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海研站菌S52菌株Cr(Ⅵ)还原酶活性和稳定性及其还原Cr(Ⅵ)的条件优化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佳瑶
李晓夏
+6 位作者
安秋颖
范春
郭东北
唐晨
张敏
桑都哈西·歇里亚孜旦
赵苒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4-52,共9页
目的:研究温度和pH值对海研站菌S52菌株六价铬[Cr(Ⅵ)]还原酶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优化最佳还原条件,并探讨金属离子和小分子物质对其还原能力的影响。方法:将S52菌株的种子液接种于LB培养基中过夜培养,将菌液离心过滤后得到的胞外活性...
目的:研究温度和pH值对海研站菌S52菌株六价铬[Cr(Ⅵ)]还原酶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优化最佳还原条件,并探讨金属离子和小分子物质对其还原能力的影响。方法:将S52菌株的种子液接种于LB培养基中过夜培养,将菌液离心过滤后得到的胞外活性物质、超声波冰浴破菌得到胞内活性物质和对照组S52全菌液分别加入到含50 mg·L^-1 Cr(Ⅵ)的LB培养基中,在37℃、pH值为8.0条件下培养,于0、3、6、12、24和48 h分别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组溶液中的Cr(Ⅵ)浓度,计算不同时刻Cr(Ⅵ)还原率、细胞内外还原酶的相对活性及相对稳定性。设定温度为25℃、30℃、35℃、40℃、45℃和50℃,pH值为5.0、6.0、7.0、8.0、9.0和10.0,采用混合实验设计,计算细胞内外还原酶在0、3、6和12 h对Cr(Ⅵ)的还原率,分析不同温度和pH值处理组中细胞内外Cr(Ⅵ)还原酶对Cr(Ⅵ)还原率的变化,探讨最佳还原条件。分别将浓度为0.2 mmo·l L^-1的Cu^2+、Mn2+和Cd2+溶液,1 mmol·L^-1的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1%的Triton×100和吐温80加入到培养基中作为处理组,以未作处理的培养基为对照组,在最优还原条件下与50 mg·L^-1 Cr(Ⅵ)反应3 h,测定并计算Cr(Ⅵ)还原率,比较不同金属离子和小分子物质处理组中细胞内外还原酶对Cr(Ⅵ)的还原率。结果:3 h时,胞内酶和胞外酶对Cr(Ⅵ)的还原率达到最高,且胞内酶的还原能力高于胞外酶(P<0.05)。当温度一定时,pH值从5.0到6.0,胞内酶和胞外酶对Cr(Ⅵ)的还原率均明显升高;随着pH值逐渐升高,其还原率大幅降低。当pH值一定时,随温度升高,胞内酶对Cr(Ⅵ)的还原率逐渐提高,胞外酶对Cr(Ⅵ)的还原率逐渐降低。不同温度、pH值组间Cr(Ⅵ)还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度与pH值之间具有明显的交互效应(P<0.05)。与对照组比较,Cu^2+处理组胞内酶和胞外酶对Cr(Ⅵ)的还原率明显升高(P<0.05),而Cd2+和Mn2+处理组胞内酶和胞外酶对Cr(Ⅵ)的还原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小分子物质TritonX-100处理组胞内酶和胞外酶对Cr(Ⅵ)的还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吐温80、EDTA和SDS处理组胞内酶和胞外酶对Cr(Ⅵ)的还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S52菌株的Cr(Ⅵ)还原酶在细胞内和细胞外均可发挥还原作用,且胞内酶的还原作用更强。胞内酶最适温度为35℃~45℃,最适pH值为7.0;胞外酶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pH值为7.0。不同金属离子和小分子物质对Cr(Ⅵ)还原酶活性有不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研站菌S52菌株
六价铬
还原酶
温度
PH值
金属离子
小分子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研站菌S52菌株Cr(Ⅵ)还原酶活性和稳定性及其还原Cr(Ⅵ)的条件优化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佳瑶
李晓夏
安秋颖
范春
郭东北
唐晨
张敏
桑都哈西·歇里亚孜旦
赵苒
机构
厦门大学分子疫苗学和分子诊断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公共
卫生
学院预防医学系
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卫生健康局办公室
出处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4-52,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673129)
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T160001)
厦门大学2017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支持项目(2017X0595)。
文摘
目的:研究温度和pH值对海研站菌S52菌株六价铬[Cr(Ⅵ)]还原酶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优化最佳还原条件,并探讨金属离子和小分子物质对其还原能力的影响。方法:将S52菌株的种子液接种于LB培养基中过夜培养,将菌液离心过滤后得到的胞外活性物质、超声波冰浴破菌得到胞内活性物质和对照组S52全菌液分别加入到含50 mg·L^-1 Cr(Ⅵ)的LB培养基中,在37℃、pH值为8.0条件下培养,于0、3、6、12、24和48 h分别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组溶液中的Cr(Ⅵ)浓度,计算不同时刻Cr(Ⅵ)还原率、细胞内外还原酶的相对活性及相对稳定性。设定温度为25℃、30℃、35℃、40℃、45℃和50℃,pH值为5.0、6.0、7.0、8.0、9.0和10.0,采用混合实验设计,计算细胞内外还原酶在0、3、6和12 h对Cr(Ⅵ)的还原率,分析不同温度和pH值处理组中细胞内外Cr(Ⅵ)还原酶对Cr(Ⅵ)还原率的变化,探讨最佳还原条件。分别将浓度为0.2 mmo·l L^-1的Cu^2+、Mn2+和Cd2+溶液,1 mmol·L^-1的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1%的Triton×100和吐温80加入到培养基中作为处理组,以未作处理的培养基为对照组,在最优还原条件下与50 mg·L^-1 Cr(Ⅵ)反应3 h,测定并计算Cr(Ⅵ)还原率,比较不同金属离子和小分子物质处理组中细胞内外还原酶对Cr(Ⅵ)的还原率。结果:3 h时,胞内酶和胞外酶对Cr(Ⅵ)的还原率达到最高,且胞内酶的还原能力高于胞外酶(P<0.05)。当温度一定时,pH值从5.0到6.0,胞内酶和胞外酶对Cr(Ⅵ)的还原率均明显升高;随着pH值逐渐升高,其还原率大幅降低。当pH值一定时,随温度升高,胞内酶对Cr(Ⅵ)的还原率逐渐提高,胞外酶对Cr(Ⅵ)的还原率逐渐降低。不同温度、pH值组间Cr(Ⅵ)还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度与pH值之间具有明显的交互效应(P<0.05)。与对照组比较,Cu^2+处理组胞内酶和胞外酶对Cr(Ⅵ)的还原率明显升高(P<0.05),而Cd2+和Mn2+处理组胞内酶和胞外酶对Cr(Ⅵ)的还原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小分子物质TritonX-100处理组胞内酶和胞外酶对Cr(Ⅵ)的还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吐温80、EDTA和SDS处理组胞内酶和胞外酶对Cr(Ⅵ)的还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S52菌株的Cr(Ⅵ)还原酶在细胞内和细胞外均可发挥还原作用,且胞内酶的还原作用更强。胞内酶最适温度为35℃~45℃,最适pH值为7.0;胞外酶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pH值为7.0。不同金属离子和小分子物质对Cr(Ⅵ)还原酶活性有不同的影响。
关键词
海研站菌S52菌株
六价铬
还原酶
温度
PH值
金属离子
小分子物质
Keywords
Mesonia sp.S52
Cr(Ⅵ)
reductase
temperature
pH value
metal ions
small molecule substances
分类号
R123 [医药卫生—环境卫生学]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海研站菌S52菌株Cr(Ⅵ)还原酶活性和稳定性及其还原Cr(Ⅵ)的条件优化
李佳瑶
李晓夏
安秋颖
范春
郭东北
唐晨
张敏
桑都哈西·歇里亚孜旦
赵苒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