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云南鲁甸3次Ms≥5.0地震破裂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阮祥
程万正
机构
中国地震局 兰州地震 研究所
四川省地震局预报研究所
出处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7-102,共6页
基金
Key Project in the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illar Program in the Eleventh Five-year Plan Period (2006BA01B02-01-01)
National Key Basic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Programming Project (2004CB418404)
关键词
地震破裂
震源机制
鲁甸地震
Keywords
earthquake rupture
focal mechanism
Ludian earthquakes
分类号
P315.33
[天文地球—地震学]
题名 耿达短水准异常与汶川8.0级地震
被引量:15
2
作者
苏琴
朱航
杨永林
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 测绘工程院
四川省地震局预报研究所
出处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08期103-105,共3页
基金
2009年度震情跟踪合同制定向工作任务(2009020904)
文摘
结合龙门山断裂带其他跨断层资料,对耿达短水准在汶川8.0级地震前后的观测资料进行了重新分析,发现耿达短水准在汶川地震前后的异常为当地居民修建生活小区所致,不应视为地震前兆异常。
关键词
地壳形变
跨断层测量
构造活动
水准异常
汶川8.0级地震
Keywords
crustal deformation
fault-crossing survey
tectonic movement
leveling anomaly
Wenchuan earthquake
分类号
P315.726
[天文地球—地震学]
题名 用SSY伸缩仪资料研究巨大远震引起的振荡波及谱
被引量:5
3
作者
张致伟
程万正
阮祥
机构
中国地震局 兰州地震 研究所
四川省地震局预报研究所
出处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7-3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4010)
国家"十一五"项目(2006BA(01B02-01-01))
文摘
选取四川省姑咱台和攀枝花南山台SSY石英伸缩仪观测资料,对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Ms8.7地震、2003年9月26日日本北海道Ms8.0地震和2003年9月27日俄、蒙、中交界Ms7.9地震激发的振荡波列进行小波分解及谱分析,并与日常观测记录的分析结果比较。结果显示SSY石英伸缩仪记录资料给出的巨大远震激发的振荡波时间滞后,振荡波列的小波分解得到的谱结构的主要几种频率成分,与地球自由振荡的某些振型是一致的。
关键词
振荡波列
小波分量谱
SSY伸缩仪
巨大远震
谱结构
Keywords
oscillation wave trains
spectrum of wavelet components
SSY extensometer
great far-field earthquake
spectrum structure
分类号
P315.5
[天文地球—地震学]
题名 区域地震状态的损伤张量分析
4
作者
钟继茂
程万正
机构
中国地震局 兰州地震 研究所
四川省地震局预报研究所
出处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98-408,共11页
基金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课题(105004)
"十五"<强地震短期预测及救灾技术研究>项目(2004BA601B0102)
文摘
本文采用损伤力学的理论研究区域地震的状态问题。对地壳块体由地震破裂引起的宏观损伤状态,通过引入损伤度ω、损伤率ω、应变率ε来刻画。所研究地块内地震过程引起的平均应变速率等于发生在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的所有地震的地震矩张量之和。为描述地壳块体微损伤的各向异性,引入裂纹密度表示的损伤张量形式。由震源坐标系表示的震源断层面换算到观测坐标系得到其外法向矢量,可求得研究地块以地震裂纹密度张量计算的宏观损伤度的变化。这为认识地下损伤状态或应力状态提供了新的分析方法。
关键词
损伤张量
损伤度
地震状态
Keywords
Damage tensor
Damage degree
Earthquake status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题名 川滇次级地块震源机制解类型与一致性参数
被引量:51
5
作者
程万正
阮祥
张永久
机构
四川省地震局预报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 兰州地震 研究所
出处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61-573,共13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课题(2004CB418404)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105004)资助
文摘
根据P波、S波的振幅并结合部分记录清晰的P波初动资料,求得1994—2005年川滇地区4个次级地块,即川青地块、雅江地块、川中地块和滇中地块2.5级以上有良好地震波记录的925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合已取得的中强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资料,研究了上述4个次级地块的应力场特征及震源断层的错动类型.其P轴优势方位分布:川青地块为EW方向,雅江地块、川中地块、滇中地块为ESE或SE方位.根据大量震源机制解资料,编程计算了各地块的平均应力张量,即主应力σ1,σ2,σ3的方向.定义了单个震源机制解的力轴与平均应力张量的差异,或称震源机制解的一致性参数θ-,进而分析了川滇4个次级地块的-θ值和震源断层错动类型的分布及随时间的变化.通过次级地块大量区域小震震源机制解的测定,可以给出动态应力场和震源断层错动方式的变化信息.
关键词
震源机制
动态应力场
震源错动类型
一致性参数
川滇地块
Keywords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
dynamic stress field
dislocation type of seismogenic fault
consistency parameter
Sichuan-Yunnan block
分类号
P315.33
[天文地球—地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