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梭罗沟大型金矿区新生代碱性煌斑岩脉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文林 曹华文 +4 位作者 杨志民 席孝义 刘文武 彭仕冕 郑硌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0-119,共10页
木里梭罗沟大型金矿是目前四川省内探明金属量最大的金矿床,但对其研究程度较低,尤其是矿区东部大量出露的数条煌斑岩脉从未做过详细的地球化学研究。对煌斑岩脉的研究可以从地球动力学角度揭示区域构造演化,有助于对矿床成因的认识。... 木里梭罗沟大型金矿是目前四川省内探明金属量最大的金矿床,但对其研究程度较低,尤其是矿区东部大量出露的数条煌斑岩脉从未做过详细的地球化学研究。对煌斑岩脉的研究可以从地球动力学角度揭示区域构造演化,有助于对矿床成因的认识。本文选取10个煌斑岩样品,采用X荧光光谱和等离子体质谱,以及黑云母K-Ar年代学的分析测试。结果显示,其SiO2含量为42.7%~46.9%,K2O/Na2O值为1.16,黑云母K-Ar年龄为26.7~26.4Ma,说明其为形成于古近纪晚期渐新世的碱性煌斑岩。其ΣREE较高(平均708×10-6),LREE/HREE值为14.6~16.5,具弱的负Eu、Ce异常。其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和重稀土元素亏损,且Ta、Nb和Ti具有"TNT"负异常。从而推断梭罗沟煌斑岩形成于晚碰撞与后碰撞转换时期的板内构造环境,可能起源于残留洋壳板片对地幔楔的交代富集作用,其母岩浆为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地幔源区低程度部分熔融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罗沟金矿 煌斑岩 地球化学 K-AR年龄 富集地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木里博念沟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 被引量:4
2
作者 马鹏程 王富东 +3 位作者 朱余银 韦红样 高贤君 李虎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1-129,共9页
博念沟金矿位于西南三江地区重要的金多金属成矿带——甘孜—理塘结合带。为寻求找矿突破,加快博念沟矿区探矿工作步伐,结合区内地质工作成果,对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1)矿区... 博念沟金矿位于西南三江地区重要的金多金属成矿带——甘孜—理塘结合带。为寻求找矿突破,加快博念沟矿区探矿工作步伐,结合区内地质工作成果,对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石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1)矿区金矿化类型属于破碎带蚀变岩型,控矿因素主要为一组NNW向断裂,铜钼矿化属于斑岩铜钼矿型,控矿因素主要为二长闪长玢岩;(2)矿床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自然金、辉钼矿、黄铜矿、褐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长石、绢云母、绿泥石等,脉石矿物的含量在不同的围岩蚀变带及矿体中有较大区别;(3)矿区化探结果显示,格舒矿段出现Au、Ag、Zn、Pb等元素异常,其中Au极值达到214×10-9,浓集中心点多达7个;苍金矿段出现Pb、Zn、Cu、As等元素异常,且异常带元素套合性较好,上述2个矿段均显示出良好的找矿潜力。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找矿标志,并认为在甘孜—理塘结合带中除了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找矿前景较好外,斑岩型矿床也具有良好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蚀变岩型金矿 地质特征 水系沉积物测量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 矿床成因 找矿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公园规划功能分区相关问题及其优化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斌 杨更 +3 位作者 向贵府 张成功 尹显娅 宁萌萌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38-444,共7页
地质公园在生态文明建设与精准扶贫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其规划对公园进行科学合理的功能分区是发展建设好地质公园最重要的基础之一,也是保障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和基本要求。本文从规划技术层面探讨适合我国地质公园特点... 地质公园在生态文明建设与精准扶贫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其规划对公园进行科学合理的功能分区是发展建设好地质公园最重要的基础之一,也是保障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和基本要求。本文从规划技术层面探讨适合我国地质公园特点的现实可行的功能分区和发展建设的协调关系,通过分析地质公园功能分区由来,指出目前地质公园规划实际中功能分区与土地利用、保护分区以及总体布局之间存在的相关问题,结合多年来的地质公园规划工作经验,提出了地质公园规划功能分区的优化对策,为地质公园规划功能分区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分区 土地利用 总体布局 地质公园规划 利益相关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冈底斯带别若则错地区美苏组高Nb-Ta酸性火山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魏永峰 肖倩茹 +4 位作者 罗巍 邱婵媛 邓泽锦 赵志强 林美英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15-1025,共11页
别若则错地区美苏组构造上处于北冈底斯南缘,其中流纹岩的LA-ICP-MS锆石^(206)Pb/^(238)U年龄为39.62±0.77Ma,时代为晚始新世。岩石具高Si O_2(72.85%~78.54%)、富碱(Alk=6.36%~8.47%)、贫Ca O(0.33%~1.56%)和Mg O(0.08%~0.58%)特... 别若则错地区美苏组构造上处于北冈底斯南缘,其中流纹岩的LA-ICP-MS锆石^(206)Pb/^(238)U年龄为39.62±0.77Ma,时代为晚始新世。岩石具高Si O_2(72.85%~78.54%)、富碱(Alk=6.36%~8.47%)、贫Ca O(0.33%~1.56%)和Mg O(0.08%~0.58%)特征,A/CNK=0.99~1.35,属于弱铝质-过铝质碱性系列。稀土元素总量为122.52×10^(-6)~208.35×10^(-6),(La/Yb)_N值为7.27~16.11,δEu=0.13~0.26,在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分布模式上表现为Eu的右倾V字形。微量元素Nb(38.1×10^(-6)~88.7×10^(-6))、Ta(3.36×10^(-6)~6.35×10^(-6))高,Rb、K、Th、Ce、Zr、Hf相对富集,Ba、Sr、P、Ti强烈亏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别若则错地区美苏组酸性火山岩"集壳幔特性于一身",是初始熔体为富碱和富Nb、Ta的幔源玄武质岩浆与壳源岩浆以某一特定比例混合/混染的产物。初步认为,美苏组酸性火山岩产出于大陆板内伸展(裂谷)环境,其地球动力学背景与南侧新特提斯洋壳向北俯冲,导致高原内部的陆内俯冲、走滑剪切与地壳缩短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底斯带 别若则错地区 美苏组 高Nb-Ta LA-ICP-MS锆石U-PB定年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冈底斯带中北部色日绒地区早白垩世花岗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秦松 孙传敏 +3 位作者 张剑波 张伟 丁代国 尼玛次仁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2-195,共14页
色日绒地区崔绝果和寒空达岩体位于冈底斯带中北部的隆格尔-工布江达弧背断隆带东段,主要岩性分别为黑云母花岗岩和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对寒空达岩体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其年龄值为(136.0±1.4)Ma,与同时期崔绝果岩体共同... 色日绒地区崔绝果和寒空达岩体位于冈底斯带中北部的隆格尔-工布江达弧背断隆带东段,主要岩性分别为黑云母花岗岩和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对寒空达岩体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测年,其年龄值为(136.0±1.4)Ma,与同时期崔绝果岩体共同代表了该地区早白垩世大规模的中酸性岩浆活动。据岩石学、主元素特征分析,两个岩体均属钾玄岩-高钾钙碱性强过铝S型花岗岩系列。微量元素Sr、P、Ti、Nb元素亏损,具后碰撞花岗岩特征;Th元素具高丰度值(绝大多数大于20μg/g),指示岩体源岩来自地壳物质;两个岩体均显示轻、重稀土元素之间分异明显,具右倾型分布模式,反映了源区地壳成熟度较高的特征。结合地球化学特征、构造图解判别以及区域构造演化分析,得出该地区早白垩世花岗岩是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主造山作用结束后,色日绒地区由挤压转变为伸展、拉张为主应力的后碰撞环境下,部分熔融念青唐古拉群变质砂屑岩形成的。该地区两个岩体的发现及其形成时代的确定,将冈底斯中北部后碰撞构造环境的时限约束在136.0~139.2 Ma之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白垩世 花岗岩 LA-ICP-MS锆石U-PB定年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色日绒地区 冈底斯中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可可托海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类型及价值 被引量:5
6
作者 张焕新 曹俊 +2 位作者 张成功 沈洪江 袁茂珂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47-449,共3页
1地质公园简介 中国可可托海世界地质公园位于亚洲中部内陆地区、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富蕴县、青河县境内:行政区划隶属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区行政公署。
关键词 新疆阿尔泰可可托海 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哈萨山蛇绿岩地球化学特征及锆石U-Pb年龄 被引量:1
7
作者 沈洪江 杨林 +3 位作者 覃爽 宋伟 秦永超 宁萌萌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80-992,共13页
哈萨山蛇绿岩位于东昆中缝合带中部,为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三大核心地质遗迹之一,蛇绿岩出露较为完整,通过对蛇绿岩中堆晶辉长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研究,获得年龄值为438.5±2.6 Ma,表明蛇绿岩形成于早志留世。岩石地... 哈萨山蛇绿岩位于东昆中缝合带中部,为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三大核心地质遗迹之一,蛇绿岩出露较为完整,通过对蛇绿岩中堆晶辉长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同位素测年研究,获得年龄值为438.5±2.6 Ma,表明蛇绿岩形成于早志留世。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显示,蛇纹岩的原岩为橄榄岩类,蛇纹岩的稀土元素总量较低,呈右倾斜的配分曲线;辉长岩显示轻稀土较重稀土富集,具有不同程度的Eu负异常,配分曲线较为平缓,略呈右倾型;玄武岩具有轻稀土较重稀土富集的特征,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相对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高场强元素呈平坦型,Nb、P轻微亏损,各样品配分曲线大致平行于E-MORB谱线,显示为同源岩浆,主要表现为E-MORB特征,并具有洋中脊向洋岛过渡的特征,其形成的构造环境应属初始小洋盆,可能为原特提斯洋洋壳残迹,形成于洋陆转换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仑山世界地质公园 蛇绿岩 锆石U-PB测年 E-MORB 初始小洋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班戈县蓬错地区富铌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振江 张宽忠 +3 位作者 游水生 谢晓文 赵波 张家毅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9-15,共7页
系统的岩石化学与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西藏蓬错地区存在富铌玄武岩。SiO_2含量为45.84%~55.88%,TiO_2含量为1.05%~3.25%,与加拿大Superior省太古代Wawa绿岩带的富铌玄武岩相当。Na_2O含量为0.92%~5.10%,P_2O_5含量为0.23%~1.19%,与新生代... 系统的岩石化学与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西藏蓬错地区存在富铌玄武岩。SiO_2含量为45.84%~55.88%,TiO_2含量为1.05%~3.25%,与加拿大Superior省太古代Wawa绿岩带的富铌玄武岩相当。Na_2O含量为0.92%~5.10%,P_2O_5含量为0.23%~1.19%,与新生代富铌玄武岩相同。稀土分布模式为无明显铕异常或弱负铕异常的右倾曲线,轻重稀土分馏较强烈。虽然铌含量很高,但Th与轻稀土元素的强烈富集,在微量元素蛛网图中铌依然显示亏损,高场强元素Ta、Ti也呈弱负异常。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蓬错富铌玄武岩形成于班公湖—怒江结合带中段的洋内弧,是adakite熔体交代的地幔楔橄榄岩部分熔融的产物,其源区处于石榴石—尖晶石稳定域,作用深度60~100 km。蓬错富铌玄武岩的发现和厘定,表明班公湖—怒江带中段在中—晚侏罗世经历了洋内俯冲消减过程,揭示了自北向南的洋内俯冲极性,也暗示了班公湖—怒江结合带多次俯冲改造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铌玄武岩 地球化学 班公湖-怒江带中段 洋内俯冲 蓬错 班戈县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冈底斯带西北缘别若则错地区晚白垩世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9
9
作者 邱婵媛 肖倩茹 +3 位作者 魏永峰 罗巍 杨亚民 肖渊甫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215-2226,共12页
别若则错地区闪长岩体呈不规则状、近椭圆状岩株侵位于早白垩世去申拉组或中酸性岩体中,内部可见少量暗色镁铁质包体。通过对闪长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81.4±0.9Ma(MSWD=0.55)岩石结晶年龄,确认形成时代为晚白垩世。岩... 别若则错地区闪长岩体呈不规则状、近椭圆状岩株侵位于早白垩世去申拉组或中酸性岩体中,内部可见少量暗色镁铁质包体。通过对闪长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81.4±0.9Ma(MSWD=0.55)岩石结晶年龄,确认形成时代为晚白垩世。岩石具高K2O、低CaO特征,为准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KCG)。稀土元素总量为113.80×10-6~197.28×10-6,(La/Yb)N为11.98~20.26,δEu=0.83~0.98,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表现为LREE相对富集的右倾分布,Eu亏损不明显;在原始地幔标准化比值蛛网图上,富集K、Rb,亏损Ba、Nb、P、Ce,类似于弧型火山岩。闪长岩地球化学成分具有明显的地幔和新生地壳双重特征,说明区内该类岩石是在地幔软流底辟作用下,由前期俯冲和碰撞间产生的地壳发生线性热隆及薄化减压、地幔热能和物质参与了地壳部分熔融和热隆伸展形成,形成环境为班公湖-怒江洋陆转换后碰撞伸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底斯带西北缘 晚白垩世 闪长岩 LA-ICP-MS锆石U-PB测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冈底斯带北缘波果日则地区A型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史少飞 肖渊甫 +3 位作者 袁浩为 魏永峰 邱婵媛 江小强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44-657,共14页
波果日则地区位于西藏冈底斯带北缘的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目前有关班公湖-怒江洋盆的闭合时间存在争议。在波果日则地区出露的A型花岗岩以岩株侵位于卧荣沟组一段,岩性为中-细粒黑云花岗斑岩。岩石具有富SiO2(含量(质量分数,下同)为7... 波果日则地区位于西藏冈底斯带北缘的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目前有关班公湖-怒江洋盆的闭合时间存在争议。在波果日则地区出露的A型花岗岩以岩株侵位于卧荣沟组一段,岩性为中-细粒黑云花岗斑岩。岩石具有富SiO2(含量(质量分数,下同)为70.61%~74.94%)、K2O(4.96%~7.48%),贫Al2O3(11.90%~13.79%),较高FeOT/MgO值(7.47~25.88),较低TiO2(含量为0.16%~0.25%)的特征,属弱过铝质-准铝质碱性系列(A/CNK值为0.90~1.12,A/NK值为1.10~1.34)。稀土元素总含量为(179.80~370.29)×10^-6,(La/Yb)N值为5.36~8.70,Eu异常为0.28~0.61,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表现为右倾的"海鸥"型,属于典型的铝质A型花岗岩。在原始地幔标准化微量元素蛛网图上,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Rb、Th、U、K、Zr、Hf明显富集,而Ba、Sr、Nb、Ta、Ti明显亏损。较高的Zr、Nb、Ce和Y含量及较高的Y/Nb、Yb/Ta和Ce/Nb值显示波果日则地区A型花岗岩为A2型花岗岩。岩相学、地球化学和区域地质资料综合显示,波果日则地区A型花岗岩形成于碰撞后岩石圈伸展背景,是下地壳拆沉导致软流圈物质上涌并加热上覆地壳,致使上覆地壳变质泥岩发生部分熔融并经历了一定程度分离结晶作用的产物。A型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10.8±1.3)Ma,表明其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推测班公湖-怒江洋盆至少在早白垩世晚期就已闭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龄 A型花岗岩 洋盆闭合时间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乌鲁穷含铜磁铁矿床的发现及地质特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绍 李德威 +3 位作者 陈桂凡 李华亮 张硕 周涛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14-1227,共14页
继尼雄、弗野、材玛等铁矿床的发现之后,新一轮1∶5万区域地质调查又在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乌鲁穷地区发现了较大规模的含铜磁铁矿矿床。野外路线调查、剖面实测和大比例尺填图表明,乌鲁穷磁铁矿形成于南羌塘南缘中—晚侏罗世中酸性... 继尼雄、弗野、材玛等铁矿床的发现之后,新一轮1∶5万区域地质调查又在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乌鲁穷地区发现了较大规模的含铜磁铁矿矿床。野外路线调查、剖面实测和大比例尺填图表明,乌鲁穷磁铁矿形成于南羌塘南缘中—晚侏罗世中酸性岩体与上三叠统日干配错群二组(T3R2)碳酸盐岩外接触带中,矿体受后期近南北向高角度正断层改造,成矿作用表现出多期次、多阶段特征。通过对矿体邻近的石英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控矿断层中同构造碳酸盐脉进行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测年,获得石英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成岩年龄分别为:(161.3±0.72)Ma、(157.5±1.7)Ma,并获得同构造碳酸盐脉热液锆石年龄为(84.2±1.1)Ma。结合前人研究和1∶5万地质调查成果,认为乌鲁穷含铜磁铁矿在中—晚侏罗世(157.5~161.3 Ma)班公湖—怒江洋北向俯冲过程中初步富集成矿,形成矽卡岩型含铜磁铁矿矿床,矿体在晚白垩世(84.2 Ma)陆内伸展过程中再次富集;提出班公湖地区在晚白垩世中期存在一期横跨缝合带的陆内伸展成矿事件,成矿作用与班公湖—怒江洋闭合后地幔软流圈底辟及其相关的地壳线性热隆伸展是一个机理关联的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公湖-怒江成矿带 伸展成矿 矽卡岩型铁矿 乌鲁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秀才洞铀矿岩浆岩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浅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敏 李冉 +3 位作者 陈新跃 赖健清 余旭辉 明小泉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73-1184,共12页
湖南秀才洞铀矿位于诸广山北部的鹿井矿田,极具找矿潜力。为进一步查明秀才洞铀矿成矿条件,揭示岩浆岩与成矿作用关系及成矿成岩机制,本文开展了典型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并对矿区典型岩浆岩进行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 湖南秀才洞铀矿位于诸广山北部的鹿井矿田,极具找矿潜力。为进一步查明秀才洞铀矿成矿条件,揭示岩浆岩与成矿作用关系及成矿成岩机制,本文开展了典型矿床地质特征研究,并对矿区典型岩浆岩进行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矿区岩体属酸性岩,具富Si、低Ca偏碱特征;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显示花岗岩富集Nb、U、Th和Ta等高场强元素,贫Sr、Ba、V、Cr、Co、Ni等元素,具典型A型花岗岩特征。岩浆岩及矿石稀土配分曲线均为“平展型”,具强Eu负异常特征,岩浆岩及矿石具有一定的同源性,可能为同一成矿系统。矿体均产于围岩与花岗岩接触带附近,并受断裂构造控制,岩浆岩和地层均提供了一定的铀源。结合矿床特征、成矿地质特征及与岩体的空间关系,认为秀才洞铀矿是花岗岩外接触带型铀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 地球化学 矿床特征 秀才洞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古生物化石资源分布与保护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沈博伟 陈斌 张涛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4-198,共5页
四川省所处区域大部分属于扬子板块,其地层从震旦纪到第四纪发育较为完整,各地质时代分布的生物较为丰富,其生物群落属扬子生物群。在各时代地层中,生物的发生、演化、盛衰及死亡、埋藏与变化的地质环境紧密相关,受生态环境严格控制。... 四川省所处区域大部分属于扬子板块,其地层从震旦纪到第四纪发育较为完整,各地质时代分布的生物较为丰富,其生物群落属扬子生物群。在各时代地层中,生物的发生、演化、盛衰及死亡、埋藏与变化的地质环境紧密相关,受生态环境严格控制。化石种类及其在地层中的密集程度极不均匀。笔者介绍了四川省内古生物类地质公园及博物馆的建设规模与个数,旨在提高全民地质遗迹保护意识,其对开展古生物化石专项保护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生物化石 四川省 资源分布 化石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木里梭罗沟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及矿床成因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永飞 刘书生 +1 位作者 聂飞 张文林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61-276,共16页
四川木里梭罗沟金矿床是产于甘孜-理塘金矿带南端的大型金矿床。矿体产于近东西向断裂控制的构造蚀变带内,矿石类型主要为蚀变蚀变玄武岩矿石、凝灰岩矿石。由深部至浅部,依次发育硅化、黄铁绢英岩化、碳酸盐化蚀变。流体成矿过程包括... 四川木里梭罗沟金矿床是产于甘孜-理塘金矿带南端的大型金矿床。矿体产于近东西向断裂控制的构造蚀变带内,矿石类型主要为蚀变蚀变玄武岩矿石、凝灰岩矿石。由深部至浅部,依次发育硅化、黄铁绢英岩化、碳酸盐化蚀变。流体成矿过程包括早、中、晚3个阶段,分别以石英-他形黄铁矿组合、石英-五角十二面体黄铁矿-毒砂组合和石英-碳酸盐±少量立方体黄铁矿组合为标志。矿石矿物主要沉淀于中阶段,五角十二面体黄铁矿和毒砂是主要的载金矿物。早阶段热液石英中发育CO_2-H_2O型包裹体(C型)和水溶液包裹体(W型),中、晚阶段只发育水溶液包裹体(W型)。早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251~371℃,盐度w(NaCleq)为3.3%~13.7%;中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187~294℃,盐度w(NaCleq)为1.6%~13.9%;晚阶段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于144~224℃,盐度w(NaCleq)介于0.2%~10.6%之间。估算的早阶段流体捕获压力为102~343 MPa,推测最大成矿深度为10~11 km。上述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流体由早阶段中高温、富CO_2的变质热液演化至晚阶段的低温、贫CO_2的大气降水热液;流体温度降低、CO_2逃逸是控制成矿物质沉淀的主要因素。矿床地质及流体包裹体特征指示梭罗沟金矿床可能为断控造山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流体包裹体 矿床成因 梭罗沟金矿床 甘孜-理塘金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木里梭罗沟金矿床成因讨论:来自年代学和硫、铅同位素的约束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文林 席孝义 +5 位作者 余旭辉 游水生 冯邦国 李振江 范晓 曹华文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42-462,共21页
四川木里县梭罗沟金矿床是甘孜-理塘金矿带上目前已查明资源储量最大的金矿床,但是其矿床成因研究薄弱,制约了深部找矿勘探工作。本次研究对其赋矿岩石和含金矿脉的锆石U-Pb年代学、载金矿物黄铁矿和毒砂的硫、铅同位素开展了研究。结... 四川木里县梭罗沟金矿床是甘孜-理塘金矿带上目前已查明资源储量最大的金矿床,但是其矿床成因研究薄弱,制约了深部找矿勘探工作。本次研究对其赋矿岩石和含金矿脉的锆石U-Pb年代学、载金矿物黄铁矿和毒砂的硫、铅同位素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梭罗沟金矿床赋矿岩石的锆石U-Pb年龄为(252.8±2.3)Ma(MSWD=0.4,n=18),指示赋矿岩石为晚三叠世曲嘎寺组碎屑岩基质中的晚二叠世玄武岩岩块。含金矿脉碎屑锆石U-Pb年龄具有4个较明显的峰值,分别为119 Ma、255 Ma、526 Ma和962 Ma。最年轻的碎屑锆石年龄为(119±1.7)Ma(MSWD=0.2,n=13),指示梭罗沟矿床深部可能有隐伏的早白垩世花岗岩,并且金成矿时代晚于119 Ma。金成矿热液期的黄铁矿和毒砂的δ^(34)S值范围为4.8‰~7.79‰(平均值为6.2‰),与造山型金矿床的硫同位素相似。黄铁矿的(206)^Pb/(204)^Pb平均值为18.47、(207)^Pb/(204)^Pb平均值为15.63和(208)^Pb/(204)^Pb平均值为37.74,与造山带铅同位素演化一致。结合矿床地质特征,梭罗沟金矿床受晚白垩世-古近纪的韧性剪切带和走滑断裂控制,其成矿时代为119~27 Ma之间,其矿床类型为造山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型金矿床 硫、铅同位素 锆石U-PB定年 梭罗沟矿床 甘孜-理塘缝合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木里梭罗沟金矿床载金黄铁矿原位微量元素特征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文林 文怀忠 +2 位作者 林鑫 袁兆平 曹华文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7-86,共10页
甘孜–理塘缝合带是四川重要的金矿带之一。梭罗沟大型金矿床是该带上的典型矿床,但其矿床成因仍存在争议。为了准确厘定其矿床成因,本文对梭罗沟金矿床中的它形和自形(五角十二面体)的载金黄铁矿进行了LA-ICP-MS原位微量元素分析。结... 甘孜–理塘缝合带是四川重要的金矿带之一。梭罗沟大型金矿床是该带上的典型矿床,但其矿床成因仍存在争议。为了准确厘定其矿床成因,本文对梭罗沟金矿床中的它形和自形(五角十二面体)的载金黄铁矿进行了LA-ICP-MS原位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梭罗沟它形黄铁矿元素含量变化较小,较为集中,而自形黄铁矿具有明显的核–幔–边结构,元素含量变化范围较大。总体上,两种黄铁矿中Au与As均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但Au与FeS_(2)和Co/Ni值具有负相关性。它形黄铁矿和自形黄铁矿的Co/Ni值分别为0.2和57.1,两者都具有较高的Au和较低的Ag含量;这表明它形黄铁矿主体来源于沉积作用,受后期成矿热液改造,而自形黄铁矿属于热液成因。梭罗沟金矿床成矿过程为火山–沉积岩中的Au在变质热液作用下再活化富集的结果,属于典型的造山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型金矿床 黄铁矿 原位微量元素 甘孜–理塘缝合带 木里 梭罗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木里杨房沟闪长岩体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曾强 刘虹强 +1 位作者 朱华 沈飞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4期48-57,共10页
四川木里地区杨房沟黑云母石英闪长岩体位于甘孜-理塘蛇绿混杂岩带南段以东,其锆石U-Pb年龄值为210±1Ma,表明其成岩年龄为晚三叠世。岩体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其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向右缓倾型,轻稀土元素富集明显,Eu负异常明显,表... 四川木里地区杨房沟黑云母石英闪长岩体位于甘孜-理塘蛇绿混杂岩带南段以东,其锆石U-Pb年龄值为210±1Ma,表明其成岩年龄为晚三叠世。岩体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其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向右缓倾型,轻稀土元素富集明显,Eu负异常明显,表明岩浆演化过程中部分斜长石经历了结晶分离过程。构造环境判别图解显示,木里杨房沟黑云母石英闪长岩形成于与甘孜-理塘蛇绿混杂岩带闭合的火山弧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孜-理塘蛇绿混杂岩带 锆石U-PB定年 构造背景 木里 杨房沟 闪长岩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炉霍—道孚小区如年各岩组构造地层解析
18
作者 徐刚 江元生 +3 位作者 徐天德 魏永峰 文建华 孙宝伟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9-47,共9页
"构造岩片四维裂拼复原法"是一种近年来在造山带地质填图中取得较大成就的方法。运用此方法对长期以来存在争议的如年各岩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解析,从物态、时态、相态、位态和变形、变质等多方面对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认为如... "构造岩片四维裂拼复原法"是一种近年来在造山带地质填图中取得较大成就的方法。运用此方法对长期以来存在争议的如年各岩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解析,从物态、时态、相态、位态和变形、变质等多方面对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认为如年各岩组在纵向上构造叠置,整体有序,局部无序;横向上各岩性层不能稳定延伸,构成大级别的构造透镜网络系统,显示如年各岩组经历了早期沉积混杂和后期构造混杂双重效应才构成了目前这样一套典型的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体。这一研究成果不仅提高了如年各岩组的研究程度,而且重新阐述了如年各岩组的原始定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如年各岩组 构造 地层 四川炉霍—道孚小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道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水质中硒和碲的含量
19
作者 庞艳秋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116,共4页
硒是人体必要的微量元素,不能合成,只能从外界摄取,但是摄取过多会引起中毒^([1-2])。碲是人体非必需的有隐毒性的微量元素,碲的化合物几乎都有毒^([3])。目前硒和碲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原子荧光光谱法^([4])、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 硒是人体必要的微量元素,不能合成,只能从外界摄取,但是摄取过多会引起中毒^([1-2])。碲是人体非必需的有隐毒性的微量元素,碲的化合物几乎都有毒^([3])。目前硒和碲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原子荧光光谱法^([4])、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5])、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6])、极谱法^([7])、原子吸收光谱法^([8])等,而关于水质中硒、碲元素的同时测定还没报道过。虽然,环保标准HJ 700—2014《水质65种元素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中的ICP-MS可以测定硒和碲,但是测定时两个元素的内标不同,需要单独测定。鉴于此,本工作采用盐酸和硝酸水浴消解,硼氢化钾作为还原剂与正四价的硒和碲生成氢化物,以双道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硒和碲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原子荧光光谱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 极谱法 四价 水质中硒 水浴消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丁GIS的绵竹市九龙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潜力探讨
20
作者 黎鹏 汤济洲 陈联海 《南方农业》 2025年第3期57-63,共7页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区的选址,涉及自然、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以四川省绵竹市九龙镇为例,为研究该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潜力,结合该镇土地资源环境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特点,以行政村为基本评价单元,利用资料收集、内业判读、外业调查...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区的选址,涉及自然、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以四川省绵竹市九龙镇为例,为研究该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潜力,结合该镇土地资源环境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特点,以行政村为基本评价单元,利用资料收集、内业判读、外业调查核实等方法,综合运用GIS等空间分析软件,采用层次分析法及熵权法,对农用地整治潜力、建设用地整治潜力和乡村生态保护修复潜力进行综合分析评价,认为该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潜力区可划分为重点整治区、一般整治区和潜在整治区3类,由此提出因地制宜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潜力分析要紧密结合区域发展和土地利用格局目标、根据潜力科学合理选择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模式的优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域土地 地理信息系统(GIS) 综合整治 潜力 四川省绵竹市九龙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