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0年四川省人民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2
1
作者 林健梅 杨兴祥 +3 位作者 喻华 乔宁 黄仁刚 江南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30-934,共5页
目的了解2010年我院临床分离病原菌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细菌药物敏感试验测定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WHONET 5.4软件及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我院共分离出病原菌755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888株,占2... 目的了解2010年我院临床分离病原菌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细菌药物敏感试验测定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WHONET 5.4软件及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我院共分离出病原菌7557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888株,占24.98%,革兰阴性菌5593株,占74.01%;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占54.3%,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的耐药株。肠球菌属中,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均已出现少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肠杆菌科细菌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ESBLs检出率分别为69%和20.9%;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的耐药率分别达43.9%和77.2%。结论细菌耐药性呈增长趋势,需加强耐药性监测,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耐药监测 耐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3例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血流感染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颖 孙普娇 +2 位作者 徐开菊 杨仁国 杨兴祥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78-1582,共5页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血流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2018年9月—2021年12月CRE血流感染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信息、微生物学和临床特征。结果共有53例CRE血流感染患者符合纳入标准,治疗失败率47...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血流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2018年9月—2021年12月CRE血流感染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信息、微生物学和临床特征。结果共有53例CRE血流感染患者符合纳入标准,治疗失败率47.2%。治疗失败患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凝血酶原时间水平较高,球蛋白水平较低(P<0.05)。单药治疗(n=15)和联合用药治疗(n=38)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含有替加环素的治疗方案并不优于不含替加环素的其他策略(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RE血流感染预后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菌株感染类型、合并肝胆系统疾病、感染发生于入住重症监护室(ICU)后有关(P<0.05)。合并肝胆系统疾病、感染发生于入住ICU后是CRE血流感染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RE血流感染患者病死率高,PCT、CRP高的患者提示预后差,替加环素单药使用或联用可能不是CRE相关BSI的最佳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 血流感染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球菌属血流感染92例临床及病原菌特点分析 被引量:32
3
作者 黄仁刚 杨兴祥 +3 位作者 喻华 龙姗姗 林健梅 江南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研究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血流感染(BSI)的临床特点、细菌耐药性及感染易患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1月确诊的成人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BSI临床和病原学资料。结果 92例患者中分离出粪肠球菌21例,屎肠球... 目的研究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血流感染(BSI)的临床特点、细菌耐药性及感染易患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3年11月确诊的成人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BSI临床和病原学资料。结果 92例患者中分离出粪肠球菌21例,屎肠球菌71例;其中社区获得性感染25例,医院感染67例。粪肠球菌BSI患者的主要基础疾病为尿毒症(42.9%)、心脏病(23.8%)、肺部疾病(19.0%)和神经系统疾病(19.0%);屎肠球菌BSI患者的主要基础疾病为肝、胆、胰腺疾病,各种肿瘤和肺部疾病,分别占40.8%;主要易感因素包括中心静脉置管(73.2%)、30 d内手术史(62.0%)、年龄65岁以上(52.1%)、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32.4%)和有创机械通气(26.8%)。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和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对青霉素敏感率为95.2%,对利奈唑胺敏感率90.4%;屎肠球菌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敏感率分别为100%和96.9%,对氨苄西林、青霉素耐药率高于90%。年龄65岁以上、入住ICU、有创机械通气和罹患肿瘤是肠球菌属BSI患者在入院15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48 h内合理抗菌药物应用是BSI患者15 d内免于死亡的保护因素;基础疾病为肝、胆、胰腺疾病患者病死率较低。结论肠球菌属BSI以屎肠球菌为主,屎肠球菌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年龄65岁以上、入住ICU、有创机械通气和罹患肿瘤是肠球菌属BSI患者入院15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48 h内使用有效抗菌药物可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球菌属 血流感染 微生物 病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继发感染患者益生菌干预前后肠道菌群及免疫状态分析 被引量:44
4
作者 杨仁国 徐开菊 +1 位作者 周巧灵 杨兴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94-798,共5页
目的分析益生菌对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继发感染患者肠道菌群及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HBV-ACLF患者101例,分为HBV-ACLF组56例和HBV-ACLF继发... 目的分析益生菌对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继发感染患者肠道菌群及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HBV-ACLF患者101例,分为HBV-ACLF组56例和HBV-ACLF继发感染组45例,另选择健康人67例为对照组。HBV-ACLF组和HBV-ACLF继发感染组均给予1个月的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后及对照组新鲜大便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大肠杆菌、肠球菌、酵母菌、葡萄球菌、类杆菌和消化链球菌,收集外周血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NK细胞活性、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CD8^+)、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结果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HBV-ACLF患者肠道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IgA、IgG、IgM、NK、CD4^+和CD4^+/CD8^+显著降低(P<0.05),大肠杆菌、肠球菌、酵母菌、葡萄球菌、类杆菌、消化链球菌、CRP、TNF-α、IL-6和IL-8显著升高(P<0.05)。与HBV-ACLF组比较,HBV-ACLF继发感染组患者肠道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IgA、IgG、IgM、NK、CD4^+和CD4^+/CD8^+显著降低(P<0.05),大肠杆菌、肠球菌、酵母菌、葡萄球菌、类杆菌、消化链球菌、CRP、TNF-α、IL-6和IL-8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HBV-ACLF患者肠道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IgA、IgG、IgM、NK、CD4^+和CD4^+/CD8^+均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大肠杆菌、肠球菌、酵母菌、葡萄球菌、类杆菌、消化链球菌、CRP、TNF-α、IL-6和IL-8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3组受试者的CD3^+和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ACLF继发感染的肠道菌群及免疫状态存在异常,益生菌有助于改善HBV-ACLF继发感染的肠道菌群及免疫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 益生菌 感染 肠道菌群 免疫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胞浆菌病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姣 黄仁刚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2,共4页
组织胞浆菌病是由组织胞浆菌感染所致的一类深部真菌感染性疾病,该病具有地区流行性,主要流行区域包括美国密西西比河和俄亥俄河流域以及拉丁美洲、非洲、亚洲的部分地区[1],在我国也有散发病例报道。该病多发于免疫功能低下或缺损者,如... 组织胞浆菌病是由组织胞浆菌感染所致的一类深部真菌感染性疾病,该病具有地区流行性,主要流行区域包括美国密西西比河和俄亥俄河流域以及拉丁美洲、非洲、亚洲的部分地区[1],在我国也有散发病例报道。该病多发于免疫功能低下或缺损者,如HIV感染者、器官移植者或用大量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者,一般免疫健全者感染组织胞浆菌后多呈自限性,但近年来免疫功能正常者患病的报道逐渐增多。现报道我院1例组织胞浆菌病伴噬血的患者,以帮助临床医师提高对该病的识别与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胞浆菌病 免疫功能健全 噬血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9b-3p靶向IGF1调控非酒精性脂肪肝脂质代谢及肝纤维化 被引量:12
6
作者 杨仁国 贺微微 罗婷婷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6-72,共7页
目的探讨miR-29b-3p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AFLD)模型中的表达情况,并确定miR-29b-3p在脂质沉积和肝细胞纤维化中的潜在功能。方法使用棕榈酸(PA)构建L02细胞NAFLD模型。通过RT-qPCR或Western blot测定细胞中miR-29b-3p和胰岛素样生长因... 目的探讨miR-29b-3p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AFLD)模型中的表达情况,并确定miR-29b-3p在脂质沉积和肝细胞纤维化中的潜在功能。方法使用棕榈酸(PA)构建L02细胞NAFLD模型。通过RT-qPCR或Western blot测定细胞中miR-29b-3p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表达水平。将miR-29b-3p模拟物/抑制剂或IGF-1 siRNA转染到NAFLD细胞模型中,通过油红O染色,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测定法测定脂质积累。使用双重荧光素酶实验确定miR-29b-3p和IGF-1之间的靶向关系。结果 miR-29b-3p在NAFLD体外细胞模型中上调,而IGF-1则在下降;miR-29b-3p显著抑制了L02细胞模型中的脂质蓄积和纤维化程度;沉默IGF-1增强了miR-29b-3p过表达并对L02细胞模型的脂质积累和纤维化产生影响。结论 miR-29b-3p通过靶向IGF-1对肝细胞L02细胞模型中脂质蓄积和纤维化产生负调控作用,表明miR-29b-3p可能是NAFLD的治疗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 miR-29b-3p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脂肪堆积 纤维化 L0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肝再生增强因子单克隆抗体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唐琳 孙航 +4 位作者 张林 郭晖 陈雪华 邓建川 刘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5期633-635,643,共4页
目的:检测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有无人肝再生增强因子(hALR)的表达,利用hALR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anti-hALR McAb)结合hALR,观察其阻断hALR的作用后,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的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细胞化学以及RT-PCR的方法检测... 目的:检测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有无人肝再生增强因子(hALR)的表达,利用hALR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anti-hALR McAb)结合hALR,观察其阻断hALR的作用后,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的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细胞化学以及RT-PCR的方法检测HepG2细胞hALR蛋白及mRNA的表达;用3H-TdR掺入法检测hALR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中和hALR后HepG2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①HepG2细胞有hALR的表达。②抗hALR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地阻断hALR的作用后可部分抑制肿瘤细胞自主性生长。结论:抗hALR单克隆抗体能部分抑制肿瘤细胞自主性生长;hALR通过自分泌方式参与了肝癌细胞的自主性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肝再生增强因子 单克隆抗体 肝癌 细胞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9b-3p靶向FoxO3基因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预后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仁国 罗婷婷 贺微微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05-1011,共7页
目的:探讨miR-29b-3p靶向叉头转录因子O亚型3(forkhead box class O3,FoxO3)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作用。方法:人肝细胞HL-7702(L02)通过miR-29b-3p抑制剂或NC抑制剂或pcDNA-FoxO3转染,经棕榈酸(... 目的:探讨miR-29b-3p靶向叉头转录因子O亚型3(forkhead box class O3,FoxO3)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作用。方法:人肝细胞HL-7702(L02)通过miR-29b-3p抑制剂或NC抑制剂或pcDNA-FoxO3转染,经棕榈酸(palmitic acid,PA)处理后,采用油红O染色测定脂质积累;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含量;ELISA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采用RT-qPCR检测FoxO3、miR-29b-3p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FoxO3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29b-3p靶向FoxO3。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A组TG(2.05±0.22)mmol/L、TC(7.80±1.23)mmol/L、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149.67±8.96)%、白介素(interleukin,IL)-6(157.00±18.33)%、IL-8(177.33±24.58)%、miR-29b-3p(161.00±13.00)%、MDA(0.456±0.028)nmol/mL及油红O染成红色的脂滴数量明显升高,SOD(12.91±0.53)ng/mL、GSH-Px(0.515±0.038)ng/mL含量及FoxO3(65.93±4.56)%表达明显降低;miR-29b-3p靶向FoxO3;与PA组比较,PA+miR-29b-3p inhibitor组、PA+miR-29b-3p inhibitor+pcDNA-FoxO3组可明显降低TG、TC、TNF-α、IL-6、IL-8、miR-29b-3p、MDA含量及油红O染成红色的脂滴数量,明显升高SOD、GSH-Px含量。结论:miR-29b-3p靶向FoxO3可减轻PA诱导的L02细胞脂质积累和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miR-29b-3p 叉头转录因子O亚型3 脂质蓄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T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慢性乙型肝炎的肝组织学改变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纪林秀 杨兴祥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78-782,共5页
目的研究ALT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组织学改变与临床指标的关系,为指导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四川省人民医院2011年10月-2018年8月行肝穿刺活检的CHB患者903例,比较性别、年龄、血清HBeAg状态、血清... 目的研究ALT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组织学改变与临床指标的关系,为指导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四川省人民医院2011年10月-2018年8月行肝穿刺活检的CHB患者903例,比较性别、年龄、血清HBeAg状态、血清ALT、HBV DNA水平与ALT<2倍正常值上限(ULN)CHB患者肝脏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的关系,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903例CHB患者肝脏炎症活动度分级在G1~G4之间,其中以G2为主,占67.6%,G≥2的患者有831例(92.0%);肝纤维化分期在S0~S4之间,以S1为主,占78.2%,S≥2的患者有159例(17.6%)。男性患者的肝脏炎症活动度分级和纤维化分期明显高于女性患者(χ2=6.120、15.098,P值均<0.05)。ALT<1×ULN、1×ULN≤ALT<1.5×ULN、ALT≥1.5×ULN患者显著肝脏炎症坏死(G≥2)所占比例分别为91.2%、92.1%、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125,P<0.05);三组患者的显著肝纤维化(S≥2)所占比例分别为12.7%、22.9%、24.4%,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18.004,P<0.05)。随着CHB患者年龄增大,肝脏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均加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5.768、56.056,P值均<0.05)。随着血清HBV DNA水平降低,肝脏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均加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1.712、29.461,P值均<0.05)。HBeAg阴性患者肝脏炎症活动度分级和纤维化分期均明显高于HBeAg阳性患者(χ2=30.798、26.380,P值均<0.05)。年龄≥30岁且1.5×ULN≤ALT<2×ULN的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患者显著肝脏炎症坏死的比例分别为100%(40/40)和97.8%(45/46)。结论ALT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的CHB患者中大多数具有显著的肝脏炎症和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特别是年龄≥30岁的男性患者,建议完善肝组织病理学检查评估抗病毒治疗指征,以免延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肝硬化 病理学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