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大豆生产现状、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17
1
作者 梁建秋 吴海英 +1 位作者 冯军 张明荣 《大豆科技》 2020年第3期7-10,共4页
随着现代农业建设的推进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出现,四川大豆种植模式和生产方式在不断发生转变,国家大豆振兴计划为四川大豆生产发展提供了机遇。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阐明了四川大豆生产情况、分析了阻碍大豆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面对机... 随着现代农业建设的推进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出现,四川大豆种植模式和生产方式在不断发生转变,国家大豆振兴计划为四川大豆生产发展提供了机遇。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阐明了四川大豆生产情况、分析了阻碍大豆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面对机遇提出了大力发展四川大豆生产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大豆 存在问题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大豆良种繁育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6
2
作者 梁建秋 冯军 +3 位作者 曾召琼 于晓波 吴海英 张明荣 《大豆科技》 2020年第4期32-33,36,共3页
近年来四川省大豆在国家大豆振兴计划的推动下,农民种豆积极性得到显著提高,但因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高产优质良种种源严重缺乏,不能满足大面积生产对良种大豆种子的巨大需求,制约了四川省大豆的振兴与发展。就此,本文对四川省大豆良种... 近年来四川省大豆在国家大豆振兴计划的推动下,农民种豆积极性得到显著提高,但因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高产优质良种种源严重缺乏,不能满足大面积生产对良种大豆种子的巨大需求,制约了四川省大豆的振兴与发展。就此,本文对四川省大豆良种繁育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对策,供决策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大豆 良种繁育体系 存在问题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年四川大豆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被引量:3
3
作者 冯军 吴海英 +4 位作者 于晓波 梁建秋 曾召琼 王嘉 张明荣 《大豆科技》 2017年第3期43-44,共2页
近年来,四川大豆生产稳步发展,2013年全省大豆播种面积扩大到663.8万亩。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我国大豆生产将迎来有利发展的契机,所以四川除了间套作大豆外,今年净作大豆面积将显著增加,预计全省大豆播种面积将稳步扩大。
关键词 大豆生产 生产技术 四川 播种面积 套作大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四川大豆高效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4
作者 吴海英 梁建秋 +6 位作者 冯军 曾召琼 冯世友 杨文英 安建刚 于晓波 张明荣 《大豆科技》 2019年第3期41-42,共2页
2019年四川大豆高效绿色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因地制宜精选配套高产优质良种;抓住墒情,及时在高产播期播种;高效种植,轻简化播种;精准施肥,控旺防倒;防控病虫,确保大豆高产;及时机收晾晒,确保大豆质量。
关键词 四川 大豆 高效绿色 生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干旱与病虫草害对川东北带状间套作大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1
5
作者 闫飞燕 叶鹏盛 +6 位作者 吴海英 廖树琳 郭昊昱 于晓波 杨辉 孙歆 杜俊波 《四川农业科技》 2023年第11期1-3,共3页
大豆和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兼油料作物。近年来,受国际市场影响,单一种植大豆的经济效益不高,我国大豆85%以上依赖进口。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为提高我国大豆自给率提供了可行之路。作者对南充市、遂宁市等... 大豆和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兼油料作物。近年来,受国际市场影响,单一种植大豆的经济效益不高,我国大豆85%以上依赖进口。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为提高我国大豆自给率提供了可行之路。作者对南充市、遂宁市等川东北大豆主产区进行了田间调查,分析总结了带状间套作大豆长势及田间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从灌水补墒降温、防治病虫草害、合理密植和加快生物育种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川东北带状间套作大豆的田间管理及大豆生物育种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高温干旱 病虫草害 应对策略 川东北带状间套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大豆中早熟新品种南夏豆35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3
6
作者 杨文英 安建刚 +6 位作者 于晓波 梁建秋 曾召琼 王嘉 冯军 张明荣 吴海英 《大豆科技》 2021年第2期49-50,共2页
南夏豆35是川渝地区育成的第一个夏大豆中早熟大豆新品种,于2019年4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的主要突出特点:一是早熟性好,平均生育日数120.6天,较对照贡选1号早熟1212.2天;二是丰产性突出,在20162016—2017年四... 南夏豆35是川渝地区育成的第一个夏大豆中早熟大豆新品种,于2019年4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的主要突出特点:一是早熟性好,平均生育日数120.6天,较对照贡选1号早熟1212.2天;二是丰产性突出,在20162016—2017年四川省夏大豆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282282.8585公斤/公顷,较对照贡选1号增产3737.3%;在2018年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2462.25公斤/公顷,较对照贡选1号增产24.6%;三是品质优,籽粒粗蛋白含量46.0%,属于高蛋白品种。该品种的育成解决了川渝地区长期以来存在的小春茬口衔接难、机械收获难的突出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大豆 早熟 高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豆两熟制大豆轻简高效绿色生产关键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冯军 曾召琼 +5 位作者 杨文英 安建刚 梁建秋 于晓波 吴海英 张明荣 《大豆科技》 2021年第3期36-37,共2页
南充市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针对我国西南地区及长江流域地区油-豆主体种豆模式,结合当前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和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大豆生产现状,根据我国南方地区生态特点和大面积发展油-豆两熟制所需要的配套高产大豆品种、轻简高效实... 南充市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针对我国西南地区及长江流域地区油-豆主体种豆模式,结合当前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和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大豆生产现状,根据我国南方地区生态特点和大面积发展油-豆两熟制所需要的配套高产大豆品种、轻简高效实用技术,研究集成了以旋耕机为核心的大豆撒播轻简高效播种技术和大豆全程机械化作业的高效生产技术,解决了我国西南地区及长江流域地区劳动力严重缺乏和规模种植大豆的技术难题,为大力发展大豆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豆两熟制 大豆 轻简高效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渝地区大力发展高蛋白大豆的突出优势与对策 被引量:8
8
作者 曾召琼 杨文英 +5 位作者 冯军 安建刚 梁建秋 于晓波 吴海英 张明荣 《中国种业》 2021年第7期40-41,共2页
四川、重庆地区具有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育成了一批国际领先的高蛋白大豆良种,具有应用规模与潜力等诸多优势,是我国最优质的高蛋白产区,也是高蛋白食用大豆的重要来源地。就四川、重庆地区大力发展高蛋白大豆的突出优势进行了系统分析... 四川、重庆地区具有优越的自然生态条件,育成了一批国际领先的高蛋白大豆良种,具有应用规模与潜力等诸多优势,是我国最优质的高蛋白产区,也是高蛋白食用大豆的重要来源地。就四川、重庆地区大力发展高蛋白大豆的突出优势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针对大面积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为国家指导川渝地区大豆振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渝地区 高蛋白大豆 突出优势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