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老君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健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10期192-194,共3页
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丰富,对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尽管相关部门加强了对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性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仍然面临着挑战。基于此,对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进... 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资源丰富,对于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尽管相关部门加强了对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性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仍然面临着挑战。基于此,对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进行了介绍,分析其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增强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效果,为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4种报春花科珍珠菜属植物分布新资料
2
作者 黄琴 朱昭旭 +3 位作者 毛颖娟 何松 何江林 王鑫 《四川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35-138,共4页
基于野外调查,标本鉴定和文献查阅,发现四川省报春花科珍珠菜属4个新纪录类群,分别是近总序香草(Lysimachia chapaensis Merrill)、大叶过路黄(L.fordiana Oliver)、灰叶珍珠菜(L.glaucina Franchet)和丽江珍珠菜(L.lichiangensis Forre... 基于野外调查,标本鉴定和文献查阅,发现四川省报春花科珍珠菜属4个新纪录类群,分别是近总序香草(Lysimachia chapaensis Merrill)、大叶过路黄(L.fordiana Oliver)、灰叶珍珠菜(L.glaucina Franchet)和丽江珍珠菜(L.lichiangensis Forrest)。文中精练介绍了4个物种的模式标本采集信息,主要的鉴定特征以及在四川省的具体分布地点,凭证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CDB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菜属 新纪录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悬钩子属植物新记录 被引量:2
3
作者 黄琴 孟长来 +1 位作者 何松 王鑫 《四川林业科技》 2021年第6期140-142,共3页
报道了四川省悬钩子属(Rubus)2个新记录,即大乌泡(Rubus pluribracteatus)和曲萼悬钩子(Rubus refractus),标本采自四川省叙永县,凭证标本存放在中科院成都生物所植物标本室(CDBI)。该次发现悬钩子属植物新记录丰富了四川省植物物种资源。
关键词 大乌泡 曲萼悬钩子 新记录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兰科植物新分布——盂兰 被引量:3
4
作者 何松 李健 +1 位作者 谢小龙 黄琴 《四川林业科技》 2021年第2期120-122,共3页
报道了四川省1种兰科植物新分布——盂兰(Lecanorchis japonica Bl.),发现于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凭证标本现存放在四川老君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保护中心标本室。
关键词 兰科 新记录 老君山 盂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兽类新记录——小黑姬鼠
5
作者 刘莹洵 普缨婷 +5 位作者 王磊 陈本平 王旭明 陈顺德 岳碧松 刘少英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9-196,共8页
2020年6月和11月在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小型兽类调查时,捕捉到43只姬鼠属Apodemus动物标本。基于形态和分子鉴定,确定这批标本为小黑姬鼠Apodemus nigrus,是四川省新记录。
关键词 小黑姬鼠 四川省 新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增强剂在鱼类养殖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健 曲焕韬 +1 位作者 赵煜 朱健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第6期146-148,共3页
免疫增强剂能增强鱼类抵抗外界病原体的能力,减轻环境胁迫对鱼类的免疫抑制作用,通过调高鱼类自身免疫力实现鱼类疾病预防。适量使用免疫增强剂能够提高鱼苗成活率、促进鱼类生长、增强其自身的免疫力和抗病力。免疫增强剂具有效果好、... 免疫增强剂能增强鱼类抵抗外界病原体的能力,减轻环境胁迫对鱼类的免疫抑制作用,通过调高鱼类自身免疫力实现鱼类疾病预防。适量使用免疫增强剂能够提高鱼苗成活率、促进鱼类生长、增强其自身的免疫力和抗病力。免疫增强剂具有效果好、安全性高、成本低、无污染等特点,近年来在鱼类养殖中得以广泛应用。文章对鱼类养殖常用免疫增强剂的作用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探究了其使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增强剂 鱼类养殖 疾病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鸟类亲缘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7
作者 李健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3年第7期25-27,共3页
“早期鸟类研究项目”是鸟类生物学领域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该项目的研究者将169个物种基因进行对比,给15种染色体的DNA进行排序,以填补生物进化过程中的空白阶段。早期的动物学中的鸟类分支研究技术并不发达,且很少有化石来作为... “早期鸟类研究项目”是鸟类生物学领域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该项目的研究者将169个物种基因进行对比,给15种染色体的DNA进行排序,以填补生物进化过程中的空白阶段。早期的动物学中的鸟类分支研究技术并不发达,且很少有化石来作为鸟类进化阶段的有力说明。一般情况下,学者们主要用解剖、观察鸟类外形和行为来确定鸟类间的亲缘关系。当前,分子生物学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研究手段,广泛应用于各研究领域,鸟类学自然也成为其中的一个领域,尤其是在鸟类亲缘关系方面,分子生物学技术发挥出较大的价值,通过形态、生态、行为方面的研究,为鸟类亲缘关系的研究发展提供了有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技术 鸟类亲缘关系 分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