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都市居民脑卒中急救知识知晓情况及健康教育效果 被引量:7
1
作者 孙妍 谢林峻 +6 位作者 郭丽霞 黄慧娟 胡茜 毛家雪 丁蕾 李铀氢 聂新月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2-15,共4页
目的了解成都市居民脑卒中急救知识知晓情况,探讨对其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成都市3个区、638名居民为对象,调查其对脑卒中急救知识的知晓情况,同时通过微信、电话及宣传册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后再次进行脑卒中急救知识调查。... 目的了解成都市居民脑卒中急救知识知晓情况,探讨对其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取成都市3个区、638名居民为对象,调查其对脑卒中急救知识的知晓情况,同时通过微信、电话及宣传册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后再次进行脑卒中急救知识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前成都市居民脑卒中急救知识总分(23.95±6.53)分,得分率为57.02%。是否学医/有医学背景、体检情况、月收入、文化程度是脑卒中急救知识知晓的影响因素;健康教育后居民脑卒中急救知识显著高于教育前(P<0.01)。结论社区居民脑卒中急救知识亟待提高,其影响因素较多,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居民脑卒中急救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居民 脑卒中 急救知识 卒中预警信号 高危因素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强化的营养制剂在严重蛇咬伤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李伟 王林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89-291,共3页
目的:评价蛋白强化的营养制剂在严重蛇咬伤病人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将45例上肢毒蛇咬伤需行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病人给予口服蛋白强化的营养制剂,对照组口服普通饮食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评价蛋白强化的营养制剂在严重蛇咬伤病人中的应用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将45例上肢毒蛇咬伤需行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病人给予口服蛋白强化的营养制剂,对照组口服普通饮食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住院时间、VSD治疗5 d后伤口新鲜肉芽组织增生满意率和住院总费用。比较两组病人VSD治疗前后血清清蛋白(ALB)、转铁蛋白(TF)、前清蛋白(PA)、纤维连接蛋白(FN)水平的变化。两组病人住院期间死亡、伤口感染、肺部感染和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病人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VSD治疗5 d后伤口新鲜肉芽组织增生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病人VSD后的营养学指标水平较前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对严重毒蛇咬伤病人,给予蛋白强化的营养治疗可通过改善病人营养状况来加快伤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伤口和其他部位感染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咬伤 负压封闭引流术 蛋白强化的营养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缓解氧化应激对内毒素诱导的SD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高聪 林大勇 +1 位作者 刘兵 陈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35-339,共5页
目的:探究瑞芬太尼对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复制大鼠ALI模型,并于造模前1 h尾静脉注射瑞芬太尼或生理盐水进行预处理。用TUNEL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检测Ki67及Caspase-3的含量,ELISA检测... 目的:探究瑞芬太尼对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复制大鼠ALI模型,并于造模前1 h尾静脉注射瑞芬太尼或生理盐水进行预处理。用TUNEL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检测Ki67及Caspase-3的含量,ELISA检测血清炎症因子浓度,试剂盒检测MDA和SOD浓度; 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AKT通路蛋白表达。结果:瑞芬太尼能显著抑制肺组织细胞凋亡及Caspase-3的表达(P<0. 05),并促进Ki67的表达(P<0. 05);同时,瑞芬太尼还可明显降低ALI血清炎症因子(IL-6、IL-1β、IFN-γ)及MDA含量(P<0. 05),并能显著促进SOD的分泌(P<0. 05);此外,瑞芬太尼还可显著降低p-PI3K/PI3K和p-AKT/AKT的比值(P<0. 05)。结论:瑞芬太尼可通过缓解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减轻ALI大鼠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氧化应激 炎症 瑞芬太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压力固定技术对原矛头蝮蛇咬伤后患肢肿胀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李铀氢 孙妍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两种压力固定技术对原矛头蝮蛇咬伤后患肢肿胀的影响,为临床工作者更准确地应用压力固定技术提供参考。方法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采用便利抽样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外科收治的原矛头蝮蛇咬伤患者95例为研究对象,按住院号单... 目的探讨两种压力固定技术对原矛头蝮蛇咬伤后患肢肿胀的影响,为临床工作者更准确地应用压力固定技术提供参考。方法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采用便利抽样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外科收治的原矛头蝮蛇咬伤患者95例为研究对象,按住院号单双号将其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9)。在急诊预检分诊处,对照组给予常规压力绷带固定,而观察组给予压力垫固定。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与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固定后24 h患肢肿胀情况、疼痛及舒适度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患肢肿胀情况(范围、程度)、疼痛、舒适度等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固定后24 h,除对照组舒适度低于入院时(P<0.05)外,两组患者的其余指标均优于入院时(均P<0.05);且对照组肿胀范围评分优于观察组(P<0.05);而观察组疼痛及舒适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两种压力固定技术对改善原矛头蝮蛇咬伤患者的患肢肿胀程度效果相当,但压力绷带法改善患肢肿胀范围的效果更好,而压力垫法更舒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固定技术 毒蛇咬伤 肿胀 舒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