讨锚钉修补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经踝关节X线确诊为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0例,观察组采用锚钉修补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跨下胫腓联合螺钉固定方法治疗。治疗后采用Baird-Jackson评分,踝-后足评分(AOFA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评价手术疗效,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4个月。结果观察组患者Baird-Jackson评分优良率92.8%,对照组为7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AOFAS评分在术后1个月为(77.26±8.03)分,术后6个月为(94.12±8.63)分,较同期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术后AOF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距骨倾斜角为(4.61±1.42)°,距骨前移距离为(3.09±1.21)cm,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治疗当天为(4.93±1.03)分,治疗后1个月为(2.14±0.92)分,对照组治疗当天为(5.12±1.06)分,治疗后1个月为(3.21±0.95)分,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骨折均顺利愈合,未出现内固定断裂、松动、骨折不愈合等不良事件。结论锚钉修补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临床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钉修补 切开复位内固定 踝关节骨折 三角韧带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内侧延伸型后踝骨折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佘刚 邹拥军 黄靖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3期80-81,共2页
目的 :分析用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内侧延伸型后踝骨折的效果。方法 :将近年来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足踝外科收治的144例内侧延伸型后踝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后外侧入路手术,对观察组患者... 目的 :分析用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内侧延伸型后踝骨折的效果。方法 :将近年来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足踝外科收治的144例内侧延伸型后踝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后外侧入路手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后内侧入路手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持续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手术切口的长度、术中进行X线检查的次数及术后2年其踝关节功能的优良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持续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术中的出血量和进行X线检查的次数均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手术切口的长度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2年,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的优良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内侧延伸型后踝骨折患者进行后外侧入路手术与后内侧入路手术均能有效地改善其踝关节的功能。但与对该病患者进行后外侧入路手术相比,对其进行后内侧入路手术,能显著缩短其手术持续的时间,减少其术中的出血量和进行X线检查的次数,且其手术切口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内侧入路手术 后外侧入路手术 内侧延伸型后踝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