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髓间质干细胞与肝癌细胞之间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1
作者 张涛 朱亚杰 +2 位作者 程朋 赵振国 文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521-1524,共4页
目的研究肝癌细胞HepG2与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共培养后二者生物学行为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离SD大鼠BMSCs,经过鉴定后进行体外培养。利用Transwell小室将BMSCs与HepG2建立共培养模型,通过Transwell迁移实验、四甲基偶氮唑蓝... 目的研究肝癌细胞HepG2与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共培养后二者生物学行为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离SD大鼠BMSCs,经过鉴定后进行体外培养。利用Transwell小室将BMSCs与HepG2建立共培养模型,通过Transwell迁移实验、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和TUNEL法检测BMSCs和HepG2的生物学行为变化。结果HepG2能够促进BMSCs增殖,并对BMSCs具有明显的趋化作用。BMSCs、HepG2单独培养组和经过共培养后的BM-SCs和HepG2组所测得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8±0.3)%、(6.0±0.2)%、(6.3±0.2)%和(6.6±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P>0.05)。结论肝癌细胞HepG2对BMSCs具有明显的促增殖和趋化作用,利用携带细胞毒性药物或者抑癌基因的BMSCs向肝癌部位的趋化作用,有助于提高肝癌治疗的特异性和减少全身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肝肿瘤 细胞增殖 细胞运动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咽部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的诊断与治疗:附病例分析
2
作者 程朋 罗克枢 +4 位作者 李焱 苏晓妹 谭勇 高辉 朱亚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40-642,共3页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口咽部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的认识,以便早期诊断、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方法报道我院2例口咽部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患者的临床和随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对该病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口咽部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的认识,以便早期诊断、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方法报道我院2例口咽部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患者的临床和随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对该病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口咽部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无特征性临床表现。组织学表现为瘤细胞呈椭圆形,瘤组织弥漫分布,瘤组织间常夹杂小淋巴细胞。免疫组化检查示CD21(+)、CD35(+)、clusterin(+)、表皮生长因子受体(+),ki-67表达程度不一。手术加化疗后随访18个月,局部无复发,无全身其他系统转移。结论口咽部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形态学变化较大,诊断需要依靠详细的病理形态观察及多种免疫组化标记,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化疗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肉瘤 滤泡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