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超声造影在提高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手术精度中的价值
被引量:
2
1
作者
谭丽
陈琴
+2 位作者
陈明懿
陈凯
全杰荣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2273-2277,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提高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手术精度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对我院皮肤科收治的23例经病理证实为DFSP的CEUS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灌注特征;术前利用传统超声和CEUS评估每一肿瘤的手术切缘,测量大小(长×...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提高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手术精度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对我院皮肤科收治的23例经病理证实为DFSP的CEUS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灌注特征;术前利用传统超声和CEUS评估每一肿瘤的手术切缘,测量大小(长×宽×厚,cm),将传统超声与术后病理测量的差值和CEUS与病理测量的差值进行比较分析,评价CEUS对提高DFSP手术切缘精度的价值。结果 23例DFSP与周围正常皮下组织的增强时间对照,造影剂整体呈快进慢退型。其中17例为快进弥漫性均匀性高增强; 4例为快进弥漫性非均匀性高增强,内部伴充盈缺损; 2例为快进均匀性等增强。增强后肿瘤边界清晰,范围均增大。传统超声和CEUS测量肿瘤的长、宽、厚值与病理测量的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CEUS与病理的测量差距更接近。结论 CEUS可显示DFSP内部及周缘的微循环,清晰显示造影后肿瘤扩大的边缘,对提高DFSP手术精度具有显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造影
皮肤纤维肉瘤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莫顿神经瘤
被引量:
2
2
作者
谭丽
陈凯
+2 位作者
全杰荣
张允
陈琴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50-75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莫顿神经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6例莫顿神经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9)和对照组(n=17例)。对观察组进行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封闭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是否出现血管、肌腱损伤,治疗后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莫顿神经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6例莫顿神经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9)和对照组(n=17例)。对观察组进行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封闭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是否出现血管、肌腱损伤,治疗后8周内是否出现感染等并发症。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8周进行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于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比较肿瘤最大径。结果 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血管、肌腱损伤等并发症。对照组6例治疗后8周内出现局部感染,经对症治疗后缓解。观察组患者治疗后4、8周N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4周NR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而治疗后8周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2组患者NR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8周,观察组患者NR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01)。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2组肿瘤最大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莫顿神经瘤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瘤
莫顿
跖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声血管造影在屈光间质混浊时对玻璃体积血和视网膜脱离的鉴别价值
被引量:
4
3
作者
万灵
董明蓉
+2 位作者
钟捷
刘三梅
周青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37-639,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血管造影在屈光间质混浊的情况下,对鉴别玻璃体积血和视网膜脱离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纳入研究的对象术前均行超声血管造影检查,择期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将术中诊断结果与超声血管造影诊断结果进行对比,评估超声血管造影鉴别玻...
目的探讨超声血管造影在屈光间质混浊的情况下,对鉴别玻璃体积血和视网膜脱离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纳入研究的对象术前均行超声血管造影检查,择期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将术中诊断结果与超声血管造影诊断结果进行对比,评估超声血管造影鉴别玻璃体积血和视网膜脱离的准确性。结果术前超声血管造影诊断玻璃体积血17眼,诊断视网膜脱离14眼;术中诊断玻璃体积血19眼,诊断视网膜脱离12眼。超声血管造影对视网膜脱离的诊断敏感度为100.00%,特异度为89.47%,诊断准确率为93.55%。对于玻璃体积血,其诊断敏感度为89.47%,特异度为100.00%,诊断准确率为93.55%。结论在屈光间质混浊的情况下,超声血管造影有助于鉴别玻璃体积血与视网膜脱离,可为临床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血管造影
玻璃体积血
视网膜脱离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声造影在提高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手术精度中的价值
被引量:
2
1
作者
谭丽
陈琴
陈明懿
陈凯
全杰荣
机构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超声科
四川省
医学
科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
皮肤
科
出处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2273-2277,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在提高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手术精度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对我院皮肤科收治的23例经病理证实为DFSP的CEUS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灌注特征;术前利用传统超声和CEUS评估每一肿瘤的手术切缘,测量大小(长×宽×厚,cm),将传统超声与术后病理测量的差值和CEUS与病理测量的差值进行比较分析,评价CEUS对提高DFSP手术切缘精度的价值。结果 23例DFSP与周围正常皮下组织的增强时间对照,造影剂整体呈快进慢退型。其中17例为快进弥漫性均匀性高增强; 4例为快进弥漫性非均匀性高增强,内部伴充盈缺损; 2例为快进均匀性等增强。增强后肿瘤边界清晰,范围均增大。传统超声和CEUS测量肿瘤的长、宽、厚值与病理测量的差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CEUS与病理的测量差距更接近。结论 CEUS可显示DFSP内部及周缘的微循环,清晰显示造影后肿瘤扩大的边缘,对提高DFSP手术精度具有显著价值。
关键词
超声造影
皮肤纤维肉瘤
手术
Keywords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
surgery
分类号
R445.1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730.56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莫顿神经瘤
被引量:
2
2
作者
谭丽
陈凯
全杰荣
张允
陈琴
机构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超声科
四川省
医学
科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中医骨
科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50-753,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莫顿神经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6例莫顿神经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9)和对照组(n=17例)。对观察组进行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封闭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是否出现血管、肌腱损伤,治疗后8周内是否出现感染等并发症。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8周进行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于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比较肿瘤最大径。结果 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血管、肌腱损伤等并发症。对照组6例治疗后8周内出现局部感染,经对症治疗后缓解。观察组患者治疗后4、8周NR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4周NR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而治疗后8周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2组患者NR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8周,观察组患者NR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01)。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2组肿瘤最大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莫顿神经瘤安全、有效。
关键词
神经瘤
莫顿
跖
超声检查
介入性
Keywords
neuroma,Morton
metatarsus
ultrasonography,interventional
分类号
R739 [医药卫生—肿瘤]
R445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声血管造影在屈光间质混浊时对玻璃体积血和视网膜脱离的鉴别价值
被引量:
4
3
作者
万灵
董明蓉
钟捷
刘三梅
周青
机构
四川省
医学
科学院
.四川省人民医院
眼
科
四川
大学华西第四
医院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超声科
出处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37-639,共3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厅基金项目(编号:2014SZ0020)~~
文摘
目的探讨超声血管造影在屈光间质混浊的情况下,对鉴别玻璃体积血和视网膜脱离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纳入研究的对象术前均行超声血管造影检查,择期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将术中诊断结果与超声血管造影诊断结果进行对比,评估超声血管造影鉴别玻璃体积血和视网膜脱离的准确性。结果术前超声血管造影诊断玻璃体积血17眼,诊断视网膜脱离14眼;术中诊断玻璃体积血19眼,诊断视网膜脱离12眼。超声血管造影对视网膜脱离的诊断敏感度为100.00%,特异度为89.47%,诊断准确率为93.55%。对于玻璃体积血,其诊断敏感度为89.47%,特异度为100.00%,诊断准确率为93.55%。结论在屈光间质混浊的情况下,超声血管造影有助于鉴别玻璃体积血与视网膜脱离,可为临床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超声血管造影
玻璃体积血
视网膜脱离
鉴别
Keywords
ultrasound angiography
vitreous hemorrhage
retinal detachment
identify
分类号
R735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超声造影在提高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手术精度中的价值
谭丽
陈琴
陈明懿
陈凯
全杰荣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莫顿神经瘤
谭丽
陈凯
全杰荣
张允
陈琴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超声血管造影在屈光间质混浊时对玻璃体积血和视网膜脱离的鉴别价值
万灵
董明蓉
钟捷
刘三梅
周青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