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认知不协调理论在差生教育中的运用
被引量:5
- 1
-
-
作者
曾英
杨明均
-
机构
四川省成都师范专科学校
-
出处
《重庆社会科学》
2001年第5期71-72,共2页
-
文摘
认知不协调理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在研究态度转变问题时于1957年提出来的。他认为,人的认知由许多因素构成,它们之间有些是彼此独立的,有些则是相互关联的。相互关联的认知因素之间存在两种情况:一是两个认知因素之间呈协调关系,二是呈不协调关系。在对待任何问题和事件上,人总有一种要保持各种认知协调的倾向,保持自身态度与行为协调一致的动机。一旦认知不协调,人就会感到紧张、不安和烦闷,就会产生减少或消除这种不协调的内在驱力。当个体认知失调后,减少不协调的途径主要有三种:减弱不协调要素的重要性;
-
关键词
认知不协调理论
差生教育
社会心理学
应用
矛盾心理
奖励教育
惩罚教育
群体压力
-
分类号
G446
[哲学宗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
题名“权力腐败型群体”的变态权力心理探析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陈伟东
-
机构
四川省成都师范专科学校
-
出处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0-52,共3页
-
文摘
“权力腐败型群体”的变态权力心理探析陈伟东从政治心理学考察,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经过重新的调整和组合,已分化出丰富多彩、充满合力的良性利益群体。同时,一些反社会利益群体也在滋长,其中危害最大的是“权力腐败型群体”的形成与发展。这个群体并没有组织性联系,...
-
关键词
权力腐败
心理探析
社会转型期
腐败行为
反腐败斗争
腐败分子
价值观教育
相对剥夺感
社会心理成本
亚文化群体
-
分类号
C933.3
[经济管理—管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