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省三级综合性医院新生儿病室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周凤玲 凌其英 +1 位作者 舒辉 苏旭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21-424,共4页
目的:通过对护理工时数测定,计算出不同级别、不同地域NICU护士的合理配置数量;方法:选择四川省三所三级医院NICU为观察对象,对70项直接护理项目及30项间接护理项目进行工时测定,根据公式计算每个NICU需要配置的护士数量;结果:不同级别... 目的:通过对护理工时数测定,计算出不同级别、不同地域NICU护士的合理配置数量;方法:选择四川省三所三级医院NICU为观察对象,对70项直接护理项目及30项间接护理项目进行工时测定,根据公式计算每个NICU需要配置的护士数量;结果:不同级别、不同地域NICU护理工时存在差异,耗时最多的直接护理项目为喂奶、留置针穿刺输液、气道管理等,耗时最多的间接护理项目为书写护理记录单及评估、处理医嘱、记账催费等;结论:不同级别、不同地域NICU可按不同床护比配置护理人员,医院可通过设置专职岗位及提高信息化等方式节省护理人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U 护理工时测定 人力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儿童肥胖的重要参与者 被引量:2
2
作者 罗宇 罗丹 唐彬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3期4182-4189,共8页
儿童肥胖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新挑战。研究表明,生命早期肠道菌群的改变可通过影响机体营养吸收与代谢、诱发炎症反应及肠-脑轴的调控等机制导致儿童肥胖的发展。目前,双歧杆菌和嗜黏蛋白阿克曼菌被发现能够降... 儿童肥胖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新挑战。研究表明,生命早期肠道菌群的改变可通过影响机体营养吸收与代谢、诱发炎症反应及肠-脑轴的调控等机制导致儿童肥胖的发展。目前,双歧杆菌和嗜黏蛋白阿克曼菌被发现能够降低体内脂肪含量、发挥抗炎特性及增强肠道屏障功能,而普雷沃氏菌则与膳食纤维诱导的个体糖代谢改善密切相关。针对具有改善机体糖脂代谢作用的部分肠道菌群进行转化应用,将有助于儿童肥胖的早期防治。本文主要介绍了生命早期肠道菌群的组成变化对儿童肥胖的影响以及肠道菌群参与肥胖发病的机制,重点阐述了短链脂肪酸在调节肠道菌群和改善肥胖中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从肠道菌群视角干预儿童肥胖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儿童肥胖 机制 短链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对阿霉素诱导HL-60细胞MDR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何海兰 季丽娟 +3 位作者 李琦智 张熔 黄建鸣 李戈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0-76,共7页
目的:本研究探讨槲皮素对阿霉素诱导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多药耐药基因1(MDR1)mRNA和环氧化酶2(COX2)mRNA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检测HL-60细胞MDR1和COX2 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HL-60细胞前列环素E2(PGE2... 目的:本研究探讨槲皮素对阿霉素诱导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多药耐药基因1(MDR1)mRNA和环氧化酶2(COX2)mRNA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检测HL-60细胞MDR1和COX2 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HL-60细胞前列环素E2(PGE2)的释放;MTT法检测阿霉素的细胞毒作用。结果:阿霉素可诱导HL-60细胞MDR1和COX2 mRNA过表达;槲皮素可下调阿霉素诱导的COX2依赖的MDR1 mRNA过表达,显著降低阿霉素诱导的PGE2释放,增加阿霉素的细胞毒作用。结论:阿霉素诱导COX2和MDR1的共表达存在相关性;阿霉素诱导的MDR1上调可能依赖于COX2转录后的激活,槲皮素对COX2表达的调节作用不仅增加白血病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而且可以预防白血病化疗中多药耐药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耐药基因1 环氧化酶2 塞来考昔 槲皮素 阿霉素 HL-60白血病细胞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干扰素释放试验对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6
4
作者 母发光 何海兰 +1 位作者 谭泰昌 李毅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2-246,共5页
目的探讨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s)对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比较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住院的3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儿(TBM组)和30例非结核性颅内感染患儿(非TBM组)的IGRAs、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 目的探讨γ-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s)对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比较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住院的3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儿(TBM组)和30例非结核性颅内感染患儿(非TBM组)的IGRAs、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结核杆菌抗体(TB-Ig G)及脑脊液结核分枝杆菌DNA(TB-DNA)阳性率的差异,以及各指标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IGRAs、TST、TB-Ig G、脑脊液TB-DNA,在TBM组的阳性率分别为87.50%、56.25%、46.88%、34.38%,非TBM组为6.67%、23.33%、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GRAs、TST、TB-Ig G、TB-DNA的灵敏度分别为87.5%、56.25%、46.88%、34.38%,特异度分别为93.33%、76.67%、80.00%、100%,各指标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GRAs的灵敏度高于其他三项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IGRAs、TST、TB-Ig G、TB-DNA的阳性预测值分别93.33%、72%、71.43%、10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50%、62.16%、58.54%、58.82%。结论 IGRAs、TST、TB-Ig G、TB-DNA对结核性脑膜炎都具有诊断价值,IGRAs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 Γ-干扰素释放试验 诊断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道反应性监测在儿童哮喘治疗中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8
5
作者 李敏 李兰 +1 位作者 宋丽 张蕾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30-432,共3页
目的探讨气道反应性检测在儿童哮喘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对38例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1年、2年进行常规肺功能检查,同时吸入浓度倍倍递增的乙酰甲胆碱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测定最大呼气流量(PEF)、一秒钟用... 目的探讨气道反应性检测在儿童哮喘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对38例确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1年、2年进行常规肺功能检查,同时吸入浓度倍倍递增的乙酰甲胆碱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测定最大呼气流量(PEF)、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及比气道传导率下降35%或以上时吸入乙酰甲胆碱浓度(PC35sGaw)。PC35sGaw≤8mg/ml为激发试验阳性,观察随防时间为2年。结果所有患儿对吸入糖皮质激素+长效β2激动剂(ICS+LABA)的联合治疗反应良好,97.4%的患儿达到临床完全控制。治疗后肺功能仅2例存在轻微异常,FEV1、MMEF、PEF随治疗时间的增加明显升高,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气道反应性测定在治疗后3个月、1年、2年PC35sGaw浓度分别为(0.735±0.573)mg/ml、(1.47±1.289)mg/ml及(3.827±2.258)mg/ml,但至2年时仍有57.9%的患儿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均为轻度气道高反应。结论哮喘临床指标达到完全控制的时间早于气道反应性达到理想水平的时间,气道反应性指标在联合治疗长期随访以及调整治疗方案中的价值优于临床症状和肺功能,PC35sGaw可作为评价疗效、指导治疗方案调整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哮喘 气道炎症 肺功能 气道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胆红素对新生儿脐血单核细胞形态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裴雪梅 陈昌辉 +2 位作者 牛会琴 吴青 李茂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496-499,I0005,I0006,共6页
目的:胆红素是一种较强的免疫调节因子,可抑制人粒细胞的杀菌能力,但对单核细胞的作用尚不清楚。文中探讨胆红素对脐血单核细胞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选择1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收集脐血,用明胶/自体血浆贴壁法获得单核细胞,每... 目的:胆红素是一种较强的免疫调节因子,可抑制人粒细胞的杀菌能力,但对单核细胞的作用尚不清楚。文中探讨胆红素对脐血单核细胞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选择1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收集脐血,用明胶/自体血浆贴壁法获得单核细胞,每例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组(无胆红素)、102.6μmol/L(6 mg/dl)、153.9μmol/L(9 mg/dl)、220.6μmol/L(12.9 mg/dl)和307.8μmol/L(18 mg/dl)胆红素组,按分组要求先加入相应浓度的胆红素溶液孵育细胞60 min,再用光镜、电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胆红素孵育后的细胞形态结构改变。结果:胆红素可使单核细胞发生形态改变,变为黄色锯齿状;使细胞内细胞器肿胀,形成空泡,进一步引起核浓缩、核碎裂、核溶解等细胞坏死性改变;在低浓度102.6μmol/L(6 mg/dl)胆红素作用下,上述改变已存在;随浓度的升高,改变更为明显。结论:胆红素对单核细胞存在明显的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红素 单核细胞 细胞形态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哮喘气道重塑及Th17细胞/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0
7
作者 李丽 李敏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89-792,共4页
支气管哮喘的气道重塑是气道炎症反复作用的结果,白三烯是气道重塑中的重要炎症介质之一。影响气道重塑的因素较多,近年来Th17细胞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细胞)在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是治疗... 支气管哮喘的气道重塑是气道炎症反复作用的结果,白三烯是气道重塑中的重要炎症介质之一。影响气道重塑的因素较多,近年来Th17细胞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细胞)在气道重塑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是治疗哮喘的有效药物,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气道重塑,但其作用机制及对Th17细胞/CD4+CD25+treg细胞表达的影响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因此,阐明Th17细胞/CD4+CD25+treg细胞平衡在气道重塑中的表达变化、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干预气道重塑的具体作用途径和生物效应及对Th17细胞/CD4+CD25+treg细胞表达的影响,将为以后哮喘患儿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气道重塑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TH17细胞 CD4^+CD25^+TREG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合胞病毒对哮喘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敏 宋丽 +2 位作者 张建波 房俊 李兰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85-889,共5页
目的探讨 RSV 感染诱导哮喘发作的新的免疫机制。方法选用40只清洁级 Balb/c 小鼠,随机分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制备哮喘组(OVA)、哮喘合并 RSV 感染组(OVA/RSV)、单纯 RSV 感染组(RSV)及对照组(NS)动物模型。所有小鼠于末次激发后24 h... 目的探讨 RSV 感染诱导哮喘发作的新的免疫机制。方法选用40只清洁级 Balb/c 小鼠,随机分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制备哮喘组(OVA)、哮喘合并 RSV 感染组(OVA/RSV)、单纯 RSV 感染组(RSV)及对照组(NS)动物模型。所有小鼠于末次激发后24 h 取右肺中叶标本作病理切片,观察炎症改变;部分通过mRNA 原位杂交鉴定肺部 RSV 感染情况;同时收集外周抗凝血,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 CD4^+CD25^+调节性 T 细胞占 CD4^+T 细胞的百分比和血浆中 IL-10和 TGF-β_1水平。结果①OVA、RSV 组外周血 CD4^+CD25^+调节性 T 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1),OVA/RSV 组降低更加明显。②与 NS 组相比,IL-10水平在 OVA 组明显降低(P<0.005),RSV 组无明显变化(P=0.65),OVA/RSV 组则明显升高(P<0.005)。③TGF-β_1水平在 OVA 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OVA/RSV 组降低更加明显。④各组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 T 细胞百分率与 IL-10、TGF-β_1无相关性(P>0.005)。结论①哮喘小鼠体内 CD4^+CD25^+调节性 T 细胞和 IL-10、TGF-β_1数量和分泌水平降低,可能是导致哮喘发生的原因之一。②在哮喘基础上合并 RSV感染可进一步减少 CD4^+CD25^+调节性 T 细胞数量和 TGF-β_1分泌水平,可能是病毒感染诱发和加重哮喘的原因之一。③外周血中 CD4^+CD25^+调节性 T 细胞仅部分由 IL-10、TGF-β诱导产生,其相互间的变化水平是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临床儿科杂志,2008,26(10):885-8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呼吸道合胞病毒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白介素10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ANRIL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费帆 何永生 +2 位作者 王友于 李梦妮 何森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70-375,共6页
目的:探讨lnc RNAANRIL在胶质瘤患者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0日于四川省人民医院就诊的临床资料完整的129例胶质瘤患者肿瘤组织及25例对照正常脑组织标本,应用Real-time PCR检测lnc RNAANRI... 目的:探讨lnc RNAANRIL在胶质瘤患者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0日于四川省人民医院就诊的临床资料完整的129例胶质瘤患者肿瘤组织及25例对照正常脑组织标本,应用Real-time PCR检测lnc RNAANRIL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与患者对替莫唑胺的敏感性及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脑组织标本比较,lnc RNA ANRIL在129例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升高[(8.730±0.336)vs(1.090±0.137),t=9.957、P<0.01],在WHO分级Ⅰ~Ⅱ级患者中的表达明显低于Ⅲ~Ⅳ级[(4.198±0.260)vs(10.550±0.291),t=13.03、P<0.01],lnc RNAANRIL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术前KPS评分、肿瘤直径无关(均P>0.05),与肿瘤WHO分级、对替莫唑胺的敏感性及生存状态明显相关(均P<0.05)。低表达lnc RNA ANRIL患者的总生存时间较高表达者明显延长[(29.17±0.64)vs(13.54±0.74)个月,P<0.01],低表达lnc RNA ANRIL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时间较高表达者明显延长[(15.88±0.83)vs(9.08±0.56)个月,P<0.01]。单因素及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提示,lnc RNA ANRIL的表达、WHO分级及对替莫唑胺的敏感性是胶质瘤独立的预后因素(P<0.05)。结论:胶质瘤患者的肿瘤病理级别越高,lnc RNA ANRIL的表达越高,患者生存时间越短。lnc RNA ANRIL参与调节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可作为胶质瘤诊断和预后评估潜在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ANRIL 胶质瘤 预后 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WT1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熔 孙怀强 +5 位作者 李戈 白峰岩 杨阳 景清 石毓君 杨季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4期959-963,共5页
本研究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WT1基因(AML)mRNA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采用SYBR G reen I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30例初治AML患儿、12例缓解期患儿(30份)、18例复发患儿,30例细胞形态学正常人的骨髓... 本研究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WT1基因(AML)mRNA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采用SYBR G reen I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30例初治AML患儿、12例缓解期患儿(30份)、18例复发患儿,30例细胞形态学正常人的骨髓标本中的WT1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动态检测20例初治患儿WT1基因的表达。以ABL为内参照,采用2-△△ct法计算其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①初治AML患儿WT1基因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缓解组(p<0.001);缓解AML患儿WT1基因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AML患儿WT1基因的表达与初治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动态监测儿童AML20例显示,初治时W T1高表达,完全缓解后W T1表达水平下降,复发时W T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20例中5例在临床复发前3-7个月表达水平开始上升。③动态检测的20例患儿初治时W T1阳性组和阴性组完全缓解率(CR)、3年总生存率(O S)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第22-30天的W T1阳性组3年O S显著低于阴性组(p<0.05)。结论:SYBR G reen I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是一种快速有效,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方法。WT1基因在儿童急性AML中表现为促癌基因的作用,WT1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有助于疗效评价,微小残留病的检测和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1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急性髓系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胺2,3-双加氧酶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的表达及其活性调节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廖静 李玉品 +1 位作者 黄建鸣 李戈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33-1638,共6页
目的:研究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AML)的表达及其活性调节。方法:采用RT-PCR检测经γ-干扰素(IFN-γ)、胸腺肽α1(Tα1)、IFN-γ+Tα1及氯喹等药物作用前后HL-60细胞株及K562细胞株IDO mRNA及Toll样受体9(TLR9)... 目的:研究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AML)的表达及其活性调节。方法:采用RT-PCR检测经γ-干扰素(IFN-γ)、胸腺肽α1(Tα1)、IFN-γ+Tα1及氯喹等药物作用前后HL-60细胞株及K562细胞株IDO mRNA及Toll样受体9(TLR9)mRNA表达变化;采用考马斯亮蓝染色法及改良比色法检测经IFN-γ、Tα1、IFN-γ+Tα1作用前后两细胞株IDO酶活性变化。结果:两细胞株均表达IDO mRNA及TLR9 mRNA;细胞经IFN-γ作用后,IDO mRNA表达及酶活性增加并呈浓度依赖性;经Tα1作用后,IDO mRNA表达及酶活性降低并呈浓度依赖性;经IFN-γ+Tα1共同作用后,Tα1明显削弱IFN-γ对IDO mRNA表达及酶活性的上调作用(P<0.01);经氯喹作用后,两细胞株IDO 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经IFN-γ、Tα1、IFN-γ+Tα1及氯喹等药物作用后,两细胞株TLR9 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AML细胞表达IDO mRNA且具有酶活性,IDO可能在AML细胞诱导机体产生免疫耐受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可作为判断白血病预后的新指标;Tα1下调IDO表达及酶活性,并可削弱IFN-γ对IDO的诱导作用,提示Tα1作为免疫调节剂可能成为AML免疫治疗的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 TOLL样受体9 急性髓系白血病 HL-60细胞株 K562细胞株 胸腺肽Α1 γ-干扰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对动脉血气的影响 被引量:13
12
作者 阳倩 李茂军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8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对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本院诊治的120例肺炎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儿常规使用抗生素,...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对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本院诊治的120例肺炎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儿常规使用抗生素,结合吸氧、静脉滴注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辅以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变化、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动脉血氧分压(Pa O2)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新生儿肺炎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动脉血气结果,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氨溴索 新生儿肺炎 动脉血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胆红素对新生儿脐血单核细胞分泌白介素1β和白介素8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会领 陈昌辉 +2 位作者 陈敏 吴青 李茂军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48-85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胆红素对脐血单核细胞(CBMC)分泌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取10份健康足月新生儿脐血,采用纤维连接蛋白结合法分离得到CBMC,将其加入含胆红素0、42.8、102.6、153.9、220.6和307.8μmol/L的牛血清...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胆红素对脐血单核细胞(CBMC)分泌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取10份健康足月新生儿脐血,采用纤维连接蛋白结合法分离得到CBMC,将其加入含胆红素0、42.8、102.6、153.9、220.6和307.8μmol/L的牛血清白蛋白溶液中孵育1 h,再加入脂多糖(LPS)刺激24 h。收集上清液,采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IL-1β、IL-8的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LPS对照组IL-1β、IL-8水平显著升高;当胆红素浓度≥102.6μmol/L时,CBMC分泌IL-1β、IL-8水平明显降低。随着胆红素浓度的升高,CBMC分泌IL-1β、IL-8水平降低明显。相关性分析显示,CBMC分泌IL-1β、IL-8水平与胆红素浓度呈负相关。结论胆红素对单核细胞分泌IL-1β和IL-8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随着胆红素浓度的升高,这种抑制作用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红素 白介素1Β 白介素8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肽α1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tlr9/ido 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侯芳 黄建鸣 李戈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6期1564-1567,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胸腺肽α1(Tα1)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TOLL样受体9(TLR9)/吲哚胺二氧化酶(IDO)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建立正常儿童和AA患儿骨髓MSC的体外培养体系,应用RT-PCR检测Tα1对正常儿童和AA患儿骨髓MSCt... 本研究旨在探讨胸腺肽α1(Tα1)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TOLL样受体9(TLR9)/吲哚胺二氧化酶(IDO)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建立正常儿童和AA患儿骨髓MSC的体外培养体系,应用RT-PCR检测Tα1对正常儿童和AA患儿骨髓MSCtlr9/ido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儿童骨髓MSC不表达tlr9 mRNA和ido mRNA。AA患儿骨髓MSC明显表达tlr9 mRNA,不表达ido mRNA;Tα1与AA患儿骨髓MSC作用18小时后,明显下调tlr9表达和上调ido表达,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关系。结论:Tα1能够上调AA患儿骨髓MSC ido 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间充质干细胞 胸腺肽Α1 TOLL样受体9 吲哚胺二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酸单铵盐调节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NB4肿瘤干细胞样特性、氧化应激及线粒体的功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艳 温贤秀 +3 位作者 周晨燕 张熔 吴炳菊 喻未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2-29,共8页
目的:探讨甘草酸单铵盐(MAG)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NB4肿瘤干细胞样特性、氧化应激及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CCK-8法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NB4活力,筛选合适剂量;克隆法检测NB4细胞增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 目的:探讨甘草酸单铵盐(MAG)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NB4肿瘤干细胞样特性、氧化应激及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CCK-8法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NB4活力,筛选合适剂量;克隆法检测NB4细胞增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并分选NB4干细胞阳性(CD133^(+));RT-PCR检测干细胞标志物(Oct4、ABCG2、Dclk1);荧光检测活性氧;试剂盒检测氧化应激标记物水平(MDA);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损伤指标相关蛋白的表达(Bax/BCL-2)。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AG浓度<5μmol/L时,细胞NB4活力不具有显著性差异;浓度>5μmol/L时,对细胞NB4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加(P<0.05),根据CCK-8实验结果,按浓度设置MAG 0、5、10和20μmol/L;与对照组(MAG 0μmol/L)相比,除MAG 5μmol/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NB4细胞增殖率、周期蛋白表达量、线粒体膜电位及干细胞CD133^(+)比例、标记物m RNA水平(Oct4、ABCG2、Dclk1)均显著降低(P<0.05),NB4细胞凋亡率、活性氧水平、MDA含量及Bax/BCL-2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MAG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NB4的影响具有剂量依赖性,随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增强。其抗肿瘤机制可能与下调肿瘤干细胞样特性、促进氧化应激与破坏线粒体功能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甘草酸单铵盐 NB4 线粒体 氧化应激 CD1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1减轻LPS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李波 郑植 陈芃螈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26-1531,共6页
目的:探讨APPL1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用LPS处理心肌细胞,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APPL1的表达变化。用过表达APPL1重组慢病毒载体转染心肌细胞,经LPS处理后,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效果。MTT... 目的:探讨APPL1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用LPS处理心肌细胞,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APPL1的表达变化。用过表达APPL1重组慢病毒载体转染心肌细胞,经LPS处理后,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效果。MTT测定心肌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测定心肌细胞凋亡变化,Western blot测定心肌细胞中活化的caspase-3蛋白水平,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心肌细胞中丙二醛(MDA)含量,用2,4-二硝基苯肼显色法检测心肌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心肌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5,5’-二硫代双(2-硝基苯甲酸)比色法测定心肌细胞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DCFH-DA法检测心肌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结果:与对照心肌细胞比较,LPS处理后心肌细胞中APPL1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单纯LPS处理的心肌细胞比较,过表达APPL1重组慢病毒载体可以显著提高LPS条件下心肌细胞中APPL1 mRNA和蛋白水平(P<0.05)。LPS处理后的心肌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凋亡率和细胞中活化的caspase-3蛋白水平升高,细胞中MDA水平升高,培养液中LDH水平也升高,细胞SOD活性、GSH-Px活性降低,ROS水平升高,(P<0.05)。过表达APPL1后的心肌细胞经LPS诱导后,细胞活力升高,细胞凋亡率及细胞中活化的Caspase-3蛋白水平降低,MDA水平降低,培养液中LDH水平降低,细胞中SOD活性、GSH-Px活性升高,ROS水平降低,(P<0.05)。结论:过表达APPL1能够降低LPS诱导的心肌细胞氧化损伤,减少细胞凋亡,具有减轻LPS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APPL1蛋白 脂多糖 细胞凋亡 氧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对新生小鼠远期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研究
17
作者 王海川 阳倩 +3 位作者 唐彬秩 李茂军 石伟 吴青(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2958-2962,共5页
目的:在新生小鼠为脓毒症的情况下,观察其成年后认知功能及脑内炎症因子与Tau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变化,探讨脓毒症对新生小鼠远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出生后5 d的C57BL/6J小鼠通过腹腔注射脂多糖(LPS)(100μg/kg)构... 目的:在新生小鼠为脓毒症的情况下,观察其成年后认知功能及脑内炎症因子与Tau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变化,探讨脓毒症对新生小鼠远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出生后5 d的C57BL/6J小鼠通过腹腔注射脂多糖(LPS)(100μg/kg)构建全身炎症反应模型,待生长至8周后观察C57BL/6J小鼠神经行为学变化,取大脑海马组织检测IL-1β、TNF-α、Tau蛋白和磷酸化Tau蛋白的表达;同时测定外周血清中IL-1β、TNF-α含量,采用免疫荧光实验观察海马组织中Tau蛋白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在行为学方面主要表现为学习记忆能力降低(P<0.05),同时伴随着海马组织中炎症因子含量上升(P<0.05),Tau蛋白和磷酸化Tau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外周血清中IL-1β、TNF-α的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脓毒症小鼠远期行为出现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海马组织中炎症因子表达升高,Tau蛋白出现过度磷酸化存在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认知障碍 炎症因子 TAU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对川崎病患儿冠脉扩张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9
18
作者 陈芃螈 杨超 +1 位作者 李刚 周超然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2003-2006,共4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对川崎病(KD)患儿冠脉扩张(CAL)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以580例KD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CAL组和非CAL组,收集两组患儿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IVAG)前血常规结果,计算SII(中性粒细胞计数×... 目的:探讨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对川崎病(KD)患儿冠脉扩张(CAL)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以580例KD患儿为研究对象,分为CAL组和非CAL组,收集两组患儿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IVAG)前血常规结果,计算SII(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分别用ROC曲线和Logistic回归方程确定SII、NLR和PLR对KD患儿CAL的诊断价值及影响KD患儿CAL的危险因素。结果:与非CAL组相比,CAL组总发热天数较长,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NLR值、PLR值及SII值均较高,CAL组淋巴细胞计数较非CAL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值、PLR值以及SII值对应的最佳截点依次为3.62、159.59、1833.42。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总发热天数、NLR、PLR及SII是影响KD患儿CAL独立危险因素。结论:SII可作为KD患儿CAL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冠状动脉扩张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照顾者对基于信息与通信技术的支持性照护体验的Meta整合 被引量:3
19
作者 唐霞 何丹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7期1036-1042,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并整合脑卒中患者照顾者对基于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的支持性照护的体验,为更好地满足脑卒中患者照顾者照护需求,进一步促进基于ICT的支持性照护在我国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目的:系统评价并整合脑卒中患者照顾者对基于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的支持性照护的体验,为更好地满足脑卒中患者照顾者照护需求,进一步促进基于ICT的支持性照护在我国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相关数据库,筛选关于脑卒中患者照顾者对ICT支持性照护的看法及体验的质性研究并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的质量评价,运用汇集性Meta整合方法整合结果。结果:共纳入8篇研究,提炼出33个明确的研究结果,将相似的研究结果归纳形成8个新类别,综合出3个整合结果。分别为:①使用ICT支持性照护的积极体验;②使用ICT支持性照护的障碍因素;③照顾者对ICT支持性照护服务的偏好和期望。结论:在家庭环境中使用ICT对脑卒中患者照顾者来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临床和社区医护人员应充分重视脑卒中患者照顾者对ICT支持性照护的相关体验、偏好和需求,加强ICT支持工作,丰富ICT支持性照护服务形式及内容,以进一步提高其接受度,进而减轻照顾者负担,促进患者居家照护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照顾者 信息与通信技术 体验 Meta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皂苷A上调HO-1对新生大鼠神经OGD/R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何静 王珏岚 +2 位作者 邹福兰 梁小明 陈燕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25-529,共5页
目的:探索柴胡皂苷A在脑缺血缺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从新生大鼠分离原代海马神经细胞进行氧-葡萄糖剥夺/复氧(OGD/R)诱导体外脑缺血缺氧损伤,经过OGD/R处理的海马神经细胞以2.5、5.0和10.0 mol/L柴胡皂苷A处理24 h,未经处理的细胞作对... 目的:探索柴胡皂苷A在脑缺血缺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从新生大鼠分离原代海马神经细胞进行氧-葡萄糖剥夺/复氧(OGD/R)诱导体外脑缺血缺氧损伤,经过OGD/R处理的海马神经细胞以2.5、5.0和10.0 mol/L柴胡皂苷A处理24 h,未经处理的细胞作对照。用CCK-8法测定海马神经细胞活力,试剂盒检测活性氧(ROS)的产生和MDA的生成,Western blot法检测Bax、Bcl-2、Cleaved-Caspase-3、Caspase-3、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表达情况。另加入Nrf2信号通路抑制剂ML385处理海马神经细胞观察上述指标的变化,实验分为对照组、OGD/R组、OGD/R+柴胡皂苷A 5 mol/L组及OGD/R+柴胡皂苷A 5 mol/L+ML3852 mol/L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OGD/R组海马神经细胞活力降低,ROS、MDA、Cleaved-Caspase-3/Caspase-3和Bax/Bcl-2、Nrf2及HO-1升高(P<0.05);与OGD/R组比较,OGD/R+柴胡皂苷A 5 mol/L组海马神经细胞活力升高,ROS和MDA的产生减少,Cleaved-Caspase-3/Caspase-3和Bax/Bcl-2降低,Nrf2及HO-1升高(P<0.05)。与OGD/R+柴胡皂苷A 5 mol/L组比较,OGD/R+柴胡皂苷A 5 mol/L+ML3852 mol/L组细胞活力下降,ROS和MDA升高,Nrf2表达下降,Cleaved-Caspase-3/Caspase-3升高(P<0.05)。结论:柴胡皂苷A可通过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保护海马神经细胞免受OGD/R诱导的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皂苷A 缺血缺氧损伤 氧化应激 NRF2 HO-1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