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安全生产趋势预测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林书成 王斌 张全安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08年第4期4-8,共5页
本文从可能影响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的若干因素出发,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关键的社会经济因素,剖析了事故死亡人数的内在影响机理,结合逐步回归法、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增长率反推死亡人数三种方法进行事故死亡人数的发展趋势预测。根... 本文从可能影响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的若干因素出发,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关键的社会经济因素,剖析了事故死亡人数的内在影响机理,结合逐步回归法、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增长率反推死亡人数三种方法进行事故死亡人数的发展趋势预测。根据预测显示,四川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的总体趋势是"总量上升,相对指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法 逐步回归法 时间序列分析模型 增长率反推死亡人数 事故死亡人数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生产与经济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林书成 王斌 张仕勇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08年第3期4-8,共5页
本文借鉴国内外经济与环境协调度研究的成果,将协调度引入安全生产领域,建立了安全生产与经济协调度的概念,设计出安全生产与经济协调度、协调发展度的数学模型及其算法,解释了相应变量和参数的理论意义,给出了安全生产与经济协调度、... 本文借鉴国内外经济与环境协调度研究的成果,将协调度引入安全生产领域,建立了安全生产与经济协调度的概念,设计出安全生产与经济协调度、协调发展度的数学模型及其算法,解释了相应变量和参数的理论意义,给出了安全生产与经济协调度、协调发展度的类型特征和评判标准,以四川为算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978~2006年四川综合安全水平和综合经济发展水平取得了长足进步,二者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呈稳步增长趋势,安全与经济发展处于逐步好转的协调状态;各地市州、经济区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趋近协调,但发展不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生产 经济发展 协调度 协调发展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职业病危害防治现状与对策思考 被引量:5
3
作者 文卫平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12年第S1期148-152,共5页
经统计职业危害因素申报系统、职业病网络直报系统等相关数据,发现四川省职业危害涉及面广,接触危害因素人数众多,职业健康投入不足,职业病发病人数多并主要为尘肺病。省安全监管局在职业健康监管方面开展了多项切实有效的工作,然而在... 经统计职业危害因素申报系统、职业病网络直报系统等相关数据,发现四川省职业危害涉及面广,接触危害因素人数众多,职业健康投入不足,职业病发病人数多并主要为尘肺病。省安全监管局在职业健康监管方面开展了多项切实有效的工作,然而在职业病防治中仍存在诸多现实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强化职业健康防治意识,增强工作自觉性和主动性;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形成良好法治环境;完善制度、机制,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突出重点,深入开展职业危害治理等提高职业病危害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危害 职业健康 对策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信用视角下的安全生产模式及其信用机制 被引量:5
4
作者 冉利军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3-7,共5页
为探析当前安全生产问题的深层原因,改进安全生产工作方式,探索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根据对政府、企业和职工等不同主体在安全生产领域中的公共信用分析,发现主体两两之间存在信用关系,进而发现安全生产信用模式。在信用模式的基础上,... 为探析当前安全生产问题的深层原因,改进安全生产工作方式,探索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根据对政府、企业和职工等不同主体在安全生产领域中的公共信用分析,发现主体两两之间存在信用关系,进而发现安全生产信用模式。在信用模式的基础上,指出当前安全生产的问题在于主体信用缺失或信用关系扭曲,且缺乏强大的社会力量和规范的市场机制监督、评估与约束不同主体的信用行为,尚未形成安全生产信用机制。论证得出:构建法治化、市场化和社会化的安全生产信用机制是治理当前安全生产问题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安全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生产 公共信用 信用关系 信用缺失 信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管理探讨
5
作者 秦培均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12年第5期210-212,共3页
调查了四川省各地区小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普遍存在的问题及严峻形势。对于煤矿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业主安全意识淡薄,县级安全测控仪器检修中心服务不到位等现象,分析存在问题的具体原因。同时,提出日常监督管理的建议及措施,保证煤矿... 调查了四川省各地区小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普遍存在的问题及严峻形势。对于煤矿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匮乏,业主安全意识淡薄,县级安全测控仪器检修中心服务不到位等现象,分析存在问题的具体原因。同时,提出日常监督管理的建议及措施,保证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和煤矿安全生产"六大系统"建设工作的正常运作,确保煤矿安全实时监控充分发挥煤矿数字化瓦斯远程监控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监控 安全 改革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煤矿极薄煤层提高瓦斯抽采效果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刘生龙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2-64,67,共4页
针对四川煤矿开采极薄煤层,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小于15.0 m3/min,能否抽采瓦斯的问题,选择了有代表性的5对煤矿,开展了煤层瓦斯基础参数的测定工作,系统地测定了四川须家河组煤层瓦斯压力和相关参数。根据各矿特点,进行了多种抽采瓦斯技... 针对四川煤矿开采极薄煤层,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小于15.0 m3/min,能否抽采瓦斯的问题,选择了有代表性的5对煤矿,开展了煤层瓦斯基础参数的测定工作,系统地测定了四川须家河组煤层瓦斯压力和相关参数。根据各矿特点,进行了多种抽采瓦斯技术试验,得到抽采极薄煤层瓦斯的最佳范围,形成了高位顶板钻孔和底板钻孔的抽采技术,解决了以卸压瓦斯涌出为主的极薄煤层抽采瓦斯技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薄煤层 抽采瓦斯 顶(底)板穿层钻孔 卸压瓦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煤层液态CO_2相变定向射孔致裂增透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53
7
作者 张东明 白鑫 +2 位作者 尹光志 饶孜 何庆兵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938-1950,共13页
如何实现深部煤层瓦斯的高效抽采是保障我国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问题,而低透气性煤层瓦斯储层增产改造则是其中的核心技术和热点问题。为解决低透气性煤层瓦斯高效抽采技术难题,研究提出了地应力条件下优势射孔致裂方向的确定方法及... 如何实现深部煤层瓦斯的高效抽采是保障我国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问题,而低透气性煤层瓦斯储层增产改造则是其中的核心技术和热点问题。为解决低透气性煤层瓦斯高效抽采技术难题,研究提出了地应力条件下优势射孔致裂方向的确定方法及低渗煤层液态CO_2相变定向射孔致裂增透技术,现场试验及应用研究形成了液态CO_2相变定向射孔致裂增透网格式瓦斯抽采方法。研究表明:孔壁破裂压力受钻孔方位角、倾角影响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并确定了试验区液态CO_2相变定向射孔优势致裂方向;该技术可有效增加煤样孔隙度、孔径、比表面积、可见孔比例等,改善煤岩体内孔隙结构及渗流能力,提高瓦斯抽采纯流量9~12倍,降低煤层瓦斯抽采流量衰减系数92%;现场试验及PFC2D数值模拟研究确定了该技术的影响半径为9~13 m;应用表明液态CO_2相变定向射孔致裂增透网格式瓦斯抽采方法,可有效预防低透气高突煤层巷道掘进期间的瓦斯超限问题,提高巷道掘进速度4~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煤层 液态CO2 致裂增透 瓦斯抽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层理岩石单轴损伤破坏声发射参数及能量耗散规律 被引量:33
8
作者 张东明 白鑫 +2 位作者 尹光志 李树建 何庆兵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46-656,共11页
层理构造普遍存在于煤矿地下矿柱岩体中,对其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威胁。通过含层理及均质岩石试件单轴压缩实验和CT层析扫描测试,分析了含层理岩石破坏特征,损伤演化过程中的声发射参数特征、能量耗散与传递规律,根据改进后的Duncan模型建... 层理构造普遍存在于煤矿地下矿柱岩体中,对其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威胁。通过含层理及均质岩石试件单轴压缩实验和CT层析扫描测试,分析了含层理岩石破坏特征,损伤演化过程中的声发射参数特征、能量耗散与传递规律,根据改进后的Duncan模型建立基于声发射、能量耗散参数的单轴损伤破坏模型。结果表明:均质岩石试件整体失稳的主要原因为纵向拉伸破坏,含层理试件宏观主裂纹为单一剪切破坏形式,具有明显的剪切破碎带,层理的软弱结构面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矿柱的承载能力;含层理构造岩石试件失稳破坏主要发生在塑性变形阶段(cd),对应于AE剧烈期,耗散应变能出现明显的起伏波动,轴向荷载60%σ_c~σ_c区间内,63%t_c^t_c时间阶段内;而均质岩石试件的失稳性破坏预测的重点在屈服点前后时间区间内,该区间内耗散应变能的趋势为缓慢下降(屈服点c前)→上升(屈服点c后)→骤增(破坏点d)。建立基于声发射和能量耗散参数的单轴损伤破坏模型,对于含层理试件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平均偏差率分别为8.2%和9.5%;均质试件的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平均偏差率分别为18.4%和1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单轴压缩 声发射 能量耗散与传递 损伤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煤层液态CO_2相变射孔破岩及裂隙扩展力学机理 被引量:35
9
作者 张东明 白鑫 +3 位作者 尹光志 李树建 饶孜 何庆兵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154-3168,共15页
液态CO_2相变射孔致裂增透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低渗煤层强化抽采方法,已被广泛的应用研究。但由于该技术在破岩及裂隙扩展力学机理方面研究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该技术进一步发展及应用。基于热工学、弹性力学、断裂力学等理论基础,建... 液态CO_2相变射孔致裂增透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低渗煤层强化抽采方法,已被广泛的应用研究。但由于该技术在破岩及裂隙扩展力学机理方面研究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该技术进一步发展及应用。基于热工学、弹性力学、断裂力学等理论基础,建立了液态CO_2相变气体射流压力模型,理论分析了液态CO_2相变射孔破岩力学机理、地应力条件下裂隙扩展力学机理。采用PFC2D离散元颗粒流分析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不同地应力及射流压力条件下液态CO_2相变射孔破岩及裂隙分布特征。在以上研究基础上,在川煤集团白皎煤矿进行现场试验,研究表明该技术可有效提高低渗煤层瓦斯抽采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煤层 液态CO2相变 射流致裂 破岩机理 裂隙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南方煤矿极薄煤层瓦斯抽采效果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生龙 刘益文 +2 位作者 蔡正委 赵建 邬运美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1-275,286,共6页
针对开采极薄煤层(煤厚0.35~0.55 m)煤矿,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10~14m3/min,能否抽采瓦斯的难题,选择了四川有代表性的5对煤矿,开展了煤层瓦斯基础参数的测定工作,系统地测定了四川须家河组煤层瓦斯压力和相关参数。根据各矿特点,进行... 针对开采极薄煤层(煤厚0.35~0.55 m)煤矿,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10~14m3/min,能否抽采瓦斯的难题,选择了四川有代表性的5对煤矿,开展了煤层瓦斯基础参数的测定工作,系统地测定了四川须家河组煤层瓦斯压力和相关参数。根据各矿特点,进行了多种抽采瓦斯技术试验,得到了抽采极薄煤层瓦斯的最佳范围,形成了高位顶板钻孔和底板钻孔的抽采技术,解决了以卸压瓦斯涌出为主的极薄煤层抽采瓦斯技术难题,具有显著的安全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薄煤层 抽采瓦斯 顶(底)板穿层钻孔 卸压瓦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馏柴油纤维膜接触器绿色脱酸技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唐晓东 严燕 +1 位作者 李红菊 蒋敏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7-51,共5页
针对直馏柴油纤维膜接触器脱酸技术的不足,采用西南石油大学研制的绿色脱酸剂对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生产的直馏柴油进行脱酸试验;采用水解法对废脱酸剂进行再生,同时得到石油酸副产品。结果表明:在绿色脱酸剂中有机胺质量分数为15... 针对直馏柴油纤维膜接触器脱酸技术的不足,采用西南石油大学研制的绿色脱酸剂对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生产的直馏柴油进行脱酸试验;采用水解法对废脱酸剂进行再生,同时得到石油酸副产品。结果表明:在绿色脱酸剂中有机胺质量分数为15%、剂油体积比为0.3、反应温度(相分离温度)为40℃、相分离时间为80min的条件下,脱酸剂有效循环次数达到13次;废脱酸剂在再生温度为90℃、再生时间为8h、溶剂油用量为4mL/g的条件下进行高温水解再生,得到的再生脱酸剂用于柴油脱酸的有效循环次数可达12次;回收的石油酸的粗酸值达到205.5mg KOH/g,满足一级品75号酸的质量标准要求(SH/T 0530—1992)。纤维膜接触器绿色脱酸工艺完全消除乳化现象,脱酸剂可再生和循环使用,无"三废"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膜接触器 直馏柴油 绿色脱酸剂 脱酸 石油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小煤矿顶板事故措施 被引量:3
12
作者 游永德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59-60,63,共3页
分析指出小煤矿顶板事故多发的根本原因是管理问题。小煤矿预防顶板事故必须从行政管理和技术管理上采取措施,以预防顶板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 小煤矿 行政管理 技术管理 顶板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综合探放水体系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强 张隆孝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249-251,255,共4页
近年煤矿水害事故原因统计分析发现,没有落实探放水措施或者落实探放水措施不到位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物探先行、钻探验证、钎探补充"的综合探放水体系,归纳总结其实用性和指导性较强的七步探水法流程图。观文煤矿... 近年煤矿水害事故原因统计分析发现,没有落实探放水措施或者落实探放水措施不到位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物探先行、钻探验证、钎探补充"的综合探放水体系,归纳总结其实用性和指导性较强的七步探水法流程图。观文煤矿井巷掘进中应用表明:成功避开溶洞、暗河布置巷道,减少巷道施工难度和支护费用,有效防止因突水而发生淹井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探放水体系 物探先行 钻探验证 钎探补充 七步探水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