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Kaiser模型的灾害脆弱性分析在医院肾脏内科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谯丹 尹丽娟 +3 位作者 陈德春 代立 甘羽 黄珊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0年第4期13-16,共4页
目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通过开展针对医院肾脏内科的灾害脆弱性研究,提高科室危机管理能力。方法在某三甲综合医院肾脏内科组建临时风险评估小组,应用Kaiser模型计算出科室发生疫情的风险指数,采取严格入科筛查,强化标识管理,落... 目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通过开展针对医院肾脏内科的灾害脆弱性研究,提高科室危机管理能力。方法在某三甲综合医院肾脏内科组建临时风险评估小组,应用Kaiser模型计算出科室发生疫情的风险指数,采取严格入科筛查,强化标识管理,落实陪伴探视制度,加强知识培训及宣教等措施。评估该病房工作人员相关防护知识掌握及落实情况,收集患者及家属口罩佩戴情况、体温等数据。结果实施改进措施后,病房工作人员对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知识的掌握率和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得到提高,患者、家属及医护工作人员“零感染”,病区无聚集性病例发生。结论运用Kaiser模型提高提高医院肾脏内科危机管理能力,既能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又能提高医护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灾害脆弱性分析 Kaiser模型 传染病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缺乏与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预后 被引量:5
2
作者 吴姝焜 王莉 《中国血液净化》 2013年第2期104-106,共3页
维生素D,特别是其活性代谢产物一活性维生素D3是调节体内钙磷代谢平衡的重要激素。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的过程中由于1α羟化酶缺乏,体内活性维生素D3水平降... 维生素D,特别是其活性代谢产物一活性维生素D3是调节体内钙磷代谢平衡的重要激素。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的过程中由于1α羟化酶缺乏,体内活性维生素D3水平降低,出现持续的高甲状旁腺激素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脏病 维生素D缺乏 活性维生素D3 甲状旁腺激素 预后 患者 活性代谢产物 慢性肾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大型综合医院发热门诊预检分诊管理实践 被引量:7
3
作者 陈德春 陈志琼 +3 位作者 尹丽娟 黄小平 刘文淑 应梦慧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0年第3期108-110,共3页
本文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大型综合医院发热门诊预检分诊的护理实践,包括:①成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指挥中心,实施“三圈层”管理;②扩建发热门诊,合理划分区域;③进行合理人力资源分配;④制定标准化发热门诊预检分诊流程,... 本文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大型综合医院发热门诊预检分诊的护理实践,包括:①成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指挥中心,实施“三圈层”管理;②扩建发热门诊,合理划分区域;③进行合理人力资源分配;④制定标准化发热门诊预检分诊流程,实施三级预检分诊;⑤对就诊患者实施疫情相关知识和政策法规宣教,提供帮助及心理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发热门诊 预检分诊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透析通路体外红光照射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及初步机制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邓菲 冯静 +3 位作者 洪大情 冯韵霖 何强 王莉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6年第6期583-586,共4页
目的评价与探讨经透析通路体外红光照射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顽固性皮肤瘙痒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采取单中心队列研究,选择四川省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符合研究标准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18... 目的评价与探讨经透析通路体外红光照射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顽固性皮肤瘙痒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采取单中心队列研究,选择四川省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符合研究标准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53.5岁。其中研究组(红光照射治疗组)30例,对照组(未红光照射治疗组)30例。研究组在每次规律血液透析过程中予以红光照射治疗[红光峰值波长(650±20)nm,光功率密度2~7 m W/cm2]60 min,对照组仅进行规律血液透析治疗,疗程为8周。于第0周、第2周、第4周、第8周记录患者皮肤瘙痒评分,并检测患者的血C-反应蛋白(s CRP)、血浆组胺及血常规,比较研究组治疗前后变化情况及两组间各项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结束时皮肤瘙痒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3.11±1.45)分vs(14.83±5.52)分;P=0.000];治疗前两组皮肤瘙痒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9),治疗结束时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11.45±6.37)分;P=0.000]。研究组治疗结束时s CRP明显低于治疗前[(4.41±2.27)mg/L vs(8.22±6.52)mg/L;P=0.001];治疗前两组s 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治疗结束时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7.37±5.06)mg/L;P=0.001]。研究组治疗结束时血浆组胺明显低于治疗前[(0.86±0.63)ng/m L vs(3.66±1.31)ng/m L;P=0.000];治疗前两组血浆组胺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6),治疗结束时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3.43±1.52)ng/m L;P=0.000]。两组白细胞和血小板在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症状可能与其微炎症状态存在一定的关系。同时,进行红光照射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症状及患者的微炎症状态,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析通路 红光照射 维持性血液透析 皮肤瘙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与肾性贫血的关系 被引量:23
5
作者 张渊 孟祥龙 +2 位作者 洪大情 张亚玲 王莉 《中国血液净化》 2014年第4期311-312,332,共3页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充分性与肾性贫血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肾性贫血的纠正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四川省人民医院肾脏内科MHD患者97例,以尿素氮清除指数(Kt/V)评估患者透析充分性,并监测血红蛋白(HGB)、铁蛋白,以及人红细胞...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充分性与肾性贫血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肾性贫血的纠正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四川省人民医院肾脏内科MHD患者97例,以尿素氮清除指数(Kt/V)评估患者透析充分性,并监测血红蛋白(HGB)、铁蛋白,以及人红细胞生成素(EPO)的每周用量。结果经充分透析后,患者贫血状况能得到有效改善[(87.12±26.78)g/L比(103.92±21.16)g/L,F=12.635,P<0.05]。随着透析充分性的提高,红细胞生成素使用剂量可明显减少[(10351.9±6413.9)IU/周比(6178.8±3693.7)IU/周,F=14.285,P<0.05]。透析充分性好的患者对缺铁治疗效果更加明显[(270.5±148.0)ng/ml比(168.3±92.2)ng/ml,t=-2.844,F=3.738,P<0.05]。结论充分透析是纠正贫血的有效手段,可减少血液透析患者EPO以及铁剂的使用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透析充分性 肾性贫血 铁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动静脉内瘘成熟的因素探讨 被引量:21
6
作者 何强 李贵森 +6 位作者 康志敏 王芳 陈秀玲 邹玉蓉 张渊 廖常志 王莉 《中国血液净化》 2009年第7期369-371,共3页
目的了解内瘘手术后存活情况以及影响内瘘成熟的因素。方法前瞻性研究390例患者内瘘手术动静脉直径和动脉开窗长度、动脉增厚、原发病等因素对内瘘成熟的影响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390例患者共计413例次动静脉内瘘吻合手术,其中370次初次... 目的了解内瘘手术后存活情况以及影响内瘘成熟的因素。方法前瞻性研究390例患者内瘘手术动静脉直径和动脉开窗长度、动脉增厚、原发病等因素对内瘘成熟的影响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390例患者共计413例次动静脉内瘘吻合手术,其中370次初次瘘,再次瘘43例次。手术共有43例次(10.4%)内瘘失败。包括术后未成熟的共34例次,另外有8例次是在使用一定时间(6~12个月)后失功能。其中22例是经彩色多普勒证实为血栓形成。内瘘失败与年龄、性别、动静脉内径、以及吻合部位和术后是否抗凝无关,与糖尿病和动脉增厚,动脉吻合口大小有关。糖尿病(OR=2.72,95%CI:1.18-6.28,P=0.019)及吻合口大小(OR=0.12,95%CI:0.02-0.62,P=0.011)是内瘘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动静脉内瘘失败的发生率为10.4%。血栓形成是内瘘失败的主要原因。动静脉内瘘失败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内瘘吻合口直径及糖尿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内瘘失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评估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评估的比较 被引量:17
7
作者 张渊 张亚玲 +1 位作者 洪大情 王莉 《中国血液净化》 2011年第8期437-439,共3页
目的研究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alnutrition inflammation score,MIS)和微型营养评定简表(mini nutrition assessment short form,MNA-SF)3种方法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 目的研究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alnutrition inflammation score,MIS)和微型营养评定简表(mini nutrition assessment short form,MNA-SF)3种方法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营养评估的差异。方法 MHD患者120例,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分别计算SGA、MIS和MNA-SF营养评分,进行营养评分的两两相关性分析,并根据SGA<25分为营养不良标准,对MIS、MNA-SF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相关性分析发现SGA、MIS和MNSA-SF之间有显著相关性(P<0.01)。MNA-SF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342,MIS的ROC曲线下面积0.689,当MIS为6.5分时,敏感性(70.00%)、特异性(61.70%)最高。结论 MIS用于MHD患者的营养评估效果与SGA相似,MNA-SF不适用于MHD患者,同样不适用于老年(年龄≥60岁)MHD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血液透析 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 营养不良-炎症评分 微型营养评定简表 营养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及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被引量:36
8
作者 邹杨 温玉 +2 位作者 刘诚 何强 李贵森 《中国血液净化》 2018年第11期743-747,共5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焦虑、抑郁患病率及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肾病及生活质量量表(KDQOL...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焦虑、抑郁患病率及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肾病及生活质量量表(KDQOL-SF^(TM)1.3调查量表)对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四川省资阳市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进行MHD治疗患者的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结果 (1)共纳入124名MHD患者,焦虑患病率16.13%,抑郁患病率36.29%,焦虑合并抑郁患病率10.48%;(2)MHD无焦虑/抑郁患者KDQOL-SF^(TM)量表大部分维度评分明显高于焦虑/抑郁患者;而焦虑合并抑郁患者大部分维度评分均低于无焦虑无抑郁,单纯焦虑/抑郁患者;(3)MHD患者SAS、SDS评分与KDTA总分呈明显负相关(P值分别<0.001,<0.001)、与SF-36总分呈负相关(P值分别为0.003,0.001)。结论四川省资阳市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MHD患者焦虑患病率16.13%,抑郁患病率36.29%,同时合并焦虑和抑郁患病率10.48%,焦虑、抑郁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影响MHD患者生活质量,且焦虑合并抑郁时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焦虑 抑郁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率及生存率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张渊 孟祥龙 +2 位作者 张亚玲 洪大情 王莉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3年第10期884-886,共3页
目的:了解我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住院率、死亡率及其原因,为提高患者生存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3年5月我中心MHD患者的住院率、死亡率及其原因,以及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我中心年住院率为59... 目的:了解我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住院率、死亡率及其原因,为提高患者生存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3年5月我中心MHD患者的住院率、死亡率及其原因,以及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我中心年住院率为595住院次/1 000病人年,主要原因有心脑血管事件(13.0%)、血管通路问题(11.5%)、感染(9.9%)等。死亡率为13人/1 000病人年,主要死亡原因为心脑血管事件(50%)、感染(25%)等。经治疗后所有患者KT/V、Hb、血清钙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升高(P〈0.05)。结论:心脑血管事件、血管通路、感染是我中心MHD患者住院的主要因素,其中心脑血管事件和感染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住院率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低血压事件高危因素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0
作者 邓菲 洪大情 +3 位作者 冯静 蒲蕾 王蔚 王莉 《淮海医药》 CAS 2016年第4期416-418,共3页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中发生低血压事件的频率与相关原因。方法:记录观察纳入符合研究要求的312例血透患者2014年33 224次HD/HDF的治疗中高危因素。结果:发生透析中低血压(IDH)有12558人次,占总次数的38.7%。合并有糖尿病...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中发生低血压事件的频率与相关原因。方法:记录观察纳入符合研究要求的312例血透患者2014年33 224次HD/HDF的治疗中高危因素。结果:发生透析中低血压(IDH)有12558人次,占总次数的38.7%。合并有糖尿病、高龄、超滤/体重比值超过4%的血液透析患者更容易发生低血压事件(P<0.05),同时,高龄和超滤/体重比值与低血压事件成正相关关系。但是否合并有心血管疾病与低血压事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结论:透析中无症状性低血压现象仍较为频繁,需要引起重视。同时超滤/体重>4%,糖尿病及年龄是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中发生低血压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不全 血液透析 低血压事件 高危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生成刺激因子低反应的原因分析及处理策略 被引量:5
11
作者 蒲蕾 王莉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0年第3期153-156,共4页
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使用明显改善了CKD患者贫血状态,但仍有5%~10%的患者尽管使用了较大剂量EPO,血红蛋白水平仍不能达标,临床考虑存在红细胞生成刺激剂... 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使用明显改善了CKD患者贫血状态,但仍有5%~10%的患者尽管使用了较大剂量EPO,血红蛋白水平仍不能达标,临床考虑存在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rythropoiesis stimulatory agent,ESA)低反应性。目前认识的导致ESA低反应性常见的原因有铁缺乏、炎症或感染、严重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不充分透析、抗体介导的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临床应按诊断流程明确导致ESA低反应性的原因,给予针对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贫血 红细胞生成刺激剂低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伴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对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亚玲 丁涵露 +1 位作者 张渊 王莉 《中国血液净化》 2014年第8期592-594,共3页
糖尿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5%~40%的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肾病死亡的首要原因,现有的治疗措施并不能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大血管并发症,因此探讨糖尿病肾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及其... 糖尿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5%~40%的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肾病死亡的首要原因,现有的治疗措施并不能显著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大血管并发症,因此探讨糖尿病肾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机制及其新的治疗方法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糖尿病肾病 脐静脉内皮细胞 患者 血清 糖尿病患病率 心血管并发症 大血管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ROOM3多态性与我国西南汉族人肾小球滤过率及终末期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贵森 汪伟 +2 位作者 邹玉蓉 廖常志 王莉 《中国血液净化》 2011年第9期500-502,共3页
目的既往研究表明SHROOM3基因rs17319721多态性与西文人群肾小球滤过率(glovne-l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相关。本研究目的是分析该多态性与中国西南汉族人群eGFR及终末期肾脏病(ESRD)发生的关系。方法纳入731健康(无肾脏疾病,高血压... 目的既往研究表明SHROOM3基因rs17319721多态性与西文人群肾小球滤过率(glovne-l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相关。本研究目的是分析该多态性与中国西南汉族人群eGFR及终末期肾脏病(ESRD)发生的关系。方法纳入731健康(无肾脏疾病,高血压,糖尿病,eGFR>60ml/min/1.73m2)成年人及403例终末期肾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ABI公司Taqman探针,用定量PCR仪对rs17319721进行基因分型。分析该多态性与eGFR及ESRD的相关性。结果尽管3种不同基因型的正常个体(AA,AG和GG)之间eGFR无明显差异[(88.2±24.2)ml/min,(99.1±18.3)ml/min,(100.8±18.6)ml/min,P=0.136],但是AA基因型个体的eGFR要更低。该多态性不同等位基因及不同基因型频率在正常对照与ESRD患者之间也无明显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也显示该多态性位点与健康个体的肾功能,以及与ESRD发生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我们对中国西南汉族人群的研究发现,SHROOM3基因AA基因型个体eGFR稍低,但是没有显示其与肾功能或ESRD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ROOM3基因 肾小球滤过率 终末期肾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防控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邓菲 何强 王莉 《淮海医药》 CAS 2016年第5期623-626,共4页
目前,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公共卫生医疗的重要问题。2010年一项统计指出,包括美国、中国、日本等7个重要国家和地区的CKD患病率已经超过10%。而在近年来,CKD患病率还在不停增高。中国在2012年... 目前,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公共卫生医疗的重要问题。2010年一项统计指出,包括美国、中国、日本等7个重要国家和地区的CKD患病率已经超过10%。而在近年来,CKD患病率还在不停增高。中国在2012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CKD患病率达到10.8%,西南地区更高达1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低血压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KD患者骨病变及诊治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贵森 《中国血液净化》 2018年第6期366-369,共4页
骨病变是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BD)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骨病变的及时诊断和评估,有助于合理防治。本文对于CKD-MBD骨病变的骨转换标志物,不同骨病变(尤其是囊性纤维性骨炎、无动力骨病和骨质疏松等)的特点进行讨论,同时对... 骨病变是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CKD-MBD)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骨病变的及时诊断和评估,有助于合理防治。本文对于CKD-MBD骨病变的骨转换标志物,不同骨病变(尤其是囊性纤维性骨炎、无动力骨病和骨质疏松等)的特点进行讨论,同时对于其诊治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 骨转换 生物标志物 囊性纤维性骨炎 无动力骨病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建立的策略和技术问题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莉 何强 《中国血液净化》 2009年第6期294-296,共3页
在现代血液透析中,血管通路是尿毒症患者的“生命线”,1943年Kolff首次将血液透析疗法应用于临床,为尿毒症患者的长期存活提供了可能,但无法解决长期血管通路问题,直到1960年Quinton—Scribner通过建立动静脉外瘘血液透析,才使血... 在现代血液透析中,血管通路是尿毒症患者的“生命线”,1943年Kolff首次将血液透析疗法应用于临床,为尿毒症患者的长期存活提供了可能,但无法解决长期血管通路问题,直到1960年Quinton—Scribner通过建立动静脉外瘘血液透析,才使血管通路初步符合了长期透析需要,而外瘘存在血栓形成、感染、致命性出血等缺点,目前已基本退出临床。1966年Rerscia和Cimino开始为透析患者建立动静脉内瘘,使血液透析通路变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患者 血管通路建立 尿毒症患者 动静脉外瘘 血液透析疗法 长期血管通路 血液透析通路 致命性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黄芪颗粒联合氯沙坦钾片对50例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评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鸿玲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12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用黄芪颗粒联合氯沙坦钾片对50例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四川省人民医院肾脏内科收治的100例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 目的:探讨用黄芪颗粒联合氯沙坦钾片对50例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四川省人民医院肾脏内科收治的100例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对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用氯沙坦钾片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用黄芪颗粒联合氯沙坦钾片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和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24 h尿蛋白定量和尿β2-微球蛋白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用黄芪颗粒联合氯沙坦钾片对IgA肾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减轻其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其收缩压、24 h尿蛋白定量和尿β2-微球蛋白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颗粒 氯沙坦钾片 IGA肾病 高尿酸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法在进行尿沉渣检测时区分白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鸿玲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24期175-176,共2页
目的:探析P-B法在进行尿沉渣检测时区分白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期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肾脏内科住院治疗的70例肾病患者的70份新鲜尿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这70份新鲜尿液标本分别采用S-M法、... 目的:探析P-B法在进行尿沉渣检测时区分白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期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肾脏内科住院治疗的70例肾病患者的70份新鲜尿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这70份新鲜尿液标本分别采用S-M法、S法、P-B法和自动分析仪进行尿液有形成分检测。然后,比较使用这四种检测方法区分这些尿液标本中白细胞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与使用S-M法、S法和自动分析仪相比,使用P-B法对这些尿液标本中的白细胞与肾小管上皮细胞进行区分的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更高,P<0.05。结论:P-B法在进行尿沉渣检测时区分白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作为鉴别诊断各类肾病的首选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法 S-M法 S法 尿液自动分析仪 尿液 白细胞 肾小管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