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社会公证会计的基本职能与作用
1
作者 晓彬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1993年第4期34-34,共1页
一、公证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的简述企业内部会计。是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因管理经济的需要而产生。社会公证会计,则是在发达国家,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形式及其利益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整个社会经济关系的日益复杂化。特别是... 一、公证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的简述企业内部会计。是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因管理经济的需要而产生。社会公证会计,则是在发达国家,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形式及其利益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整个社会经济关系的日益复杂化。特别是在十九世纪中后期以来,联合经济的股份公司大规模的出现,从而使企业的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加剧了经济利益上的社会矛盾。企业的内部会计为一个经济管理职能机构组织,实际上只能以企业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因此,引起了有企业利益和自身利益密切关联的投资者、债权者、业务相联者,以及其国家利益者的财税等部门,纷纷要求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有所了解,通过检查和鉴定。以维护其各自的应有利益。所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的基本职能 企业经营管理者 经济管理职能 企业利益 会计组织 社会经济关系 会计师事务所 联营企业 机构组织 国家方针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计准则与会计惯例——学习体会
2
作者 侯耀宗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1993年第9期30-31,共2页
会计准则是对于会计工作的统一规范,是企业进行价值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必须遵循的标准。企业会计准则是有关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和原则,是企业进行套计核算的直接依据。会计惯例,是会计界约定俗成的处理方法,虽然没有经过权威者的肯... 会计准则是对于会计工作的统一规范,是企业进行价值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必须遵循的标准。企业会计准则是有关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和原则,是企业进行套计核算的直接依据。会计惯例,是会计界约定俗成的处理方法,虽然没有经过权威者的肯定,但沿用久了,就自然地成为公认的一种规范。例如谨慎原则、后进先出、固定资产折旧等等,就是最普遍通行的会计惯例。会计惯例的功用与会计准则的功用大体上是一致的,其一,会计惯例对会计准则起补充作用;其二,会计准则在没有制定时,会计惯例代行会计规范的作用。事实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惯例 企业会计 后进先出 借贷记帐法 学习体会 处理方法 坏帐损失 权责发生制原则 完工产品 期间费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