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红外技术测定成品卷烟中总糖和还原糖及绿原酸的含量 被引量:10
1
作者 邓发达 朱立军 +3 位作者 戴亚 王鹏 施丰成 尚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181-6182,6188,共3页
选取国内外112个卷烟样品,采用近红外方法建立其总糖、还原糖和绿原酸含量的近红外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外部检验。结果表明,总糖、还原糖和绿原酸预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06%、2.47%和3.34%;t检验结果表明,样品的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 选取国内外112个卷烟样品,采用近红外方法建立其总糖、还原糖和绿原酸含量的近红外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外部检验。结果表明,总糖、还原糖和绿原酸预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06%、2.47%和3.34%;t检验结果表明,样品的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 成品卷烟 总糖 还原糖 绿原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烟烟气中氢氰酸流动分析模块的建立
2
作者 王鹏 尚军 +2 位作者 吕祥敏 彭忠 兰中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7820-7820,7823,共2页
[目的]建立卷烟烟气中氢氰酸流动分析模块。[方法]参考烟草行业标准YC/T253-2008《卷烟主流烟气中氢化氰的测定连续流动法》,组建流动分析模块。利用该模块进行卷烟烟气中氢氰酸含量的检测。[结果]RSD为2.50%,回收率为96.7%~97.9%。[结... [目的]建立卷烟烟气中氢氰酸流动分析模块。[方法]参考烟草行业标准YC/T253-2008《卷烟主流烟气中氢化氰的测定连续流动法》,组建流动分析模块。利用该模块进行卷烟烟气中氢氰酸含量的检测。[结果]RSD为2.50%,回收率为96.7%~97.9%。[结论]该模块能够满足检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烟气 氢氰酸 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及烟草制品中硝酸盐/亚硝酸盐流动分析模块的建立
3
作者 尚军 王鹏 +3 位作者 吕祥敏 戴迎雪 兰中于 朱立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509-6510,6512,共3页
[目的]组建流动分析模块,并用于检测烟草中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含量。[方法]收集可用材料、配件组装模块,然后对样品以及标准物质进行检测,确定其重复性、回收率、检测限,以验证模块可用性。[结果]通过反复改进组装模块,对多个烟草样品硝... [目的]组建流动分析模块,并用于检测烟草中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含量。[方法]收集可用材料、配件组装模块,然后对样品以及标准物质进行检测,确定其重复性、回收率、检测限,以验证模块可用性。[结果]通过反复改进组装模块,对多个烟草样品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分别测定多次,测定模块重复性,结果RSD<2.92%;向样品中加入标准溶液测定回收率,回收率为97.2%~104.9%。[结论]组装模块能够满足烟草及烟草制品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检测需要,节省了新购仪器的费用,同时提高了现有仪器的使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硝酸盐/亚硝酸盐 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烤烟糖碱比和氮碱比的醇化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唐士军 李东亮 戴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10835-10837,共3页
[目的]建立醇化烟叶化学成分的预测模型,用于预测醇化后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的变化情况,以便指导配方打叶的小配方模块设计。[方法]利用灰色理论建立了烤烟醇化过程糖碱比GM(1,1)灰色模型、糖碱比新陈代谢GM(1,1)灰色模型、氮碱比GM(1,1... [目的]建立醇化烟叶化学成分的预测模型,用于预测醇化后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的变化情况,以便指导配方打叶的小配方模块设计。[方法]利用灰色理论建立了烤烟醇化过程糖碱比GM(1,1)灰色模型、糖碱比新陈代谢GM(1,1)灰色模型、氮碱比GM(1,1)灰色模型、氮碱比指数平滑GM(1,1)灰色修正模型和氮碱比对数GM(1,1)灰色修正模型。[结果]糖碱比灰色模型精度较高,2种模型精度分别达到了98.37%、99.73%;氮碱比灰色模型通过指数平滑和对数修正后,模型精度分别达到了93.56%、88.52%。[结论]建立的各种糖碱比、氮碱比模型都有意义,而且可用作中、长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醇化 糖碱比 氮碱比 GM(1 1)灰色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酶对慈竹叶挥发油提取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肖锋 谭兰兰 +1 位作者 张晓凤 戴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35-1437,共3页
利用纤维素酶处理慈竹(Sinocalamus affinis Meclure)叶后,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慈竹叶挥发油,GC/MS定性、定量分析加酶与不加酶对提取的挥发油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加酶后提取的慈竹叶挥发油成分、含量皆有变化,加酶提取慈竹叶挥发油... 利用纤维素酶处理慈竹(Sinocalamus affinis Meclure)叶后,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慈竹叶挥发油,GC/MS定性、定量分析加酶与不加酶对提取的挥发油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加酶后提取的慈竹叶挥发油成分、含量皆有变化,加酶提取慈竹叶挥发油更具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竹叶 挥发油 水蒸汽蒸馏 酶解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