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体发病的急性组织胞浆菌病1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青刚 严晓峰 +9 位作者 杨松 李琦 张绿浪 袁国丹 陈思源 王静 黄贵川 陈懿 王新 郭述良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45-651,共7页
目的分析2019年4月在南美圭亚那合作共和国集体发病的10例急性组织胞浆菌病中国籍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治疗方案.方法对10例急性组织胞浆菌病患者的住院与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例均为青中年男性,年龄30~56岁,平均(44±8)岁;4例从... 目的分析2019年4月在南美圭亚那合作共和国集体发病的10例急性组织胞浆菌病中国籍患者的临床特点,总结治疗方案.方法对10例急性组织胞浆菌病患者的住院与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例均为青中年男性,年龄30~56岁,平均(44±8)岁;4例从事清理积土工作,2例气割作业,2例搬运工具,2例巡视.暴露时间0.2~96.0 h;潜伏期9~13 d,平均(11±1)d.以发热、头昏、头痛、乏力、纳差、咳嗽、皮疹、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胸部CT表现为双肺多发结节影,以胸膜下及双肺下叶分布明显;结节周围可见晕征;少数患者可出现实变影.1例诊断为急性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9例诊断为急性肺型组织胞浆菌病.住院使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起始剂量每天0.7~1.2 mg/kg,平均每天(0.8±0.2)mg/kg;最高剂量每天1.1~2.0 mg/kg,平均每天(1.4±0.3)mg/kg.使用时间4~54 d.出院使用伊曲康唑10~161 d、伏立康唑口服治疗5~7个月.9例临床症状消失,1例植物人状态.复查胸部CT显示肺部病灶均明显吸收.结论急性组织胞浆菌病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点.确诊需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影像、实验室及病理检查.两性霉素B脂质体作为该病中、重度患者的强化治疗药物是有效的,但最高剂量小于美国感染病学会(IDAS)推荐剂量.序贯使用伊曲康唑与伏立康唑治疗均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胞浆菌病 集体发病 输入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