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三五”南充西充河彩虹桥水质自动监测断面氨氮含量变化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马兰 周洁 +3 位作者 何虎军 夏杰 蔡金王 谢涛 《绿色科技》 2021年第14期79-80,85,共3页
选取距西充河与嘉陵江交汇处最近的一个水质自动监测断面——彩虹桥断面“十三五”期间氨氮自动监测数据,探讨了该断面在此期间氨氮含量状况及变化趋势,同时分析了可能造成该断面氨氮超标的原因,提出了加强执法力度、加强城镇排水管网... 选取距西充河与嘉陵江交汇处最近的一个水质自动监测断面——彩虹桥断面“十三五”期间氨氮自动监测数据,探讨了该断面在此期间氨氮含量状况及变化趋势,同时分析了可能造成该断面氨氮超标的原因,提出了加强执法力度、加强城镇排水管网建设、加强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基础建设等防治建议,以期为西充河及嘉陵江水污染防治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 西充河彩虹桥水质自动监测断面 嘉陵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充市水资源环境基尼系数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明 胡健 +1 位作者 王俊明 樊驰 《绿色科技》 2023年第6期127-130,134,共5页
运用评价收入分配公平性的基尼系数,选取常住人口、地区生产总值(GDP)和水资源总量3项因子计算了南充市2020年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_(3)-N)和水资源总量的资源环境基尼系数,并用绿色贡献系数对南充市2020年各县(市、区)水污染物排... 运用评价收入分配公平性的基尼系数,选取常住人口、地区生产总值(GDP)和水资源总量3项因子计算了南充市2020年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_(3)-N)和水资源总量的资源环境基尼系数,并用绿色贡献系数对南充市2020年各县(市、区)水污染物排放量的公平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南充市水资源环境基尼系数均小于0.3,水资源环境总体处于分配平均的状态;顺庆区GDP-COD和GDP-NH_(3)-N的绿色贡献系数分别为2.26和2.13;仪陇县、蓬安县和营山县的绿色贡献系数均小于1,是引起全市主要水污染物排放不公平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环境基尼系数 绿色贡献系数 南充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_(2.5)和O_(3)污染特征和时空变化相关性分析——以南充市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骏 夏杰 杜鑫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8期155-162,共8页
当前,细颗粒物(PM_(2.5))和臭氧(O_(3))已成为我国的两大主要空气污染物,特别是在人口密集的区域。PM_(2.5)和O_(3)污染程度强烈依赖于天气过程和人为排放,二者不仅影响社会经济健康发展,而且影响人体健康。为了探索PM_(2.5)和O_(3)的... 当前,细颗粒物(PM_(2.5))和臭氧(O_(3))已成为我国的两大主要空气污染物,特别是在人口密集的区域。PM_(2.5)和O_(3)污染程度强烈依赖于天气过程和人为排放,二者不仅影响社会经济健康发展,而且影响人体健康。为了探索PM_(2.5)和O_(3)的协同控制方法,分析两者相关性,掌握其主要影响因素,选取南充市主城区(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为研究对象,以四川省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管理系统中自动监测数据为基础,利用Origin、Excel、SPSS等软件,分析了该市环境空气中PM_(2.5)和O_(3)的污染现状、时空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因素,并探讨了二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①2018~2022年南充市主城区环境空气中PM_(2.5)、O_(3)年际变化整体呈下降趋势,近5年O_(3)浓度均达标,但2022年O_(3)出现反弹。②PM_(2.5)、O_(3)均表现出明显季节变化趋势,其中PM_(2.5)呈现冬春高、夏秋低的“河谷型”变化趋势,而O_(3)截然相反。③O_(3)峰值主要出现在15:00-17:00,PM_(2.5)多在23:00开始上升。④O_(3)和PM_(2.5)空间变化趋势与各自地理位置具有一定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O_(3) 变化趋势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充市主城区电磁环境调查与分析
4
作者 杜波 田静 +2 位作者 吴雪梅 王馥云 谢怡卿 《绿色科技》 2023年第2期122-126,131,共6页
对城市电磁环境进行监测,建立电磁环境信息数据库,是有效开展电磁环境管理,合理规划电力、通信设施建设的基础。采用网格法对南充市电磁环境进行了调查监测。结果表明:南充市工频、射频电磁环境良好,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射频综合场测... 对城市电磁环境进行监测,建立电磁环境信息数据库,是有效开展电磁环境管理,合理规划电力、通信设施建设的基础。采用网格法对南充市电磁环境进行了调查监测。结果表明:南充市工频、射频电磁环境良好,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射频综合场测值均小于我国电磁环境标准限值。研究电磁环境分布图可知,工业园区分布和城市周边输变电分布与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分布走势基本吻合,在经济总量越大、人口密度越大、人群活动度越高、商业集中程度越高的区域,0.1~3000 MHz射频综合场测值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环境 网格法 南充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陵江南充段水质评价及其污染源解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袁姁 鲁朝旭 +5 位作者 吴雪梅 李红英 舒丽 雷熊 李晓曼 刘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1期43-49,55,共8页
以2017—2019年南充市嘉陵江一级支流25个监测断面的年均值监测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对水环境质量进行分析,并采用GIS和多元统计法分析水质变化特征及潜在污染物来源。结果表明,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最适合南充市嘉陵江一级支... 以2017—2019年南充市嘉陵江一级支流25个监测断面的年均值监测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对水环境质量进行分析,并采用GIS和多元统计法分析水质变化特征及潜在污染物来源。结果表明,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最适合南充市嘉陵江一级支流河长考核制。嘉陵江南充段一级支流水质逐年改善,污染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蓬安县>高坪区>南充市>嘉陵区>阆中市>顺庆区>南部县>仪陇县;该地区主要污染物指标为化学需氧量(CODCr)、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总磷(TP)、氨氮(NH3-N)。主要受有机污染、富营养化污染和粪便污染的影响,工业废水、农业径流、生活污水以及畜牧污染物的排放是流域主要污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 多元统计 GIS 污染源解析 嘉陵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充某农用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刘俊鹏 徐正刚 +2 位作者 梁时军 彭修涛 肖娟 《绿色科技》 2022年第12期134-137,共4页
以南充市某农用地为研究对象,对地块进行了第一阶段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第二阶段初步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地块内不存在工矿企业等污染源,且地块东侧的机械经营部和钢管租赁厂对地块内及周边区域土壤无污染;对地块内及周边区域土壤重金... 以南充市某农用地为研究对象,对地块进行了第一阶段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第二阶段初步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地块内不存在工矿企业等污染源,且地块东侧的机械经营部和钢管租赁厂对地块内及周边区域土壤无污染;对地块内及周边区域土壤重金属的检测结果表明:地块土壤重金属污染物含量低于建设用地第一类用地土壤污染筛选风险值,总体土壤无污染;地下水各指标检测结果表明:地下水中理化指标、重金属、农药、苯系物均符合Ⅲ类地下水水质标准,石油烃也符合Ⅲ类地表水水质标准,地下水总体上无污染。由此可以确定,地块不属于污染地块无需开展第二阶段的详细采样分析和风险评估工作,故可将地块作为高等院校用地进行再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 土壤污染 地下水污染 场地环境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充29条河流水中溴化物和溴酸盐的分布特征
7
作者 陈善莉 李晋 +2 位作者 李安琪 庞春燕 罗斌 《绿色科技》 2023年第2期88-91,共4页
采用离子色谱法分析了南充市境内8个饮用水源地水源水和29条河河水中溴化物和溴酸盐的含量,了解了南充市内水体中溴化物和溴酸盐的地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8个饮用水源水和29条河河水中均检出有溴化物,其中高坪区含量最高,平均浓度为22.... 采用离子色谱法分析了南充市境内8个饮用水源地水源水和29条河河水中溴化物和溴酸盐的含量,了解了南充市内水体中溴化物和溴酸盐的地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8个饮用水源水和29条河河水中均检出有溴化物,其中高坪区含量最高,平均浓度为22.9μg/L,西充县溴化物含量最低,平均浓度为3.64μg/L。8个饮用水源水均未检出溴酸盐,29条河有6条河水中检出溴酸盐的存在,表明该6条河流受到了溴酸盐的污染,河中溴酸盐的污染势必会对这些地区的水生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产生潜在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化物 溴酸盐 离子色谱 河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添加对西南亚高山红桦林根系分泌物及其介导的养分转化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徐正刚 许航 +4 位作者 彭修涛 梁时军 刘榕 罗尚华 肖娟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4-206,共13页
目前缺乏对根系分泌物通量以及相关生态后果对不同氮(N)沉降水平响应方向和幅度的深入理解,该研究以西南亚高山典型的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原位N添加试验模拟不同氮沉降水平(对照组,0 kg·hm^(-2)·a... 目前缺乏对根系分泌物通量以及相关生态后果对不同氮(N)沉降水平响应方向和幅度的深入理解,该研究以西南亚高山典型的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原位N添加试验模拟不同氮沉降水平(对照组,0 kg·hm^(-2)·a(-1);低氮处理,25 kg·hm^(-2)·a(-1);高氮处理,50 kg·hm^(-2)·a(-1)),分析了红桦林根系分泌物C输入通量及其介导的根际土壤养分循环过程对不同N添加水平的差异化响应,试图揭示不同N添加处理对红桦根系分泌物C输入通量及其介导的土壤养分转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N添加显著抑制了红桦林根系分泌物C输入速率(其中低氮(N25)条件下单位根生物量根系分泌速率均值降低约14.87%)和年C输入通量(低氮条件下降低了约45.01%)(P<0.05),其高氮处理的抑制效应更强。(2)N添加显著抑制了红桦林N矿化速率及其相关的微生物胞外酶活性(P<0.05),并显著降低了其根际效应;N沉降显著抑制了根系分泌物C输入通量及其介导的土壤养分转化过程,并且这种抑制效应随N沉降水平的升高而增强。该研究结果可丰富全球气候变化下森林地下碳养分循环过程的认识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桦林 根系分泌物 土壤N转化 根际效应 N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测定地下水中的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安琪 《绿色科技》 2021年第12期88-89,共2页
建立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地下水中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方法。以IonPac AS14A阴离子交换色谱柱为分析柱,以1.0mmol/LNaHCO_(3)-8.0mmol/LNa 2CO_(3)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分析了地下水中的亚硝酸盐氮和... 建立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地下水中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方法。以IonPac AS14A阴离子交换色谱柱为分析柱,以1.0mmol/LNaHCO_(3)-8.0mmol/LNa 2CO_(3)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分析了地下水中的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结果表明:离子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方法检出限均为0.004 mg/L,相对标准偏差为0.77%~1.89%(n=6);对采集的地下水样品进行了加标回收试验,加标回收率为97.9%~101.3%。采用此方法操作快捷、线性良好、灵敏度高、回收率较好,能满足地下水中的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 地下水 硝酸盐 亚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相关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庞春燕 蔡伊莎 +2 位作者 夏亮 陈巧 林波 《绿色科技》 2022年第18期206-210,共5页
对分光光度法和乙酸钙交换法测定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2种方法在标准曲线线性相关性、精密度、准确度等方面均能满足阳离子交换量的分析测定和质量控制要求。分光光度法因实验操作简单,分析准确度、精密度均高于... 对分光光度法和乙酸钙交换法测定石灰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2种方法在标准曲线线性相关性、精密度、准确度等方面均能满足阳离子交换量的分析测定和质量控制要求。分光光度法因实验操作简单,分析准确度、精密度均高于乙酸钙交换法,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分析效率,更适用于大批量土壤样品的分析测试。同时,对三氯化六铵合钴浸提-分光光度法浸提实验进行了相关探讨,结果显示:实验试剂、浸提温度、振荡条件的选择均对分析准确度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性土壤 阳离子交换量 分光光度法 三氯化六铵合钴 乙酸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质中酚类化合物的方法验证与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若矩 袁姁 +2 位作者 王小敏 梁时军 李晋 《绿色科技》 2022年第10期78-81,共4页
采用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了水质中10种酚类化合物,通过对前处理试验优化方法参数,使10种酚类化合物在100~2400μg/L的范围内线性良好。结果表明:校准曲线线性良好(r>0.995),检出限范围在0.13~0.22μg/L,测定下限范围在0.5~... 采用衍生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了水质中10种酚类化合物,通过对前处理试验优化方法参数,使10种酚类化合物在100~2400μg/L的范围内线性良好。结果表明:校准曲线线性良好(r>0.995),检出限范围在0.13~0.22μg/L,测定下限范围在0.5~0.8μg/L;对3种浓度的空白试样加标进行测定,测得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6%~7.5%、1.9%~9.5%、2.2%~10.0%。对3种不同的水体进行了水样加标测定,测得的回收率为62.0%~82.0%、60.6%~70.6%、60.4%~70.4%。说明该方法定性准确,对酚类化合物的覆盖面较广,操作简便,在实际环境分析工作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类化合物 气相色谱-质谱法 衍生化反应 方法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的丙烯腈和丙烯醛样品保存方法探讨
12
作者 杜鑫 尹飞 +3 位作者 夏亮 罗斌 袁姁 邓泽 《绿色科技》 2023年第8期117-120,124,共5页
基于标准《水质丙烯腈和丙烯醛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HJ 806-2016)中的不足,对其样品保存方法进行了优化。通过实验对不同保存方法下的丙烯腈和丙烯醛加标回收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样品的保存温度和pH值对丙烯醛的加标回收率... 基于标准《水质丙烯腈和丙烯醛的测定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法》(HJ 806-2016)中的不足,对其样品保存方法进行了优化。通过实验对不同保存方法下的丙烯腈和丙烯醛加标回收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样品的保存温度和pH值对丙烯醛的加标回收率具有较大的影响。保存方法“采样前,加入0.3 g抗坏血酸于样品瓶中,采完样品后,加入数滴浓磷酸固定,使样品的pH值为1~2,样品采集后于4℃下冷藏、避光和密封保存,运回实验室尽快分析”具有最好的实验效果,丙烯醛的加标回收率在83%~95%,丙烯腈的加标回收率在96%~110%,能满足实验室检测要求。该优化措施可供其他实验室参考使用,在实际环境分析工作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醛 丙烯腈 样品保存方法 加标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