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泥石流浆体与大颗粒冲击力特征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曾超 苏志满 +1 位作者 雷雨 余健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923-1930,1938,共9页
开展了密度为1 400-2 200 kg/m3的泥石流浆体、浆体与大颗粒混合流体的冲击力试验,获取了流速为2.8-4.9 m/s条件下31组冲击力试验数据。采用小波分析方法有效地去除了冲击力数据中的噪声信号,依据离散傅里叶变换(FFT)为基础的频谱分... 开展了密度为1 400-2 200 kg/m3的泥石流浆体、浆体与大颗粒混合流体的冲击力试验,获取了流速为2.8-4.9 m/s条件下31组冲击力试验数据。采用小波分析方法有效地去除了冲击力数据中的噪声信号,依据离散傅里叶变换(FFT)为基础的频谱分析结果,将低频泥石流浆体冲击和高频大颗粒冲击的临界频率值界定为2 Hz,实现了浆体和大颗粒冲击信号的分离。目前水动力学公式中待定系数α缺乏统一的确定方法,以不同地区157组泥石流观测和试验数据为基础,建立了待定系数?与流体Fr数的幂函数关系,形成可表征不同流态,且弱化尺度效应的浆体动压力计算公式。与泥石流浆体平滑信号相比,大颗粒冲击压力具有一定随机性。泥石流大颗粒冲击次数与频率随大颗粒的质量比增加而增大,其质量比从0.05增至0.21时,冲击总次数从1 305次增至2 838次,冲击频率从82次/s增至195次/s,且龙头段大颗粒的冲击频率高于后续泥石流体。测得大颗粒的压力约为60 k Pa,是相同密度和流速下浆体动压力的3倍。随着大颗粒比例的增加,上部1#和2#传感器测得大颗粒冲击频率增加量明显高于下部3#-6#。说明随着流体中大颗粒比例上升,颗粒物质多集中于泥石流上部或表层运动,也佐证了泥石流运动中大颗粒多集中在龙头顶部的认识。对大颗粒和浆体冲击规律的分析可为固液两相流运动机制研究和防治工程设计以及承灾体易损性定量评估提供合理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固液两相流 浆体 大颗粒 冲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状地图自动化示意化设计规则研究综述 被引量:4
2
作者 遆鹏 徐柱 +1 位作者 肖亮亮 李木梓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共5页
示意地图由于其简单清晰的表达,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展示公共交通路线。然而当前示意地图制作是以计算机绘图软件辅助的半自动方式进行的,耗时耗力且极大依赖于制图者的经验和技能,因此自动化生成示意地图已经被很多研究人员所关注。在网... 示意地图由于其简单清晰的表达,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展示公共交通路线。然而当前示意地图制作是以计算机绘图软件辅助的半自动方式进行的,耗时耗力且极大依赖于制图者的经验和技能,因此自动化生成示意地图已经被很多研究人员所关注。在网状地图自动示意化研究中,示意地图设计规则制定是开发自动化示意化方法的基础,直接决定着示意结果图的质量。本文对现有自动化示意化方法中使用的设计规则加以了综述,首先将现有设计规则根据其应用目的的不同分为3类,即单线图形处理、网络图形处理、地图颜色和注记配置,并简要介绍了实现每条规则在当前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之后指出了现有规则中仍需改善的几个方面并提供了可能的改进方向,其中包括网络图形示意化和设计规则制定方式,以期进一步推动网状地图自动化示意化研究的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地图 示意化 设计规则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多用户类型的泥石流应急灾害信息特征可视化方法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维炼 朱军 +3 位作者 胡亚 张昀昊 尹灵芝 曹振宇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1-234,共4页
泥石流具有突发性、发生地点不确定性、响应时间紧迫、危害性严重等特点,而应急状态下泥石流风险图可用于辅助科学决策、保障应急救援能力以及提升公众安全意识,以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针对泥石流灾害可视化对象众多,且不同用户类型的... 泥石流具有突发性、发生地点不确定性、响应时间紧迫、危害性严重等特点,而应急状态下泥石流风险图可用于辅助科学决策、保障应急救援能力以及提升公众安全意识,以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针对泥石流灾害可视化对象众多,且不同用户类型的可视化需求和偏好不一样等问题,本文选定汶川七盘沟泥石流为研究对象,以泥石流时空过程模拟结果和灾害专题数据作为数据基础,根据不同用户类型在应急状态下对颜色和符号的认知能力,以及对应的可视化需求,构建应急状态下面向多用户类型的泥石流灾害信息特征可视化技术体系。实验结果表明:其研究成果有助于提高公众对于泥石流灾害风险意识,为决策者科学有效决策和救援人员快速救援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应急 多用户类型 灾害信息特征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高分影像的七盘沟泥石流风险性评价 被引量:14
4
作者 杨小凤 曹云刚 +3 位作者 冯薪朗 龚竞 曹振宇 李维炼 《灾害学》 CSCD 2016年第2期206-212,共7页
以四川汶川县七盘沟泥石流为研究对象,综合刘希林模型中危险性和易损性评价因子并总结因子提取方法,基于无人机高分影像进行灾区评价因子信息提取,并采用经典的风险性评价模型,设计了基于无人机高分影像的风险评价流程,开展了风险性评... 以四川汶川县七盘沟泥石流为研究对象,综合刘希林模型中危险性和易损性评价因子并总结因子提取方法,基于无人机高分影像进行灾区评价因子信息提取,并采用经典的风险性评价模型,设计了基于无人机高分影像的风险评价流程,开展了风险性评价与分析试验。研究结果评估出此次泥石流危险度、易损度和风险度分别为0.66、0.73和0.48,均属于高度危险范围。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有效进行了七盘沟泥石流风险评估,可为泥石流灾害的应急决策、风险评估和预警治理提供重要及时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盘沟 泥石流 风险性评价 无人机 高分影像 评价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遥感影像匹配的特征点检测算子性能评估 被引量:6
5
作者 叶沅鑫 慎利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70-1176,共7页
在基于特征点的匹配方法中,特征点检测是非常关键的步骤,直接影响到匹配的效果.为了确立遥感影像匹配过程中特征点算子的选择依据,本文从光谱、时相和尺度(分辨率)3个方面,选择不同类型的遥感影像作为实验数据,以特征点重复率作为评估标... 在基于特征点的匹配方法中,特征点检测是非常关键的步骤,直接影响到匹配的效果.为了确立遥感影像匹配过程中特征点算子的选择依据,本文从光谱、时相和尺度(分辨率)3个方面,选择不同类型的遥感影像作为实验数据,以特征点重复率作为评估标准,对当前主流的Harris-Laplace、Hessian-Laplace、Do G和M_SER 4种特征点检测算子进行性能评估,并分析了每一种算子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实验结果表明:在光谱和时相方面,Hessian-Laplace的平均重复率达到40%,性能最好,其次为Harris-Laplace和Do G,而M_SER的性能相对较弱;而对于尺度方面,M_SER表现出最好的性能,平均重复率达到35%,其次为Hessian-Laplace,而Harris-Laplace和Do G的性能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 影像匹配 特征点检测 重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元分析的遥感影像查询多属性决策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晓霞 周艳 杨容浩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31,共5页
通过构建物元模型将遥感影像的查询问题转化为多属性决策问题。设计了基于拓扑和度量关系相结合的关联函数,定量评价遥感影像各属性与用户需求的关联度;利用熵权法确定权重反映用户兴趣在遥感影像元数据项上的侧重,从而得到个性化的评... 通过构建物元模型将遥感影像的查询问题转化为多属性决策问题。设计了基于拓扑和度量关系相结合的关联函数,定量评价遥感影像各属性与用户需求的关联度;利用熵权法确定权重反映用户兴趣在遥感影像元数据项上的侧重,从而得到个性化的评价结果。实例评价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影像查询 多属性决策 物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类关键词词频模型的地缘政治主题爬虫设计 被引量:4
7
作者 魏勇 胡丹露 +1 位作者 郝晨光 欧小平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5-50,共6页
针对词频-逆文档频率模型应用于主题爬虫时存在的非结构化问题,设计基于分类关键词词频(CKTF)模型的主题爬虫。利用网页文档结构特征和主题词语的分布信息将网页映射为五维向量,根据维基百科中文语料库和搜狗全网新闻数据语料库选择关... 针对词频-逆文档频率模型应用于主题爬虫时存在的非结构化问题,设计基于分类关键词词频(CKTF)模型的主题爬虫。利用网页文档结构特征和主题词语的分布信息将网页映射为五维向量,根据维基百科中文语料库和搜狗全网新闻数据语料库选择关键词并计算其与地缘政治主题的相关度,使用支持向量机实现网页向量的学习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主题爬虫相比,该主题爬虫能够挖掘地缘政治主题中的丰富内容,有效衡量网页与主题的相关度,具有较高的爬准率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爬虫 分类关键词词频模型 词向量 支持向量机 相关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自然灾害事件领域本体建模方法 被引量:25
8
作者 马雷雷 李宏伟 +2 位作者 连世伟 梁汝鹏 龚竞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17,共6页
将本体概念引入自然灾害事件领域,有利于该领域知识的共享和重用。从领域概念、概念属性以及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3个方面详细分析了自然灾害事件领域知识,探讨了自然灾害事件领域本体的构建思路,设计了自然灾害事件领域本体模型,并对其... 将本体概念引入自然灾害事件领域,有利于该领域知识的共享和重用。从领域概念、概念属性以及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3个方面详细分析了自然灾害事件领域知识,探讨了自然灾害事件领域本体的构建思路,设计了自然灾害事件领域本体模型,并对其逻辑结构和形式化表达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对构建的事件本体进行了定性和定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 事件 自然灾害 事件本体 本体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本体语义的灾害主题爬虫策略 被引量:4
9
作者 马雷雷 李宏伟 +2 位作者 连世伟 梁汝鹏 陈虎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50-56,共7页
为高效精确地提取存在于互联网中的灾害主题网页文本信息,引入本体语义,提出一种新的灾害主题爬虫策略。给出本体语义支持的灾害主题爬虫框架和流程,改进本体概念语义相似度计算方法,利用语义相似度计算主题语义向量,通过HTML位置加权... 为高效精确地提取存在于互联网中的灾害主题网页文本信息,引入本体语义,提出一种新的灾害主题爬虫策略。给出本体语义支持的灾害主题爬虫框架和流程,改进本体概念语义相似度计算方法,利用语义相似度计算主题语义向量,通过HTML位置加权获取网页文本特征向量,并进行主题相关度计算。设计URL锚文本主题相关度计算方法,分析URL链接优先度,优化爬行队列。选取地震灾害和气象灾害2个主题进行测试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策略能有效提高稳定性和爬准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爬虫 本体 语义相似度 向量空间模型 相关度计算 锚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利用点特征和互信息的多源遥感影像配准方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浩 叶沅鑫 王蕾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9-103,共5页
针对多源遥感影像间几何形变和辐射差异所引起的配准困难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利用点特征和互信息的影像配准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Harris算子,采用分块的提取策略,在参考影像上检测出大量、分布均匀的特征点,然后以互信息作为相似性,并采... 针对多源遥感影像间几何形变和辐射差异所引起的配准困难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利用点特征和互信息的影像配准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Harris算子,采用分块的提取策略,在参考影像上检测出大量、分布均匀的特征点,然后以互信息作为相似性,并采用双向匹配的策略在输入影像上进行同名点识别,同时进行粗差剔除,最后根据获取的同名点建立不规则三角网,对输入影像进行逐三角网纠正,最终实现影像的配准。通过选择两种不同类型的多源遥感影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并且配准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遥感影像 影像配准 点特征 互信息 配准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名知识辅助的中文地名消歧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马雷雷 李宏伟 +2 位作者 连世伟 梁汝鹏 龚竞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10,共6页
地理空间中对位置的描述可以基于形式化的地理坐标,也可以利用自然语言文本中的非形式化地名来表达。文本中的同一地名可能指向很多地理位置,这就引起了地名歧义,地名消歧就是消除概念指称上的认知分歧,为地名分配唯一的地理位置。该文... 地理空间中对位置的描述可以基于形式化的地理坐标,也可以利用自然语言文本中的非形式化地名来表达。文本中的同一地名可能指向很多地理位置,这就引起了地名歧义,地名消歧就是消除概念指称上的认知分歧,为地名分配唯一的地理位置。该文从地名知识的角度出发,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地名本体的地名知识统一表达方法,介绍了地名知识来源和地名知识库建库流程;然后给出了中文地名消歧原理和算法流程,从语义关系、拓扑关系、距离关系和地名密度4个维度计算地名实体之间的地理关联度进行地名消歧;最后通过实验对消歧方法进行了验证与评价,结果表明该消歧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召回率、覆盖率和F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名 知识 地名本体 地名消歧 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