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筑饰面砖空鼓缺陷无人机识别关键参数试验研究
1
作者 赵仕兴 马麟涛 +3 位作者 许浒 田永丁 何佳斌 余志祥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7-109,共13页
为了应对当前建筑外墙饰面砖频繁脱落造成的公共安全隐患,通过归纳总结饰面砖缺陷的形成机理发现,空鼓缺陷为外墙饰面砖脱落的前奏。基于无人机搭载红外热成像相机,通过开展空鼓缺陷检测室内试验,研究无人机的最佳观测姿态,揭示无人机... 为了应对当前建筑外墙饰面砖频繁脱落造成的公共安全隐患,通过归纳总结饰面砖缺陷的形成机理发现,空鼓缺陷为外墙饰面砖脱落的前奏。基于无人机搭载红外热成像相机,通过开展空鼓缺陷检测室内试验,研究无人机的最佳观测姿态,揭示无人机旋翼工作对外墙温度的影响规律,探讨空鼓缺陷特征参数对识别效果的影响,提出一种用于外墙饰面砖空鼓识别的温差阈值。结果表明:当无人机距外墙的距离为2~3 m、立面观测角度为-30°~30°、平面观测角度为-15°~15°时,观测效果最佳;无人机旋翼会使外墙降温增速10%;空鼓尺寸越大、埋深越浅、厚度越大,识别效果越好;黑色和红色饰面砖内的空鼓缺陷温度偏高,淡黄色饰面砖内的空鼓缺陷温度偏低。在此基础上开展室外试验,通过与可见光图像识别方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出检测阈值的有效性,为建筑饰面砖空鼓缺陷的识别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坠事故 建筑维护 外立面缺陷 空鼓缺陷 无人机 红外热成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建筑设计院宿舍(二室一厅) 自己喜爱的就是好的
2
作者 魏原江 《室内设计》 1996年第1期17-18,共2页
这是一个二室一厅住宅,面积62.5平方米。三口之家,属知识型家庭。
关键词 居室 室内装饰 室内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太奇叙事视角下的城市展园设计方法研究——以202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蒙古乌兰巴托园为例
3
作者 王云龙 张馥蓉 《山东林业科技》 2025年第4期44-49,共6页
城市展园作为一种新兴的园林类型,关于其针对性的研究理论相对较缺少,且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呈现趋同化的态势,蒙太奇作为一种叙事手法,在展现脉络清晰、逻辑连贯,明白易懂的城市展园园林内涵上具有一定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从蒙太奇叙事... 城市展园作为一种新兴的园林类型,关于其针对性的研究理论相对较缺少,且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呈现趋同化的态势,蒙太奇作为一种叙事手法,在展现脉络清晰、逻辑连贯,明白易懂的城市展园园林内涵上具有一定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从蒙太奇叙事视角,解析国内城市展园的发展概况,探究城市展园设计手法和新模式,以202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园艺园蒙古乌兰巴托园为例,解读蒙古乌兰巴托园的内涵,解析对比蒙太奇在场景编排中实例运用,阐述蒙太奇在城市展园中运用的叙事手法。从理论和实证研究两方面总结蒙太奇叙事视角下的城市展园设计方法,以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展园 蒙太奇 景观叙事 2024世界园艺博览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SI体系下的新农村太阳能住宅设计研究——以两个2015国际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TCISEC)参赛作品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万邦伟 易飞宇 +2 位作者 陶鹤友 万蕴 彭昌海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8年第9期125-130,共6页
我国新农村住宅的工业化发展亟需一种科学高效可持续的理论体系作为支撑,CSI体系就是借鉴了日本经过多年研究出的SI体系,将建筑支撑体和围护体有机分离,实现建筑物的长寿化、灵活性、绿色节能技术化、工业配套化与后期运营管理规范化。... 我国新农村住宅的工业化发展亟需一种科学高效可持续的理论体系作为支撑,CSI体系就是借鉴了日本经过多年研究出的SI体系,将建筑支撑体和围护体有机分离,实现建筑物的长寿化、灵活性、绿色节能技术化、工业配套化与后期运营管理规范化。笔者根据我国特有的CSI体系对中国新农村住宅展开研究,采用"零能耗"建筑技术与理念,高效利用太阳能等绿色建筑技术^([1]),以期实现新农村住宅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参加2015台达杯设计竞赛获奖方案为例,铨释出未来新农村住宅有序地向规模化和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达杯 CSI体系 新农村 工业化 太阳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联肢PEC墙结构基于合理失效模式的性能化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周巧玲 赵仕兴 +1 位作者 苏明周 石韵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6-277,289,共13页
基于性能化设计理念,提出了混合联肢PEC墙结构基于合理失效模式的性能化设计方法:以结构达目标位移时实现合理失效模式作为性能目标,基于能量平衡原理确定结构设计基底剪力,并给出符合失效模式的侧向力分布;依据给定目标塑性耦连比分别... 基于性能化设计理念,提出了混合联肢PEC墙结构基于合理失效模式的性能化设计方法:以结构达目标位移时实现合理失效模式作为性能目标,基于能量平衡原理确定结构设计基底剪力,并给出符合失效模式的侧向力分布;依据给定目标塑性耦连比分别求解钢连梁和PEC墙肢底部加强区内力需求;采用塑性设计方法设计钢连梁和PEC墙肢底部加强区截面,采用弹性设计方法设计PEC墙肢非加强区截面,保证结构实现预期性能目标。依据提出的基于合理失效模式的性能化设计方法,设计了12层混合联肢PEC墙算例结构,对其进行Pushover分析和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基于合理失效模式的性能化设计方法设计的混合联肢PEC墙结构抗震性能良好,地震作用下,各层钢连梁首先剪切屈服耗散能量,然后PEC墙肢底部形成弯曲塑性铰,塑性铰分布及发展过程符合预期,实现了“两阶段耗能体系”设计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联肢墙 抗震性能 目标位移 合理失效模式 性能化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视角下成都轨道交通中心型站点集约紧凑型空间指标阈值研究
6
作者 邓欣 柴铁锋 +2 位作者 何青松 费凝远 袁红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7-50,共14页
与城市规划协调发展的轨道交通已进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但由于缺乏成熟的城市管理理论指导,存在站城融合度低、轨交影响区低效使用等问题。在此阶段,“新一线”城市因处于城市发展的风口期,人口和经济迅速聚集并趋于饱和,导致这些问题... 与城市规划协调发展的轨道交通已进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但由于缺乏成熟的城市管理理论指导,存在站城融合度低、轨交影响区低效使用等问题。在此阶段,“新一线”城市因处于城市发展的风口期,人口和经济迅速聚集并趋于饱和,导致这些问题更为显著。通过研究轨道交通中心型站点影响区集约紧凑型空间要素阈值,有效量化影响区空间紧凑发展,实现以最少的资源能耗提升城市空间效率的低碳发展目标。构建基于低碳城市发展视角下的站域集约紧凑型空间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正态分布法和类比分析法等数据分析手段,得出基于参照城市修正后的成都轨道交通站点发展目标阈值。分析结果显示当前成都中心型站点对居住人口吸引力较低,火车北站路网聚集度偏低,孵化园站开发强度有待提升,所有站点整体功能混合度表现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中心型站点 集约紧凑型评价指标 低碳 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型装配式重组竹墙板抗震性能试验和数值研究
7
作者 刘烨 王家康 +5 位作者 赵仕兴 熊峰 余弦 杨姝姮 周巧玲 郑万林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37,共14页
本文提出一种轻型装配式重组竹墙板,该墙板不仅能充分发挥出重组竹材料轻质高强的特性,还兼具绿色低碳低能耗的优点,连接方式便捷可靠使其适用于装配式建筑。共设计制作6组装配式重组竹墙板,对其抗震性能进行研究,分析重组竹墙板竖向接... 本文提出一种轻型装配式重组竹墙板,该墙板不仅能充分发挥出重组竹材料轻质高强的特性,还兼具绿色低碳低能耗的优点,连接方式便捷可靠使其适用于装配式建筑。共设计制作6组装配式重组竹墙板,对其抗震性能进行研究,分析重组竹墙板竖向接缝形式、竖缝螺栓连接数量、开洞与否和覆面板厚度等变量对重组竹墙板破坏形态、抗剪强度、极限位移、屈服荷载、屈服位移和耗能等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重组竹墙板竖缝采用两颗螺栓相比于竖缝采用4颗螺栓的单位抗剪强度提降低10%,增加螺栓数量可更有效地限制墙板之间的相对滑移,减少局部应力集中,从而提高整体结构的刚度和抗剪能力,增强连接的承载能力;2)重组竹墙板采用20 mm厚覆面板的单位能耗比采用10 mm厚覆面板的试件提升了18.80%,20 mm厚的覆面板具有更好的塑性变形能力,能够在不发生破坏的情况下,通过材料的塑性变形吸收更多能量,同时避免自攻螺钉过早失效,从而提高墙板的耗能能力。其次,试验结合数字图像相关性(DIC)技术,对轻型装配式重组竹墙板中的覆面板损伤演化进行研究,给出覆面板损伤的发展规律,发现增加覆面板厚度能够显著提高结构的耐损伤能力,限制损伤的扩展,从而增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最后,通过ABAQUS软件对墙板进行参数化分析,扩展研究边缘钉间距及横撑数量对墙板抗震性能的影响规律;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边缘钉间距对模型承载力的影响较为显著,横撑数量对模型位移的影响也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竹墙板 抗震性能 DIC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中和背景下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湿地水体净化效果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伟 张一帆 王璟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56-59,共4页
选取西南常见的挺水植物水蓑衣(Hygrophila salicifolia)、梭鱼草(Pontederia cordata)和鸢尾(IriStectorum),浮水植物睡莲(Nymphaea tetragona)和水鳖(HydrochariSdubia),及沉水植物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狐尾藻(Myriophyll... 选取西南常见的挺水植物水蓑衣(Hygrophila salicifolia)、梭鱼草(Pontederia cordata)和鸢尾(IriStectorum),浮水植物睡莲(Nymphaea tetragona)和水鳖(HydrochariSdubia),及沉水植物金鱼藻(Ceratophyllum demersum)、狐尾藻(Myriophyllum verticillatum)和苦草(Vallisneria natans)为对象,通过室内模拟探讨其去除水体富营养化的效果。结果表明,经过30 d处理,8种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均有不同程度的净化作用。其中,水蓑衣对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氨氮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分别为49.80%、31.34%、41.05%和45.22%,苦草和狐尾藻次之,金鱼藻和水鳖较差。因此,水蓑衣和苦草是去除城市景观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的潜在园林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植物 富营养化 水质净化 植物修复 碳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站点价值评价的全域TOD规划方法研究
9
作者 贺昌全 黄楠琦 +1 位作者 王雅婷 陆明琦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5-147,156,共14页
公共交通先导城市开发(TOD)模式的引入,深刻改变了主要轨道交通城市的空间发展格局,从单一的站点开发模式理念逐渐发展成为引领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城市总体层面的全域TOD规划,既是TOD模式从站域建设转向区域协同的空间拓展,也是... 公共交通先导城市开发(TOD)模式的引入,深刻改变了主要轨道交通城市的空间发展格局,从单一的站点开发模式理念逐渐发展成为引领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城市总体层面的全域TOD规划,既是TOD模式从站域建设转向区域协同的空间拓展,也是从开发经济性转向社会公共性的价值延伸。通过构建全域TOD站点价值评价体系和方法,在功能价值、土地价值、交通价值3个层面对成都市龙泉驿区轨道交通站点进行价值评价,通过定量分析对区域内各站点综合价值进行打分和排序,识别出站点分级分类不准确、站线交通需求不匹配、站域开发模式不清晰、站城资源协同不均衡的问题。最终从以上4个层面针对性地提出全域TOD规划策略,实现TOD规划建设的整体协同,以期为我国其他城市总体层面的全域TOD规划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TOD 站点价值评价 指标体系 规划策略 成都龙泉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风压作用下隐框玻璃幕墙承载行为和脱胶损伤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练 张凯 +4 位作者 徐涵 王斐亮 章一萍 唐丽娜 杨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30-1138,共9页
隐框玻璃幕墙连接用的硅酮结构胶发生损伤导致玻璃面板坠落是当前幕墙服役过程中的常见问题.现有研究大多采用动力学方法对幕墙的脱胶损伤进行检测和评估,该方法通常需要额外施加荷载激励,且测量的动力响应数据易受环境影响,难以实现幕... 隐框玻璃幕墙连接用的硅酮结构胶发生损伤导致玻璃面板坠落是当前幕墙服役过程中的常见问题.现有研究大多采用动力学方法对幕墙的脱胶损伤进行检测和评估,该方法通常需要额外施加荷载激励,且测量的动力响应数据易受环境影响,难以实现幕墙安全状态的可靠评估.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在负风压作用下利用玻璃面板的挠度和转角对玻璃面板的脱胶损伤进行检测和评估的方法.首先,设计一系列隐框玻璃幕墙脱胶损伤实验,验证了在风荷载作用下利用挠度和转角对玻璃面板的安全状态进行检测的可行性;之后,基于实验结果构建了隐框玻璃幕墙安全风险监测评估系统,实现玻璃面板脱胶位置和数量的实时监测和快速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框玻璃幕墙 负风压 挠度 转角 损伤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区域地形条件下台地地震动放大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仕兴 罗麒锐 +4 位作者 熊峰 吴启红 夏静 杨姝姮 张敏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30-239,304,共11页
针对不规则地形地震动放大效应的相关规定大多以孤立地形为对象,但山区地形常以群山形式存在,相邻地形会影响地震波传播,从而改变地表运动规律。因此研究非孤立地形的地震动放大效应对山区建筑的抗震设计及提升震后灾害评估准确性具有... 针对不规则地形地震动放大效应的相关规定大多以孤立地形为对象,但山区地形常以群山形式存在,相邻地形会影响地震波传播,从而改变地表运动规律。因此研究非孤立地形的地震动放大效应对山区建筑的抗震设计及提升震后灾害评估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阐述了在泸定6.8级地震中磨西台地不利地段发生的典型地形放大效应。随后利用仿真手段深入探索了复杂区域地形(山脊、峡谷)对台地地震动放大系数的影响。从放大系数空间分布、加速度傅里叶谱及幅值比的角度进行量化研究,并通过大量变参分析获得复杂区域地形对台地表面的运动规律。结果表明,在某些情况下《抗规》低估了台地地形效应,放大系数建议值难以保证结构“大震不倒”,需进行调整和细化。此外,相邻山脊和峡谷对台地表面均有明显影响,不应被忽略,因此建议相关规范增加调整系数来考虑相邻地形之间相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放大系数 复杂山区地形 台地地形 灾害调查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公园生态—文化耦合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瑞洁 刘骏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7-164,共8页
城市生态公园在重庆城市绿地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既提供自然生态功能,也满足市民休闲娱乐需求。然而,目前其生态和文化效益未得到充分发挥。本研究采用样方法、访谈法和观察记录法,对渝北区城市生态公园进行调研,构建了生态-文化功能耦... 城市生态公园在重庆城市绿地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既提供自然生态功能,也满足市民休闲娱乐需求。然而,目前其生态和文化效益未得到充分发挥。本研究采用样方法、访谈法和观察记录法,对渝北区城市生态公园进行调研,构建了生态-文化功能耦合评价体系,揭示了重庆城市生态公园的特征和建设问题。研究发现,这些公园具有多样的生境类型和良好的绿色生态本底,但在生境营造、植物多样性、游憩空间、服务设施、科普宣教和可达性方面存在不足。针对这些问题,研究提出了优化设计思考,包括公园边界、植物配置、游憩空间、科普宣教和可达性改善。这些成果为提升重庆城市生态公园的品质和规划设计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系统 城市生态公园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文化耦合评价体系 重庆渝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短切玄武岩纤维抹灰砂浆配合比设计
13
作者 章一萍 刘星 +5 位作者 周练 李碧雄 唐丽娜 农清舜 方灵峰 何华亮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3-110,共8页
为得到具有最佳力学性能且满足稠度要求的短切玄武岩纤维抹灰砂浆最优配合比,以水胶比、砂胶比、粉煤灰掺量为自变量,以砂浆稠度、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为响应目标值,采用响应面法设计Box-Behnke试验,并建立回归模型,实现了满... 为得到具有最佳力学性能且满足稠度要求的短切玄武岩纤维抹灰砂浆最优配合比,以水胶比、砂胶比、粉煤灰掺量为自变量,以砂浆稠度、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为响应目标值,采用响应面法设计Box-Behnke试验,并建立回归模型,实现了满足既定目标稠度为70~110 mm的多目标综合优化,且对所提出的配合比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水胶比对短切玄武岩纤维砂浆的稠度和强度有显著影响;最优配合比为水胶比0.35、砂胶比2.0、粉煤灰掺量20%时,其稠度、抗拉、抗压、抗折强度分别为97 mm、1.99 MPa、38.50 MPa、9.59 MPa;对于稠度和抗拉强度,回归模型的预测值和实测值误差低于4%,抗折强度及抗压强度的预测值和实测值误差分别为12%、28%,与玄武岩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离散性大的特点一致,验证了响应面法对于短切玄武岩纤维抹灰砂浆配合比优化设计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RSM) 短切玄武岩纤维抹灰砂浆 配合比优化 稠度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互正交试验的热水系统太阳能保证率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姚盼 袁艳平 +2 位作者 孙亮亮 曾乃晖 邓志辉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00-408,共9页
为研究太阳能热水系统(SHWS)关键参数及其交互作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程度,建立完整的太阳能热水系统模型,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太阳能保证率为目标参数,选取集热倾角、集热面积、水箱容积和循环流量为影响因素,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研究... 为研究太阳能热水系统(SHWS)关键参数及其交互作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程度,建立完整的太阳能热水系统模型,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太阳能保证率为目标参数,选取集热倾角、集热面积、水箱容积和循环流量为影响因素,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研究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太阳能保证率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际太阳能热水系统设计与优化时,应着重考虑所选4个关键参数和水箱容积与循环流量的交互作用,可以不考虑集热面积与水箱容积的交互作用。可为太阳能热水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热水系统 正交试验法 太阳能保证率 极差分析 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坡变形作用下坡地建筑结构的力学行为探讨 被引量:13
15
作者 刘立平 李英民 +1 位作者 罗建 向黎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63-67,共5页
不等高接地的坡地建筑结构是山地建筑中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边坡变形导致不等高接地位置的基础变形不同,基础变形差的存在将在结构中产生内力。建立边坡作用下不等高接地坡地建筑结构的简化分析模型;分析边坡变形下简化模型的内力及梁... 不等高接地的坡地建筑结构是山地建筑中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边坡变形导致不等高接地位置的基础变形不同,基础变形差的存在将在结构中产生内力。建立边坡作用下不等高接地坡地建筑结构的简化分析模型;分析边坡变形下简化模型的内力及梁跨、柱高变化下内力的变化规律;设计结构算例,分析算例结构的内力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即使边坡发生微小变形时,在坡地建筑结构中亦会产生较大的内力;边坡变形引起的结构内力主要位于上接地第二层及以下各层,其中上接地第一层接地位置的梁和柱内力最大;可从设计方法和构造措施两方面改善边坡变形对结构的影响。结论可用于指导边坡变形下坡地建筑结构的设计,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变形 山地建筑 抗震设计 框架结构 不等高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盐业历史城镇文化景观构成与保护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李和平 肖竞 周晓宇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0-106,共7页
从文化景观"物质—价值"合一的视角,对西南地区盐业历史城镇遗产资源的精神内核与物质载体进行审视。希望通过对其产业格局、传统生产技艺与生产性地标、产业民俗节会等文化景观要素的梳理,从价值传承的角度厘清盐业历史城镇... 从文化景观"物质—价值"合一的视角,对西南地区盐业历史城镇遗产资源的精神内核与物质载体进行审视。希望通过对其产业格局、传统生产技艺与生产性地标、产业民俗节会等文化景观要素的梳理,从价值传承的角度厘清盐业历史城镇中的遗产资源对象及其保护发展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景观 盐业城镇 要素构成 保护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体型高层建筑风洞试验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正良 王承启 +2 位作者 赵仕兴 魏奇科 刘红军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9-73,共5页
以某复杂体型高层建筑为例,对其风荷载进行了刚性模型风洞试验研究,并基于Fluent6.1软件平台,将雷诺应力湍流模型(RSM)与非平衡壁面函数搭配使用,对其进行了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风洞试验与数值模拟2种方法相辅相成;... 以某复杂体型高层建筑为例,对其风荷载进行了刚性模型风洞试验研究,并基于Fluent6.1软件平台,将雷诺应力湍流模型(RSM)与非平衡壁面函数搭配使用,对其进行了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风洞试验与数值模拟2种方法相辅相成;该类高层的迎风面主要受正压作用,屋面、背风面以及侧面主要受负压作用,尤其转角处背风区域局部负压较大;在180°风向角下,该类高层体型本身提供的类似峡谷的风速放大效应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建筑 数值模拟 风压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设翼墙RC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伟松 郭迅 +1 位作者 许卫晓 袁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144-152,共9页
增设翼墙方法是提高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常用方法。以一个按照现行规范正常设计的7层RC框架结构为例,进行了翼墙加固前后结构的静力弹塑性对比分析和一个缩尺比为1:4的翼墙加固RC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增设翼墙后显... 增设翼墙方法是提高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常用方法。以一个按照现行规范正常设计的7层RC框架结构为例,进行了翼墙加固前后结构的静力弹塑性对比分析和一个缩尺比为1:4的翼墙加固RC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增设翼墙后显著提高了原结构的抗侧能力,各层层间变形更趋均匀,并有利于"强柱弱梁"屈服机制的实现。宏观破坏模式为翼墙率先发生破坏进行耗能,在极震工况下,翼墙脚部钢筋屈曲而框架柱脚部钢筋尚未达到屈服应变,表明翼墙可有效保护框架柱,实现了多一道抗震防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墙加固 PUSHOVER分析 应变分析 损伤控制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城市肌理层级解读的滨水步行可达性研究--以上海市苏州河河口地区为例 被引量:26
19
作者 杨春侠 史敏 耿慧志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4-114,共11页
滨水步行空间的营造和步行活力的激发正逐渐受到重视,而城市肌理的重塑是从汽车城市向步行城市回归的重要干预手段。研究将城市肌理形态看作具有尺度和层级连续性的有机整体,在传统的街道、地块、建筑层级之外,增加街廓层级,使线性街道... 滨水步行空间的营造和步行活力的激发正逐渐受到重视,而城市肌理的重塑是从汽车城市向步行城市回归的重要干预手段。研究将城市肌理形态看作具有尺度和层级连续性的有机整体,在传统的街道、地块、建筑层级之外,增加街廓层级,使线性街道与面状街廓的研究互为补充;在传统的二维形态研究之外,重视三维空间分析,包括街道断面,建筑高度等,细化步行体验的空间感受。研究以上海苏州河河口区域为对象,调研分析步行交通的现状和问题,测算统计街道、街廓、地块、建筑等层级要素的数据;然后逐层分析城市形态与河流之间的互动关系,观察下一层级对上一层级形态特征的演绎以及对步行活动的影响;最后,从步行支持出发对4个层级要素提出优化策略,并指出大尺度街廓是步行环境低下的根源,应从规划源头抓起,增加控制性详细规划在产权地块形态这一中间层面的管理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理形态 街道体系 街廓结构 产权地块 建筑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数化风景园林设计的方法实践--以成都市环城生态区桂溪生态公园景观为例 被引量:17
20
作者 刘司南 吕锐 王霞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0-55,共6页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参数化设计思潮,并对风景园林设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探讨和完善参数化技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理论框架及实践价值,就格外具有现实意义。总结了风景园林参数化设计的逻辑思维方式及应用方法,并结合四川...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参数化设计思潮,并对风景园林设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探讨和完善参数化技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理论框架及实践价值,就格外具有现实意义。总结了风景园林参数化设计的逻辑思维方式及应用方法,并结合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景观院的参数化探索性实践——"桂溪生态公园"项目,论述了土方精算与洪涝分析、雨水径流分析、风环境模拟分析及日照分析等多种参数化设计手段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即基于科学技术手段获取的分析成果,与风景园林设计中的竖向设计、雨洪管理、风廊道生态设计、植物设计等方面相结合的具体设计实践与应用,以期能为风景园林设计的参数化探索提供积极有益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信息技术 参数化设计 逻辑思维方式 风景园林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