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卧龙自然保护区一鬣羚死亡原因剖析 被引量:8
1
作者 李才武 瞿春茂 +6 位作者 金森燕 何永果 杨乾 杨波 王承东 刘世才 李德生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7-150,共4页
为调查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卧龙自然保护区每年冬季都会有野生鬣羚死亡的原因,作者对2015年1月6日卧龙自然保护区内1死亡的野生鬣羚进行病理、细菌、寄生虫病原等实验室诊断。根据实验室诊断结果,并综合分析野生鬣羚的生存环境,其死亡原... 为调查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卧龙自然保护区每年冬季都会有野生鬣羚死亡的原因,作者对2015年1月6日卧龙自然保护区内1死亡的野生鬣羚进行病理、细菌、寄生虫病原等实验室诊断。根据实验室诊断结果,并综合分析野生鬣羚的生存环境,其死亡原因为:受2008年汶川大地震影响,鬣羚野外栖息地遭受严重破坏,采食不足;且长期感染体表寄生虫疥螨,造成营养物质代谢障碍,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金黄色葡萄球菌侵入机体,引起全身多器官发生实质性病变而死亡。本研究结果为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人员对鬣羚及其他野生动物的保护提供了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鬣羚 地震 疥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环境及种群分布规律 被引量:3
2
作者 文冠一 《四川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71-73,共3页
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环境及种群分布规律文冠一(四川省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Ailuropodamelanoleuca属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分布区域狭窄。本文对大熊猫在卧龙的栖息环境及种群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拟对大熊... 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环境及种群分布规律文冠一(四川省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Ailuropodamelanoleuca属国家Ⅰ级保护动物,分布区域狭窄。本文对大熊猫在卧龙的栖息环境及种群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拟对大熊猫的保护管理提供参考依据。1大熊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栖息环境 种群分布 卧龙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应规范旅游行为
3
作者 周世强 《生态经济》 CSSCI 2000年第12期60-60,15,共2页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旅游行为 生态旅游 旅游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拐棍竹种群动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蔡绪慎 黄金燕 《竹子研究汇刊》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55-64,共10页
拐棍竹是大熊猫的主食竹种之一。通过对拐棍竹年发笋规律、种群密度及种群年龄结构的研究,其结果是:①拐棍竹发笋总数与二年生竹数量关系,y_1=5.1266+0.3822x_2;②竹笋成活数与一、二年生竹数的关系,y_2=0.6450+0.3159x_1+0.2627X_2;③... 拐棍竹是大熊猫的主食竹种之一。通过对拐棍竹年发笋规律、种群密度及种群年龄结构的研究,其结果是:①拐棍竹发笋总数与二年生竹数量关系,y_1=5.1266+0.3822x_2;②竹笋成活数与一、二年生竹数的关系,y_2=0.6450+0.3159x_1+0.2627X_2;③拐棍竹竹茎可存活10~13年左右,④拐棍竹种群处于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拐棍竹 种群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熊猫的麻醉 被引量:1
5
作者 邱贤猛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8期46-47,共2页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和其它野生动物一样,对其进行体格检查,采血,X 光透视,输液,人工采精、输精,都必须进行麻醉或化学保定。动物的麻醉,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熊猫的麻醉史却只有20多年。1964年4月7日,英国伦敦动物园首次...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和其它野生动物一样,对其进行体格检查,采血,X 光透视,输液,人工采精、输精,都必须进行麻醉或化学保定。动物的麻醉,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熊猫的麻醉史却只有20多年。1964年4月7日,英国伦敦动物园首次用苯环已哌啶和盐酸氯丙嗪混合剂对熊猫“姬姬”进行麻醉。此后,保定灵(盐酸唉托啡和乙酰普马嗪),氯胺酮,及其和安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麻醉 麻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