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四川泡菜盐渍液处理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1
作者
黄润秋
唐垚
+7 位作者
费敏
鲍永碧
李嘉仪
叶美作
温贵宾
汪冬冬
张其圣
梁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30-336,共7页
随着泡菜产业发展壮大,泡菜的盐渍液处理成为制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泡菜盐渍液是泡菜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副产物,产量大,含盐量高,有机物丰富,目前仍然缺乏高效处理技术及综合利用方法,治理成本高,且造成极大资源浪费。文章系统...
随着泡菜产业发展壮大,泡菜的盐渍液处理成为制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泡菜盐渍液是泡菜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副产物,产量大,含盐量高,有机物丰富,目前仍然缺乏高效处理技术及综合利用方法,治理成本高,且造成极大资源浪费。文章系统整理了当前泡菜盐渍液的主要处理技术及其特点,重点介绍了三效蒸发浓缩、机械式蒸汽再压缩技术(mechanical vapor recompression,MVR)等先进工艺在泡菜盐渍液浓缩处理及回收盐分中的应用,同时介绍了泡菜盐渍液在盐渍发酵、豆制品发酵、酱油生产中的资源化回收应用情况,旨在为泡菜盐渍液的高效处理和回收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泡菜
盐渍液
处理技术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轮增香发酵对传统榨菜风味成分影响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功
张其圣
+4 位作者
刘竹
梅时学
鲍永碧
李恒
余文华
《中国酿造》
CAS
2014年第1期27-31,共5页
以四川传统特色发酵食品榨菜为研究对象,分析鉴定普通榨菜、多轮增香发酵榨菜发酵前后的物质成分变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连用技术对普通榨菜与多轮增香榨菜的风味成分进行鉴定和分析,探讨多轮增香发酵工艺对榨菜发酵风味物质的影响。...
以四川传统特色发酵食品榨菜为研究对象,分析鉴定普通榨菜、多轮增香发酵榨菜发酵前后的物质成分变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连用技术对普通榨菜与多轮增香榨菜的风味成分进行鉴定和分析,探讨多轮增香发酵工艺对榨菜发酵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普通榨菜共识别出24种化合物,多轮增香发酵榨菜共识别出30种化合物,主要是醇类、醛类、酮类和酸类等,它们的协同作用构成了榨菜特有的香味成分,而且多轮增香发酵榨菜的风味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榨菜
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
香气成分
多轮增香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二轮盐渍工业泡菜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
被引量:
13
3
作者
汪冬冬
陈功
+3 位作者
李恒
唐垚
万鹏
张其圣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5-100,共6页
泡菜,是一种利用本土微生物自然发酵的传统蔬菜制品,其中二轮盐渍工艺是目前工业化泡菜常用的发酵方式。为了解二轮盐渍工业泡菜贮存中微生物群落结构,采用传统可培养方法,结合16S rDNA和26SrDNA测序技术,对自然发酵1年以上的豇豆、萝...
泡菜,是一种利用本土微生物自然发酵的传统蔬菜制品,其中二轮盐渍工艺是目前工业化泡菜常用的发酵方式。为了解二轮盐渍工业泡菜贮存中微生物群落结构,采用传统可培养方法,结合16S rDNA和26SrDNA测序技术,对自然发酵1年以上的豇豆、萝卜、青菜和榨菜4种泡菜的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二轮盐渍工业泡菜pH低、酸度和盐度高,微生物数量都小于10^5cfu/mL,发酵程度弱。豇豆、萝卜、青菜和榨菜的主要优势细菌为芽孢杆菌属,种水平上分析分别为Bacillus altitudinis和Bacillus subtilis;Bacillus muralis,B.altitudinis和Bacillus megaterium;B.altitudinis,B.megaterium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Lactobacillus alimentarius,B.altitudinis和B.megaterium。优势真菌分别为Candida apicola;Debaryomyces hansenii和Zygosaccharomyces bisporus;Candida etchellsii和Pichia membranifaciens;Candida lactiscondensi和D.hansenii。此结果揭示了二轮盐渍工业泡菜长时间储存后微生物群落结构,对解释泡菜长时间存放品质下降、泡菜香味增加具有参考依据,也为企业调控生产和筛选特性菌种提供了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轮盐渍
泡菜
可培养
菌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温度对甘蓝泡菜发酵过程中风味的影响
被引量:
22
4
作者
汪冬冬
鲍永碧
+6 位作者
管锐
唐垚
明建英
李嘉仪
黄润秋
陈功
张其圣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3-240,共8页
为研究温度对甘蓝泡菜发酵过程中风味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10、15、25、35℃发酵泡菜液的有机酸、氨基酸和挥发性成分,结合主成分分析确定泡菜液重要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在10~35℃,提高...
为研究温度对甘蓝泡菜发酵过程中风味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10、15、25、35℃发酵泡菜液的有机酸、氨基酸和挥发性成分,结合主成分分析确定泡菜液重要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在10~35℃,提高温度有利于泡菜快速产酸,缩短成熟期。温度与乳酸和乙酸呈正相关,与柠檬酸、苹果酸和游离氨基酸呈负相关。10℃发酵泡菜液以甘氨酸、苏氨酸和脯氨酸为主,其余温度组以丙氨酸和精氨酸为主。高温发酵泡菜液挥发性成分更多,10、15、25、35℃发酵泡菜液重要挥发性成分分别为1-戊醇、1-己醛;异硫氰酸烯丙酯、柏木醇、2,4-二叔丁基苯酚;柏木醇、3,5-辛二烯-2-酮、2,4-庚二烯醛、1-己醛;异硫氰酸苯乙酯和柏木醇。低温有利于防止泡菜酸败,高温长时间发酵容易出现腐败,产生大量乙酸。研究结果为泡菜生产加工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菜
温度
甘蓝
风味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泡辣椒中产气微生物控制方法探究
被引量:
4
5
作者
朱翔
陈功
+2 位作者
万鹏
刘瑞
李恒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0-154,159,共6页
从胀袋泡辣椒中筛选Pseudomonas azotoformans,Kazachstania exigua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产气微生物为研究对象,研究山梨酸钾、脱氢乙酸钠、苯甲酸钠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对产气微生物的控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山梨酸钾、脱氢乙酸...
从胀袋泡辣椒中筛选Pseudomonas azotoformans,Kazachstania exigua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产气微生物为研究对象,研究山梨酸钾、脱氢乙酸钠、苯甲酸钠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对产气微生物的控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山梨酸钾、脱氢乙酸钠和苯甲酸钠均对产气微生物有明显的抑制效果,采用复配防腐剂结合响应面法进行数据分析,考虑实际生产需要,确定山梨酸钾0.30 g/L,脱氢乙酸钠0.25 g/L,苯甲酸钠0.30 g/L进行组合,对3株产气微生物的抑制率达到99.50%以上。通过验证该复配防腐剂,能控制泡辣椒产品的胀袋问题,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辣椒
产气微生物
抑菌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泡菜盐渍液处理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1
作者
黄润秋
唐垚
费敏
鲍永碧
李嘉仪
叶美作
温贵宾
汪冬冬
张其圣
梁勇
机构
四川
东坡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
四川省川南酿造有限公司
眉山市泡菜产业推进服务中心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30-336,共7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项目(2022ZHCG0016)。
文摘
随着泡菜产业发展壮大,泡菜的盐渍液处理成为制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泡菜盐渍液是泡菜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副产物,产量大,含盐量高,有机物丰富,目前仍然缺乏高效处理技术及综合利用方法,治理成本高,且造成极大资源浪费。文章系统整理了当前泡菜盐渍液的主要处理技术及其特点,重点介绍了三效蒸发浓缩、机械式蒸汽再压缩技术(mechanical vapor recompression,MVR)等先进工艺在泡菜盐渍液浓缩处理及回收盐分中的应用,同时介绍了泡菜盐渍液在盐渍发酵、豆制品发酵、酱油生产中的资源化回收应用情况,旨在为泡菜盐渍液的高效处理和回收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四川泡菜
盐渍液
处理技术
资源化利用
Keywords
Sichuan Paocai
saline
treatment
resource utilization
分类号
TS255.54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轮增香发酵对传统榨菜风味成分影响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功
张其圣
刘竹
梅时学
鲍永碧
李恒
余文华
机构
四川省
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
四川
东坡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
四川省川南酿造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酿造》
CAS
2014年第1期27-31,共5页
基金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课题(2012BAD31B04)
"十二五"四川省科技支撑项目(2012NZ0002)
文摘
以四川传统特色发酵食品榨菜为研究对象,分析鉴定普通榨菜、多轮增香发酵榨菜发酵前后的物质成分变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连用技术对普通榨菜与多轮增香榨菜的风味成分进行鉴定和分析,探讨多轮增香发酵工艺对榨菜发酵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普通榨菜共识别出24种化合物,多轮增香发酵榨菜共识别出30种化合物,主要是醇类、醛类、酮类和酸类等,它们的协同作用构成了榨菜特有的香味成分,而且多轮增香发酵榨菜的风味更好。
关键词
榨菜
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
香气成分
多轮增香发酵
Keywords
pickled mustard tuber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GC-MS
aroma component
multiple rounds of aroma enhancement fermentation
分类号
TS255.54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轮盐渍工业泡菜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
被引量:
13
3
作者
汪冬冬
陈功
李恒
唐垚
万鹏
张其圣
机构
四川
东坡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
四川省
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
四川省川南酿造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5-100,共6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17NZZJ030)
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6NZ0065,2016NZ007)
文摘
泡菜,是一种利用本土微生物自然发酵的传统蔬菜制品,其中二轮盐渍工艺是目前工业化泡菜常用的发酵方式。为了解二轮盐渍工业泡菜贮存中微生物群落结构,采用传统可培养方法,结合16S rDNA和26SrDNA测序技术,对自然发酵1年以上的豇豆、萝卜、青菜和榨菜4种泡菜的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二轮盐渍工业泡菜pH低、酸度和盐度高,微生物数量都小于10^5cfu/mL,发酵程度弱。豇豆、萝卜、青菜和榨菜的主要优势细菌为芽孢杆菌属,种水平上分析分别为Bacillus altitudinis和Bacillus subtilis;Bacillus muralis,B.altitudinis和Bacillus megaterium;B.altitudinis,B.megaterium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Lactobacillus alimentarius,B.altitudinis和B.megaterium。优势真菌分别为Candida apicola;Debaryomyces hansenii和Zygosaccharomyces bisporus;Candida etchellsii和Pichia membranifaciens;Candida lactiscondensi和D.hansenii。此结果揭示了二轮盐渍工业泡菜长时间储存后微生物群落结构,对解释泡菜长时间存放品质下降、泡菜香味增加具有参考依据,也为企业调控生产和筛选特性菌种提供了参考价值。
关键词
二轮盐渍
泡菜
可培养
菌落结构
Keywords
second-round salting
pickles
culturable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分类号
TS201.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温度对甘蓝泡菜发酵过程中风味的影响
被引量:
22
4
作者
汪冬冬
鲍永碧
管锐
唐垚
明建英
李嘉仪
黄润秋
陈功
张其圣
机构
四川
东坡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
四川省川南酿造有限公司
四川省
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3-240,共8页
基金
优质蔬菜工程产业链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2019YFN0003)
高品质泡菜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2019ZYZF0037)。
文摘
为研究温度对甘蓝泡菜发酵过程中风味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10、15、25、35℃发酵泡菜液的有机酸、氨基酸和挥发性成分,结合主成分分析确定泡菜液重要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在10~35℃,提高温度有利于泡菜快速产酸,缩短成熟期。温度与乳酸和乙酸呈正相关,与柠檬酸、苹果酸和游离氨基酸呈负相关。10℃发酵泡菜液以甘氨酸、苏氨酸和脯氨酸为主,其余温度组以丙氨酸和精氨酸为主。高温发酵泡菜液挥发性成分更多,10、15、25、35℃发酵泡菜液重要挥发性成分分别为1-戊醇、1-己醛;异硫氰酸烯丙酯、柏木醇、2,4-二叔丁基苯酚;柏木醇、3,5-辛二烯-2-酮、2,4-庚二烯醛、1-己醛;异硫氰酸苯乙酯和柏木醇。低温有利于防止泡菜酸败,高温长时间发酵容易出现腐败,产生大量乙酸。研究结果为泡菜生产加工提供数据支撑。
关键词
泡菜
温度
甘蓝
风味化合物
Keywords
Paocai(Chinese pickle)
temperature
cabbage
flavor compound
分类号
TS255.54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泡辣椒中产气微生物控制方法探究
被引量:
4
5
作者
朱翔
陈功
万鹏
刘瑞
李恒
机构
四川
东坡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
四川省
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
四川省川南酿造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0-154,159,共6页
基金
四川省转移支付项目(2017NZYZF0098,2017NZYZF0099)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19YFN0003)
文摘
从胀袋泡辣椒中筛选Pseudomonas azotoformans,Kazachstania exigua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产气微生物为研究对象,研究山梨酸钾、脱氢乙酸钠、苯甲酸钠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对产气微生物的控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山梨酸钾、脱氢乙酸钠和苯甲酸钠均对产气微生物有明显的抑制效果,采用复配防腐剂结合响应面法进行数据分析,考虑实际生产需要,确定山梨酸钾0.30 g/L,脱氢乙酸钠0.25 g/L,苯甲酸钠0.30 g/L进行组合,对3株产气微生物的抑制率达到99.50%以上。通过验证该复配防腐剂,能控制泡辣椒产品的胀袋问题,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关键词
泡辣椒
产气微生物
抑菌率
Keywords
pickled pepper
aerogens
antibacterial rate
分类号
TS201.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四川泡菜盐渍液处理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黄润秋
唐垚
费敏
鲍永碧
李嘉仪
叶美作
温贵宾
汪冬冬
张其圣
梁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多轮增香发酵对传统榨菜风味成分影响研究
陈功
张其圣
刘竹
梅时学
鲍永碧
李恒
余文华
《中国酿造》
CAS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二轮盐渍工业泡菜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
汪冬冬
陈功
李恒
唐垚
万鹏
张其圣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9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温度对甘蓝泡菜发酵过程中风味的影响
汪冬冬
鲍永碧
管锐
唐垚
明建英
李嘉仪
黄润秋
陈功
张其圣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泡辣椒中产气微生物控制方法探究
朱翔
陈功
万鹏
刘瑞
李恒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