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冈底斯西段萨果花岗岩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丁枫 刘寿航 +2 位作者 高建国 李跃 徐忠彪 《矿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5-295,共11页
萨果花岗岩位于冈底斯西段中、南亚带交界位置,主要岩石类型有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斑岩,岩石总体上富Si,K,贫Mg,Ca,w(Si O2)=64.84%~70.1%,w(K2O)/w(Na2O)=1.21~1.75,A/CNK=0.99~1.2,w(Al2O3)介于14.48%~15.52%,属过铝质岩石,稀土总量(... 萨果花岗岩位于冈底斯西段中、南亚带交界位置,主要岩石类型有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斑岩,岩石总体上富Si,K,贫Mg,Ca,w(Si O2)=64.84%~70.1%,w(K2O)/w(Na2O)=1.21~1.75,A/CNK=0.99~1.2,w(Al2O3)介于14.48%~15.52%,属过铝质岩石,稀土总量(ΣREE)变化范围为256.1×10^(-6)~428.8×10^(-6),LREE/HREE>10,轻稀土富集,δEu=0.77~0.85,弱的铕负异常。Rb、Th和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而Ba、U和Ta等高场强元素亏损。岩石学特征表明岩石总体上具岛弧花岗岩特征,仅少数岩石显示碰撞花岗岩的特点,结合区域花岗岩浆演化和构造环境等地质背景,推断萨果花岗岩体可能形成于俯冲向同碰撞的过渡环境。二长花岗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88.6±1.5)Ma。萨果花岗岩是新特提斯洋向北俯冲的产物,表明印亚大陆碰撞起始时间晚于88.6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白垩世花岗岩 地球化学 年代学 冈底斯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木里海相侏罗纪地层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2
作者 王康明 龙斌 +3 位作者 李雁龙 朱科 杨泽湘 文登奎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21-427,共7页
在川滇金沙江-哀牢山结合带以东,从未发现过海相侏罗纪地层。笔者最近在其以东数百公里的四川省木里县瓦厂地区的甘孜-理塘结合带以东发现广泛分布的含层孔虫Claodocoropsismirabilis,珊瑚Thecosmiliacf.WeberiRegny,Pratethmoscf.disc... 在川滇金沙江-哀牢山结合带以东,从未发现过海相侏罗纪地层。笔者最近在其以东数百公里的四川省木里县瓦厂地区的甘孜-理塘结合带以东发现广泛分布的含层孔虫Claodocoropsismirabilis,珊瑚Thecosmiliacf.WeberiRegny,Pratethmoscf.discus,水螅Spongiomorphacf.robusta等生物群的海相侏罗纪地层。此套地层下部为陆源碎屑岩,上部为富产层孔虫、珊瑚、水螅的正常广海台地相碳酸盐岩,底部以底砾岩与下伏晚三叠世曲嘎寺组平行不整合接触。其岩性、生物组合均可与西藏昌都地块侏罗纪地层对比。本区侏罗纪沉积盆地是在晚三叠世古特提斯洋闭合的基础上,随新特提斯洋开合而发展演化的,消亡于古近纪初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海相侏罗纪地层 瑞环山组 立洲组 层孔虫 珊瑚 水螅 陆源碎屑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价元素在找矿评价工作中的意义和指示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刘炳璋 杨泽湘 王秀京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8-102,共5页
自然界中的变价元素广泛存在,不同价态的元素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性状,反映了不同的氧化还原环境,在成矿过程中形成各具特征的元素组合和矿物组合。利用Eh—pH图解和部分变价元素不同价态地化特征,分析自然界中矿物的稳定性和不同价态元... 自然界中的变价元素广泛存在,不同价态的元素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性状,反映了不同的氧化还原环境,在成矿过程中形成各具特征的元素组合和矿物组合。利用Eh—pH图解和部分变价元素不同价态地化特征,分析自然界中矿物的稳定性和不同价态元素的共存关系及迁移能力,从中提炼找矿信息,有利于提高野外找矿评价工作成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价元素 氧化还原 元素价态 指示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