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抗体检测技术在动物疫病防控中的应用
- 1
-
-
作者
张琴燕
-
机构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今日畜牧兽医》
2022年第1期52-52,共1页
-
文摘
近几年,以生物科技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得到了快速提升,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但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动物疾病问题也变得愈加凸显,疫病在具体表现上也呈现复杂化的特点,出现的很多难以诊断的疾病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因此就需要加强对疫病的防控研究力度,本文针对抗体检测技术在疫病防控中的应用进行详细分析。
-
关键词
抗体检测技术
动物疫病防控
-
分类号
S85
[农业科学—兽医学]
-
-
题名巴中动物卫生全域监督巡查实践
- 2
-
-
作者
张科举
李奎
董成俊
-
机构
四川省巴中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中国畜牧业》
2014年第12期71-71,共1页
-
文摘
为将动物卫生日常监督延伸到生产一线,促进监督职能前移、监督机构下沉、监督人员下行,四川省巴中市开展了“动物卫生全域监督巡查”探索,初步形成了“六化联动、全域覆盖、全员监督、违法必究”的动物卫生监督模式,将动物卫生日常监督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基本实现了动物卫生监督“全覆盖、高质量、零事故”目标。
-
关键词
动物卫生监督
监督职能
巴中市
全域
巡查
监督机构
监督模式
全覆盖
-
分类号
S851.347
[农业科学—预防兽医学]
-
-
题名牛青霉毒素中毒的诊治
- 3
-
-
作者
陈思华
-
机构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四川畜牧兽医》
2025年第3期44-44,共1页
-
文摘
青霉毒素包括红青霉毒素、展青霉毒素、震颤青霉毒素、黄绿青霉毒素、桔青霉毒素等多种毒素,它们主要是青霉属的菌株和曲霉属的菌株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牛常因采食了被这些毒素污染的饲料而中毒。中毒牛很快出现肾脏、肝脏的急性损伤及胃肠炎、中枢性麻痹,消化道、尿道出血症。
-
关键词
青霉毒素
胃肠炎
急性损伤
有毒代谢产物
中毒
桔青霉
毒素污染
青霉属
-
分类号
S856.9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猪胃溃疡的防治
- 4
-
-
作者
杨书森
-
机构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四川畜牧兽医》
2025年第4期49-50,共2页
-
文摘
猪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因胃壁组织受不良刺激后,释放组织胺,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并促进胃泌素和乙酰胆碱大量分泌,进一步刺激胃壁分泌大量胃酸造成的。在胃酸分泌过多的情况下,胃黏膜保护机制受损,胃蛋白酶可以侵蚀和消化受损的胃壁组织,导致局部性胃溃疡形成。
-
关键词
胃黏膜保护机制
胃酸分泌
胃蛋白酶
猪胃溃疡
-
分类号
S856.4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一例牛流感的诊治及预防建议
被引量:3
- 5
-
-
作者
董成俊
李钊
-
机构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四川畜牧兽医》
2023年第5期46-47,共2页
-
文摘
巴州区枣林镇一养牛户饲养67头肉牛,于2022年11月15日请求巴州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疾病诊断,区疫控中心两名技术人员赶到现场进行了疾病检查和诊断处理。1发病情况调查1.1牛场地址该养牛户处于半山腰,有一条泥土公路通往养牛场,在本村成了断头路,牛场自然屏障良好。周围农户很少,仅养殖有少量的鸡和猪,没有其他农户饲养牛和羊。
-
关键词
发病情况调查
自然屏障
疾病诊断
疫控中心
枣林
断头路
牛流感
预防建议
-
分类号
S858.231.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中小型养殖场畜禽疫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办法
被引量:3
- 6
-
-
作者
罗富林
邓雪华
-
机构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9年第4期12-13,共2页
-
文摘
我国经济的发展不只体现在城市,农村经济发展也有了很大改善,并促使农村的生产方式和养殖方式发生了巨大转变。之前农村的养殖大多以散养为主,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养殖方式已经由散养逐渐向中小型养殖场转变。养殖方式的变化带动了许多需要解决的新问题,因此在新形势背景下,需要加强对畜禽疫病防治措施的研究,才能使我国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地发展。
-
关键词
中小型养殖场
畜禽
疫病防治
问题
应对办法
-
分类号
S851.3
[农业科学—预防兽医学]
-
-
题名畜禽疫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被引量:3
- 7
-
-
作者
罗富林
董成俊
-
机构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第5期44-44,共1页
-
文摘
本文首先分析当前阶段畜禽疫病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对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梳理。
-
关键词
畜禽疫病
防疫问题
注意事项
-
分类号
S851.33
[农业科学—预防兽医学]
-
-
题名羊病防控的生物安全措施
被引量:3
- 8
-
-
作者
邓雪华
董成俊
-
机构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8年第7期49-49,共1页
-
文摘
养羊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类疾病,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控,就会导致疾病蔓延,降低养殖效益。采用生物措施防控羊病,不仅能够达到较好的防控效果,还能保证羊病防控的安全性。本文对羊病防控生物安全措施进行探讨。
-
关键词
羊病防控
安全
生物措施
-
分类号
S858.3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水禽常见免疫抑制性疾病防控策略
被引量:1
- 9
-
-
作者
张勇
-
机构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中国畜牧业》
2013年第3期91-91,共1页
-
文摘
目前,我旧水禽养吼业小断壮大,疾病也越来越复杂,其中,免疫抑制性疾病埘水禽养殖业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当前,水禽养殖中的免疫抑制性疾痫主要有鸭恻环病毒痫和鹅圆环病毒病。一、免疫抑制性疾病危害 1.鸭圆环病毒病的危害。
-
关键词
免疫抑制性疾病
水禽
防控策略
圆环病毒病
养殖业
禽养殖
危害
鸭
-
分类号
S858.3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家禽蛋传免疫抑制疾病及防控
- 10
-
-
作者
张勇
-
机构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四川畜牧兽医》
2013年第6期55-56,共2页
-
文摘
1蛋传免疫抑制疾病1.1网状内皮增生病毒病1.1.1流行特点。禽网状内皮增生病毒病的自然宿主有火鸡、鸡、鸭、鹅、雉和日本鹌鹑,鸡和火鸡是常用的实验宿主。本病主要通过水平传播和经蛋垂直传播,病鸡的排泄物和分泌物携带病毒。新生雏鸡可因接种带毒的马立克氏病疫苗而感染。
-
关键词
免疫抑制疾病
禽蛋
马立克氏病疫苗
防控
自然宿主
病毒病
流行特点
日本鹌鹑
-
分类号
S858.3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从饲养管理角度谈非洲猪瘟防控
- 11
-
-
作者
牟志兰
张琴燕
董成俊
-
机构
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畜牧站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四川畜牧兽医》
2022年第5期46-47,共2页
-
文摘
本文笔者长期在基层工作,对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有比较直接的体会,现从饲养管理的角度谈谈非洲猪瘟的综合防控,以确保生猪生产持续稳定发展。1科学选址,严格消毒1.1猪场选址一不能选址在低洼的地方,以免雨水将病原冲击汇聚到猪场。二不能选址在地下水位高的地方,猪舍地面与地下水位距离近,病原被毛细现象、雨水、病媒生物等因素带到猪场的风险危害增加。三不能选址在交通要道的下水位,交通工具可能携带病毒并污染交通要道,雨水会将病毒直接冲积到猪场或随地表水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源。
-
关键词
非洲猪瘟
生猪生产
防控工作
严格消毒
毛细现象
病媒生物
猪场选址
基层工作
-
分类号
S851.33
[农业科学—预防兽医学]
-
-
题名奶牛前胃迟缓诊治
被引量:4
- 12
-
-
作者
张勇
-
机构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四川畜牧兽医》
2014年第7期57-57,共1页
-
文摘
奶牛前胃迟缓是因前胃神经兴奋减低和腹肌收缩力降低导致的一种消化不良综合征。1临床症状1.1急性前胃迟缓患牛泌乳减少,精神沉郁,初期鼻汗不均,后期无汗,其体温、呼吸、脉搏无明显变化。病牛食欲减退、偏食甚至废食,采食精料后其瘤胃鼓起、拉稀,其喜食青干草,不食精料。病牛反刍减少、缓慢无力或者停止反刍。患牛发生周期性便秘和腹泻。1.2慢性前胃迟缓患牛精神沉郁,反刍减少、缓慢无力或者停止反刍,其鼻镜干燥,日渐消瘦,衰弱无力,食欲时好时坏,喜食粗料,厌食精料,异嗜。
-
关键词
前胃迟缓
奶牛
诊治
食欲减退
消化不良
神经兴奋
临床症状
反刍
-
分类号
S858.2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地昔尼尔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 13
-
-
作者
张勇
-
机构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四川畜牧兽医》
2013年第6期31-32,共2页
-
文摘
地昔尼尔作为一种新型昆虫生长调节剂,对双翅目昆虫和蚤有高度灭杀作用,可有效防止各种蝇、蚊及蚤的幼虫发育成蛹或成虫,尤其能够有效预防家蝇和埃及伊蚊对动物的侵害,其毒性作用较低,安全性较高。本文介绍了地昔尼尔在药效学及药代动力学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筛选高效安全的抗体外寄生虫药物提供参考。
-
关键词
地昔尼尔
药效学
药代动力学
研究进展
-
Keywords
Dicyclanil
Pharmacodynamics
Pharmacokinetics
Research progress
-
分类号
S859.795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鸽圆环病毒病防治
被引量:2
- 14
-
-
作者
张勇
-
机构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四川畜牧兽医》
2016年第9期53-53,共1页
-
文摘
鸽圆环病毒属圆环病毒科,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鸽,其也能感染金丝雀等鸟类。1流行特点刚出壳的初雏和仔雏由于母源抗体的保护不会发生本病。鸽圆环病毒主要感染2月龄至周岁的幼鸽,病鸽感染初期主要出现消化道症状,之后出现呼吸道症状。本病潜伏期一般为8~14 d,发病1~2周内病鸽相继死亡,发病3~4周出现死亡高峰。2临床症状嗉囊炎性鸽圆环病毒感染病例主要表现为贫血,皮肤颜色变淡,
-
关键词
圆环病毒病
圆环病毒科
死亡高峰
圆环病毒属
母源抗体
临床症状
接触感染
口咽黏膜
点状出血
肾肿大
-
分类号
S858.39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奶牛低镁血症诊治
被引量:1
- 15
-
-
作者
张勇
-
机构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四川畜牧兽医》
2014年第11期53-53,共1页
-
文摘
1易感动物 本病多发生于早春、夏秋之际,以高产泌乳期的奶牛最易发病,一旦发病死亡率可达70%。 2发病原因 2.1采食低镁饲草夏秋季雨后生长的幼嫩多汁青草往往镁含量较低,低镁土壤上生长的牧草镁含量也较低,奶牛采食这些青草后即可发生本病。
-
关键词
低镁血症
奶牛
诊治
易感动物
发病原因
镁含量
夏秋季
易发病
-
分类号
S858.2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托三嗪药理学研究进展
- 16
-
-
作者
张勇
-
机构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中国畜牧业》
2014年第3期52-53,共2页
-
文摘
托三嗪为上世纪发现的一种三嗪酮类抗球虫药,由于其生物半衰期长、杀虫效果好、毒性低、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在欧洲、加拿大、日本等地区应用广泛。托三嗪主要用于家禽、兔、羔羊、仔猪等动物球虫病的防治。可有效杀灭包括球虫在内的多种原虫,其中对柔嫩、堆型、毒害、布氏、巨型、和缓等6种最主要的艾美耳球虫都有高效杀灭作用,其抗球虫指数均超过180,属高效抗球虫药物。
-
关键词
三嗪
药理学
抗球虫药物
杀灭作用
生物半衰期
艾美耳球虫
抗球虫指数
杀虫效果
-
分类号
S858.31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冬季猪流行疾病防治
- 17
-
-
作者
邓雪华
张勇
-
机构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四川畜牧兽医》
2017年第1期47-48,共2页
-
文摘
冬季猪抵抗力下降,副伤寒、流感、传染性胸膜肺炎、附红体病、水肿病、链球菌病、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等疾病容易流行和发生。1副伤寒1.1症状仔猪副伤寒是由猪霍乱沙门氏杆菌与伤寒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其主要侵害2~4月龄的猪。急性病猪体温达41~42℃,出现呕吐和腹泻,粪便呈黄绿色,恶臭,其腹部、耳、嘴、尾、四肢末端发红或呈蓝紫色。慢性病例渐进性消瘦,
-
关键词
猪霍乱沙门氏杆菌
疾病防治
冬季
仔猪副伤寒
传染性胸膜肺炎
流行性腹泻
传染性胃肠炎
附红体病
-
分类号
S858.28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奶牛生产瘫痪诊治
- 18
-
-
作者
邓雪华
张勇
张琴燕
-
机构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四川畜牧兽医》
2018年第8期52-52,共1页
-
文摘
奶牛生产瘫痪又称低血糖症,是奶牛分娩前后易发的代谢性疾病,通常其主要发生于饲养良好的高产奶牛,病牛发病特征为全身无力、知觉丧失和四肢瘫痪。1病因干奶期母牛甲状旁腺分泌的甲状旁腺素减少,机体动用骨钙的能力降低,而另一方面由于妊娠期饲喂高钙日粮,奶牛血液中钙浓度增高,刺激了甲状腺大量分泌降钙素,抑制了甲状旁腺的分泌功能,造成机体动用骨钙的能力进一步降低。
-
关键词
高产奶牛
生产瘫痪
甲状旁腺素
诊治
分泌功能
代谢性疾病
低血糖症
分娩前后
-
分类号
S856.5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水禽免疫抑制疾病的危害及防制
- 19
-
-
作者
张勇
-
机构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四川畜牧兽医》
2013年第2期58-58,共1页
-
文摘
水禽的免疫抑制疾病主要有鸭圆环病毒病和鹅圆环病毒病。
-
关键词
免疫抑制疾病
水禽
圆环病毒病
防制
危害
鹅
鸭
-
分类号
S858.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中西结合诊治俄罗斯马脑脊髓炎
- 20
-
-
作者
张勇
罗福林
陈思华
-
机构
四川省畜牧总站基地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四川畜牧兽医》
2019年第6期52-52,54,共2页
-
文摘
俄罗斯马脑脊髓炎是源于俄国沙俄时期的一种马属动物传染病,其病原为俄罗斯马脑脊髓炎病毒。病毒为80~130nm大小,因在实验动物中能检出内基小体,所以该病毒被认为与狂犬病密切相关。该病主要导致患病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出现兴奋或沉郁等症状,严重病马出现意识障碍。同时患病动物有明显黄疸,其胃肠迟缓、消化不良等。
-
关键词
脑脊髓炎病毒
俄罗斯
结合诊治
动物传染病
中枢神经系统
实验动物
消化不良
狂犬病
-
分类号
S821.53
[农业科学—畜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