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价值引领探赜
被引量:
3
1
作者
廖小明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22,共10页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公平正义需要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外显张扬。坚持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价值引领,要把握好问题视域和逻辑结构。在实践路向方面,基础引领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人民...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公平正义需要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外显张扬。坚持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价值引领,要把握好问题视域和逻辑结构。在实践路向方面,基础引领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人民至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重点引领要维护全体人民根本利益,聚焦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聚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本质要求,聚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促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引领要抓重点对象的公平正义价值观塑造,加强重要方面和重点领域的全过程引领,科学解决影响公平正义的问题。同时,要把握好内部蕴含与外部彰显、目标引领与过程实现、价值协同与统摄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公平正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引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理论创新视域下“两个结合”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刚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3,共8页
“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推动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一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本文认为,需要从“结合”的哲学意蕴来看待“两个结合”的理论创新方式,“第一个结合”拓宽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实践向度,“...
“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推动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一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本文认为,需要从“结合”的哲学意蕴来看待“两个结合”的理论创新方式,“第一个结合”拓宽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实践向度,“第二个结合”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维度。通过历史和现实分析,“两个结合”在理论创新中展现的世界观,体现为立足现实、立根中国的实践观、民族观和文化观,同时,在方法论上体现为“六个必须坚持”之间环环相扣的统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
“两个结合”
理论创新
世界观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话语嬗变、价值阐释、路径转向:中国新主流电影的国家形象建构
3
作者
徐凤琴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79-84,共6页
新主流电影是国家形象建构的重要传播媒介,承载着民族主流意识、文化与精神,在国家形象建构中更能凸显情感张力与艺术感染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主流电影经历了“走出去”理论,到“一带一路”理论框架融合创作,再到“国际传播”议题...
新主流电影是国家形象建构的重要传播媒介,承载着民族主流意识、文化与精神,在国家形象建构中更能凸显情感张力与艺术感染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主流电影经历了“走出去”理论,到“一带一路”理论框架融合创作,再到“国际传播”议题下推进国家形象全面建构的历程,在价值阐释上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精神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集体画像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主流电影
国家形象建构
国际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觉醒年代》看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自觉
4
作者
徐凤琴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79-82,共4页
《觉醒年代》回溯中国共产党的起源和孕育过程,突出展现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为典型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革命先驱的崇高理想和卓越贡献。《觉醒年代》“不仅是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优秀之作,也是一部党史教育的生动教材。”...
《觉醒年代》回溯中国共产党的起源和孕育过程,突出展现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为典型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革命先驱的崇高理想和卓越贡献。《觉醒年代》“不仅是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优秀之作,也是一部党史教育的生动教材。”[1]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的逻辑理路清晰呈现在观众眼前,理论自觉既建立在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剧中先进人物对时代风云充分洞察的基础上,也建立在他们的思想觉醒基础上,也与促发工人农民的觉醒紧密集合,做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的道路选择,而这既是中国共产党鲜活生命力的根源指向,也是“马克思主义行”的生动表达,从而在观众中形成强大的共情与共鸣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史教育
孕育过程
道路选择
革命先驱
时代风云
理论自觉
李大钊
思想觉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价值引领探赜
被引量:
3
1
作者
廖小明
机构
四川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22,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思想研究”(18BKS156)。
文摘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公平正义需要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外显张扬。坚持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价值引领,要把握好问题视域和逻辑结构。在实践路向方面,基础引领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人民至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重点引领要维护全体人民根本利益,聚焦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聚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本质要求,聚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促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引领要抓重点对象的公平正义价值观塑造,加强重要方面和重点领域的全过程引领,科学解决影响公平正义的问题。同时,要把握好内部蕴含与外部彰显、目标引领与过程实现、价值协同与统摄的关系。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公平正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引领
Keywords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socialist fairness and justice
the core values of Chinese socialism
value leadership
分类号
D0 [政治法律—政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理论创新视域下“两个结合”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被引量:
2
2
作者
李刚
机构
四川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省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
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出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3,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强化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长效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20XDJ002)
四川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完整准确全面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阶段性成果。
文摘
“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推动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一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本文认为,需要从“结合”的哲学意蕴来看待“两个结合”的理论创新方式,“第一个结合”拓宽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实践向度,“第二个结合”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维度。通过历史和现实分析,“两个结合”在理论创新中展现的世界观,体现为立足现实、立根中国的实践观、民族观和文化观,同时,在方法论上体现为“六个必须坚持”之间环环相扣的统一性。
关键词
结合
“两个结合”
理论创新
世界观
方法论
Keywords
combination
two combinations
theoretical innovation
worldview
methodology
分类号
A8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话语嬗变、价值阐释、路径转向:中国新主流电影的国家形象建构
3
作者
徐凤琴
机构
四川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79-84,共6页
基金
2023年度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一般项目“发挥优秀文艺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编号:SCJJ23MGC39)
2024年四川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一般项目“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研究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研究”(编号:YJGXM24-C119)阶段性成果。
文摘
新主流电影是国家形象建构的重要传播媒介,承载着民族主流意识、文化与精神,在国家形象建构中更能凸显情感张力与艺术感染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主流电影经历了“走出去”理论,到“一带一路”理论框架融合创作,再到“国际传播”议题下推进国家形象全面建构的历程,在价值阐释上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精神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集体画像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中国新主流电影
国家形象建构
国际传播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觉醒年代》看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自觉
4
作者
徐凤琴
机构
四川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79-82,共4页
文摘
《觉醒年代》回溯中国共产党的起源和孕育过程,突出展现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为典型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革命先驱的崇高理想和卓越贡献。《觉醒年代》“不仅是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优秀之作,也是一部党史教育的生动教材。”[1]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的逻辑理路清晰呈现在观众眼前,理论自觉既建立在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剧中先进人物对时代风云充分洞察的基础上,也建立在他们的思想觉醒基础上,也与促发工人农民的觉醒紧密集合,做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的道路选择,而这既是中国共产党鲜活生命力的根源指向,也是“马克思主义行”的生动表达,从而在观众中形成强大的共情与共鸣效应。
关键词
党史教育
孕育过程
道路选择
革命先驱
时代风云
理论自觉
李大钊
思想觉醒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D26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价值引领探赜
廖小明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理论创新视域下“两个结合”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李刚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话语嬗变、价值阐释、路径转向:中国新主流电影的国家形象建构
徐凤琴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从《觉醒年代》看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自觉
徐凤琴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