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葡萄糖对水性可降解聚氨酯装载抗菌肽LL-37抑制体外尿源性ESBLs大肠埃希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安宇 熊国兵 +2 位作者 邱明星 王坤杰 李虹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82-489,共7页
目的:探讨葡萄糖浓度变化对水性可降解聚氨酯(biodegradable waterborne polyurethane,BWPU)装载人源抗菌肽LL-37体外抑制ESBLs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E.coli)生物膜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尿源性ESBLs E.coli临床株(E44)为实验株,... 目的:探讨葡萄糖浓度变化对水性可降解聚氨酯(biodegradable waterborne polyurethane,BWPU)装载人源抗菌肽LL-37体外抑制ESBLs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E.coli)生物膜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尿源性ESBLs E.coli临床株(E44)为实验株,E.coli标准菌株ATCC25922(E0)做质控。构建胱细菌生物膜动态孵育模拟系统。"两步法"制备新型LDI-BWPU乳液PCLPU33。"物理溶解和常温干燥法"制备LDI-BWPU装载不同LL-37浓度的载肽膜。设立4个实验分组:H组:高肽组(LL-37,2 000μg/m L)、L组:低肽组(LL-37,250μg/m L)、P组:阳性对照(亚胺培南,8μg/m L)、N组:阴性对照(无抗菌药),持续感染人工尿液环境下孵育48 h,观察不同葡萄糖浓度(0、11.1、33.3 mmol/L)及控制葡萄糖浓度(33.3→0 mmol/L)对载肽膜抑制生物膜的影响。检测方法包括:生物膜细菌活菌计数;Syto-9/PI荧光染色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构建立体图测量生物膜厚度;扫描电镜观察生物膜结构的细微观。生物膜细菌活菌计数和生物膜厚度的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α=0.01。结果:基于胱细菌生物膜动态孵育模拟系统,在持续感染人工尿液环境下不同葡萄糖浓度观测点,P、H、L组生物膜活菌计数和厚度均明显低于N组(~aP=0.000)。H组生物膜活菌计数在无糖环境(G0 mmol/L)明显低于L组(b P=0.000),在含糖环境下(G11.1,33.3 mmol/L)与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H组生物膜厚度在不同葡萄糖观测点均明显低于L组(~bP=0.000)。与无糖环境(G0 mmol/L)相比,含糖环境(G11.1,33.3 mmol/L)H、L组生物膜活菌计数和生物膜厚度均明显增加(~cP=0.000)。调控葡萄糖浓度后(33.3→0mmol/L),H、L组BF细菌活菌计数和生物膜厚度均明显降低(~dP=0.000)。结论:持续感染人工尿液环境下不同葡萄糖浓度时,载肽膜通过抑制生物膜生长、杀灭生物膜细菌明显抑制细菌生物膜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酶 大肠埃希菌 细菌生物膜 葡萄糖 可降解 水性聚氨酯 抗菌肽 LL-3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他达拉非联合α受体阻滞剂对改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最大尿流率的比较 被引量:7
2
作者 冯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90-1191,共2页
目的:观察比较他达拉非2.5 mg和5 mg分别联合α受体阻滞剂每日给药对改善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最大尿流率(Qmax)疗效是否相同。方法:150例BPH所致下尿路梗阻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每日口服他达拉非2.5 mg和α受体阻滞剂1次,对... 目的:观察比较他达拉非2.5 mg和5 mg分别联合α受体阻滞剂每日给药对改善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最大尿流率(Qmax)疗效是否相同。方法:150例BPH所致下尿路梗阻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每日口服他达拉非2.5 mg和α受体阻滞剂1次,对照组每日口服他达拉非5 mg和α受体阻滞剂1次,共12周,分别记录并比较治疗后第4、8、12周Qmax。结果:对照组Qmax先于观察组得到改善,但12周后两组改善的基线数据均基本接近正常(P<0.05)。结论:他达拉非2.5 mg和5 mg分别联合α受体阻滞剂均可改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Qmax,但更大剂量联合效果并不更优,同时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他达拉非 最大尿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人体膀胱体外构建仿生尿流应力细菌生物膜动态孵育系统
3
作者 安宇 邱明星 +3 位作者 刘竞 黄润华 王寓 王世泽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95-1200,共6页
目的:模拟人体膀胱体外构建仿生尿流应力细菌生物膜动态孵育系统,探讨该系统的应用效果。方法:体外构建细菌生物膜动态孵育系统,采用大肠埃希菌为实验菌,硅胶膜片为成膜载体,建立5种尿流应力输出:生理白天和夜间分泌、生理白天排尿、病... 目的:模拟人体膀胱体外构建仿生尿流应力细菌生物膜动态孵育系统,探讨该系统的应用效果。方法:体外构建细菌生物膜动态孵育系统,采用大肠埃希菌为实验菌,硅胶膜片为成膜载体,建立5种尿流应力输出:生理白天和夜间分泌、生理白天排尿、病理白天和夜间排尿;设置2组仿生尿流应力流转方案:生理组和病理组。观察仿生尿流应力刺激下大肠埃希菌生物膜形成特点。检测方法包括:生物膜细菌活菌计数,荧光染色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测定生物膜细菌荧光图像平均光密度值,构建生物膜立体图测量其厚度。测值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组内均数两两比较采用LSD-t法。结果:各组内比较结果显示,随孵育时间延长,生物膜细菌活菌计数值均逐渐增加,病理组48 h、静态组和生理组60 h显著增加并达到峰值(cP=0.000);生物膜细菌荧光图像平均光密度值和生物膜厚度测值均逐渐增加,病理组48 h、静态组和生理组72 h显著增加并达到峰值(cP=0.000);各组内其余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间比较结果显示,与静态组比较,生理组和病理组36 h、48 h、60 h、84 h、96 h生物膜细菌活菌计数值均显著增加(aP=0.000),与生理组比较,病理组增加更为显著(bP=0.000);与静态组比较,生理组96 h,病理组48 h、96 h生物膜细菌荧光图像平均光密度值显著增多(aP=0.000),生理组72 h,病理组48 h、96 h BF厚度测值显著增多(aP=0.000);与生理组比较,病理组48 h、96 h细菌荧光图像平均光密度值和生物膜厚度测值均显著增多(bP=0.000);各组间其余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研究模拟人体膀胱体外成功构建细菌生物膜动态孵育系统,经验证仿生尿流应力显著促进大肠埃希菌生物膜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大肠埃希菌 细菌生物膜 生物学 尿流应力 动态孵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70岁以上老年局限性肾癌 被引量:19
4
作者 黄建林 安宇 +3 位作者 廖勇 刘竞 罗一钊 邱明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48-751,共4页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70岁以上老年局限性肾癌的疗效。方法 2011年9月~2014年12月对16例70岁以上肾癌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建立后腹腔气腹后分别置入3枚trocar,打开侧椎筋膜,在腰大肌与肾脂肪囊间分离,上至膈肌,下至...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70岁以上老年局限性肾癌的疗效。方法 2011年9月~2014年12月对16例70岁以上肾癌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建立后腹腔气腹后分别置入3枚trocar,打开侧椎筋膜,在腰大肌与肾脂肪囊间分离,上至膈肌,下至输尿管。游离肾脏中部,找到肾动脉,找到并游离肿物,置入血管阻断钳夹闭肾动脉,剪刀距肿瘤边缘0.5 cm切除肿物及部分肾实质,3-0可吸收线缝合集合系统(肿瘤位置较深邻近集合系统者),以2-0倒刺线连续贯穿缝合肾实质,缝合完毕后以Hem-o-lok夹固定。松开血管阻断钳,出血部分加强缝合。结果 16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时间55~240 min,(132.4±46.4)min,血管阻断时间12~40 min,(25.3±7.6)min;术中出血量10~200 ml,(79.7±62.6)ml,无输血。术后住院时间6~15 d,(9.4±3.2)d。16例随访(30.8±9.5)月,1例术后24个月因全身肿瘤转移死亡,1例术后31个月因心脏疾病死亡,其余患者无复发、转移。1例术后18个月出现肾功能衰竭,规律行腹膜透析。结论后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70岁以上老年局限性肾癌安全有效,条件允许时推荐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老年人 保留肾单位手术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比特龙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初步评价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俊 杜鸿 +1 位作者 廖勇 邱明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98-603,共6页
目的:收集并整理在我院泌尿外科治疗中心应用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治疗确诊为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castration 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包括PSA缓解率、药物不良事件以及无进展生存时间等早期疗效情况,为后续... 目的:收集并整理在我院泌尿外科治疗中心应用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治疗确诊为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castration 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包括PSA缓解率、药物不良事件以及无进展生存时间等早期疗效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经验。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接受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治疗12周以上的55例有效CRPC患者的临床资料,长期随访并记录治疗期间血清特异性前列腺抗原(PSA)、血清睾酮水平以及复查全身骨显像等其他影像学检查资料来动态观察患者疾病变化情况,分析其中。结果:数据分析后,按照PSA工作组(PSA workgroup,PSAWG)标准,55例患者PSA总体缓解率56.4%,低于国际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实验COU-AA-302所报道的未经化疗的患者PSA缓解率(68%),有明显PSA缓解的31例患者均出现血清PSA值下降超过基线值50%,部分患者甚至下降达到90%以上,而临床症状也得到明显改善。按照基线情况不同分为:PSA基线值的不同可以分为PSA<20 ng/m L、20~80 ng/m L、>80 ng/m L,其PSA缓解率分别为63.6%、59.1%、55.6%;Gleason评分不同分为<8分、8分、>8分,其PSA缓解率为30.7%、58.1%、81.8%;有效内分泌治疗时间的不同可分为<18个月、18~36个月、>36个月,其PSA缓解率为63.2%、52%、54.5%。另外在早期使用阿比特龙的初期,我院泌尿外科治疗中心共观察并记录到15例(15/51,27.2%)患者出现PSA Flare现象。将患者分为缓解组和未缓解组,生存分析得出使用醋酸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治疗的CRPC患者PFS明显获益(17.06个月vs.11.68个月)。结论:大部分使用醋酸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治疗的CRPC患者都在其中受益,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提高。除Gleason评分外,不同基线值患者的预期疗效并无关联,使用醋酸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治疗的CRPC患者PFS明显获益,并且发现PSA Flare现象会在一定程度上使肿瘤对药物的应答产生更积极的反应,影响患者达到PSA缓解的水平,对于不良事件的发生也应该严密监测,辅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阿比特龙 PSA缓解率 药物不良事件 无进展生存时间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 早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俯卧位与平卧位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吕东 黄翔 +2 位作者 窦科 向颖 万旭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486-2488,共3页
目的:总结不同穿刺体位在经皮肾镜取石碎石中的优缺点。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5年10月实施356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进行分析,通道大小16F^20F。217例患者行俯卧位,139例患者采取平卧位。结果:成功建立通道完成经皮肾碎石取石354例,... 目的:总结不同穿刺体位在经皮肾镜取石碎石中的优缺点。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5年10月实施356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进行分析,通道大小16F^20F。217例患者行俯卧位,139例患者采取平卧位。结果:成功建立通道完成经皮肾碎石取石354例,穿刺失败后开放手术完成取石术2例。一次性取尽结石268例(75.5%),二次及以上取石为23例,因残石行体外震波碎石为63例。11例患者因感染或术中出血,采用一期建立肾造瘘,二期再行碎石取石术。术后大出血行DSA下栓塞3例,术后高热12例,无肾切除病例,无肠道损伤,无死亡病例。两组碎石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体位的选择不应单一化,各有其优缺点,应该根据患者结石的大小、结石的位置、肾积水情况、患者的体型及心肺情况综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穿刺体位 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球囊扩张法建立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508例 被引量:6
7
作者 黄建林 廖勇 +3 位作者 安宇 黄翔 何鹏 邱明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539-254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球囊扩张法建立标准通道的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行超声引导下穿刺、球囊扩张法建立标准通道的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508例患...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球囊扩张法建立标准通道的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行超声引导下穿刺、球囊扩张法建立标准通道的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508例患者资料,患者男女比例340:168,平均年龄(48.4±12.0)岁;共540侧上尿路结石,包括肾结石495侧(91.7%),输尿管上段结石45侧(8.3%);其中鹿角形结石98侧(18.1%),多发结石335侧(62.0%),单发非鹿角形结石107侧(19.8%)。既往曾行开放手术取石者31例;平均结石最大径(31.3±11.9)mm。结果 :共完成手术559例次,均一期成功建立通道,其中单通道手术543例次、双通道手术16例次。平均手术时间(79.3±38.1)min,平均首个通道建立时间(8.2±3.0)min,平均结石处理时间(40.5±35.4)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9±2.9)d。一期手术结石清除率80.4%,其中单发非鹿角形结石为100.0%、多发结石及鹿角形结石75.5%;再次手术28例(再次经皮肾镜手术19例,输尿管软镜手术9例),最终手术清石率85.4%。术中及术后并发症68例(12.2%),其中术后发热45例(8.1%),无感染性休克患者;接受输血22例(3.9%),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5例(0.9%),无肾切除患者。无中转开放手术,气胸1例,无其他毗邻脏器损伤。结论:超声引导下球囊扩张法建立标准通道的经皮肾镜取石术对于上尿路结石的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经皮肾造口术 球囊扩张 碎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ACROBAT-NRSI评估中药治疗男性不育试验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熊国兵 李博 +2 位作者 邹建华 龚百生 邱明星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513-1521,共9页
目的全面评价中药疗法治疗男性不育非随机研究的偏倚风险。方法电子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CCRCT)、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截至2013年2月,限定为中文与英语文献,采取主题词检索与自... 目的全面评价中药疗法治疗男性不育非随机研究的偏倚风险。方法电子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库(CCRCT)、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截至2013年2月,限定为中文与英语文献,采取主题词检索与自由词检索相结合,以“中医、中药、补充疗法”及“男性不育”等为检索词。纳入中药疗法治疗男性不育的非随机对照试验(nonRCT)。由2名评价者评估纳入研究偏倚风险,采用Cochrane非随机干预研究偏倚风险评估工具(ACROBAT.NRSI)进行评价,同时对应用中的问题展开讨论。结果①共纳入53个非随机研究(non-randomized studies,NRS)(CCRCT8个、PubMed4个、Sinomed41个),包括7159例男性不育患者,试验平均样本量为135例(15—208例)。不育诊断主要为少、弱精子症及免疫性不育。对照组干预包括:西药疗法29个研究(54.72%)、手术3个研究(5.66%)、空白对照1个研究,其余为中医药疗法20个研究(37.74%)。②53个研究总体偏倚风险均高,其中20个研究总体偏倚风险“极高”(37.74%)。3个偏倚域(混杂偏倚、结局测量偏倚、选择性报告结果偏倚)偏倚风险较高。③单个研究偏倚风险比例:“混杂偏倚”高风险占73.58%、极高风险占16.98%;“选择受试者纳入研究偏倚”中风险86.8%;“干预测量偏倚”低风险67.92%、中风险30.19%;“意向治疗退出偏倚”低风险88.68%、高风险11.32%;“丢失数据偏倚”低风险86.79%;“结局测量偏倚”高风险100%;“选择性报告结果偏倚”高风险83.02%、中风险11.32%;总体偏倚高风险63.26%、极高风险37.74%。所有研究偏倚风险比例:低偏倚风险35.58%、中偏倚风险19.41%、高偏倚风险12.94%、极高偏倚风险4.85%。④14个研究(26.42%)未有证据支持其组问均衡性良好(偏倚风险“极高”),而未对关键的混杂因素予以报道。仅12个研究(22.64%)陈述了明确依据的中医辨证,大多数研究缺乏中医理论的基本运用。6个研究(“高”偏倚风险,11.32%)发生病例脱落或退出,研究者仅采用意向治疗分析而未对丢失数据采用措施,导致结局效益发生偏倚。41个研究(77.36%)在不育干预的关键指标结局方面缺乏相关信息,从而限制其研究结论的临床价值。结论ACROBAT.NRSI可用于评估中药治疗男性不育非随机研究偏倚风险,但会遭遇中医药学固有特征的限制,研究总体偏倚风险高。建议在选择受试者纳入、干预测量及结局测量3个偏倚域优化。此外,评价中医药临床研究偏倚风险过程中,建议纳入具有中医学背景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充疗法 不育 男(雄)性 偏倚 Cochrane非随机干预研究偏倚风险评估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睾酮替代疗法治疗男性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对血清总睾酮和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冯强 邱明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03-1005,1009,共4页
目的观察个体化睾酮替代疗法对男性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LOH)患者血清总睾酮(TT)和性激素的影响。方法将78例LOH病例按照血清TT水平差异分为A组(TT<8 nmol/L)与B组(8≤TT<11.5 nmol/L),将B组随机均分为B1、B2组,采取个体化睾酮... 目的观察个体化睾酮替代疗法对男性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LOH)患者血清总睾酮(TT)和性激素的影响。方法将78例LOH病例按照血清TT水平差异分为A组(TT<8 nmol/L)与B组(8≤TT<11.5 nmol/L),将B组随机均分为B1、B2组,采取个体化睾酮替代疗法,比较3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3组SHBG水平明显降低(P<0.05),TT水平明显升高(P<0.05),B1组TT水平高于B2组(P<0.05);3组E2、FSH水平明显降低(P<0.05),P水平明显升高(P<0.05);3组ADAM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B1组与B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其他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B2组低于B1组(P<0.05)。结论睾酮补充治疗LOH时,TT<8 nmol/L建议选择常规剂量,8≤TT<11.5 nmol/L可选择小剂量睾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 睾酮替代疗法 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 总睾酮 性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1-3p靶向TGF-β2对人前列腺癌C4-2B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寓 邱明星 熊国兵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37-1243,共7页
目的:探讨miR-141-3p与转化生长因子-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2, TGF-β2)基因的靶向关系及其对人前列腺癌细胞株C4-2B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转染miR-141-3p mimic后,qRT-PCR检测C4-2B细胞miR-141-3p和TGF-β2 mRNA的... 目的:探讨miR-141-3p与转化生长因子-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β2, TGF-β2)基因的靶向关系及其对人前列腺癌细胞株C4-2B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转染miR-141-3p mimic后,qRT-PCR检测C4-2B细胞miR-141-3p和TGF-β2 mRNA的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41-3p与TGF-β2的靶向关系。miR-141-3p mimic与TGF-β2过表达载体单独或共转染C4-2B细胞后, 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C4-2B细胞中TGF-β2蛋白的表达水平,Hoechst33258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miR-141-3p mimic转染后,C4-2B细胞miR-141-3p的相对表达水平明显提高、TGF-β2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均P<0.01)。miR-141-3p mimic与野生型报告载体共转后,荧光素酶的活性显著降低(P<0.01);miR-141-3p mimic与突变型报告载体共转后,荧光素酶的活性没有明显变化(P>0.05);mi R-141-3p mimic添加到pcTGF-β2转染的C4-2B细胞后,细胞增殖倍数明显降低、凋亡细胞数目显著增加、细胞侵袭能力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miR-141-3p与TGF-β2存在靶向关系,且两者协同影响人前列腺癌C4-2B细胞增殖、侵袭能力并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C4-2B细胞 miR-141-3p 转化生长因子-Β2 增殖 凋亡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改良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巨大囊性肾肿物
11
作者 刘健男 黄建林 +1 位作者 廖勇 邱明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26-1030,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联合吸引的改良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巨大囊性肾肿物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共收治11例巨大囊性肾肿物患者,肿瘤最大径60~130 mm,平均(83±23) mm,影像学检查诊断为Bosniak分级Ⅲ~Ⅳ级。术中在经腹膜后或经腹腔入路腹...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联合吸引的改良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巨大囊性肾肿物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共收治11例巨大囊性肾肿物患者,肿瘤最大径60~130 mm,平均(83±23) mm,影像学检查诊断为Bosniak分级Ⅲ~Ⅳ级。术中在经腹膜后或经腹腔入路腹腔镜视野下操作,分离出肾动脉备用,并尽可能分离肿物表面,然后在菲薄处用针状吸引杆吸净囊液,并将针孔处密闭。进一步完整游离出肿瘤,阻断肾动脉,行肾部分切除术。采用双层连续缝合技术,缝合肾脏创面。收集患者围手术期资料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或根治。平均手术时间(162±42) min,平均热缺血时间(24.0±5.3) min,平均出血量(107±79)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7±1.7) d。病理结果显示透明细胞肾细胞癌7例、乳头状肾细胞癌1例、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1例、良性复杂囊肿2例。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1个月,无肿瘤复发或转移,肾功能情况良好。结论:腹腔镜下联合吸引的改良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巨大囊性肾肿物的安全有效,适合以囊性成分为主、分隔较少的BosniakⅢ~Ⅳ级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性肾肿物 肾部分切除术 腹腔镜 技术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