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剂量缬沙坦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血清中PPARγ含量及机体炎症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陈维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0期2401-2404,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缬沙坦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血清中PPARγ含量及机体炎症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148例冠心病患者并随机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分别接受围手术期160mg/d和40mg/d的缬沙坦口...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缬沙坦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血清中PPARγ含量及机体炎症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148例冠心病患者并随机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分别接受围手术期160mg/d和40mg/d的缬沙坦口服治疗。手术前1d和手术后1、2、4周时,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PPARγ的含量;手术后4周时,测定血清中PPARγ相关分子的含量。结果:手术后1、2、4周时,高剂量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PPARγ的mRNA含量和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P<0.05);治疗后4周时,高剂量组血清中MCP-1、MMP-9、E-selectin、P-selectin、IL-6、TNF-α、Fas、FasL、Caspase-3、Bax、Resistin、Betatrophin的含量明显低于低剂量组,Apelin、Adiponectin、Adropin的含量显著高于低剂量组。结论:160mg/d缬沙坦治疗能够通过抑制PCI术后PPARγ的表达来减少炎性因子和凋亡分子的分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介入术 缬沙坦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炎症反应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