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在治疗外伤性肝破裂出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
8
1
作者
郑本波
张祖建
《肝胆外科杂志》
2015年第5期353-355,共3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TAE)治疗外伤性肝破裂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2例经CT等检查确诊的闭合性肝外伤破裂出血患者,采用超选择插管至出血的肝脏血管,造影发现出血后用明胶海绵和(或)弹簧圈栓...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TAE)治疗外伤性肝破裂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2例经CT等检查确诊的闭合性肝外伤破裂出血患者,采用超选择插管至出血的肝脏血管,造影发现出血后用明胶海绵和(或)弹簧圈栓塞,观察止血效果及并发症。结果经导管造影发现肝实质出血20例,阳性率为90.9%,另2例造影阴性患者因检查发现仍有活动性出血行手术止血。20例造影阳性的患者行栓塞治疗,有17例患者止血成功,另有3例患者在栓塞后24~72 h后发现肝脏继续有出血行手术止血,总的栓塞成功率77.3%(17/22)。17例栓塞成功患者有3例在5~7天后出现肝周脓肿和胆漏,经穿刺置管引流后均顺利出院。结论对于大多数创伤相对较轻的肝破裂出血患者,TAE能有效控制肝脏活动性出血,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外伤
肝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术前经皮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术在肝胆肿瘤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
1
2
作者
郑本波
黄文
《肝胆外科杂志》
2021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经皮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术在肝胆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近2年来我院收治的因预计术后残余肝脏体积(FLR)不足而不宜一期手术切除的5例肝胆肿瘤患者,选择术前行经皮门静脉栓塞术(PVE),观察PVE治疗后的全身反应、各肝...
目的探讨术前经皮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术在肝胆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近2年来我院收治的因预计术后残余肝脏体积(FLR)不足而不宜一期手术切除的5例肝胆肿瘤患者,选择术前行经皮门静脉栓塞术(PVE),观察PVE治疗后的全身反应、各肝叶体积的动态变化,二期手术切除率及对患者预后情况的影响。结果 5例患者PVE后均有一过性肝功能损害,表现为轻度黄疸、肝功转氨酶增高等,但经过对症处理后很快好转,无严重并发症发生。PVE前平均FLR为397.7±41.6mL,FLR/SLV为33.8±1.9%;PVE后平均FLR为486.8±46.4mL,平均增加了22.4%,FLR/SLV为42.5±5.6%,平均增加了25.7%。其中4例患者行了根治性切除手术,均能达到了R0切除。PVE至手术切除间隔时间平均为20.2天,术后无1例发生肝功能衰竭。术后随访3个月~1.5年,手术切除患者目前均无肿瘤复发。结论术前经皮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术可以显著增加患者残余肝体积,使原本无法耐受手术的肝胆肿瘤患者获得手术切除机会,减少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发生,有效改善肝胆肿瘤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
门静脉栓塞
残余肝体积
二期肝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鑫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第6期1000-1002,1017,共4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1年9月本院收治行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183例为研究对象。记录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1年9月本院收治行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183例为研究对象。记录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疗效及出血情况,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183例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后共有9例出血,出血率为4.91%。性别、年龄、肿瘤直径不是影响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出血的单因素(P>0.05)。合并肝硬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Child-PughB/C级、血小板数量减少及再次行微波消融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出血率更高(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肝硬变、凝血酶原时间、Child-Pugh分级及血小板数量是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微波消融次数不是术后出血的因素(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为凝血功能障碍、合并肝硬变、血小板减少及Child-PughB/C级;对于出血高危素患者,需慎重行微波消融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
原发性肝癌
术后出血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在治疗外伤性肝破裂出血中的应用
被引量:
8
1
作者
郑本波
张祖建
机构
四川省
德阳市
人民医院
肝胆外
科
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介入科
出处
《肝胆外科杂志》
2015年第5期353-355,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embolization,TAE)治疗外伤性肝破裂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2例经CT等检查确诊的闭合性肝外伤破裂出血患者,采用超选择插管至出血的肝脏血管,造影发现出血后用明胶海绵和(或)弹簧圈栓塞,观察止血效果及并发症。结果经导管造影发现肝实质出血20例,阳性率为90.9%,另2例造影阴性患者因检查发现仍有活动性出血行手术止血。20例造影阳性的患者行栓塞治疗,有17例患者止血成功,另有3例患者在栓塞后24~72 h后发现肝脏继续有出血行手术止血,总的栓塞成功率77.3%(17/22)。17例栓塞成功患者有3例在5~7天后出现肝周脓肿和胆漏,经穿刺置管引流后均顺利出院。结论对于大多数创伤相对较轻的肝破裂出血患者,TAE能有效控制肝脏活动性出血,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
肝脏
外伤
肝动脉栓塞
Keywords
liver
trauma
hepatic arterial embolization
分类号
R657.3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术前经皮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术在肝胆肿瘤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
1
2
作者
郑本波
黄文
机构
四川省
德阳市
人民医院
肝胆胰外
科
四川省
德阳市
人民医院
放射
介入
科
出处
《肝胆外科杂志》
2021年第1期46-48,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术前经皮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术在肝胆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近2年来我院收治的因预计术后残余肝脏体积(FLR)不足而不宜一期手术切除的5例肝胆肿瘤患者,选择术前行经皮门静脉栓塞术(PVE),观察PVE治疗后的全身反应、各肝叶体积的动态变化,二期手术切除率及对患者预后情况的影响。结果 5例患者PVE后均有一过性肝功能损害,表现为轻度黄疸、肝功转氨酶增高等,但经过对症处理后很快好转,无严重并发症发生。PVE前平均FLR为397.7±41.6mL,FLR/SLV为33.8±1.9%;PVE后平均FLR为486.8±46.4mL,平均增加了22.4%,FLR/SLV为42.5±5.6%,平均增加了25.7%。其中4例患者行了根治性切除手术,均能达到了R0切除。PVE至手术切除间隔时间平均为20.2天,术后无1例发生肝功能衰竭。术后随访3个月~1.5年,手术切除患者目前均无肿瘤复发。结论术前经皮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术可以显著增加患者残余肝体积,使原本无法耐受手术的肝胆肿瘤患者获得手术切除机会,减少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发生,有效改善肝胆肿瘤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
癌
门静脉栓塞
残余肝体积
二期肝切除
Keywords
carcinoma,portal vein embolization
future liver remnant
two-stage hepatectomy
分类号
R735.7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
1
3
作者
李鑫
机构
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介入科
出处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第6期1000-1002,1017,共4页
文摘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1年9月本院收治行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183例为研究对象。记录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疗效及出血情况,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183例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后共有9例出血,出血率为4.91%。性别、年龄、肿瘤直径不是影响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出血的单因素(P>0.05)。合并肝硬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Child-PughB/C级、血小板数量减少及再次行微波消融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出血率更高(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肝硬变、凝血酶原时间、Child-Pugh分级及血小板数量是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微波消融次数不是术后出血的因素(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为凝血功能障碍、合并肝硬变、血小板减少及Child-PughB/C级;对于出血高危素患者,需慎重行微波消融术。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
原发性肝癌
术后出血
危险因素
Keywords
Ultrasound-guided percutaneous microwave ablation
Primary liver cancer
Postoperative bleeding
Risk factors for
分类号
R73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在治疗外伤性肝破裂出血中的应用
郑本波
张祖建
《肝胆外科杂志》
2015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术前经皮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术在肝胆肿瘤的应用体会
郑本波
黄文
《肝胆外科杂志》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李鑫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