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沐川地区中三叠统凝灰岩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文俊 任光明 +1 位作者 庞维华 赵俊兴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85-597,共13页
中国西南地区中三叠世雷口坡组或关岭组下部及底部普遍发育多层凝灰岩。已有研究显示,早三叠世—中三叠世出现了生态环境间歇性恶化和生物迟滞复苏,划分中国中三叠统安尼阶-拉丁阶界线的标志化石还未寻找到,这些问题是否与火山活动有关... 中国西南地区中三叠世雷口坡组或关岭组下部及底部普遍发育多层凝灰岩。已有研究显示,早三叠世—中三叠世出现了生态环境间歇性恶化和生物迟滞复苏,划分中国中三叠统安尼阶-拉丁阶界线的标志化石还未寻找到,这些问题是否与火山活动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文章对四川沐川地区河口剖面中三叠统雷口坡组下部的凝灰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获得中三叠统安尼阶-拉丁阶界线年龄为(242.5±1.2)Ma(MSWD=0.93,n=22),此年龄结果与国际地层年代表(2020版)建议的安尼阶-拉丁阶界线年龄(242 Ma)较为吻合,证实沐川地区雷口坡组沉积时代为中三叠世安尼期和拉丁期。凝灰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出明显富K_(2)O、MgO,明显负铕异常的特征,其物源可能来自古特提斯洋俯冲作用形成的大陆岩浆弧。多期次的火山活动可能是导致早三叠世—中三叠世生态环境间歇性恶化和生物迟滞复苏的重要原因,安尼期-拉丁期交替时期发生的火山活动可能影响了生物的演化,故难以寻找到划分中国中三叠统安尼阶-拉丁阶界线的标志化石,加强对中三叠世火山活动的研究,对中国三叠系划分方案、中三叠世地层划分对比及探索三叠纪生物演化与复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凝灰岩 锆石U-PB定年 雷口坡组 拉丁阶 沐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马楠幅1:50 000地质图数据库
2
作者 何利 刘建清 +3 位作者 江永富 胡宇瀚 吴浪 贺飞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24-137,共14页
云南马楠幅(H48E024007)1:50 000地质图数据库是按《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DD 2019-01)和地质行业的统一标准及要求,在综合分析前人资料、野外踏勘、剖面测制、野外路线调查的基础上开展,采用数字填图系统(DGSS)进行野外地质... 云南马楠幅(H48E024007)1:50 000地质图数据库是按《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DD 2019-01)和地质行业的统一标准及要求,在综合分析前人资料、野外踏勘、剖面测制、野外路线调查的基础上开展,采用数字填图系统(DGSS)进行野外地质填图和数据库建设,并应用室内与野外填编图相结合的方法完成,加强了含矿地层、岩石、构造的调查,突出了岩性、构造填图和特殊地质体及非正式填图单元的表达。地质图面上突出了火山岩、非正式填图单元和特殊岩性的岩性花纹等信息的表达,从而丰富了地质图的内容,使得地质图面美观、地质信息直观,增强了地质图利用效果,综合体现了成果的可靠性、创新性及应用性。厘定了构造形态及构造变形特征;对区内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总结了地质灾害的类型、发育规模及分布状况;详细调查了马楠云海和马楠云海之上的大草原。共划分出26个组级地层单位,并在此基础上划分出12个段级地层填图单位,在综合1:200 000区域地质调查、邻区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岩石地层清理资料及野外试填图的基础上,提出了各填图单位的岩石组合特征。数据量约为169 MB,反映了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最新成果,为该区下一步开展矿产地质调查、地质灾害防治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基础性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库 地质图 1:50000 H48E024007 地质调查工程 马楠幅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南沐川地区上二叠统宣威组底部Nb-REE超常富集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0
3
作者 文俊 刘治成 +11 位作者 竹合林 张航飞 张金元 钟海仁 陈东方 郭文彦 游学军 赵伟 凌茂前 李鹏程 何永刚 郭宇衡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45-1071,共27页
在川南沐川地区发现了四川首例古风化壳-沉积型Nb-REE多金属矿,为了填补四川地区同类型矿产的研究空白和厘清沐川地区宣威组底部Nb-REE多金属矿的富集特征和成因机制,开展了野外实地调查、岩石地球化学等系统性研究,探讨其富集特征、物... 在川南沐川地区发现了四川首例古风化壳-沉积型Nb-REE多金属矿,为了填补四川地区同类型矿产的研究空白和厘清沐川地区宣威组底部Nb-REE多金属矿的富集特征和成因机制,开展了野外实地调查、岩石地球化学等系统性研究,探讨其富集特征、物源和成因机制及与新生代攀西地区稀土矿床的成因联系。研究结果表明,川南沐川地区宣威组底部Nb-REE多金属富集层产于宣威组底部,厚度5.09~15.33 m,平均厚度10.10 m,w(Nb_(2)O_(5))为37~909μg/g,平均256μg/g,稀土元素总量0.02%~1.55%,平均0.12%;下部紫红色铁质泥岩型Nb-REE多金属富集层的物源主要来源于峨眉山玄武岩,上部灰白色、浅灰绿色、灰色、深灰色泥岩型Nb-REE多金属富集层除了峨眉山玄武岩的剥蚀产物提供物源外,同时还有大量碱性火山灰的混入;Nb-REE多金属富集层中的稀土元素总量及铌元素含量总体上呈“先增加、再降低”的变化规律,稀土元素在紫红色铁质泥岩中的富集程度比铌元素高,铌、稀土元素含量变化曲线在上部的灰白色、浅灰绿色、灰色、深灰色泥岩中表现出“同增同减”的规律;沐川地区Nb-REE多金属富集层的成矿模式可分为峨眉山玄武岩喷溢阶段、风化富集阶段、沉积富集阶段和盖层沉积阶段4个阶段,成矿作用以风化淋滤和沉积作用为主。沐川地区晚二叠世Nb-REE成矿及新生代攀西地区稀土矿床与峨眉山地幔柱分别有着直接和间接的联系,研究两者的成因联系有利于拓展战略性关键矿产的找矿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稀土元素 宣威组 富集特征 成因 沐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峨边县玄武岩矿综合开发利用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张航飞 韩晓影 +2 位作者 竹合林 钟强生 梁成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05-606,614,共3页
大量研究证明,玄武岩附加价值极高,只进行简单的破碎用作路基的垫石或混凝土骨料,则会造成矿产资源价值大打折扣,因此需寻求更科学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方案(张凯军等,2021)。采取野外露头调查、钻探工程及采样测试分析等手段,在四川峨边... 大量研究证明,玄武岩附加价值极高,只进行简单的破碎用作路基的垫石或混凝土骨料,则会造成矿产资源价值大打折扣,因此需寻求更科学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方案(张凯军等,2021)。采取野外露头调查、钻探工程及采样测试分析等手段,在四川峨边地区发现了峨眉山玄武岩组(P2e)上部的致密块状玄武岩符合拉丝玄武岩原料要求,其矿石组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块状 混凝土骨料 综合开发利用 附加价值 钻探工程 矿产资源价值 四川峨边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雷波矿集区磷矿沉积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君 张玙 +3 位作者 杨豫川 程文斌 董千平 秘贤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8年第4期76-84,共9页
四川雷波地区磷矿属于中国昆阳式海相沉积型磷矿,赋存于下寒武统梅树村阶麦地坪组地层中。通过野外实测剖面,重点研究其岩石学和沉积相特征,在矿集区建立了潮坪沉积体系,判断麦地坪组以潮下带沉积为主,潮间带和潮上带沉积不发育,总体表... 四川雷波地区磷矿属于中国昆阳式海相沉积型磷矿,赋存于下寒武统梅树村阶麦地坪组地层中。通过野外实测剖面,重点研究其岩石学和沉积相特征,在矿集区建立了潮坪沉积体系,判断麦地坪组以潮下带沉积为主,潮间带和潮上带沉积不发育,总体表现为海侵-海退-海侵的垂向沉积组合。沉积相在矿集区呈环带状分布,磷矿层厚度与地层厚度大体呈正相关关系。磷矿床的岩相古地理类型直接影响了磷质颗粒的物理富集过程,其中潮下高能带为磷矿沉积的最有利相带,是今后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矿 麦地坪组 沉积相 成矿规律 沉积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马边地区找矿新发现:磷—铅—萤石矿三位一体找矿新模型 被引量:6
6
作者 文俊 张航飞 +1 位作者 竹合林 李复勇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02-1803,共2页
近年,在实施马边地区永红磷矿勘探项目过程中,新发现了铅矿和萤石矿,从此建立了马边地区磷—铅—萤石矿三位一体找矿新模型,促进了马边地区从以往的单一矿种(磷矿)勘查开发历史转型升级为目前的多矿种多空间(磷—铅—萤石矿)勘查开发现... 近年,在实施马边地区永红磷矿勘探项目过程中,新发现了铅矿和萤石矿,从此建立了马边地区磷—铅—萤石矿三位一体找矿新模型,促进了马边地区从以往的单一矿种(磷矿)勘查开发历史转型升级为目前的多矿种多空间(磷—铅—萤石矿)勘查开发现状。四川恰好属于缺乏萤石矿和无萤石成矿区带的地区(王吉平等,2010),在川西南峨边—金阳大断裂带上的马边地区发现萤石矿床,萤石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有重要应用,未来需求将呈快速增长趋势(陈军元等,2021),无疑对乌蒙山马边地区的扶贫攻坚和经济发展具有实际意义,对川西南峨边—金阳大断裂带的区域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石矿床 成矿区带 区域找矿 勘查开发 战略性新兴产业 勘探项目 川西南 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广元地区首次发现构造-层控型天然沥青矿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君 陈敏 +5 位作者 贺勇 游学军 赵伟 凌茂前 张芹贵 祝建华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89-290,共2页
1研究目的(Objective)天然沥青是天然生成的固体或半固体的地沥青和沥青岩(含沥青质的岩石),具有高温稳定性佳、一般不含任何毒素、黏附力强以及抗老化、抗水损等特点,主要用于漆料、沥青改性剂等,特别是用作优质沥青改性剂受到国内外... 1研究目的(Objective)天然沥青是天然生成的固体或半固体的地沥青和沥青岩(含沥青质的岩石),具有高温稳定性佳、一般不含任何毒素、黏附力强以及抗老化、抗水损等特点,主要用于漆料、沥青改性剂等,特别是用作优质沥青改性剂受到国内外公路建筑业界的推广。上个世纪发现的新疆克拉玛依乌尔禾天然沥青矿曾是中国唯一的天然沥青矿床,开采利用最早,经多年开采,目前资源已接近枯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沥青 沥青岩 沥青改性剂 新疆克拉玛依 高温稳定性 四川广元 地沥青 半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沐川地区黏土岩型铌—稀土矿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张航飞 文俊 +3 位作者 刘治成 竹合林 陈东方 钟海仁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83-184,共2页
2011年至今,中国地质调查局已完成"我国三稀矿产资源战略调查研究"、"稀有稀土稀散矿产调查"、"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调查"等多个工程项目(王登红,2019),实现锂、铍、铌、钽、稀土等三稀金属矿产的找矿新... 2011年至今,中国地质调查局已完成"我国三稀矿产资源战略调查研究"、"稀有稀土稀散矿产调查"、"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调查"等多个工程项目(王登红,2019),实现锂、铍、铌、钽、稀土等三稀金属矿产的找矿新突破对象多为岩浆岩型铌钽矿、矿物型稀土矿及南方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而本次研究的黏土岩型铌、稀土矿则较少提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岩型铌—稀土矿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乐山地区二叠纪—侏罗纪多个含铜层位铜矿找矿工作思考 被引量:2
9
作者 文俊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616-1617,M0002,共3页
铜作为我国一种大宗有色金属矿产,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电力电子、交通运输、建筑和国防工业等领域。据2020年统计资料,我国的铜资源消费量约占全球的60%,但全球的铜资源主要集中于智利、秘鲁、墨西哥等国家,我国铜矿资源禀赋较差,对外... 铜作为我国一种大宗有色金属矿产,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电力电子、交通运输、建筑和国防工业等领域。据2020年统计资料,我国的铜资源消费量约占全球的60%,但全球的铜资源主要集中于智利、秘鲁、墨西哥等国家,我国铜矿资源禀赋较差,对外依存度持续多年超过70%(陈甲斌,2022)。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在受全球资源问题政治化、资源民族主义全球化、矿产品价格金融化等因素影响下,我国的铜矿供应链安全常常受到威胁,我国铜资源安全形势变得更加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峨眉山玄武岩 宣威组 飞仙关组 铜街子组 沙溪庙组 铜矿化体 乐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南雷波小沟早寒武世磷矿床磷酸盐富集沉降机制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畅 程文斌 +6 位作者 张玙 杨豫川 金灿海 董树义 张君 赵伟 李承泽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63-576,共14页
为了解我国扬子地区早寒武世磷块岩矿床磷酸盐的富集沉降机制,本文以川西南雷波县小沟大型磷矿床为解剖对象,采用共焦激光拉曼和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分析(LA-ICP-MS)技术,从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小沟... 为了解我国扬子地区早寒武世磷块岩矿床磷酸盐的富集沉降机制,本文以川西南雷波县小沟大型磷矿床为解剖对象,采用共焦激光拉曼和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分析(LA-ICP-MS)技术,从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小沟矿床磷块岩主要由胶磷矿、碳酸盐矿物、有机质、硅质及少量黄铁矿组成;矿石中微生物发育,鉴定其可能为Eoentophysalis和Obruchevella;胶磷矿LA-ICP-MS原位REE分析表明,所有点位均具明显的负Ce异常,指示沉积成矿过程中氧化—次氧化的底层水与孔隙水条件。综合上述研究认为,成矿与有机质沉降及胞外聚合物(EPS)关系密切:①氧化—次氧化底层水条件下,生物有机质沉降,并在埋藏过程中迅速分解导致孔隙水中溶解磷酸盐达到过饱和是磷富集沉淀的主因。②胞外聚合物(EPS)粘附细胞和有机碎屑,加速了生物有机质的聚集沉降,埋藏过程中,胞外聚合物为磷质聚集提供大量成核位点,促进了胶磷矿的快速析出与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南 雷波县小沟磷矿 富集沉降 激光拉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北部海湾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及输运趋势 被引量:1
11
作者 曾维特 张东强 +4 位作者 刘兵 杨永鹏 张航飞 吴多誉 王晓林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8,共9页
对海南岛北部海湾(海口湾、铺前湾、木兰湾和东寨港)192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分析,基于粒级组分划分沉积物类型,利用Flemming三角图式法进行沉积动力分区,采用二维粒径趋势分析模型(GSTA)分析沉积物输运趋势。结果表明:研究区... 对海南岛北部海湾(海口湾、铺前湾、木兰湾和东寨港)192站位的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分析,基于粒级组分划分沉积物类型,利用Flemming三角图式法进行沉积动力分区,采用二维粒径趋势分析模型(GSTA)分析沉积物输运趋势。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类型包括砾、砂质砾、砂、粉砂质砂、砂质粉砂和粉砂,其中,砂分布面积最广,其次为粉砂质砂,沉积物粒度由南往北依次呈“细—粗”旋回式变化,近岸和口门外砂体分选性较好,东寨港内湾和琼州海峡中部沉积物分选性差。研究区整体以偏高能环境为主,物质输运方式包括河流输沙、海岸侵蚀、沿岸输沙和底床剥蚀,其中,北部海峡潮余流作用强劲,表层沉积物存在EW向输运趋势;海湾中部受波浪和潮流的共同影响,于白沙浅滩处(如意人工岛)形成一个沉积汇聚中心;河口区受波浪、径流和潮流季节交替性作用控制,洪季时口门形成的堆积沙体,在NE向浪和W向沿岸流的侵蚀搬运作用下,向西输运至海口湾;近岸区主要受波浪改造作用影响,其中,铺前湾和木兰湾海域沉积物由海向岸搬运,趋势与波浪和涨潮流作用方向一致;东寨港水动力条件较弱,沉积物无明显输运趋势。研究结果揭示了本区海湾现代沉积特征及陆海交互作用,可为海岸侵蚀防护、航道安全保障和海洋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北部海湾 沉积物 粒度特征 输运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刚察泉吉地区中酸性侵入岩年代学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国栋 徐争启 +9 位作者 龚骏 奉军 韩亚彪 张建旺 周洋 黄泽森 曾学锋 张开桔 王建康 程健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3-126,共14页
青海刚察泉吉地区中酸性侵入岩发育,为了进一步查明侵入岩的特征、侵入时代和形成环境,对其进行了地质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研究.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研究区中酸性侵入岩侵位年龄主要集中在430-455 Ma,指示岩体为晚奥陶... 青海刚察泉吉地区中酸性侵入岩发育,为了进一步查明侵入岩的特征、侵入时代和形成环境,对其进行了地质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研究.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研究区中酸性侵入岩侵位年龄主要集中在430-455 Ma,指示岩体为晚奥陶世-早志留世,指示两个期次岩浆产物,侵位于巴龙贡噶尔组的花岗闪长岩测年结果显示锆石206Pb/238U值为444±11 Ma,指示该花岗闪长岩体的侵位时代属晚奥陶世,因此限定了巴龙贡噶尔组(Sb) 时代上限应该早于晚奥陶世.从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来看,花岗岩类表现为富钾、准铝-过铝质,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 和Ba,亏损高场强元素Nb、Ti和P,具弱铕负异常;闪长岩类表现为富钾、准铝质、铕负异常特征不明显.从形成环境来看,研究区中酸性侵入岩均具有大陆碰撞环境的特征.结合区域地质构造环境及前人研究成果,研究区侵入岩是俯冲-碰撞环境下晚奥陶世-早志留世的加里东期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酸性侵入岩 LA-ICP-MS锆石U-PB定年 地球化学 年代学 泉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岩石结构和地化特征看巴楚隆起上寒武统白云岩的成因及演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谢世文 张东辉 +2 位作者 竹合林 曾祥亮 李小东 《海相油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1-50,共10页
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上寒武统发育一套极具勘探价值的厚层白云岩。基于该白云岩的钻井取心与薄片鉴定,将其分类为结晶白云岩、泥微晶白云岩、具残余(颗粒)结构白云岩及过渡型白云岩。运用多种地化分析和测试手段,认为上寒武统白云岩主要... 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上寒武统发育一套极具勘探价值的厚层白云岩。基于该白云岩的钻井取心与薄片鉴定,将其分类为结晶白云岩、泥微晶白云岩、具残余(颗粒)结构白云岩及过渡型白云岩。运用多种地化分析和测试手段,认为上寒武统白云岩主要经历了(准)同生(蒸发泵、渗透回流)白云石化—埋藏白云石化—后期局部热液改造三个阶段,导致研究区白云石化的流体主要为高盐度卤水、埋藏残余海水以及深部热液流体,整个白云石化过程中岩石结构也发生相应演化。泥微晶白云岩主要形成于(准)同生期萨布哈环境,过渡型白云岩及残余结构白云岩由白云石化不彻底或选择性白云石化作用形成,结晶白云岩由埋藏白云石化作用形成。存在自生矿物、高Ba/Sr值、稀土Eu富集以及包裹体测温均显示深部热液对白云岩具有局部改造作用,该类白云石通常具有波状消光的特征。经过热液溶蚀改造的白云岩储集空间变好,这对白云岩储层的勘探具有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寒武统 白云岩 成岩作用 热液溶蚀作用 岩石成因 巴楚隆起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北及邻区安尼阶底界锆石U-Pb定年及对生物复苏的启示 被引量:1
14
作者 任光明 朱同兴 +6 位作者 庞维华 王立全 金灿海 卢君勇 文俊 张鹏 周洋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770-2784,共15页
我国西南地区广泛分布着中-下三叠统海相(包括盆地相、斜坡相及台地相)沉积地层和多层凝灰岩。通过采用锆石LA-ICP-MS U-Pb测年方法,对黔西地区沙窝剖面和彝良柳溪剖面中/下三叠统界线上凝灰岩首次进行了锆石微区同位素定年,分别获得界... 我国西南地区广泛分布着中-下三叠统海相(包括盆地相、斜坡相及台地相)沉积地层和多层凝灰岩。通过采用锆石LA-ICP-MS U-Pb测年方法,对黔西地区沙窝剖面和彝良柳溪剖面中/下三叠统界线上凝灰岩首次进行了锆石微区同位素定年,分别获得界线年龄为247.2±2.4Ma(2σ,MSWD=0.85)和247.4±1.4Ma(2σ,MSWD=0.51),界定了"黔中隆起"及北部坳陷区中/下三叠统界线时限,此年龄结果与国际地层年代表(2018版)建议的奥伦尼克阶/安尼阶(Olenekian-Anisian)界线年龄247.2Ma以及贵州关刀剖面Olenekian-Anisian界线附近凝灰岩锆石TIMS年龄247.2±0.1Ma高度吻合。凝灰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出富集K2O、MgO,具明显负铕异常的特征,其物源可能来自古特提斯洋俯冲作用形成的大陆岩浆弧。幕式的火山活动可能是导致早-中三叠世生态环境间歇性恶化和生物迟滞复苏的重要原因,而深化对三叠纪幕式岩浆活动的认识,为我国西南地区三叠纪地层划分对比、构造演化以及探索三叠纪生物复苏-辐射与生态系统协同演化等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尼阶 中-下三叠统 锆石U-PB定年 凝灰岩 生物复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切穷地区早侏罗世花岗岩年代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15
作者 黄泽森 张开桔 +3 位作者 周洋 黄文 韩亚彪 莫旭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58-573,共16页
西藏切穷地区早侏罗世花岗岩岩体位于西藏冈底斯构造—岩浆带之中带。其主要岩性为不等粒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研究区花岗岩岩体侵位年龄主要集中在(192.8±1.3 Ma^189.1±0.66 Ma),属早侏罗... 西藏切穷地区早侏罗世花岗岩岩体位于西藏冈底斯构造—岩浆带之中带。其主要岩性为不等粒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研究区花岗岩岩体侵位年龄主要集中在(192.8±1.3 Ma^189.1±0.66 Ma),属早侏罗世。花岗岩SiO2=65.58%~75.57%,K2O+Na2O=7.00%~8.25%,铝饱和指数A/CNK=0.81~1.33;轻重稀土元素分馏较明显,(La/Yb)N=2.47~42.03,负Eu异常,δEu=0.27~0.72;微量元素表现出Rb、Th、U、La和Ce的强烈富集,Nd、Hf、Sm、Y、Yb和Lu相对富集,K、Nb、Sr、P和Ti元素相对亏损的特点,属高钾钙碱性S型花岗岩系列。根据岩体的成因类型并结合区域构造环境演化,分析认为研究区花岗岩形成于同碰撞环境,是壳源岩石重熔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定年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花岗岩 冈底斯 构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南沐川地区宣威组底部铌-稀土多金属富集层富集规律、沉积环境与成矿模式 被引量:23
16
作者 文俊 刘治成 +11 位作者 赵俊兴 竹合林 张航飞 张金元 陈东方 钟海仁 郭文彦 游学军 赵伟 凌茂前 李鹏程 何永刚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92-615,共24页
云南、贵州地区对晚二叠世宣威组底部Nb-REE多金属富集层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其成因还有较大争议。为厘清沐川地区宣威组底部Nb-REE多金属富集层成因机制及富集规律,本研究开展了野外实地调查、矿物学、岩相古地理与岩石地球化学等... 云南、贵州地区对晚二叠世宣威组底部Nb-REE多金属富集层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其成因还有较大争议。为厘清沐川地区宣威组底部Nb-REE多金属富集层成因机制及富集规律,本研究开展了野外实地调查、矿物学、岩相古地理与岩石地球化学等系统性研究,探讨其物源、富集规律,建立了成矿模式。结果表明,川南沐川地区宣威组底部Nb-REE多金属富集层产出于宣威组底部,厚度介于5.09~15.33 m之间,平均厚度10.10 m,铌氧化物(Nb;O;)含量为37.0~909μg/g,平均256μg/g,稀土总量为200~15500μg/g,平均1200μg/g;独立的稀土矿物极少,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可能是以类质同象替代的形式赋存于黏土矿物中为主,未发现独立的铌矿物,铌元素的富集可能主要与锐钛矿有关;下部紫红色铁质泥岩属于残积平原相,其上覆的灰白色、浅灰绿色铝质泥岩属于较平静的滨湖亚相环境,上部的灰色泥岩、深灰色碳质泥岩属于较平静的浅湖亚相环境;下部紫红色铁质泥岩Nb-REE多金属富集层的物源主要来源于峨眉山玄武岩,上部另外峨眉山地幔柱消亡阶段喷发的碱性火山灰也可能提供了部分物源;Nb-REE多金属富集层中的稀土总量及铌元素含量总体上呈"先增加、再降低"的变化规律,稀土元素在紫红色铁质泥岩中的富集程度比铌元素高,铌、稀土元素含量变化曲线在上部的灰白色、浅灰绿色、灰色、深灰色泥岩中表现出"同增同减"的规律;沐川地区Nb-REE多金属富集层的成矿模式可分为峨眉山玄武岩喷溢阶段、风化富集阶段、沉积富集阶段和盖层沉积阶段等4个阶段,成矿作用以风化淋滤和沉积作用为主;以上成果对西南地区关键金属找矿和补充完善峨眉山大火成岩成矿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沐川 Nb-REE多金属富集层 宣威组 物源 富集规律 成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南沐川地区首次发现宣威组底部古风化壳-沉积型铌、稀土矿 被引量:14
17
作者 文俊 竹合林 +6 位作者 张金元 张航飞 郭文彦 游学军 赵伟 李鹏程 陈东方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70-971,共2页
1研究目的(Objective)本项目为四川省自然资源厅2020年省政府性投资地质勘查项目,总体目标任务是对川南沐川县建和乡宣威组(P_(3x))底部的铌、稀土矿进行勘查,提交可供普查的矿产地1处。本项目设计钻孔揭露宣威组(P_(3x))与峨眉山玄武岩... 1研究目的(Objective)本项目为四川省自然资源厅2020年省政府性投资地质勘查项目,总体目标任务是对川南沐川县建和乡宣威组(P_(3x))底部的铌、稀土矿进行勘查,提交可供普查的矿产地1处。本项目设计钻孔揭露宣威组(P_(3x))与峨眉山玄武岩(P_3e)界线,评价宣威组(P_(3x))底部古风化壳含矿性,希望在"三稀"找矿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乌蒙山贫困地区脱贫提供技术服务和支撑产业规划、扶贫开发提供资源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贫开发 稀土矿 古风化壳 宣威组 峨眉山玄武岩 沐川县 地质勘查项目 沉积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北部海湾表层海水重金属分布特征、主控因素及污染评价 被引量:5
18
作者 曾维特 张东强 +4 位作者 刘兵 杨永鹏 张航飞 吴多誉 王晓林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6-167,共12页
对海南岛北部海湾研究区表层海水进行调查取样及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查明表层海水中重金属(溶解态)As、Cd、Cr、Cu、Hg、Pb和Zn含量及其空间分布。基于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明确海水中溶解态重金属来源并研究控制其分布的主要因子,基于单... 对海南岛北部海湾研究区表层海水进行调查取样及地球化学分析测试,查明表层海水中重金属(溶解态)As、Cd、Cr、Cu、Hg、Pb和Zn含量及其空间分布。基于相关性分析和因子分析明确海水中溶解态重金属来源并研究控制其分布的主要因子,基于单因子污染指数和权重修正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研究区海域海水重金属污染情况。结果表明,表层海水中As、Cd、Cu、Hg、Pb和Zn平均含量分别为0.58、0.14、8.68、0.057、2.07和26.24μg·L^(-1),Cr含量低于检测限。重金属含量高值区主要分布于东寨港、铺前湾湾顶及东侧沿岸、迈雅河与道孟河河口处。南渡江入海口、如意岛周边海域和海口湾近岸海域,表层海水清洁度高,评价为无污染。海口港外围、迈雅河与道孟河入海口、铺前湾湾顶及东侧沿岸、木兰湾西侧,污染程度低—中等。东寨港内部污染程度中等—严重,其中演丰河入海口污染程度最为严重。重金属污染严重程度从大到小为Pb、Cu、Zn、Hg、Cd、As,应将Pb、Cu和Zn同时作为今后该海域环境重点监测对象。近岸海水中重金属主要来自陆源输入,其次为船舶污染,同时还包括大气输入、农业和水产养殖业等污染源。高盐度低p H可促使重金属从水体悬浮颗粒中解吸释放,此外水动力条件也是重金属分布差异性主控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北部 表层海水 重金属 分布特征 环境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南沐川地区上二叠统宣威组底部发现镓矿床 被引量:3
19
作者 文俊 竹合林 +6 位作者 张航飞 张金元 郭文彦 游学军 赵伟 陈东方 钟海仁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93-994,共2页
1研究目的(Objective)通过实施2020年四川省自然资源厅省政府性投资地质勘查项目,对沐川地区上二叠统宣威组底部泥岩中赋存的稀有、稀土、稀散元素进行调查评价,了解“三稀”元素含量与找矿前景,希望在“三稀”找矿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1研究目的(Objective)通过实施2020年四川省自然资源厅省政府性投资地质勘查项目,对沐川地区上二叠统宣威组底部泥岩中赋存的稀有、稀土、稀散元素进行调查评价,了解“三稀”元素含量与找矿前景,希望在“三稀”找矿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乌蒙山贫困地区脱贫提供技术服务和支撑产业规划、扶贫开发提供资源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贫开发 稀散元素 宣威组 沐川 支撑产业 地质勘查项目 上二叠统 调查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南沐川地区上二叠统宣威组底部发现新类型(沉积型)钛矿床 被引量:2
20
作者 文俊 竹合林 +5 位作者 刘治成 张航飞 张金元 赵伟 郭文彦 陈东方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73-674,共2页
1研究目的(Objective)通过实施四川省自然资源厅2020年省政府性投资地质勘查项目及四川省自然资源厅科技项目,在沐川地区宣威组底部首次发现了钛元素超常富集,通过野外实地调查、矿物学、岩相古地理与岩石地球化学等系统性研究,在富集... 1研究目的(Objective)通过实施四川省自然资源厅2020年省政府性投资地质勘查项目及四川省自然资源厅科技项目,在沐川地区宣威组底部首次发现了钛元素超常富集,通过野外实地调查、矿物学、岩相古地理与岩石地球化学等系统性研究,在富集规律、成因机制等方面取得了新认识,研究成果对西南地区战略性关键金属找矿和拓展找矿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地球化学 宣威组 岩相古地理 上二叠统 富集规律 野外实地调查 找矿空间 成因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