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扭转运动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丽娟 尹立雪 +2 位作者 王志刚 林薿 陆景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3年第5期303-308,共6页
目的应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左心室扭转运动特征。方法收集非梗阻性HCM患者28例(HCM组)及正常志愿者25名(对照组),应用3D-STI获取并定量比较其左心室收缩及舒张末期容积、射血分数、质量和室壁基底... 目的应用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成像(3D-STI)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左心室扭转运动特征。方法收集非梗阻性HCM患者28例(HCM组)及正常志愿者25名(对照组),应用3D-STI获取并定量比较其左心室收缩及舒张末期容积、射血分数、质量和室壁基底水平及心尖水平收缩期旋转角峰值、局部扭矩峰值,左心室整体及局部收缩期扭转角峰值、左心室整体收缩期扭矩峰值等参数。结果 HCM组左心室收缩及舒张末期容积减小,左心室质量增加,左心室壁基底水平收缩期旋转角峰值和局部扭矩峰值、左心室整体收缩期扭转角峰值和扭矩峰值以及室间隔基底水平和心尖水平局部扭转角峰值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而左心室射血分数、心尖水平收缩期旋转角峰值和局部扭矩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HCM患者左心室整体及部分节段(室间隔基底水平和心尖水平)收缩期扭转运动能力较正常人增强。左心室整体收缩期扭转角峰值能更好地反映HCM的异常心肌力学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斑点追踪成像 心肌病 肥厚型 心室功能 扭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组织弹性超声成像定量评价猪离体心室心肌弹性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丽娟 尹立雪 +2 位作者 王志刚 甘建红 陆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62-866,共5页
目的应用实时组织弹性超声成像(RTE)技术定量评价猪离体心室心肌弹性,探讨心肌弹性与心肌间质胶原纤维含量及其三维分布的关系。方法离体猪心10个,分别切取左、右心室前壁和室间隔基底部的心肌组织立方体块。应用RTE获取2%无胶原纤维琼... 目的应用实时组织弹性超声成像(RTE)技术定量评价猪离体心室心肌弹性,探讨心肌弹性与心肌间质胶原纤维含量及其三维分布的关系。方法离体猪心10个,分别切取左、右心室前壁和室间隔基底部的心肌组织立方体块。应用RTE获取2%无胶原纤维琼脂与心肌组织块的弹性应变比值(SR)。在组织病理切片上测量Masson染色心肌组织块的胶原纤维面积(CA)及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CA%)。比较3个部位心肌组织块的SR、CA、CA%,并分析心肌组织块SR与CA、CA%的相关性。结果3个部位心肌SR在心室长轴方向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室间隔基底部心肌SR在心室长轴和短轴方向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室长轴方向各部位心肌CA比较和C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室间隔基底部心肌在心室长轴和短轴方向上的CA比较和C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心室长轴方向上各部位心肌组织块的SR与CA、CA%呈正相关(P<0.05);心室短轴方向上左心室前壁和室间隔基底部的SR与CA、CA%呈正相关(P<0.05)。结论猪离体心肌左、右心室和室间隔基底部心肌组织块SR存在明显差异,心肌弹性与心肌间质胶原纤维含量及其分布特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心室 心肌 弹性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血流向量成像联合二维组织追踪技术评价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心肌功能及血流能量损耗 被引量:8
3
作者 刘娟 尹立雪 +3 位作者 孟庆国 徐芸 王斯佳 严霜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80-685,共6页
目的应用超声血流向量成像技术(VFM)联合二维组织追踪技术(2DTT)同步评价不同类型心房颤动(AF)患者左心房心肌功能及血流能量损耗(EL)。方法对45例持续性AF(CAF组)、30例阵发性心房纤颤(PAF组)患者及41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测量左心房... 目的应用超声血流向量成像技术(VFM)联合二维组织追踪技术(2DTT)同步评价不同类型心房颤动(AF)患者左心房心肌功能及血流能量损耗(EL)。方法对45例持续性AF(CAF组)、30例阵发性心房纤颤(PAF组)患者及41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测量左心房常规结构及功能参数,采用2DTT技术获取左心房收缩期峰值应变及应变率(SLA s、SRLA s)、左心房舒张早期峰值应变及应变率(SLA ed、SRLA ed)、左心房舒张晚期峰值应变及应变率(SLA ac、SRLA ac);以VFM技术测量心室收缩期和舒张期左心房整体能量损耗(EL-S、EL-D);比较3组间各参数差异,分析不同时相EL与左心房结构及功能参数的相关性。结果①CAF组SLA s、SRLA s和PAF组各时相左心房应变及应变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且CAF组SLA s、SRLA s低于PAF组(P均<0.01);②CAF组和PAF组EL-S、EL-D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③各组EL-S与左心房整体排空分数(LATEF)、SLA s、SRLA s均呈正相关(r=0.26、0.33、0.19,P均<0.05),与左心房前后径(LAD)、左心房最大容积指数(LAVI max)、左心房最小容积指数(LAVI min)均呈负相关(r=-0.34、-0.25、-0.29,P均<0.01);EL-D与LATEF、SLA s、SRLA s均呈正相关(r=0.30、0.38、0.25;P均<0.01),与LAD、LAVI max、LAVI min均呈负相关(r=-0.46、-0.36、-0.37,P均<0.01)。结论各型AF均可致左心房心肌功能及血流能量受损。VFM联合2DTT技术能定量评估不同类型AF患者左心房心肌功能及血流能量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房功能 超声检查 二维组织追踪显像 能量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心脏受累影像学所见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莉 尹立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60-463,共4页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为全身坏死性小血管炎,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肾脏和肺最常受累,心脏受累则相对少见,但多与预后不良相关。本文对AAV累及心脏的机制及其常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心脏MRI表现进行综述。
关键词 抗体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 血管炎 心脏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脉冲多普勒成像评价二尖瓣环组织运动与瓣口血流的耦联关系
5
作者 张红梅 尹立雪 +4 位作者 颜华英 苗俊旺 谢盛华 李文华 孟庆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9-392,共4页
目的探讨双脉冲多普勒(DPW)技术同步评价二尖瓣环组织运动和主动脉瓣、二尖瓣血流的耦联关系。方法选取健康成年志愿者110名,采用DPW技术同步获取二尖瓣环组织运动与瓣口血流频谱图,测量峰值起始时间(Ts)和达峰时间(Tp),并进行统计学分... 目的探讨双脉冲多普勒(DPW)技术同步评价二尖瓣环组织运动和主动脉瓣、二尖瓣血流的耦联关系。方法选取健康成年志愿者110名,采用DPW技术同步获取二尖瓣环组织运动与瓣口血流频谱图,测量峰值起始时间(Ts)和达峰时间(Tp),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二尖瓣瓣环收缩期Ts及Tp均早于主动脉瓣口血流速度的Ts和Tp[Ts:(42.65±9.36)ms vs(61.38±12.19)ms;Tp:(96.63±14.77)ms vs(145.88±21.50)ms,P均<0.05];在整个心动周期中,二尖瓣瓣环Ts与瓣口血流Ts均有相关性(r=0.323、0.703、0.275,P均<0.05);二尖瓣瓣环Tp与瓣口血流Tp仅在舒张早期有相关性(r=0.760,P<0.001)。结论正常成年人心肌收缩与瓣口血流形成存在机械收缩-血流形成延迟,且心肌运动与瓣口血流形成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二尖瓣环 双脉冲波多普勒 收缩 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