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杏达莫辅助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斑块稳定性、细胞凋亡及凝血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蒋莹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3期1766-1768,1772,共4页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辅助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斑块稳定性、细胞凋亡及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银杏达莫),每组各40例。对比治疗前后两组...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辅助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斑块稳定性、细胞凋亡及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常规治疗+银杏达莫),每组各40例。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的斑块稳定性、细胞凋亡及凝血指标含量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中斑块稳定性、细胞凋亡及凝血指标含量的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中斑块稳定性指标PTX3、Lp-PLA2、sCD40、sCD40L的含量较对照组低;促凋亡指标sFas、Bax的含量较对照组低,抗凋亡指标Bcl-2的含量较对照组高;凝血功能指标Fg、D-D的含量较对照组低,t-PA的含量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银杏达莫辅助治疗有助于提升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斑块稳定性、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同时减轻机体高凝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银杏达莫 斑块稳定性 细胞凋亡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脊椎切除术治疗小儿脊柱后凸畸形13例
2
作者 赵红 冯太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2327-2330,共4页
目的观察和评价采用全脊椎切除术治疗小儿脊柱后凸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行一期全椎体切除+重建治疗的13例脊柱后凸畸形患儿的病例资料,包括男性8例,女性5例,年龄6-16岁,平均11.5岁,手术前脊柱后凸Cobb... 目的观察和评价采用全脊椎切除术治疗小儿脊柱后凸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行一期全椎体切除+重建治疗的13例脊柱后凸畸形患儿的病例资料,包括男性8例,女性5例,年龄6-16岁,平均11.5岁,手术前脊柱后凸Cobb角61°-114°,平均94°。患儿均行一期全脊椎切除、经椎弓根固定、植骨融合术。结果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个月;手术顺利,手术时间210-400 min,平均299 min,出血量500-2 000 m L,平均1 026 m L;术后后凸Cobb角7°-40°,平均26.5°,末次随访矫正率68.9%;患儿的躯干失平衡均得到明显改善,腰背部疼痛得到明显缓解。结论运用全脊椎切除加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能有效地矫正儿童脊柱后凸畸形,并可达到稳定的短节段内固定及优良的骨融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后凸 儿童 全脊椎切除术 植骨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