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断控气藏的动态成藏物理模拟与启示--以柴达木盆地西北地区典型气藏为例
被引量:
8
1
作者
罗群
王仕琛
+4 位作者
贾春
代兵
张宏利
文璠
邱兆轩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90-803,共14页
天然气成藏过程的动态物理模拟是揭示天然气运聚成藏机理、总结其分布规律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天然气本身特性,使得“易泄漏、难动态、难观察”成为天然气运聚动态成藏物理模拟的最大问题。为了揭示断控气藏运聚成藏机制,总结其气藏形...
天然气成藏过程的动态物理模拟是揭示天然气运聚成藏机理、总结其分布规律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天然气本身特性,使得“易泄漏、难动态、难观察”成为天然气运聚动态成藏物理模拟的最大问题。为了揭示断控气藏运聚成藏机制,总结其气藏形成序列和分布模式,以柴达木盆地西北地区东坪、马海—南八仙典型气藏为例,在建立各个典型气藏成藏演化地质模式基础上,针对气藏模拟存在的问题,设计了既能实现构造动态变化过程,同时又能清晰观察气体充注、运移、聚集现象的“一种可调式天然气运聚成藏模拟装置”。运用该装置成功模拟了东坪、马海—南八仙等典型气藏形成过程,明确了断层不仅作为气体运移和传递动力的通道,还控制了演化序列和分布模式;建立了“晚期成藏”和“长期成藏”两种不同类型天然气藏的形成演化序列模式,揭示了“断传高压驱动”天然气运移成藏机理,明确“深浅共存、浅差深好”的天然气藏纵向保存系列,提出了“有浅(浅层气藏)必有深(深层气藏)”,据“浅”寻找“深”的天然气勘探新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控气藏
天然气成藏
物理模拟
柴达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亚龙日地区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
2
作者
田绍海
李佑国
+4 位作者
彭柱源
李威
余乐
袁华云
张伟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5-74,共10页
通过对纳屋错蛇绿混杂岩带内硅质岩岩石学以及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探讨其成因和沉积环境。结果表明:(1)该区硅质岩露头以岩片形式产出,与相邻地质体呈断层接触;(2)硅质岩的SiO_2质量分数为83.32%~94.37%,w(SiO_2)/w(...
通过对纳屋错蛇绿混杂岩带内硅质岩岩石学以及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探讨其成因和沉积环境。结果表明:(1)该区硅质岩露头以岩片形式产出,与相邻地质体呈断层接触;(2)硅质岩的SiO_2质量分数为83.32%~94.37%,w(SiO_2)/w(Al_2O_3)为14.65~49.02,w(Al_2O_3)/w(Al_2O_3+Fe_2O_3+MnO)为0.58~0.79,表明其形成受陆源物质影响,含有较高比例的陆源泥质沉积物;(3)Al-Fe-Mn成因判别图显示为生物成因硅质岩而非热水成因;(4)w(Al_2O_3)/w(Al_2O_3+Fe_2O_3)为0.59~0.80,结合100×w(Fe_2O_3)/w(SiO_2)-100×w(Al_2O_3)/w(SiO_2)和w(Fe_2O_3)/w(TiO_2)-w(Al_2O_3)/w(Al_2O_3+Fe_2O_3)图解,以及稀土元素北美页岩标准化后显示出的平坦型稀土配分模式,Ce呈负异常特征,(w(La)/w(Ce))_N值为1.67~2.15,w(Ce)/w(Ce*)在0.46~0.61间,以上特征均显示其形成于大洋盆地到大陆边缘的构造环境。综合研究认为,纳屋错蛇绿混杂岩带内硅质岩为生物成因,其沉积环境为大洋盆地到大陆边缘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沉积环境
硅质岩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断控气藏的动态成藏物理模拟与启示--以柴达木盆地西北地区典型气藏为例
被引量:
8
1
作者
罗群
王仕琛
贾春
代兵
张宏利
文璠
邱兆轩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天然气研究院
四川省
地质矿产
勘查
开发局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二〇二地质队
出处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90-803,共14页
基金
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战略合作科技专项(ZLZX2020016)
大港油田科技项目“大港探区斜坡区油气分布有序性机理研究”联合资助。
文摘
天然气成藏过程的动态物理模拟是揭示天然气运聚成藏机理、总结其分布规律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天然气本身特性,使得“易泄漏、难动态、难观察”成为天然气运聚动态成藏物理模拟的最大问题。为了揭示断控气藏运聚成藏机制,总结其气藏形成序列和分布模式,以柴达木盆地西北地区东坪、马海—南八仙典型气藏为例,在建立各个典型气藏成藏演化地质模式基础上,针对气藏模拟存在的问题,设计了既能实现构造动态变化过程,同时又能清晰观察气体充注、运移、聚集现象的“一种可调式天然气运聚成藏模拟装置”。运用该装置成功模拟了东坪、马海—南八仙等典型气藏形成过程,明确了断层不仅作为气体运移和传递动力的通道,还控制了演化序列和分布模式;建立了“晚期成藏”和“长期成藏”两种不同类型天然气藏的形成演化序列模式,揭示了“断传高压驱动”天然气运移成藏机理,明确“深浅共存、浅差深好”的天然气藏纵向保存系列,提出了“有浅(浅层气藏)必有深(深层气藏)”,据“浅”寻找“深”的天然气勘探新理念。
关键词
断控气藏
天然气成藏
物理模拟
柴达木盆地
Keywords
fault⁃controlled gas reservoir
natural gas accumulation
physical simulation
Qaidam Basin
分类号
TE12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亚龙日地区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
2
作者
田绍海
李佑国
彭柱源
李威
余乐
袁华云
张伟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二〇二地质队
四川省
地质
调查院
出处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5-74,共10页
基金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基金资助项目(12120115028201)
文摘
通过对纳屋错蛇绿混杂岩带内硅质岩岩石学以及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探讨其成因和沉积环境。结果表明:(1)该区硅质岩露头以岩片形式产出,与相邻地质体呈断层接触;(2)硅质岩的SiO_2质量分数为83.32%~94.37%,w(SiO_2)/w(Al_2O_3)为14.65~49.02,w(Al_2O_3)/w(Al_2O_3+Fe_2O_3+MnO)为0.58~0.79,表明其形成受陆源物质影响,含有较高比例的陆源泥质沉积物;(3)Al-Fe-Mn成因判别图显示为生物成因硅质岩而非热水成因;(4)w(Al_2O_3)/w(Al_2O_3+Fe_2O_3)为0.59~0.80,结合100×w(Fe_2O_3)/w(SiO_2)-100×w(Al_2O_3)/w(SiO_2)和w(Fe_2O_3)/w(TiO_2)-w(Al_2O_3)/w(Al_2O_3+Fe_2O_3)图解,以及稀土元素北美页岩标准化后显示出的平坦型稀土配分模式,Ce呈负异常特征,(w(La)/w(Ce))_N值为1.67~2.15,w(Ce)/w(Ce*)在0.46~0.61间,以上特征均显示其形成于大洋盆地到大陆边缘的构造环境。综合研究认为,纳屋错蛇绿混杂岩带内硅质岩为生物成因,其沉积环境为大洋盆地到大陆边缘构造环境。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沉积环境
硅质岩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Keywords
geochemistry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siliceous rock
Bangong-Nujiang suture zone
分类号
P588.244 [天文地球—岩石学]
P512.2 [天文地球—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断控气藏的动态成藏物理模拟与启示--以柴达木盆地西北地区典型气藏为例
罗群
王仕琛
贾春
代兵
张宏利
文璠
邱兆轩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亚龙日地区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
田绍海
李佑国
彭柱源
李威
余乐
袁华云
张伟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