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胰岛素受体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周广朋 张景岚 +2 位作者 李刚 陈旸 陈树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177-179,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维生素D、胰岛素受体的表达水平及与其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四川省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部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为CHD患者120例(A组),分为CHD合并T2DM(A1组)61例,CHD组...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维生素D、胰岛素受体的表达水平及与其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四川省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部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为CHD患者120例(A组),分为CHD合并T2DM(A1组)61例,CHD组(A2组)59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排除CHD120例(B组),分为T2DM组(B1组)62例,非T2DM组(B2组)58例。入选者均测身高、体质量、腰围(WC)、臀围、血压、总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PG)、胰岛素α、β受体及25羟基维生素D[25(OH)D],应用方差分析比较各组数据。结果 T2DM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较非T2DM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腰围(WC)较其他各组有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25(OH)D表达水平较非T2DM组降低,CHD组25(OH)D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非C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α、β受体在T2DM患者较非T2DM患者表达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胰岛素α、β受体较非CHD组血清表达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D合并T2DM患者维生素D、胰岛素受体的表达水平可能通过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等机制来改变,与CHD的发生发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2型糖尿病 25羟基维生素D 胰岛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A125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关系初探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其勇 陈丽 +3 位作者 姜荣建 舒燕 程标 孔洪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3期177-179,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心肌梗死组80例,在入院后第3天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和晚期最大血流速度比(E/A)、平均肺...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心肌梗死组80例,在入院后第3天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和晚期最大血流速度比(E/A)、平均肺动脉压(mPAP),根据LVEF分A组(LVEF>0.50,36例)和B组(LVEF≤0.50,44例),抽血检测心肌型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肌钙蛋白T(TnT)的峰值浓度,并在入院后72h测血清CA125水平。对照组50例,既往无器质性心脏病史和异常心脏彩超改变。排除引起CKMB、TnT、CA125升高的其他因素。结果心肌梗死组和对照组LVEF、E/A、mPAP、CA125、CKMB、Tn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LVEF、E/A、mPAP、CA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25与LVEF、E/A呈负相关(r=-0.784,P<0.05和r=-0.621,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A125水平升高,并与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糖类抗原125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瓣环组织运动位移评价扩张型心肌病左室纵向收缩功能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珊 李春梅 +1 位作者 孔洪 李文华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探讨二尖瓣环、主动脉瓣环组织运动位移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纵向收缩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07月至2014年12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入院治疗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共38例,正常对照组46例,均实施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 目的探讨二尖瓣环、主动脉瓣环组织运动位移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纵向收缩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07月至2014年12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入院治疗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共38例,正常对照组46例,均实施常规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并储存左室心尖四腔、三腔、二腔心切面3个完整心动周期实时灰阶超声图像。采用Q-Lab图像工作站测量二尖瓣环后室间隔、侧壁及二者瓣环连线中点最大位移,二尖瓣环前室间隔、后壁及二者瓣环连线中点最大位移,二尖瓣环前壁、下壁及二者瓣环连线中点最大位移,主动脉瓣环无冠瓣、右冠瓣及二者瓣环连线中点最大位移,应用双平面Simpson’s法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分析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二尖瓣环、主动脉瓣环位移变化,及其与左室LVEF值之间的关系。结果 1)扩张型心肌病组较正常对照组二尖瓣环后室间隔、侧壁及二者瓣环连线中点最大位移,二尖瓣环前室间隔、后壁及二者瓣环连线中点最大位移,二尖瓣环前壁、下壁及二者瓣环连线中点最大位移,主动脉瓣环无冠瓣、右冠瓣及二者瓣环连线中点最大位移及左室LVEF值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正常对照组中,二尖瓣环所有位点位移、主动脉瓣环右冠瓣位移及右冠瓣和无冠瓣连线中点位移与左室LVEF值呈明显正相关(P<0.01);主动脉瓣环无冠瓣位移与左室LVEF值呈正相关(P<0.05)。扩张型心肌病组中,大多数二尖瓣环位移和主动脉瓣环位移与左室LVEF值呈正相关(P<0.05),仅二尖瓣环后壁、前室间隔、主动脉瓣无冠瓣位移与左室LVEF值无相关性(P>0.05)。结论二尖瓣环、主动脉瓣环组织运动位移能够快速、客观反映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心肌纵向收缩功能,可成为超声评价左室纵向收缩功能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位移 瓣环 左室收缩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