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沐川地区中三叠统凝灰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文俊 任光明 +1 位作者 庞维华 赵俊兴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85-597,共13页
中国西南地区中三叠世雷口坡组或关岭组下部及底部普遍发育多层凝灰岩。已有研究显示,早三叠世—中三叠世出现了生态环境间歇性恶化和生物迟滞复苏,划分中国中三叠统安尼阶-拉丁阶界线的标志化石还未寻找到,这些问题是否与火山活动有关... 中国西南地区中三叠世雷口坡组或关岭组下部及底部普遍发育多层凝灰岩。已有研究显示,早三叠世—中三叠世出现了生态环境间歇性恶化和生物迟滞复苏,划分中国中三叠统安尼阶-拉丁阶界线的标志化石还未寻找到,这些问题是否与火山活动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文章对四川沐川地区河口剖面中三叠统雷口坡组下部的凝灰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获得中三叠统安尼阶-拉丁阶界线年龄为(242.5±1.2)Ma(MSWD=0.93,n=22),此年龄结果与国际地层年代表(2020版)建议的安尼阶-拉丁阶界线年龄(242 Ma)较为吻合,证实沐川地区雷口坡组沉积时代为中三叠世安尼期和拉丁期。凝灰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出明显富K_(2)O、MgO,明显负铕异常的特征,其物源可能来自古特提斯洋俯冲作用形成的大陆岩浆弧。多期次的火山活动可能是导致早三叠世—中三叠世生态环境间歇性恶化和生物迟滞复苏的重要原因,安尼期-拉丁期交替时期发生的火山活动可能影响了生物的演化,故难以寻找到划分中国中三叠统安尼阶-拉丁阶界线的标志化石,加强对中三叠世火山活动的研究,对中国三叠系划分方案、中三叠世地层划分对比及探索三叠纪生物演化与复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凝灰岩 锆石U-PB定年 雷口坡组 拉丁阶 沐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南沐川地区上二叠统宣威组底部Nb-REE超常富集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0
2
作者 文俊 刘治成 +11 位作者 竹合林 张航飞 张金元 钟海仁 陈东方 郭文彦 游学军 赵伟 凌茂前 李鹏程 何永刚 郭宇衡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45-1071,共27页
在川南沐川地区发现了四川首例古风化壳-沉积型Nb-REE多金属矿,为了填补四川地区同类型矿产的研究空白和厘清沐川地区宣威组底部Nb-REE多金属矿的富集特征和成因机制,开展了野外实地调查、岩石地球化学等系统性研究,探讨其富集特征、物... 在川南沐川地区发现了四川首例古风化壳-沉积型Nb-REE多金属矿,为了填补四川地区同类型矿产的研究空白和厘清沐川地区宣威组底部Nb-REE多金属矿的富集特征和成因机制,开展了野外实地调查、岩石地球化学等系统性研究,探讨其富集特征、物源和成因机制及与新生代攀西地区稀土矿床的成因联系。研究结果表明,川南沐川地区宣威组底部Nb-REE多金属富集层产于宣威组底部,厚度5.09~15.33 m,平均厚度10.10 m,w(Nb_(2)O_(5))为37~909μg/g,平均256μg/g,稀土元素总量0.02%~1.55%,平均0.12%;下部紫红色铁质泥岩型Nb-REE多金属富集层的物源主要来源于峨眉山玄武岩,上部灰白色、浅灰绿色、灰色、深灰色泥岩型Nb-REE多金属富集层除了峨眉山玄武岩的剥蚀产物提供物源外,同时还有大量碱性火山灰的混入;Nb-REE多金属富集层中的稀土元素总量及铌元素含量总体上呈“先增加、再降低”的变化规律,稀土元素在紫红色铁质泥岩中的富集程度比铌元素高,铌、稀土元素含量变化曲线在上部的灰白色、浅灰绿色、灰色、深灰色泥岩中表现出“同增同减”的规律;沐川地区Nb-REE多金属富集层的成矿模式可分为峨眉山玄武岩喷溢阶段、风化富集阶段、沉积富集阶段和盖层沉积阶段4个阶段,成矿作用以风化淋滤和沉积作用为主。沐川地区晚二叠世Nb-REE成矿及新生代攀西地区稀土矿床与峨眉山地幔柱分别有着直接和间接的联系,研究两者的成因联系有利于拓展战略性关键矿产的找矿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稀土元素 宣威组 富集特征 成因 沐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马边地区找矿新发现:磷—铅—萤石矿三位一体找矿新模型 被引量:6
3
作者 文俊 张航飞 +1 位作者 竹合林 李复勇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02-1803,共2页
近年,在实施马边地区永红磷矿勘探项目过程中,新发现了铅矿和萤石矿,从此建立了马边地区磷—铅—萤石矿三位一体找矿新模型,促进了马边地区从以往的单一矿种(磷矿)勘查开发历史转型升级为目前的多矿种多空间(磷—铅—萤石矿)勘查开发现... 近年,在实施马边地区永红磷矿勘探项目过程中,新发现了铅矿和萤石矿,从此建立了马边地区磷—铅—萤石矿三位一体找矿新模型,促进了马边地区从以往的单一矿种(磷矿)勘查开发历史转型升级为目前的多矿种多空间(磷—铅—萤石矿)勘查开发现状。四川恰好属于缺乏萤石矿和无萤石成矿区带的地区(王吉平等,2010),在川西南峨边—金阳大断裂带上的马边地区发现萤石矿床,萤石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有重要应用,未来需求将呈快速增长趋势(陈军元等,2021),无疑对乌蒙山马边地区的扶贫攻坚和经济发展具有实际意义,对川西南峨边—金阳大断裂带的区域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石矿床 成矿区带 区域找矿 勘查开发 战略性新兴产业 勘探项目 川西南 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南地区晚二叠世铌—稀土—钛多金属富集层成因机制及对峨眉山地幔柱成矿系统的补充 被引量:1
4
作者 文俊 赵伟 +3 位作者 刘治成 张航飞 竹合林 赵凱莉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1-42,共2页
近年来,在川南沐川地区晚二叠世宣威组底部发现了厚度大、高度富集、层位稳定、分布面积广的新类型Nb—REE—Ti多金属富集层,该富集层中超常富集Nb、REE、Ti、Ga、Sc、Zr等多种关键金属元素,此6种战略性关键金属矿产是我国急缺重要的高... 近年来,在川南沐川地区晚二叠世宣威组底部发现了厚度大、高度富集、层位稳定、分布面积广的新类型Nb—REE—Ti多金属富集层,该富集层中超常富集Nb、REE、Ti、Ga、Sc、Zr等多种关键金属元素,此6种战略性关键金属矿产是我国急缺重要的高科技矿产,且找矿潜力较大。近30年来,地质工作者广泛关注了晚二叠世峨眉山玄武岩组与宣威组之间的平行不整合界面之上的黏土岩层中“三稀”富集特征与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稀土—钛多金属富集层 宣威组 峨眉山玄武岩 晚二叠世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南沐川地区宣威组底部铌-稀土多金属富集层富集规律、沉积环境与成矿模式 被引量:23
5
作者 文俊 刘治成 +11 位作者 赵俊兴 竹合林 张航飞 张金元 陈东方 钟海仁 郭文彦 游学军 赵伟 凌茂前 李鹏程 何永刚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92-615,共24页
云南、贵州地区对晚二叠世宣威组底部Nb-REE多金属富集层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其成因还有较大争议。为厘清沐川地区宣威组底部Nb-REE多金属富集层成因机制及富集规律,本研究开展了野外实地调查、矿物学、岩相古地理与岩石地球化学等... 云南、贵州地区对晚二叠世宣威组底部Nb-REE多金属富集层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其成因还有较大争议。为厘清沐川地区宣威组底部Nb-REE多金属富集层成因机制及富集规律,本研究开展了野外实地调查、矿物学、岩相古地理与岩石地球化学等系统性研究,探讨其物源、富集规律,建立了成矿模式。结果表明,川南沐川地区宣威组底部Nb-REE多金属富集层产出于宣威组底部,厚度介于5.09~15.33 m之间,平均厚度10.10 m,铌氧化物(Nb;O;)含量为37.0~909μg/g,平均256μg/g,稀土总量为200~15500μg/g,平均1200μg/g;独立的稀土矿物极少,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可能是以类质同象替代的形式赋存于黏土矿物中为主,未发现独立的铌矿物,铌元素的富集可能主要与锐钛矿有关;下部紫红色铁质泥岩属于残积平原相,其上覆的灰白色、浅灰绿色铝质泥岩属于较平静的滨湖亚相环境,上部的灰色泥岩、深灰色碳质泥岩属于较平静的浅湖亚相环境;下部紫红色铁质泥岩Nb-REE多金属富集层的物源主要来源于峨眉山玄武岩,上部另外峨眉山地幔柱消亡阶段喷发的碱性火山灰也可能提供了部分物源;Nb-REE多金属富集层中的稀土总量及铌元素含量总体上呈"先增加、再降低"的变化规律,稀土元素在紫红色铁质泥岩中的富集程度比铌元素高,铌、稀土元素含量变化曲线在上部的灰白色、浅灰绿色、灰色、深灰色泥岩中表现出"同增同减"的规律;沐川地区Nb-REE多金属富集层的成矿模式可分为峨眉山玄武岩喷溢阶段、风化富集阶段、沉积富集阶段和盖层沉积阶段等4个阶段,成矿作用以风化淋滤和沉积作用为主;以上成果对西南地区关键金属找矿和补充完善峨眉山大火成岩成矿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沐川 Nb-REE多金属富集层 宣威组 物源 富集规律 成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南沐川地区上二叠统宣威组底部发现新类型(沉积型)钛矿床 被引量:2
6
作者 文俊 竹合林 +5 位作者 刘治成 张航飞 张金元 赵伟 郭文彦 陈东方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73-674,共2页
1研究目的(Objective)通过实施四川省自然资源厅2020年省政府性投资地质勘查项目及四川省自然资源厅科技项目,在沐川地区宣威组底部首次发现了钛元素超常富集,通过野外实地调查、矿物学、岩相古地理与岩石地球化学等系统性研究,在富集... 1研究目的(Objective)通过实施四川省自然资源厅2020年省政府性投资地质勘查项目及四川省自然资源厅科技项目,在沐川地区宣威组底部首次发现了钛元素超常富集,通过野外实地调查、矿物学、岩相古地理与岩石地球化学等系统性研究,在富集规律、成因机制等方面取得了新认识,研究成果对西南地区战略性关键金属找矿和拓展找矿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地球化学 宣威组 岩相古地理 上二叠统 富集规律 野外实地调查 找矿空间 成因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南沐川地区上二叠统宣威组底部新发现Nb—REE—Sc—Ti—Ga—Zr—V多金属元素超常富集 被引量:1
7
作者 文俊 赵伟 +2 位作者 竹合林 张航飞 张金元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9-80,共2页
近年来,在实施四川省自然资源厅省政府性投资地质勘查项目的过程中,通过野外实地调查、矿物学、岩相古地理与岩石地球化学等系统性研究,在川南沐川地区首次发现了宣威组底部Nb—REE—Sc—Ti—Ga—Zr—V多金属元素超常富集。稀有、稀土... 近年来,在实施四川省自然资源厅省政府性投资地质勘查项目的过程中,通过野外实地调查、矿物学、岩相古地理与岩石地球化学等系统性研究,在川南沐川地区首次发现了宣威组底部Nb—REE—Sc—Ti—Ga—Zr—V多金属元素超常富集。稀有、稀土在军事、能源、农业以及高精尖仪器等领域占据着关键地位,国际需求与日俱增,我国“三稀”等战略性矿产存在明显的急缺性,特别是铌矿高度依赖进口(邓攀等,2019),随着美国、缅甸和澳大利亚等国的稀土产量猛涨,中国稀土的国际地位也面临挑战(郑国栋等,2020),因此急需加大勘查和研究投入,增加资源储备。因此,沐川地区宣威组底部的Nb—REE—Sc—Ti—Ga—Zr—V多金属富集层的发现对西南地区战略性关键金属找矿和补充完善峨眉山大火成岩成矿系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元素 宣威组 岩石地球化学 岩相古地理 上二叠统 成矿系统 沐川 资源储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