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艺操作条件对甲苯液相氧化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唐盛伟 刘长军 +2 位作者 吴潘 张全忠 梁斌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6-121,共6页
在直径为50mm的鼓泡床反应器中,模拟工业反应器操作条件,研究了空气通气量、温度、压力、苯甲酸添加量以及苯和水初始含量等不同工艺参数对甲苯液相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操作条件是温度165℃、操作压力1.0M Pa。对单位质量... 在直径为50mm的鼓泡床反应器中,模拟工业反应器操作条件,研究了空气通气量、温度、压力、苯甲酸添加量以及苯和水初始含量等不同工艺参数对甲苯液相氧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操作条件是温度165℃、操作压力1.0M Pa。对单位质量的甲苯空气通气量低于0.62kg/(kg.h)时,反应速率受供氧限制。反应体系中苯甲酸的质量分数达到0.1%时便可引发反应。当反应体系中苯或水的质量分数超过2%后,反应转化率随苯或水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 液相氧化 苯甲酸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己烷液相非催化/催化氧化反应动力学特性比较 被引量:5
2
作者 刘长军 唐盛伟 +3 位作者 谭平华 刘颖颖 梁斌 闵恩泽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992-1999,共8页
分别以不同氧浓度气体及纯氧作为氧源,利用鼓泡塔反应器在1.1MPa、不同温度、不同气体流量条件下比较了环己烷液相非催化氧化和催化氧化反应特性。通过比较分析,讨论了环己烷液相氧化的链式反应机理。理论分析和实验数据表明,环己烷液... 分别以不同氧浓度气体及纯氧作为氧源,利用鼓泡塔反应器在1.1MPa、不同温度、不同气体流量条件下比较了环己烷液相非催化氧化和催化氧化反应特性。通过比较分析,讨论了环己烷液相氧化的链式反应机理。理论分析和实验数据表明,环己烷液相催化氧化反应诱导期短,其表观速率与环己烷浓度和氧气浓度都为一级;而非催化氧化反应诱导期长,是由烃直接氧化引发过程控制,只有当过氧化氢积累到一定浓度以后,过氧化物分解产生自由基速率变得显著,反应才表现出自催化反应特征。而在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环己基过氧化氢分解非常迅速,环己基过氧化氢浓度在整个反应过程中稳定在一个很低的水平,反应由氧化生成酮的链传递反应过程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烷 KA油 液相氧化 纯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苯液相氧化反应过程的模拟 被引量:1
3
作者 唐盛伟 吴潘 +2 位作者 谭平华 刘长军 梁斌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9-97,共9页
甲苯液相空气氧化是环境友好的苯甲酸和苯甲醛生产工艺。根据在模拟工业条件下测定的动力学数据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提出了该反应的反应机理和反应网络,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模型。根据该动力学方程,对现有工业生产过程进行了模拟,发现现... 甲苯液相空气氧化是环境友好的苯甲酸和苯甲醛生产工艺。根据在模拟工业条件下测定的动力学数据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提出了该反应的反应机理和反应网络,建立了相应的动力学模型。根据该动力学方程,对现有工业生产过程进行了模拟,发现现有工业过程处于严重供氧不足的情况。提出了3种强化方案并分别对其进行了模拟计算和比较。模拟结果表明,通过增大空气供给量和采用富氧空气氧化均可有效强化现有工业生产过程。采用富氧空气氧化,其甲苯转化率可提高到22.24%,甲苯反应量可增大57%。采用增大空气量的方法,可提高甲苯反应量31%,甲苯转化率可提高到18.61%。若同时增大甲苯和空气负荷,甲苯反应量可提高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 苯甲酸 液相氧化 反应机理 过程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钒催化剂机械强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蒋炜 蒲开蕴 梁斌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8-42,共5页
整体式钒催化剂是一种新型的具有规则交错孔道的低阻力催化剂。但其内部孔道的存在要求催化剂材料本身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通过对现有工业钒催化剂配方的筛选比较,选择机械强度较好的S105催化剂配方,即V2O57.0%~8.5%,K2SO417%~25%,Na... 整体式钒催化剂是一种新型的具有规则交错孔道的低阻力催化剂。但其内部孔道的存在要求催化剂材料本身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通过对现有工业钒催化剂配方的筛选比较,选择机械强度较好的S105催化剂配方,即V2O57.0%~8.5%,K2SO417%~25%,Na2SO46%~10%,硫磺粉1%~2%,作为试验基础配方;研究了成型压力、含水量、pH值、捏合次数和陈化时间等工艺参数对催化剂机械强度的影响,并通过加入添加剂及优化条件试验,大大提高了以S105工业钒催化剂配方为基础的催化剂的机械性能,确定工艺参数为:成型压力15MPa,含水量30%,pH值为2~3;添加2%的石墨,5%的高温粘结剂和5%的10mm玻璃纤维;混捏次数为4次,陈化时间24h。制得的钒催化剂抗侧压强度>5MPa,抗拉强度>4MPa,比优化前催化剂材料机械强度提高了4~5倍,外观光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式钒催化剂 机械强度 抗压强度 抗折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质结型KBiO_3/BiOCl光催化剂制备及其可见光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婷婷 曾琦荟 +3 位作者 毕娜 袁绍军 蒋炜 梁斌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5-79,共5页
铋酸钾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但稳定性差,通过原位转化法在铋酸钾表面生成氯氧化铋构成KBiO_3/BiOCl异质结光催化剂并将其用于降解结晶紫。实验结果表明,BiOCl能有效改善铋酸钾稳定性并提高其光催化性能,构成的KBiO_3/BiOCl异质结光催... 铋酸钾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但稳定性差,通过原位转化法在铋酸钾表面生成氯氧化铋构成KBiO_3/BiOCl异质结光催化剂并将其用于降解结晶紫。实验结果表明,BiOCl能有效改善铋酸钾稳定性并提高其光催化性能,构成的KBiO_3/BiOCl异质结光催化剂可在可见光照下90 min内实现结晶紫完全降解,活性优于KBiO_3或BiOCl。KBiO_3/BiOCl异质结光催化剂可见光性能提高归因于异质结结构对吸收光区的拓宽和对电子-空穴复合率的抑制,以及原位生长的BiOCl比表面积的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质结 可见光光催化 铋酸钾 氯氧化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度法快速测试生物柴油连续生产酯交换反应转化率 被引量:1
6
作者 刘良政 王荣福 +3 位作者 肖尤兰 鲁厚芳 蒋炜 梁斌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2-75,共4页
对黏度法测试生物柴油连续生产酯交换反应转化率过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黏度法测试酯交换反应转化率是可行的,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生产条件下采用黏度法,甲醇导致黏度急剧降低,甘油使黏度略有增加,而碱催化... 对黏度法测试生物柴油连续生产酯交换反应转化率过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黏度法测试酯交换反应转化率是可行的,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生产条件下采用黏度法,甲醇导致黏度急剧降低,甘油使黏度略有增加,而碱催化剂影响可以忽略;取样点确定为沉降工序后上层甲酯,样品蒸发除甲醇进行黏度测试。与色谱法对比,平均相对标准偏差为0.91%,可用于实际生产过程酯交换反应转化率的快速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运动黏度 酯交换反应 转化率 快速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素反应耦合萃取分离处理乙炔清净工艺废硫酸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娟 汪先富 +2 位作者 郭大林 唐盛伟 张涛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378-2382,共5页
乙炔清净工艺产生的废硫酸酸度高且含有较多的有机杂质,有机杂质与硫酸分子能够形成强的相互作用处理困难。采用反应耦合萃取分离方法,利用尿素与硫酸分子形成硫酸脲,消除有机杂质与硫酸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同时耦合溶剂萃取可对反应后释... 乙炔清净工艺产生的废硫酸酸度高且含有较多的有机杂质,有机杂质与硫酸分子能够形成强的相互作用处理困难。采用反应耦合萃取分离方法,利用尿素与硫酸分子形成硫酸脲,消除有机杂质与硫酸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同时耦合溶剂萃取可对反应后释放的有机杂质进行分离去除。研究了二氯甲烷/废硫酸体积比、反应时间、尿素/H_2SO_4摩尔比以及H_2SO_4浓度对废硫酸中有机碳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氯甲烷/废硫酸体积比和反应时间影响了有机杂质向萃取相的传质过程,尿素/H_2SO_4摩尔比和H_2SO_4浓度则对有机杂质的释放具有重要影响。较优的工艺条件为:二氯甲烷/废硫酸体积比3∶1,反应时间1.5 h;尿素/H_2SO_4摩尔比1.5∶1,H_2SO_4浓度64.56%。此时的有机碳去除率达到95.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硫酸 反应耦合萃取法 有机碳去除率 硫酸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激光多谱勒测速仪研究管式反应器中的湍动规律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国 刘代俊 +1 位作者 梁斌 应建康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24-126,共3页
采用激光多谱勒测速仪 (LaserDopplerAnemometer)测定一种生产磷铵的管式反应器中流点的velocity -arriv etime序列 ,通过对这一序列的分析 ,研究了管式反应器流向截面上表征流体湍动程度的均方根脉动速度和湍动度的分布情况 ,实验表明... 采用激光多谱勒测速仪 (LaserDopplerAnemometer)测定一种生产磷铵的管式反应器中流点的velocity -arriv etime序列 ,通过对这一序列的分析 ,研究了管式反应器流向截面上表征流体湍动程度的均方根脉动速度和湍动度的分布情况 ,实验表明均方根脉动速度和湍动度在径向上呈现抛物线分布 ,均方根脉动速度随Re呈线形变化 ,而湍动度随雷诺数呈抛物线变化。均方根脉动速度在管式反应器中的分布为u′r2 =kRe +R(r2 ,Rer) =k(DUρ/ μ) +R(r2 ,Rer) ,Re >2 0 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式反应器 湍动度分布 LDA 激光多普勒测速仪 湍动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生物柴油的钙镁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活性评价 被引量:38
9
作者 王广欣 颜姝丽 +1 位作者 周重文 梁斌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6-69,共4页
以Ca(Ac)2溶液浸渍MgO载体制得负载型钙镁固体碱催化剂,可以用于菜籽油酯交换反应生产生物柴油。催化剂的制备条件为:Ca(Ac)2浓度为22.6%,煅烧温度700℃。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反应活性,常压、65℃、醇油摩尔比12∶1、反应1.5 h,甘油收率... 以Ca(Ac)2溶液浸渍MgO载体制得负载型钙镁固体碱催化剂,可以用于菜籽油酯交换反应生产生物柴油。催化剂的制备条件为:Ca(Ac)2浓度为22.6%,煅烧温度700℃。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反应活性,常压、65℃、醇油摩尔比12∶1、反应1.5 h,甘油收率大于80%。该催化剂比普通均相碱催化剂有更好的抗酸、抗水性,可以在酸值为2 mgKOH/g或水含量在2%条件下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固体碱催化剂 酯交换反应 活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柴油制备中原料麻疯树籽油预酯化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刘颖颖 鲁厚芳 +1 位作者 梁斌 陈鹏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3-46,共4页
生物柴油一般是通过天然油脂经过碱催化酯交换反应制得。以攀枝花地区的麻疯树籽油为原料,研究了KOH催化酯交换过程对原料油酸值的要求,以及麻疯树籽油性质对浓硫酸催化预酯化过程的适应性。研究发现,KOH催化酯交换过程中,原料油的酸值... 生物柴油一般是通过天然油脂经过碱催化酯交换反应制得。以攀枝花地区的麻疯树籽油为原料,研究了KOH催化酯交换过程对原料油酸值的要求,以及麻疯树籽油性质对浓硫酸催化预酯化过程的适应性。研究发现,KOH催化酯交换过程中,原料油的酸值应控制在1.5 mgKOH/g以下以避免引起产品皂化;预酯化过程中,用油重1%的浓硫酸催化,当甲醇用量为油重12%时,原料油的酸值应小于20 mgKOH/g;随着原料中水分含量的增加,预酯化转化率下降;磷脂含量对于预酯化转化率影响不大,但应在1%以下才能便于后续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酯交换 麻疯树籽油 预酯化 游离脂肪酸 水分 磷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植物油及其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组成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陈鹏 蒋卫东 +2 位作者 刘颖颖 颜钫 陈放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48-452,419,共6页
生物柴油油料植物的选择是多样化的。通过对麻疯树,青刺果及乌桕三种产于西南的油料植物油分的理化性质及它们的生物柴油进行GC/MS分析,以麻疯树油为参照油分,对比青刺果油和乌桕油,找出适合作生物柴油油料植物油分的特点,为生物柴油油... 生物柴油油料植物的选择是多样化的。通过对麻疯树,青刺果及乌桕三种产于西南的油料植物油分的理化性质及它们的生物柴油进行GC/MS分析,以麻疯树油为参照油分,对比青刺果油和乌桕油,找出适合作生物柴油油料植物油分的特点,为生物柴油油料植物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油 青刺果油 乌桕油 脂肪酸 生物柴油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红石型云母钛珠光颜料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徐卡秋 戴晓雁 陈世途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27-229,共3页
采用化学诱导法合成金红石型云母钛珠光颜料 ,以SnCl4及其复配物为金红石诱导促进剂 ,在 85 0℃、0 5h的焙烧条件下合成得到了完全金红石型的云母钛珠光颜料。由正交试验得到了金红石化学诱导促进剂最佳复合配方为 :m(云母 )∶m(SnCl4)... 采用化学诱导法合成金红石型云母钛珠光颜料 ,以SnCl4及其复配物为金红石诱导促进剂 ,在 85 0℃、0 5h的焙烧条件下合成得到了完全金红石型的云母钛珠光颜料。由正交试验得到了金红石化学诱导促进剂最佳复合配方为 :m(云母 )∶m(SnCl4)∶m(ZnO)∶m(C助剂 ) =10 0∶3∶2∶4。此方法缩短了焙烧时间 ,并使颜料表面的TiO2 相转变温度降低了约 1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诱导 金红石型 云母钛珠光颜料 合成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苯甲醛、苯甲醇和苯甲酸 被引量:15
13
作者 谭平华 唐盛伟 +3 位作者 刘长军 李辉 吴潘 梁斌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4-66,共3页
系统地建立了一套简单、快速、能同时定量分析甲苯液相催化氧化主要产物苯甲醛、苯甲醇及苯甲酸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FFAP毛细管柱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以邻硝基甲苯为内标标定苯甲醛、苯甲醇,以邻苯二甲酸二甲脂为内标标定... 系统地建立了一套简单、快速、能同时定量分析甲苯液相催化氧化主要产物苯甲醛、苯甲醇及苯甲酸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采用FFAP毛细管柱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以邻硝基甲苯为内标标定苯甲醛、苯甲醇,以邻苯二甲酸二甲脂为内标标定苯甲酸。结果表明,苯甲醛、苯甲醇、苯甲酸样品的平均回收率和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05.39%,101.94%,97.18%和3.19%,3.71%,1.66%。该分析方法简单、快速、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 苯甲醛 苯甲醇 苯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哌啶为模板剂静态合成MCM-22和MCM-36分子筛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明 靳可婷 +2 位作者 张圆 张涛 唐盛伟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39-947,共9页
以来源易得的哌啶(PI)取代六亚甲基亚胺(HMI)为模板剂,采用静态合成的方法制备MCM-22分子筛,并进一步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MACL)、四丙基氢氧化铵(TPAOH)作为溶胀剂,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柱撑剂合成MCM-36分子筛,以探索MCM-22和MCM... 以来源易得的哌啶(PI)取代六亚甲基亚胺(HMI)为模板剂,采用静态合成的方法制备MCM-22分子筛,并进一步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MACL)、四丙基氢氧化铵(TPAOH)作为溶胀剂,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柱撑剂合成MCM-36分子筛,以探索MCM-22和MCM-36的新合成途径。通过XRD、IR、SEM、N2吸附-脱附、NH3-TPD、正丁胺回滴法对MCM-22和MCM-36结构形貌、比表面积、孔径、表面酸量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静态法以哌啶为模板剂是合成MCM-22和MCM-36的有效途径,MCM-22结晶度达到98.5%。合成的MCM-22比表面积为382 m2?g-1,孔容为0.25 cm3?g-1,外表面酸量为0.78 mmol?g-1;合成的MCM-36比表面积为468 m2?g-1,孔容为0.39 cm3?g-1,外表面酸量为0.94 mmol?g-1,介孔孔径达2.7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啶(PI) 静态合成 MCM-22 MCM-3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及微孔曝气低气速鼓泡床内气泡行为比较 被引量:6
15
作者 梁斌 胡强 +2 位作者 周慧 张全忠 沈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880-1886,共7页
Bubble dispersion greatly relies on spargers. Single or ifice and porous spargers were tested inside a bubble column under a low gas thr oughput to study their influences on gas dispersion and gas-liquid interface ar ... Bubble dispersion greatly relies on spargers. Single or ifice and porous spargers were tested inside a bubble column under a low gas thr oughput to study their influences on gas dispersion and gas-liquid interface ar ea. A PBE model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bubble coalescence was develo ped to describe axial bubble distribution. Both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 ults showed that bubbles broke up much faster than coalesced under low gas veloc ity. For a single orifice sparger, breakage was a dominant feature for bubbles after they left the orifice. Initial bubbles formed over the orifice were mostl y larger than the largest stable bubble. They broke up quickly and their sizes were reduced below the maximum diameter d_s of stable bubbles. In contrast , a porous sparger produced a large amount of initial bubbles smaller than the l argest stable bubble. The bubbles possessed smaller size and narrower distribut ion compared with the bubbles obtained by single orifice spargers. With the por ous sparger, gas-liquid surface area was increased by 5—6 times even though th e gas holdup changed insignificantly. High mass transfer area could be obtained by injecting more small initial bubbles with diameters under d_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泡床 气泡 分布器 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苯液相空气氧化过程中苯甲醛生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唐盛伟 梁斌 +2 位作者 吴潘 张全忠 刘长军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6-81,共6页
甲苯液相空气氧化是环境友好的苯甲醛生产工艺.在一内径为48 mm的鼓泡床反应器中,模拟工业反应器的操作条件,研究了温度、通气量、催化剂用量、苯甲酸初始添加量以及苯和水的初始含量等不同工艺参数对苯甲醛的浓度和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 甲苯液相空气氧化是环境友好的苯甲醛生产工艺.在一内径为48 mm的鼓泡床反应器中,模拟工业反应器的操作条件,研究了温度、通气量、催化剂用量、苯甲酸初始添加量以及苯和水的初始含量等不同工艺参数对苯甲醛的浓度和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甲苯液相空气氧化可认为是一串级反应,165 ℃时中间体苯甲醛的氧化反应的速率常数约为0.08 min-1.供氧充足的情况下,反应20 min后苯甲醛浓度接近其最大值.在20 ~100 min内,苯甲醛的浓度和收率几乎不随反应时间变化.反应100 min后,其浓度逐渐降低,温度越高,下降越快.反应体系中存在过量的水、不加入催化剂Co盐或引发剂苯甲酸时,反应受到抑制而使苯甲醛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苯甲醛的选择性也相对处于较高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 液相氧化 苯甲酸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苯液相氧化过程中结垢成分的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唐盛伟 张全忠 梁斌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2-376,共5页
通过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离子色谱分析、热重分析和差示扫描式量热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对甲苯液相氧化过程中生成的垢进行了成分分析,其主要成分是CoC2O4·2H2O。垢样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为Co27.3%、C2O42-41.4... 通过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离子色谱分析、热重分析和差示扫描式量热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对甲苯液相氧化过程中生成的垢进行了成分分析,其主要成分是CoC2O4·2H2O。垢样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为Co27.3%、C2O42-41.4%、CH3COO-8.5%、不溶于酸的物质4.1%、其它2.7%。结果表明,反应过程中结垢与烃类的过度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 液相氧化 苯甲酸 草酸钴 结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心圆筒法测定磷铵料浆的导热系数 被引量:4
18
作者 唐盛伟 吴潘 +3 位作者 应建康 刘代俊 邱礼在 梁斌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83-586,共4页
用同心圆筒法测定了酸性磷铵料浆溶液的导热系数。采用含P2O5 23.682%的试剂稀磷酸与气氨中和得到中和度分别为0.1841、0.4074、0.5947、0.8297、0.9456的酸性磷铵料浆,并加热浓缩到20.337%-70.208%的含水量。测定了60℃、75℃、90℃... 用同心圆筒法测定了酸性磷铵料浆溶液的导热系数。采用含P2O5 23.682%的试剂稀磷酸与气氨中和得到中和度分别为0.1841、0.4074、0.5947、0.8297、0.9456的酸性磷铵料浆,并加热浓缩到20.337%-70.208%的含水量。测定了60℃、75℃、90℃下不同浓度的料浆溶液的导热系数。结果表明,料浆溶液的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升高、含水量的增大和中和度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磷铵料浆 同心圆筒法 导热系数 测定 磷铵 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步法合成磷酸银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小燕 王捷 +1 位作者 蒋炜 梁斌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8-110,共3页
采用两步法制备磷酸银光催化剂并用于可见光下降解甲基橙。结果表明,两步法合成磷酸银光催化性能优于一步沉淀法,10min甲基橙降解率可达98%。磷酸银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最佳条件为:催化剂量为2.5g/L,反应时间10min,光强16Klux。表征结果表... 采用两步法制备磷酸银光催化剂并用于可见光下降解甲基橙。结果表明,两步法合成磷酸银光催化性能优于一步沉淀法,10min甲基橙降解率可达98%。磷酸银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最佳条件为:催化剂量为2.5g/L,反应时间10min,光强16Klux。表征结果表明,磷酸银为简单立方晶型,颗粒尺寸为1μm,吸收边为535nm,光照后表面吸附羟基自由基。重复性实验证明磷酸银光稳定性差,6次重复使用其10min甲基橙降解率降至12.85%,XRD结果证实磷酸银表面产生单质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Ag3PO4 Ag2CO3 可见光 两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均三甲苯和均苯三甲酸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辉 唐盛伟 +3 位作者 谭平华 孟艳 刘长军 梁斌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59-1161,共3页
提出了均三甲苯及其液相氧化目标产物均苯三甲酸的色谱分析方法。通过甲醇酯化将均苯三甲酸转化为均苯三甲酸三甲酯再进行色谱分析,分别以异丙苯和苯甲酸苄酯为内标对均三甲苯和均苯三甲酸三甲酯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均三甲苯和... 提出了均三甲苯及其液相氧化目标产物均苯三甲酸的色谱分析方法。通过甲醇酯化将均苯三甲酸转化为均苯三甲酸三甲酯再进行色谱分析,分别以异丙苯和苯甲酸苄酯为内标对均三甲苯和均苯三甲酸三甲酯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均三甲苯和均苯三甲酸三甲酯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68%,2.84%,均三甲苯和均苯三甲酸三甲酯、均苯三甲酸的回收率分别为97.72%~104.27%,98.41%~104.72%,98.38%~102.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三甲苯 均苯三甲酸 均苯三甲酸三甲酯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