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调查与思考——基于四川省广汉市的调查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淑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6期360-361,392,共3页
通过对四川省广汉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和特点的剖析,并结合广汉市现代粮食产业核心区种田大户在土地流动中取得效益的启示,分析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宣传、确权颁证、健全机制、加大培训、科学规划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土地 流转 调查与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汉市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志述 赵忠蓉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6年第3期31-32,共2页
广汉市对水稻进行了多种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示范,主要绿色防控技术在水稻IPM示范园区到位率达90%以上。结果表明,绿色防控示范区病虫害发生种类、发生程度均低于常规防治区,示范区绿色防控技术实施效果优于传统防治区,病虫害防治效果达94.... 广汉市对水稻进行了多种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示范,主要绿色防控技术在水稻IPM示范园区到位率达90%以上。结果表明,绿色防控示范区病虫害发生种类、发生程度均低于常规防治区,示范区绿色防控技术实施效果优于传统防治区,病虫害防治效果达94.37%以上;水稻整个生育期化学农药用药品种减少3~5种,使用量减少30%~50%,施药次数减少2~3次,生产成本降低,农药投入费用减少540~870元/hm^2,减轻了农药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优质稻米商品价值提高,增加了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病虫害 绿色防控 示范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汉市未来桃栽培模式——“高优省”栽培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文莲 《四川农业科技》 2015年第6期20-21,共2页
根据广汉市具体情况,探讨广汉市未来桃栽培模式,因地制宜地提出广汉市未来桃栽培模式——"高优省"模式的栽培技术。
关键词 广汉市 栽培模式 高优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汉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调查
4
作者 胡智 王少华 《四川农业科技》 2013年第1期7-8,共2页
随着四川现代粮食产业广汉示范基地建设的不断推进,广汉大面积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所存在的问题也渐渐显露,农业机械发展滞后,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瓶颈。
关键词 专业合作社 广汉市 农机 示范基地建设 粮食产业 农业生产 粮食生产 农业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广汉市秸秆禁烧及其综合利用的调查与思考
5
作者 包慧娟 胡智 邓道德 《四川农业科技》 2014年第6期12-14,共3页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和农村能源结构的变化,农村秸秆利用问题成为基层政府需要破解的难题.特别是如何应对农民普遍采用露天焚烧秸秆的方式所造成的资源浪费、空气污染的后果.2013年,广汉市被省政府确定为全域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区域....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和农村能源结构的变化,农村秸秆利用问题成为基层政府需要破解的难题.特别是如何应对农民普遍采用露天焚烧秸秆的方式所造成的资源浪费、空气污染的后果.2013年,广汉市被省政府确定为全域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区域.为圆满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广汉采取“疏”、“堵”结合,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建立“农户收集、社组运输、镇村加工、市场参与、财政补贴”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模式,取得了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综合利用 秸秆禁烧 广汉市 农村能源结构 综合利用模式 农业现代化 农作物秸秆 省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稻茬田油菜机直播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永成 牛应泽 +3 位作者 刘勇 蒲晓斌 王少华 廖方全 《四川农业科技》 2012年第10期20-20,共1页
据2011年农业部在山东潍坊市召开的“主要农作物农机农艺技术融合研讨会”信息,“十二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重视粮棉油农作物的农机农艺技术融合,以推进农机化发展。由于我国油菜生产一直沿袭传统的生产作业方式,除耕整地外,油菜种... 据2011年农业部在山东潍坊市召开的“主要农作物农机农艺技术融合研讨会”信息,“十二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重视粮棉油农作物的农机农艺技术融合,以推进农机化发展。由于我国油菜生产一直沿袭传统的生产作业方式,除耕整地外,油菜种植、田间管理、收获主要依靠人工作业。目前油菜机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生产 技术融合 高效栽培 机直播 稻茬田 农机化发展 四川 作业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度规模种植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前提
7
作者 刘明兴 王少华 李旭毅 《四川农业科技》 2014年第7期53-54,共2页
改变农业的传统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和分散的经营方式,是发展现代农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而变革土地经营方式,发展规模生产,则是现阶段面临的主要任务。一、农业生产背景伴随着国内经济的迅猛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出现了新的情况... 改变农业的传统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和分散的经营方式,是发展现代农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而变革土地经营方式,发展规模生产,则是现阶段面临的主要任务。一、农业生产背景伴随着国内经济的迅猛发展,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出现了新的情况:一是农村优质劳动力大量转入第二和第三产业,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年龄偏高、文化偏低。据对广汉市连山镇五一村的最新调查,该村劳动力总数1558人,外出务工980人,占63%,留守人员578人,占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 规模种植 农业生产 经营方式 劳动力 生产方式 组织方式 规模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广汉发展优质农产品的调查
8
作者 邓道德 段绍碧 《四川农业科技》 2009年第6期27-28,共2页
发展优质农产品是保证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更好更快地发展优质农产品,是农业部门需要认真调查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广汉发展优质农产品的实践与探索进行调查,试图总结发展优质农产... 发展优质农产品是保证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更好更快地发展优质农产品,是农业部门需要认真调查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广汉发展优质农产品的实践与探索进行调查,试图总结发展优质农产品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对今后指导其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农产品 农业工作 农村经济 农业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个品种的生态适应性与产量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姜心禄 李旭毅 +4 位作者 池忠志 叶利 杨福明 陈华 郑家国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792-2795,共4页
为了研究近年育成的10个水稻新品种的生态适应性、丰产性和稳定性,选择4个典型生态区作为研究基点开展筛选比较,结果表明:稻谷产量在品种与地点的互作间差异[请指明什么差异显著]极显著;产量稳定性则与品种、地点差异极显著。川优6203... 为了研究近年育成的10个水稻新品种的生态适应性、丰产性和稳定性,选择4个典型生态区作为研究基点开展筛选比较,结果表明:稻谷产量在品种与地点的互作间差异[请指明什么差异显著]极显著;产量稳定性则与品种、地点差异极显著。川优6203、泸香658具有较高的产量,且稳定性好,和其他品种差异极显著。川优6203适宜崇州、绵竹,宜香2115适宜广汉,泸香658在米易、广汉表现较好,川优8377适宜绵竹区域,花香7号适宜广汉,花香1618适应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丰产性 稳定性 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秧苗不同秧龄机插对水稻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姜心禄 李旭毅 +3 位作者 池忠志 叶利 杨福明 郑家国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444-2450,共7页
为了研究适宜成都平原麦(油)茬-稻种植制度的机插秧技术,以主推品种F优498为材料,选择毯状苗、钵形毯状苗、钵形穴盘苗在30、35、40、45、50 d秧龄进行机插,分析3种类型的秧苗不同秧龄机插对产量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秧苗类型... 为了研究适宜成都平原麦(油)茬-稻种植制度的机插秧技术,以主推品种F优498为材料,选择毯状苗、钵形毯状苗、钵形穴盘苗在30、35、40、45、50 d秧龄进行机插,分析3种类型的秧苗不同秧龄机插对产量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秧苗类型极显著影响穗数、着粒数、结实率、产量,显著影响千粒重;秧龄极显著影响穗数、着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产量;互作极显著影响穗数、着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但对产量的影响没有达到显著水平。钵形穴盘苗比钵形毯状苗增产187.11×103kg·hm-2,增幅21.6%,比毯状苗增产514.93×103kg·hm-2,增幅5.61%。3种类型的秧苗在30 d秧龄时机插产量最高,达到9459.63×103kg·hm-2,延迟机插会减产。不同的秧苗类型减产幅度存在较大差异。钵形穴盘苗超过45 d机插极显著减产,钵形毯状苗超过40 d机插极显著减产,毯状苗超过35 d机插极显著减产。由此可见,钵形穴盘苗秧苗素质好,秧龄可以增达到40~45 d机插,机插秧插秧质量高,可满足成都平原稻麦(油)两熟区种植制度进行机插秧的需求,通过构建足穗、大穗、高结实率的高产群体,实现高产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插秧 秧苗类型 秧龄 产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穴盘精播钵苗机插秧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姜心禄 李旭毅 +3 位作者 池忠志 王少华 杨福明 郑家国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48-1552,共5页
为了培育适应种植制度特点又适应插秧机作业的秧苗,通过引进穴盘精播钵苗机插秧技术进行研究,采用钵苗穴盘、钵形毯状盘、塑料软平盘培育机插秧秧苗,比较了3种方式的播种量、20~50 d的苗高,插秧后调查了漏插率、直立苗率、伤秧率、返青... 为了培育适应种植制度特点又适应插秧机作业的秧苗,通过引进穴盘精播钵苗机插秧技术进行研究,采用钵苗穴盘、钵形毯状盘、塑料软平盘培育机插秧秧苗,比较了3种方式的播种量、20~50 d的苗高,插秧后调查了漏插率、直立苗率、伤秧率、返青期,结果表明:采用钵苗穴盘育秧,具有节省种子、播种精度、出苗率、成苗率高的优点。在20~40 d,叶龄、苗高、根数均较高,40 d以后,生长延缓。20 d是秧苗质量差异小,此后,钵苗穴盘秧苗质量优势逐渐突出。30 d时,插秧质量差异不大;但超过40 d时,插秧质量高于钵形毯状盘、塑料软平盘育秧,且返青期明显缩短。这更适宜于成都平原稻麦两熟种植制度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盘 钵苗插秧机 秧龄 插秧质量 返青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方式对黄华占机插群体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姜心禄 池忠志 +2 位作者 李旭毅 王少华 郑家国 《中国稻米》 2012年第3期36-38,共3页
针对稻麦两熟田机插秧生产中采用"重底(复合肥25 kg)+早追(尿素10 kg)"施肥方式存在的返青迟、前期分蘖少、后期群体大但小分蘖多、产量不高的问题,研究了3种施肥方式对黄华占机插群体构建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 针对稻麦两熟田机插秧生产中采用"重底(复合肥25 kg)+早追(尿素10 kg)"施肥方式存在的返青迟、前期分蘖少、后期群体大但小分蘖多、产量不高的问题,研究了3种施肥方式对黄华占机插群体构建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底肥施复合肥25 kg+碳铵25 kg,穗肥施尿素5 kg"的施肥方式,机插后秧苗返青快,分蘖发生早,群体形成快,穗数和着粒数适中,结实率高,千粒重较高,产量可达599.20 kg/667 m2,施肥比较效益140.58元/667 m2;采用"底肥施碳铵50 kg、追肥施尿素5 kg、穗肥施尿素5 kg"的施肥方式,机插秧返青分蘖快,群体适中,穗粒结构协调,产量较高,达591.64 kg/667 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插秧 施肥方式 氮肥 群体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平原稻麦两熟区机插稻技术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姜心禄 李旭毅 +2 位作者 池忠志 王少华 郑家国 《中国稻米》 2013年第6期40-43,45,共5页
水稻机插技术的应用将促进水稻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规模化。以成都平原稻麦两熟区机插稻为研究对象,以超级稻Ⅱ优602为试验材料,从播种量、播期、机插密度、氮肥及氮肥运筹等几个方面研究机插稻的配套技术。结果表明,成都平原稻麦两熟... 水稻机插技术的应用将促进水稻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规模化。以成都平原稻麦两熟区机插稻为研究对象,以超级稻Ⅱ优602为试验材料,从播种量、播期、机插密度、氮肥及氮肥运筹等几个方面研究机插稻的配套技术。结果表明,成都平原稻麦两熟区机插稻以播种量70 g/盘、播期4月10-15日、机插密度20.83丛/m2的处理产量最高;氮肥以180 kg/hm2水平较为适宜,且以底肥∶追肥∶穗肥=5∶2∶3运筹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插稻 插秧质量 氮肥运筹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油菜机直播高产优质栽培的氮肥运筹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士山 张余红 +2 位作者 廖方全 吴永成 蒲晓斌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279-282,共4页
为探讨冬油菜高密度机直播条件下的适宜氮肥用量及施氮方式,选用主导品种川油36在成都平原开展了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机直播条件下,氮肥运筹对机直播油菜籽粒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率均有显著影响。油菜籽粒产量在90~225 kg/hm^2随施氮... 为探讨冬油菜高密度机直播条件下的适宜氮肥用量及施氮方式,选用主导品种川油36在成都平原开展了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机直播条件下,氮肥运筹对机直播油菜籽粒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率均有显著影响。油菜籽粒产量在90~225 kg/hm^2随施氮量增多呈增加趋势,N135、N180和N225等处理均可获得3 000 kg/hm^2以上高产水平。油菜籽粒含油量(%)随施氮量增加而下降,籽粒蛋白质含量(%)则呈增加趋势。随施氮量增加,氮肥农学利用率(27.9~15.0 kg/kg)和氮肥偏生产力(29.2~15.6 kg/kg)呈下降趋势,而氮肥贡献率(37.2%~52.5%)呈升高趋势。施氮方式对油菜产量、籽粒含油率和蛋白质含量均无显著影响。因此,在成都平原中等以上土壤肥力条件下,杂交油菜川油36高密度机直播高产优质栽培的合理施氮量为135~180 kg/hm^2,并可采用氮肥一次性底施或底肥加一次追肥的施氮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油菜 机直播 氮肥运筹 产量 品质 氮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平原水稻超高产栽培的实践与创新 被引量:4
15
作者 姜心禄 郑家国 +2 位作者 池忠志 何树林 王少华 《中国稻米》 2009年第1期28-29,共2页
结合川西平原的生态条件和种植制度特点,选择分蘖力强,耐肥抗倒的品种川香9838,于3.5叶时按40cm×35 cm规格三角形条栽,每hm2施纯氮210 kg,用量按底肥∶追肥1∶追肥2∶穗肥=5∶1∶2∶2的比例施用,移栽后20d第一次追肥,移栽后40 d第... 结合川西平原的生态条件和种植制度特点,选择分蘖力强,耐肥抗倒的品种川香9838,于3.5叶时按40cm×35 cm规格三角形条栽,每hm2施纯氮210 kg,用量按底肥∶追肥1∶追肥2∶穗肥=5∶1∶2∶2的比例施用,移栽后20d第一次追肥,移栽后40 d第二次追肥,倒3叶(或者幼穗分化第三期)追施穗肥,配合中耕、化学除草、科学水浆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措施,获得了12.8 t/hm2的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强化栽培 超高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免耕对土壤氮、有机质及物理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姜心禄 郑家国 +3 位作者 池忠志 王少华 张庆玉 张冀 《中国稻米》 2011年第1期50-51,共2页
采用免耕撬窝移栽高产栽培技术4年后,测定0~20 cm土层的速效氮、全氮、有机质、容重和总孔隙度。结果表明,速效氮0~5 cm土层与CK差异小,5~15 cm土层比CK高出40%左右;全氮0~5 cm土层比CK低0.019个百分点,5~10 cm、15~20 cm土层比CK... 采用免耕撬窝移栽高产栽培技术4年后,测定0~20 cm土层的速效氮、全氮、有机质、容重和总孔隙度。结果表明,速效氮0~5 cm土层与CK差异小,5~15 cm土层比CK高出40%左右;全氮0~5 cm土层比CK低0.019个百分点,5~10 cm、15~20 cm土层比CK高0.010个百分点左右,10~15 cm土层比CK高0.016个百分点;有机质0~5 cm土层比CK低0.5个百分点,5~20 cm土层比CK高0.2个百分点左右;土壤容重0~10 cm土层低于CK,10~20cm土层则高于CK;0~20 cm土层的总孔隙度逐层降低,0~10 cm土总孔隙度高于CK,10~20 cm土层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撬窝移栽 速效氮 全氮 有机质 容重 总孔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免耕撬窝移栽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姜心禄 郑家国 +3 位作者 池忠志 何树林 王少华 付书明 《中国稻米》 2010年第2期71-72,共2页
目前农村,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农业生产迫切需要轻简高效的生产技术,以实现"增产、增效、增收"。水稻免耕撬窝移栽高产栽培技术是采用塑盘旱育秧培育健壮秧苗,在前茬作物收获后进行化学除草,灌溉浸泡,待田水落干成花花水时均... 目前农村,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农业生产迫切需要轻简高效的生产技术,以实现"增产、增效、增收"。水稻免耕撬窝移栽高产栽培技术是采用塑盘旱育秧培育健壮秧苗,在前茬作物收获后进行化学除草,灌溉浸泡,待田水落干成花花水时均匀撒施底肥,水基本落干时用轮式免耕撬窝器打孔,在孔中移栽秧苗,本田配套进行化学除草、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该技术具有省工、省能、省时、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简便易行等优点,可以提早本田移栽期1~3d,节约用水10%~15%,增产3%~8%,增收节支75~110元/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式免耕撬窝器 免耕 撬窝 移栽 塑盘育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穴盘精播钵苗对秧苗生长和插秧质量的影响
18
作者 姜心禄 李旭毅 +4 位作者 池忠志 王少华 叶利 杨福明 郑家国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2-95,共4页
为了培育适应种植制度特点又适应插秧机作业的秧苗,对采用钵苗穴盘、钵形毯状盘、塑料软平盘培育的机插秧秧苗和机插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钵苗穴盘育秧,具有节省种子,播种精度、出苗率、成苗率高的优点。秧龄为20 d时3种... 为了培育适应种植制度特点又适应插秧机作业的秧苗,对采用钵苗穴盘、钵形毯状盘、塑料软平盘培育的机插秧秧苗和机插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钵苗穴盘育秧,具有节省种子,播种精度、出苗率、成苗率高的优点。秧龄为20 d时3种秧苗质量差异小,此后,钵苗穴盘秧苗质量优势逐渐突出。30 d时,3种秧苗插秧质量差异不大;但40 d或更长时间,钵苗穴盘育秧插秧质量好于钵形毯状盘、塑料软平盘育秧,且返青期明显缩短,这更适宜于成都平原稻麦两熟种植制度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盘 钵苗插秧机 秧龄 插秧质量 返青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化插秧规范化技术探索 被引量:2
19
作者 林世友 《四川农业科技》 2013年第9期18-19,共2页
要实现机械化,就必须做到标准化。在机械化插秧技术中,标准化则来源于规范化。笔者通过从事多年机械化插秧技术示范推广,认识到在育秧、插秧各环节技术规范化的重要性,并对此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总结。
关键词 机械化插秧技术 规范化技术 技术规范化 技术示范 标准化 育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猪口蹄疫的免疫程序优化试验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云飞 邝从明 +3 位作者 高寒松 邹吉波 马玲 黄邦伟 《四川畜牧兽医》 2015年第6期26-28,共3页
为进一步优化猪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及猪口蹄疫免疫程序,我们将28头仔猪随机分成4组,分别进行不同免疫顺序、不同免疫次数和不同首免时间的试验研究,然后用E LISA法分别进行猪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及猪口蹄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首免... 为进一步优化猪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及猪口蹄疫免疫程序,我们将28头仔猪随机分成4组,分别进行不同免疫顺序、不同免疫次数和不同首免时间的试验研究,然后用E LISA法分别进行猪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及猪口蹄疫抗体检测。结果显示,首免时间在21日龄,每隔7d进行猪瘟、猪O型口蹄疫和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免疫,然后分别依序加免,3种病毒的抗体均能得到迅速有效的提高,对仔猪产生持续的保护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 猪O型口蹄疫 ELISA 免疫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