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内镜切除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495例临床病理分析
1
作者 于帅霞 黄瑶 +6 位作者 胡晓 傅静 孙华君 唐白杰 唐倩 胥颖 杨旭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97-903,共7页
目的 探讨经内镜切除的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4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表型及分子特征。结果 495例患者年龄20~78岁(中位年龄53岁)。肿瘤主要位于胃(58.8%)和食管(36.8%),镜下形态以... 目的 探讨经内镜切除的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4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表型及分子特征。结果 495例患者年龄20~78岁(中位年龄53岁)。肿瘤主要位于胃(58.8%)和食管(36.8%),镜下形态以梭形细胞为主,部分为上皮样细胞肿瘤,部分可见纤维胶原样、黏液样等间质。免疫表型:平滑肌瘤表达α-SMA(98.8%)、desmin(99.3%),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表达CD117(99.4%)、DOG1(97.6%)、CD34(97.0%),神经鞘瘤表达S-100(93.7%)。肿瘤类型以平滑肌瘤(54.1%)与GIST(33.7%)为主,仅12.2%为其他肿瘤。因肿瘤所在解剖学层次不同,多种内镜切除方式皆有应用,包括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40.5%)、经黏膜下层隧道内镜切除术(submucosal tunneling endoscopic resection, STER)(17.1%)、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EMR)(16.5%)、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 EFTR)(13.9%)、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excavation, ESE)(12.0%),层次浅的肿瘤多采用EMR及ESD,肿瘤较深时常用STER、EFTR及ESE。GIST(72.2%)等边界不清的肿瘤切缘阴性率低于平滑肌瘤(92.6%)等边界清楚的肿瘤。结论 经内镜切除的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以平滑肌瘤和GIST为主,内镜切除方式多样。病理诊断应以HE形态为核心,同时内镜术式、临床切缘与免疫表型及必要的分子检测等均能发挥重要的鉴别诊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 内镜下切除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铁蛋白和25-羟维生素D与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颈部血管斑块及心脏代谢指数的相关性
2
作者 雷蕾 胡韵 +2 位作者 张笛 黄鑫宇 彭羽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3,共6页
目的探究血清铁蛋白(SF)、25-羟维生素D[25-(OH)D]与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颈部血管斑块及心脏代谢指数(CM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医院128例老年NAFLD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80例健康体检者资料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及... 目的探究血清铁蛋白(SF)、25-羟维生素D[25-(OH)D]与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颈部血管斑块及心脏代谢指数(CM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医院128例老年NAFLD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80例健康体检者资料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及不同病变程度患者的血清Ferritin、25-(OH)D水平。根据是否形成颈动脉血管斑块将患者分为斑块组(n=36)和非斑块组(n=92)。比较两组临床资料,SF、25-(OH)D、CMI水平,分析影响老年NAFLD患者颈部血管斑块形成的多因素及血清Ferritin、25-(OH)D水平与患者颈部血管斑块及CMI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SF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5-(OH)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F水平:脂肪肝组<脂肪性肝炎组<肝硬化组(P<0.05),25-(OH)D水平:脂肪肝组>脂肪性肝炎组>肝硬化组(P<0.05);斑块组BMI、合并糖尿病、高血脂、血清ALT、AST、LDL-C、SF、水平、FPG、FINS、HOMA-IR、CMI、NFS值显著高于非斑块组(P<0.05),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非斑块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血清LDL-C、SF水平、CMI、NFS值升高是影响老年NAFLD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25-(OH)D水平升高为保护因素(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SF与NAFLD患者颈动脉斑块及CMI呈显著正相关(P<0.05),血清25-(OH)D水平与NAFLD患者颈动脉斑块及CMI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血清SF、25-(OH)D与NAFLD病情进展相关,且可能影响患者颈部血管斑块形成及心脏代谢,可作为NAFLD患者血管病变的诊治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蛋白 25-羟维生素D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颈部血管斑块 心脏代谢指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内镜专科护士培训及职业发展需求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蒋蓉 张素 +2 位作者 胡雪慧 余艳 王春燕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3期425-429,共5页
目的:调查消化内镜护士专科培训及职业发展需求,为明确消化内镜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推进护士职业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消化内镜护理工作问卷对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消化内镜护士进行调查。结果:调查... 目的:调查消化内镜护士专科培训及职业发展需求,为明确消化内镜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案、推进护士职业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消化内镜护理工作问卷对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消化内镜护士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对象4509人,33.40%的调查对象认为学校所学知识和技能不能满足目前岗位需要;团队协作能力(76.98%)、临床动手能力(76.56%)、沟通交际能力(74.01%)等相关素质及能力非常重要;80.53%的调查对象认为建立消化内镜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是目前最亟待解决的问题。结论:应尽快完善消化内镜专科护士的标准化培训体系,实施消化内镜专科护士全国性的资格认证,多途径满足各级护理人员对消化内镜护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考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镜护士 专科培训 职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错配修复基因蛋白在结直肠癌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邱春华 张志宏 +1 位作者 董丹丹 李良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1005-1008,共4页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mismatch repair gene,MMR)蛋白MLH1、MSH2、MSH6、PMS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四川省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607例结直肠癌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手术标本中MMR蛋白...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mismatch repair gene,MMR)蛋白MLH1、MSH2、MSH6、PMS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四川省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607例结直肠癌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手术标本中MMR蛋白的表达情况,研究其与临床病理学的关系,并评价其在Lynch综合征和散发性结直肠癌筛查中的价值。结果:607例患者中MMR表达缺失率为35.58%。MMR蛋白表达缺失的阴性组与表达正常的阳性组,在年龄、性别、肿瘤大小、P53、CD34、D2-40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肿瘤位置、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VEGF、Ki-67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MLH1、MSH2、PSM2、MSH6蛋白可以作为初步筛选Lynch综合征患者的方法。结论:对结直肠癌患者的手术标本进行MMR检测,筛查Lynch综合征患者和家族成员,进行管理及干预,可降低部分人群患结直肠癌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配修复基因 结直肠癌 LYNCH综合征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观综合性评估乙型肝炎性肝硬化病人的营养状况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颖慧 杨雪 +1 位作者 张笛 李良平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29-331,335,共4页
目的:探讨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在乙型肝炎性肝硬化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乙型肝炎性肝硬化病人140例,根据Child-Pugh分级,将病人分为A、B和C组,比较各组间营养指标的差异,并分析Child-Pugh分级与营养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目的:探讨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在乙型肝炎性肝硬化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乙型肝炎性肝硬化病人140例,根据Child-Pugh分级,将病人分为A、B和C组,比较各组间营养指标的差异,并分析Child-Pugh分级与营养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乙型肝炎性肝硬化病人营养不良的总发生率为42.85%,其中轻-中度营养不良40例(28.57%),重度营养不良20例(14.29%)。各组间的体重指数(BMI)、肱三头肌皮皱厚度(TSF)、上臂围(AC)、上臂肌围(AMC)、肌酐身高指数(CHI)、血清转铁蛋白(TF)和清蛋白(ALB)等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BMI和血清TF与病人Child-Pugh分级相关性不显著(P>0.05),而AMC、TSF、CHI和血清ALB与病人Child-Pugh分级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404、-0.673、-0.597、-0.814,P<0.05)。结论:肝硬化病人多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SGA可用于肝硬化病人营养状况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 肝硬化 营养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MEG3对内质网应激诱导的结肠癌细胞凋亡及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胥光热 林静 +1 位作者 贾贵清 邹丹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9-46,共8页
目的探究人母系表达基因(MEG3)对内质网应激诱导的结肠癌细胞凋亡及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生长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RT-PCR筛选MEG3表达水平最低的结肠癌细胞系,构建了MEG3过表达及阴性对照细胞系并筛选了稳转株,RT-PCR检测各组细... 目的探究人母系表达基因(MEG3)对内质网应激诱导的结肠癌细胞凋亡及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生长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RT-PCR筛选MEG3表达水平最低的结肠癌细胞系,构建了MEG3过表达及阴性对照细胞系并筛选了稳转株,RT-PCR检测各组细胞MEG3基因表达水平,CCK8检测细胞增殖,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cleaved Caspase-9、p-PERK、ATF-4、p-EIF2α、CHOP、cleaved Caspase-12、p-AMPK、AMPK、p-mTOR、mTOR的蛋白表达。通过si-CHOP沉默结肠癌细胞中CHOP的表达,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构建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并测量不同时期的肿瘤体积,IHC Ki67检测肿瘤生长,TUNNEL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CHOP、cleaved Caspase-12、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表达。结果SW480细胞系MEG3基因表达水平最低,被用于后续实验。在细胞实验中,与Control组比较,pc-MEG3组结肠癌细胞增殖、Bcl-2蛋白表达量、p-mTOR/mTOR比率降低,细胞凋亡率、Bax、cleaved Caspase-9、p-PERK、ATF-4、p-eIF2α、CHOP、cleaved Caspase-12蛋白表达量及p-AMPK/AMPK比率升高;沉默结肠癌细胞中CHOP表达可降低pc-MEG3引起的细胞凋亡率升高。在动物实验中,与Control组比较,pc-MEG3组肿瘤体积、Ki67细胞阳性率降低,细胞凋亡率、CHOP、cleaved Caspase-12、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量升高。结论MEG3可能通过内质网应激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CHOP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此外,AMPK/mTOR也参与了MEG3调控细胞凋亡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细胞凋亡 内质网应激 MEG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联合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对肝硬化腹水继发急性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5
7
作者 雷蕾 李良平 张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1-10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联合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检测在肝硬化腹水继发急性肾损伤(AKI)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6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AKI组(n...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联合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检测在肝硬化腹水继发急性肾损伤(AKI)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6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AKI组(n=56)和非AKI组(n=49),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n=40)作为对照。观察血清Cys C、尿NGAL、血肌酐(Scr)水平及肾小球滤过率(GFR)等指标。同时将纳入的105例肝硬化腹水患者按照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划分,比较不同Child-Pugh分级患者的血清Cys C、尿NGAL、SCr、GFR变化。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结果 AKI组患者血清Cys C水平、尿NGAL浓度与非AKI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将AKI患者依照肾损伤标准进行分期,分期高者血清Cys C水平、尿NGAL浓度显著高于分期低的患者(P值均<0.05)。56例AKI患者中,11例死亡,病死率为19.6%;死亡患者血清Cys C水平、尿NGAL浓度均高于存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742、-3.209,P值均<0.01)。相关分析显示,AKI患者血清Cys C水平、尿NGAL浓度与GFR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915、-0.793,P值均<0.01)。随着ChildPugh分级的上升,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清Cys C水平、尿NGAL浓度上升,GFR逐渐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血清Cys C联合尿NGAL检测可作为肝硬化腹水继发AKI的早期诊断指标,并且可作为评价肝硬化腹水继发AKI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腹水 急性肾损伤 胱抑素C 脂笼蛋白质类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broScan分别与GPR、APRI、NFS、FIB-4联合应用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进展期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28
8
作者 龚航 李良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41-545,共5页
目的评价FibroScan、GPR、APRI、NFS、FIB-4单独应用及FibroScan分别与GPR、APRI、NFS、FIB-4联合应用对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进展期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8年8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 目的评价FibroScan、GPR、APRI、NFS、FIB-4单独应用及FibroScan分别与GPR、APRI、NFS、FIB-4联合应用对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进展期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8年8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行肝穿刺病理检查并确诊为CHB合并NAFLD的患者92例。根据肝穿刺病理SAF分级诊断标准,分为轻中度肝纤维化(F1+F2)组(n=69)和进展期肝纤维化(F3)组(n=23)。同时应用FibroScan测得肝脏硬度值,根据临床指标分别计算GPR、APRI、NFS、FIB-4。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构建联合预测因子(向前逐步回归法),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并采用Delong方法进行比较,评价各种无创诊断方法单独及联合应用对CHB合并NAFLD进展期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结果轻中度肝纤维化组的FibroScan、GPR、APRI、NFS及FIB-4水平明显低于进展期肝纤维化组(Z值分别为-4.910、-3.425、-3.837、-3.873、-3.990,P值均<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FibroScan、GPR、APRI、NFS、FIB-4与肝纤维化病理分期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18、0.361、0.405、0.407、0.418,P值均<0.001)。FibroScan、GPR、APRI、NFS及FIB-4单独应用对诊断进展期肝纤维化均有一定价值(AUC分别为0.844、0.740、0.770、0.771、0.779,P值均<0.001),但FibroScan诊断价值并不优于GPR、APRI、NFS、FIB-4(P值均>0.05)。将FibroScan分别与GPR、APRI、NFS、FIB-4联合,诊断进展期肝纤维化的AUC均较单独应用时明显提高(Z值分别为1.977、2.076、2.361、2.206,P值均<0.05);将FibroScan与GPR+APRI+NFS+FIB-4同时联合诊断进展期肝纤维化的AUC及95%可信区间为0.896(0.813~0.950)。结论FibroScan、GPR、APRI、NFS及FIB-4诊断进展期肝纤维化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FibroScan分别与GPR、APRI、NFS、FIB-4联合诊断进展期肝纤维化的效能优于单项血清学模型,其中FibroScan联合NFS或FIB-4的临床价值可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硬化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为表现的遗传性血色病1例报告 被引量:1
9
作者 胡滢月 鲁利莎 +2 位作者 李贞茂 李良平 雷蕾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77-1179,共3页
铁是人体内必须微量元素之一,正常成人中90%~95%的铁来源于体内衰老或破坏的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被巨噬细胞吞噬所释放的铁;5%~10%来源于肠道吸收食物中的铁。血色病为我国临床罕见铁代谢缺陷病,现将本科收治的1例表现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铁是人体内必须微量元素之一,正常成人中90%~95%的铁来源于体内衰老或破坏的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被巨噬细胞吞噬所释放的铁;5%~10%来源于肠道吸收食物中的铁。血色病为我国临床罕见铁代谢缺陷病,现将本科收治的1例表现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经基因检测、肝组织活检、影像学等证实为遗传性血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色素沉着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诊断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及其受体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6
10
作者 彭娟 李良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67-470,共4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率剧增,目前仍然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虽然对NAFLD发病相关机制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但对NAFLD的性别差异的理解依然不够。雌激素作为重要的性激素,通过调节情绪及能量稳态、脂肪组织功能及分布、炎症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率剧增,目前仍然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虽然对NAFLD发病相关机制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但对NAFLD的性别差异的理解依然不够。雌激素作为重要的性激素,通过调节情绪及能量稳态、脂肪组织功能及分布、炎症反应、胰岛素抵抗、肝脂蓄积、肝脏免疫等影响NAFLD的发生及发展。充分认识雌激素及雌激素受体在NAFLD中的作用机制,为NAFLD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雌激素类 受体 雌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展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无创诊断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龚航 李良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06-410,共5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特点是其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病理特征,其肝脏组织病理的演变从单纯的肝脂肪变性到肝细胞损伤的脂肪性肝炎,最终发展为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甚至肝癌。由于NAFLD与代谢综合征、结直肠肿瘤密切相关,甚...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特点是其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病理特征,其肝脏组织病理的演变从单纯的肝脂肪变性到肝细胞损伤的脂肪性肝炎,最终发展为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甚至肝癌。由于NAFLD与代谢综合征、结直肠肿瘤密切相关,甚至可以导致残疾、死亡,故早期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明确肝纤维化程度尤为重要。其中肝活组织检查作为诊断NAFLD肝脏组织病理学分级、分期的金标准,一直在肝纤维化诊断中占据主要位置,但由于肝活组织检查的局限性促使近年来无创诊断技术迅速发展。单独的血清学模型、影像学检查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早期肝纤维化的敏感度、特异度尚待提高。主要就进展性NAFLD的联合无创诊断方法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诊断技术和方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并发门静脉血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龚航 李良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107-2110,共4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作为我国第一大慢性肝病,其肝外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门静脉血栓(PVT)等]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不断增加。NAFLD并发PVT的机制与传统肝硬化有明显区别。从三级凝血障碍角度入手,从三个不同等级且阶梯式地阐述了NA...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作为我国第一大慢性肝病,其肝外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门静脉血栓(PVT)等]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不断增加。NAFLD并发PVT的机制与传统肝硬化有明显区别。从三级凝血障碍角度入手,从三个不同等级且阶梯式地阐述了NAFLD并发PVT的发病机制,描述了运动预防和治疗NAFLD发生PVT的全新观念,为NAFLD并发PVT的肝移植受者提出了技术挑战,对提高患者预后和生存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静脉血栓形成 肝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血清学诊断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迎 李良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004-2007,共4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是一种可能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的渐进式疾病,其早期诊断对于延缓疾病进展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血清学指标和模型不断被发现,同时基于多项指标的联合应用模型也不断更新,其对脂肪性肝炎和肝纤维化都...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是一种可能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的渐进式疾病,其早期诊断对于延缓疾病进展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血清学指标和模型不断被发现,同时基于多项指标的联合应用模型也不断更新,其对脂肪性肝炎和肝纤维化都具有一定的诊断效能。总结并阐述了诊断价值较高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血清学无创诊断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肝硬化 诊断 血清学试验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3型1例报告
14
作者 张恬莹 周超 +3 位作者 刘卫辉 李贞茂 李良平 雷蕾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568-2570,共3页
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progressive familial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PFIC)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胆汁淤积性肝病,主要由基因突变后所致胆汁分泌或排泄障碍,随着病情的发展,最后可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肝衰竭[1]。根据基因... 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症(progressive familial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PFIC)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胆汁淤积性肝病,主要由基因突变后所致胆汁分泌或排泄障碍,随着病情的发展,最后可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肝衰竭[1]。根据基因突变不同,PFIC目前分为6种亚型,分别由ATP8B1、ABCB11、ABCB4、TJP2、NR1H4和MYO5B基因突变导致[2],现将四川省人民医院消化为科收治的1例表现为肝内胆汁淤积的患者,经基因检测、肝组织活检、影像学等证实为PFIC3型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 肝内 基因 活组织检查 针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脏微循环障碍探索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亚娟 李良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13-916,共4页
目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肝脏微循环灌注改变是疾病进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其中肝细胞脂肪蓄积是导致微血管损伤的关键。介绍了正常微循环功能及结构、神经调节,着重分析了肝病微循环变化机制继而引发的微观细胞分... 目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肝脏微循环灌注改变是疾病进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其中肝细胞脂肪蓄积是导致微血管损伤的关键。介绍了正常微循环功能及结构、神经调节,着重分析了肝病微循环变化机制继而引发的微观细胞分子水平变化及宏观影像学改变。故推测,探明肝脏微循环变化可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病理生物学提供新见解,优化无创诊断帮助识别高危人群及早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微循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P结合盒转运体G5/8(ABCG5/8)在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及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卢琴 刘卫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252-2257,共6页
胆固醇结石是胆囊结石患者的常见类型,且受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遗传学因素在胆囊结石中研究广泛,尤其在胆固醇结石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ATP结合盒转运体(ABC)是人体内最大的膜转运蛋白家族,在维持脂质和甾醇平衡中发... 胆固醇结石是胆囊结石患者的常见类型,且受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遗传学因素在胆囊结石中研究广泛,尤其在胆固醇结石形成机制中的作用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ATP结合盒转运体(ABC)是人体内最大的膜转运蛋白家族,在维持脂质和甾醇平衡中发挥着关键功能。ABCG5/8是胆固醇转运蛋白,参与调节体内胆固醇水平,被认为是人体胆固醇结石的主要遗传易感因素。本文讨论了ABCG5/8在胆囊胆固醇结石形成中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并介绍了靶向ABCG5/8治疗胆固醇结石的可能性,为胆固醇结石的病因探究及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结合盒转运体 胆囊结石病 治疗学 疾病遗传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B-4指数联合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对HBV患者治疗后病情转归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康晓征 赵勇 +3 位作者 蒋善珍 郑微 任春梅 陈锦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82-1786,共5页
目的评价FIB-4指数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后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科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并治疗的患者112例,入院后记录其基线资料并随访1年,根据随访结局分为不良预后组及预后良好组,单因... 目的评价FIB-4指数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对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后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科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并治疗的患者112例,入院后记录其基线资料并随访1年,根据随访结局分为不良预后组及预后良好组,单因素分析及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后患者预后的因素;运用ROC曲线评价其对患者预后风险的预测能力。结果单因素、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患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RR=1.567)和FIB-4指数(RR=1.334)对患者的预后有显著影响;ROC曲线下FIB-4指数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809,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9.3%、70.2%。结论 FIB-4指数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联合诊断对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后患者预后有较好的预测能力,有望作为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后患者的常规检查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FIB-4指数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少症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存在独立相关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丽琼 李良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77-1379,共3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种可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癌的代谢性疾病,肌少症是一种增龄相关性疾病,代谢相关因素在其发生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两者共享多种代谢性病理生理机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肌少症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是否...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种可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癌的代谢性疾病,肌少症是一种增龄相关性疾病,代谢相关因素在其发生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两者共享多种代谢性病理生理机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肌少症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是否互为诱因或互为疾病进展危险因素尚需进一步研究,以帮助临床更好的对两者进行预防、治疗及预后评估。就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肌少症的独立相关性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肌减少症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法尼醇X受体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机制及相关靶向药物
19
作者 张凯玲 李良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60-1163,共4页
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率日益剧增,若患者不良生活方式无法及时调整,且临床尚缺乏有效的药物,使得NAFLD的治疗差强人意。法尼醇X受体(FXR)作为胆汁酸的主要受体,通过参与糖、脂代谢来影响NAFLD,而肠道FXR(iFXR)具有局限... 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率日益剧增,若患者不良生活方式无法及时调整,且临床尚缺乏有效的药物,使得NAFLD的治疗差强人意。法尼醇X受体(FXR)作为胆汁酸的主要受体,通过参与糖、脂代谢来影响NAFLD,而肠道FXR(iFXR)具有局限作用于肠道的优势,可避免全身释放所带来的副作用,在NAFLD的治疗上具有潜在的价值,但也存在一定的争议。综述了近年来iFXR在NAFLD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法尼醇X受体 胆酸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