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血性卒中复发危险因素分析及风险评估 被引量:13
1
作者 龙秀英 曾倩 李秋茹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7期442-446,共5页
目的 筛查缺血性卒中复发危险因素并评估复发风险。方法 采用Essen卒中风险评分(ESRS)评价176例缺血性卒中患者(首次发作96例、复发80例)复发风险,单因素和多因素逐步法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缺血性卒中复发危险因素。结果 缺血性卒... 目的 筛查缺血性卒中复发危险因素并评估复发风险。方法 采用Essen卒中风险评分(ESRS)评价176例缺血性卒中患者(首次发作96例、复发80例)复发风险,单因素和多因素逐步法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缺血性卒中复发危险因素。结果 缺血性卒中首次发作组与复发组患者年龄和〉75岁患者比例、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周围血管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缺血性卒中、饮酒、ESR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首次发作组ESRS评分0分1例(1.04%)、1分8例(8.33%)、2分39例(40.63%)、3分44例(45.83%)、4分4例(4.17%),复发组ESRS评分3分2例(2.50%)、4分20例(25%)、5分37例(46.25%)、6分18例(22.50%)、7分3例(3.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1.376,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仅ESRS评分〉3分是缺血性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31.324,95%CI:3.934~249.430;P=0.001)。结论 ESRS评分〉3分是缺血性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加强对缺血性卒中复发风险的评估,筛查并控制危险因素是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缺血 复发 危险因素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化吸入利多卡因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9
2
作者 李伟铭 余阗 +1 位作者 郭华 胡铃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8期1009-1012,1015,共5页
目的:探索利多卡因在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中的疗效。方法:本文将我院呼吸科2004年8月至2007年7月收治的58例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A、B组。A组为利多卡因雾化组,B组为对照组;两组的其它治疗措施均相同。应... 目的:探索利多卡因在治疗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中的疗效。方法:本文将我院呼吸科2004年8月至2007年7月收治的58例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A、B组。A组为利多卡因雾化组,B组为对照组;两组的其它治疗措施均相同。应用氧气作动力的喷射或雾化器,氧流速为8~10L/min,A组雾化吸入2%利多卡因5m(l100mg)/次治疗,每日3次;B组雾化吸入生理盐水5ml/次,每日3次;连续3d。观察雾化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和FEV1、PEF以及PaO2及PaCO2变化情况。结果:雾化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和FEV1、PEF以及PaO2及PaCO2结果显示:利多卡因治疗组患者在雾化吸入30min,1d,3d结束时其心率、呼吸频率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好转(P<0.05);利多卡因治疗组在雾化吸入30min,1d,3d结束时其FEV1、PEF占预计值百分比较对照组增高明显;PaO2升高、PaCO2降低亦较对照组显著(P<0.05)。两组雾化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利多卡因治疗组较对照组高(16.7%与3.6%,P<0.05),主要为咽部不适、恶心等,均为一过性,且轻微,无1例因副反应而终止治疗。结论:雾化吸入利多卡因治疗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对缓解喘息症状方面疗效明确,尤其是对β2受体不能耐受的患者是一种的有效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 雾化吸入 利多卡因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5例报道 被引量:5
3
作者 胡金蓉 何雯 王月芳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手术切口瘢痕 子宫内膜异位症 内异症 育龄妇女 临床症状 常见病 发病率 切口处 盆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隙性梗死患者轻度血管性认知损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蒋晗 曾倩 +1 位作者 宋春江 吴波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774-778,共5页
目的 探讨腔隙性梗死后血管性认知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共138例腔隙性梗死患者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分为认知功能正常55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73例和重度认知功能障碍10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后退法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腔隙性... 目的 探讨腔隙性梗死后血管性认知损害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共138例腔隙性梗死患者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分为认知功能正常55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73例和重度认知功能障碍10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后退法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腔隙性梗死后血管性认知损害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关键部位梗死灶(OR=1.179,95%CI:0.870-2.472;P=0.012)和脑白质高信号3-4级(OR=2.005,95%CI:0.910-4.502;P=0.024)是腔隙性梗死患者出现血管性认知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腔隙性梗死后血管性认知损害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关键部位梗死灶和脑白质高信号3-4级是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认知障碍 危险因素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右归丸治疗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对糖代谢和骨代谢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李京晶 斯洁骊 +1 位作者 罗怡 王煜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8期2096-2100,共5页
目的:对肾阳虚型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患者服用加味右归丸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患者糖代谢、骨代谢指标的影响,以期对其诊治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7月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肾阳虚型2型糖尿病... 目的:对肾阳虚型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患者服用加味右归丸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患者糖代谢、骨代谢指标的影响,以期对其诊治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7月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肾阳虚型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2组患者的糖尿病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使用阿法骨化醇软胶囊治疗骨质增生,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加味右归丸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其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骨密度、血清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骨钙素(BGP)、血清总骨I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otal-PINP)和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53%,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44%,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2组的FPG、HbA1c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GLUT4水平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3)2组的骨密度和血清BGP、PIC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Total-PINP、β-CTX水平则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右归丸可以有效的提高肾阳虚型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体内糖代谢和骨代谢水平有关,值得广大临床工作者借鉴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右归丸 糖尿病 骨质疏松 糖代谢 骨代谢 血清葡萄糖转运蛋白4 血清骨钙素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沙可啶联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对Bristol1型和2型大便患者肠道准备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严利桃 梁红亮 +3 位作者 蒋志凌 邓桂英 刘靖 莫宗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75-78,共4页
目的 大便Bristol1和2型患者易出现肠道准备差的情况.本研究目的在于评价比沙可啶联合2L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PEG-ELP)对Bristol1和2型患者肠道准备质量的影响.方法 Bristol1和2型的患者按照奇偶数原则随机分配进入2 L PEG-ELP组(A组)... 目的 大便Bristol1和2型患者易出现肠道准备差的情况.本研究目的在于评价比沙可啶联合2L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PEG-ELP)对Bristol1和2型患者肠道准备质量的影响.方法 Bristol1和2型的患者按照奇偶数原则随机分配进入2 L PEG-ELP组(A组)或10mg比沙可啶+2 L PEG-ELP组(B组);非Bristol1和2型的患者接受2LPEG-ELP组(C组)进行肠道准备.肠道准备质量按波士顿肠道准备分级进行评价(BBPS).主要研究终点设定为全结肠充分准备率,每一肠段的充分准备率、息肉发现率(PDR)、不良反应作为次要研究终点.结果 共有640例患者纳入并完成研究,其中A组214例、B组213例、C组213例.B组患者完全肠道准备率明显高于A组(88.7%与61.2%,P﹤0.001),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7%与85.0%,P=0.316).B组PDR明显高于A组(43.2%与25.7%,P﹤0.001),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2%与37.6%,P=0.277).3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 mg比沙可啶+2L PEG-ELP能够提高Bristol 1、2型患者肠道准备质量和PDR.Bristol粪便分型图(BSFS)是指导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简单易行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准备 比沙可啶 Bristol粪便分型图 波士顿肠道准备治疗分级 PEG-E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癌中衔接蛋白p66Shc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西川 樊春华 冉建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74-678,共5页
目的观察p66Shc蛋白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膀胱癌临床分期、病理类型、转移等的关系,以及p66Shc影响膀胱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32例膀胱癌中p66Shc蛋白的表达,分析p66Shc蛋白... 目的观察p66Shc蛋白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膀胱癌临床分期、病理类型、转移等的关系,以及p66Shc影响膀胱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32例膀胱癌中p66Shc蛋白的表达,分析p66Shc蛋白表达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Western blot技术检测T24细胞中PKCβ和p66Shc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以及p53、Bax和BCL-2蛋白水平。结果 膀胱癌组织中p66Shc阳性率为65.6%(21/32),其在T3+T4期膀胱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T1+T2期膀胱癌( P <0.05);p66Shc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分化程度无关( P >0.05)。LY333531下调T24细胞中PKCβ和p66Shc蛋白及其磷酸化水平,以及下调p53、Bax和上调BCL-2的蛋白水平。结论 p66Shc蛋白在膀胱癌中的表达与膀胱癌临床分期相关,随着pTNM分期增加而表达增多。p66Shc磷酸化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P66SHC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玉婵 柏凌云 曹文霞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21-322,共2页
目的比较中、西医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效果。方法120例慢性咳嗽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选用西药美敏伪麻溶液,治疗组(60例)选用中药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儿疗效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 目的比较中、西医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效果。方法120例慢性咳嗽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选用西药美敏伪麻溶液,治疗组(60例)选用中药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儿疗效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疗效优于西药美敏伪麻溶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 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美敏伪麻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性虐待儿童的皮肤性病学表现 被引量:4
9
作者 张炜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21-323,共3页
关键词 皮肤性病 性虐待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490-3p过表达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龚杰 雷泽华 +3 位作者 张远威 黄雄 杜波 王志旭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95-1501,共7页
目的:探讨miR-490-3p过表达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改善作用,并初步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阴性对照组(mimic-NC组)和miR-490-3p模拟物组(miR-490-3p mimic组),每组8只。采用高脂饲料... 目的:探讨miR-490-3p过表达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改善作用,并初步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阴性对照组(mimic-NC组)和miR-490-3p模拟物组(miR-490-3p mimic组),每组8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复制NAFLD大鼠模型,对照组大鼠不进行任何处理,mimic-NC组和miR-490-3p mimic组大鼠分别尾静脉注射含无意义序列和miR-490-3p mimic质粒的腺病毒。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miR-490-3p表达水平,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表现,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RT-q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和核因子κB(NF-κB)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TLR4和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TNF-α、IL-6、IL-1β和MDA水平和肝组织中TLR4 mRNA及蛋白、NF-κB mRNA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血清SOD和GSH-Px水平及肝组织中miR-490-3p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miR-490-3p mimic组大鼠血清ALT、AST、TNF-α、IL-6、IL-1β、MDA水平和肝组织中TLR4 mRNA及蛋白、NF-κB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血清SOD和GSH-Px水平和肝组织中miR-490-3p表达水平升高(P<0.05)。HE染色,对照组大鼠肝细胞排列均匀;模型组和mimic-NC组大鼠肝细胞中堆积大量脂肪,门管区伴有明显炎性细胞浸润,部分肝细胞呈坏死,并出现纤维化病变;miR-490-3p mimic组大鼠肝组织病变程度较模型组减轻。油红O染色,对照组大鼠肝组织中未见明显红染脂肪滴;模型组和mimic-NC组大鼠肝组织中可见明显红染的脂肪滴,数量多且体积大;miR-490-3p mimic组大鼠肝组织中脂肪滴体积和数量均明显减少。结论:miR-490-3p过表达可减轻大鼠NAFLD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阻滞TLR4/NF-κB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和改善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490-3p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M13-A基因多态性与COPD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欣芸 王曦 +3 位作者 苑群 张家春 彭樱 杨朝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80-785,共6页
目的探讨家族序列相似性13 A(FAM13-A)基因多态性与宁夏地区汉族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COPD相关肺动脉高压(PH)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5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250例作为病例组,其中包... 目的探讨家族序列相似性13 A(FAM13-A)基因多态性与宁夏地区汉族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COPD相关肺动脉高压(PH)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5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250例作为病例组,其中包括COPD相关PH患者103例、单纯COPD患者147例。以该院体检中心同期127例汉族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通过飞行质谱法检测入组人员的基因型,并进行比较。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①对照组与COPD组rs2609255、rs1458551、rs2609262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GT、TT基因型相比,rs2609255位点GG基因型显著增加了COPD的患病风险(P<0.05)。与CT、TT基因型相比,rs1458551位点CC基因型显著增加了COPD的患病风险(P<0.05)。与CT、TT基因型相比,rs2609262位点CC基因型显著增加COPD的患病风险(P<0.05)。②在单纯COPD组和COPD相关PH亚组中,rs2609255、rs1458551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rs2609262位点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2609262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等位基因相比,rs2609262位点携带C等位基因显著增加患COPD相关PH的风险(P<0.05)。结论FAM13-A基因(rs2609255、rs1458551、rs2609262)位点基因多态性与COPD及COPD相关PH发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FAM13-A基因多态性 肺动脉高压 肺功能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巴唑滴眼液雾化治疗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白莹 杨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55-58,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地巴唑滴眼液雾化治疗对减缓儿童青少年近视进展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2019年1月—2020年1月到四川省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门诊部连续6个月开展地巴唑滴眼液眼部雾化且资料完整的30例近视儿童青少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地巴唑滴眼液雾化治疗对减缓儿童青少年近视进展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2019年1月—2020年1月到四川省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门诊部连续6个月开展地巴唑滴眼液眼部雾化且资料完整的30例近视儿童青少年为试验组,并以同期仅佩戴单焦点框架眼镜、未使用其他治疗并按要求随访6个月的近视儿童青少年为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托吡卡胺散瞳验光、IOL-Master眼轴长度测量,比较两组间屈光度及眼轴长度改变差异,并统计不良反应事件。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屈光度进展分别为(-0.40±0.29)D、(-0.59±0.27)D,眼轴增长分别为(+0.16±0.11)mm、(+0.23±0.09)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期间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安全性较高。结论地巴唑滴眼液雾化治疗对于减缓儿童青少年近视进展具有一定控制作用,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巴唑滴眼液 雾化 青少年 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甲酰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理改变的影响
13
作者 姜林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7期2316-2319,共4页
目的:研究氨甲酰促红细胞生成素(CEPO)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作为实验动物并随机分为对照组、DM组、CEPO组,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后给予CEPO干预。干预后2周,采集视网膜并检测血管新生分子、细胞凋亡分... 目的:研究氨甲酰促红细胞生成素(CEPO)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作为实验动物并随机分为对照组、DM组、CEPO组,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后给予CEPO干预。干预后2周,采集视网膜并检测血管新生分子、细胞凋亡分子、氧化应激通路分子的表达量。结果:DM组大鼠视网膜中HIF-1α、VEGF、Ang-1、Bax、Caspase-3、Nrf-2、ARE、HO-1、NQO-1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TKLK、PEDF、Bcl-2、Survivin的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CEPO组大鼠视网膜中HIF-1α、VEGF、Ang-1、TKLK、PEDF的mRNA表达量与DM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Bcl-2、Survivin、Nrf-2、ARE、HO-1、NQO-1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DM组,Bax、Caspase-3的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DM组。结论:CEPO能够减轻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的细胞凋亡及氧化应激损伤,同时不影响血管新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氨甲酰促红细胞生成素 凋亡 氧化应激 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型留置针与密闭式安全式留置针在急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比较
14
作者 廖莉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49-49,共1页
目的就普通型留置针与密闭式安全式留置针在急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比较.方法:回顾分析我科785 例普通型留置针与安全式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时,出现的相关情况.结果:密闭式安全式留置针因具有减少血液污染及预防针刺伤等优点,在使... 目的就普通型留置针与密闭式安全式留置针在急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比较.方法:回顾分析我科785 例普通型留置针与安全式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时,出现的相关情况.结果:密闭式安全式留置针因具有减少血液污染及预防针刺伤等优点,在使用过程中显现出明显优势.结论:闭式安全式留置针在临床护理中明显优于普通型留置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留置针 密闭式安全式留置针 急救护理 价格 安全 针刺伤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