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TI对非压迫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神经根炎诊断价值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肖应权 牛翔科 +1 位作者 曾利川 杨汉丰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1期865-868,872,共5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表现为腰背痛伴或不伴下肢放射痛,约20%的腰痛可归因LDH,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工作。当前研究证实:LDH疼痛发病机理不仅包括神经根直接压迫,还包括非压迫性...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表现为腰背痛伴或不伴下肢放射痛,约20%的腰痛可归因LDH,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工作。当前研究证实:LDH疼痛发病机理不仅包括神经根直接压迫,还包括非压迫性椎间盘髓核组织导致的自身免疫性炎症和化学性炎症[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迫性 DTI 神经根炎 腰椎间盘突出症 扩散张量成像 化学性炎症 椎间盘髓核 HERNIATION lumbar 直接压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腓骨骨折三种固定方式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2
作者 郑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8期1683-1684,共2页
目的比较3种固定方法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分别采用外固定支架、AO加压钢板、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对比其疗效。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16个月。外固定支架组与交锁髓内钉组疗效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压钢板... 目的比较3种固定方法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分别采用外固定支架、AO加压钢板、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对比其疗效。结果随访6~24个月,平均16个月。外固定支架组与交锁髓内钉组疗效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压钢板组与交锁髓内钉组疗效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支架组与加压钢板组疗效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交锁髓内钉组和其余两组并发症发生率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可广泛应用于闭合性胫腓骨复杂骨折,且优于AO钢板及外固定支架,术后骨折愈合较为理想。AO钢板应慎用于胫骨中下1/3段复杂闭合性骨折,外固定支架对于开放性骨折是上述方法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腓骨 骨折固定术 髓内 外固定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醇质体的体外释放及在体胃肠吸收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赵静 李嫄 +2 位作者 李开玲 余忠姝 张景勍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5-281,共7页
目的:探究姜黄素醇质体(curcunmin ethosomes,CMET)的体外释放特征及在体胃肠吸收情况。方法:文中分为姜黄素(curcumine,CM)、姜黄素脂质体(curcumine liposome,CMLP)和CMET 3组,采用动态透析法考察体外释放特征;建立大鼠在体单向灌流模... 目的:探究姜黄素醇质体(curcunmin ethosomes,CMET)的体外释放特征及在体胃肠吸收情况。方法:文中分为姜黄素(curcumine,CM)、姜黄素脂质体(curcumine liposome,CMLP)和CMET 3组,采用动态透析法考察体外释放特征;建立大鼠在体单向灌流模型,分别给予CM、CMLP和CMET,考察胃和各肠段中CM的吸收情况。结果:CMET在释放介质(p H 1.2 HCl,p H6.8 PBS)中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87.77±0.20)%和(84.72±0.53)%,分别是CM的2.25倍和2.26倍,释放曲线均符合Weibull模型。CMET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等各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值分别是11.28、5.24、6.12、5.93×10-2 L/min,分别为CM的1.9、1.1、1.6、2.6倍,CMET在四肠段的有效渗透率值分别是9.15、4.21、5.11、6.41×10-3 cm/s,分别为CM的2.4、1.3、1.8、3.2倍。统计分析结果提示,CMET在胃、十二指肠、回肠、结肠的吸收速率常数与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6、0.007、0.001、0.004)。CMET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的有效渗透率与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0、0.028、0.000、0.005)。结论:CMET能改善药物的体外释放行为,促进小肠对CM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醇质体 体外释放 胃肠吸收 吸收百分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