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康管理专科护士培训迁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关华 徐小陶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9-494,共6页
目的:调查健康管理专科护士培训迁移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健康管理专科护士培训方案的改进和完善提供参考。方法:于2021年11月至2023年1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四川省健康管理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接受专科护士培训的196名健康... 目的:调查健康管理专科护士培训迁移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健康管理专科护士培训方案的改进和完善提供参考。方法:于2021年11月至2023年1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四川省健康管理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接受专科护士培训的196名健康管理专科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健康管理专科护士培训迁移现状调查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培训迁移气氛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健康管理专科护士培训迁移的影响因素。结果:健康管理专科护士的培训迁移现状调查表得分为(21.49±1.88)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务、医院等级、培训迁移气氛、自我效能感是健康管理专科护士培训迁移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健康管理专科护士培训迁移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护理管理者应根据相关影响因素,制订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以提升其培训迁移水平,进而提高健康管理专科护士培训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管理专科护士 培训迁移 培训迁移气氛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失数据统计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2
作者 帅平 李晓松 +1 位作者 周晓华 刘玉萍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5-139,142,共6页
临床试验和流行病学调查中经常出现缺失数据[1-2]。一直以来,统计学家们研究的分析方法主要针对完整数据,含缺失值的数据无疑给生物医学者在实际应用分析时带来不少困难[3-4]。Croy[5]等的研究发现,在随机抽取的25篇关于质量分析的... 临床试验和流行病学调查中经常出现缺失数据[1-2]。一直以来,统计学家们研究的分析方法主要针对完整数据,含缺失值的数据无疑给生物医学者在实际应用分析时带来不少困难[3-4]。Croy[5]等的研究发现,在随机抽取的25篇关于质量分析的文献中,仅有3(12%)篇文章对缺失值进行了处理,采用的方法仅是均值替代、多重回归或根据经验取值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失数据 统计处理 流行病学调查 临床试验 质量分析 多重回归 缺失值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 被引量:12
3
作者 马孝湘 王林 +4 位作者 程幼夫 杨雁华 龚瑜 杨华 刘玉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7期689-692,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关系。方法使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11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分,根据诊断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51例和认知功能正常组64例。比较2组年龄、性别、受教育...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关系。方法使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115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分,根据诊断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51例和认知功能正常组64例。比较2组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吸烟、饮酒、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TC、TG、LDL-C、HDL-C、尿酸、血肌酐、血尿素、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异,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认知功能障碍组受教育年限较认知功能正常组明显降低[(4.14±4.86)年vs(8.25±3.98)年,P〈0.05],HbA1c较认知功能正常组明显升高[(6.01±0.87)%vs(5.19±0.79)%,P〈0.05]。1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年限(β=1.736,OR=10.654,95%CI:5.421-10,745,P=0.002)和HbA1c(β=1.038,OR=6.558,95%CI:1.369-6.541,P=0.004)进入回归方程,是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除受教育程度因素外,HbA1c是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控制HbA1c水平、减少高血糖,对保护老年高血压认知功能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认知障碍 血红蛋白A 糖基化 葡萄糖代谢障碍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肝癌中TCF3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谢雪 石毓君 刘玉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36-1042,共7页
目的探讨TCF3基因及蛋白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价值。方法下载癌症基因组图谱的公开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评估TCF3 mRNA表达与HCC临床病理特征、生存预后的关系,同时根据基因表达情况探讨与TCF3... 目的探讨TCF3基因及蛋白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价值。方法下载癌症基因组图谱的公开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评估TCF3 mRNA表达与HCC临床病理特征、生存预后的关系,同时根据基因表达情况探讨与TCF3相关的信号通路和生物学过程。进而利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0例HCC标本中TCF3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TCF3基因高表达与HCC高分期、高分级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高表达TCF3的HCC患者预后比低表达患者差(P=0.001)。单因素分析提示,TCF3基因高表达与较差的总体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TCF3基因表达是OS的独立预后因子。基因富集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CF3基因高表达可能与肿瘤发生、细胞周期及转录调控等有关。此外,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CF3蛋白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均显示TCF3蛋白高表达与肿瘤大小及TNM分期有关,且是OS的独立预后因子。结论TCF3可能是HCC不良预后的潜在标志物,其高表达提示HCC患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细胞肝癌 TCF3 癌症基因组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检人群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分型与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谢雪 刘玉萍 张婷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76-979,1010,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体检人群血脂各项指标及不同血脂异常分型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健康体检,骨密度和血脂相关指标完整且年龄>18周岁的体检者28 174例,收集体检者的基本信息、各... 目的探讨基于体检人群血脂各项指标及不同血脂异常分型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进行健康体检,骨密度和血脂相关指标完整且年龄>18周岁的体检者28 174例,收集体检者的基本信息、各项血脂指标及平均骨密度与T值等资料,按照血脂异常分型进一步将患者分为高胆固醇血症组、高三酰甘油血症组、混合型高脂血症组和血脂正常组,比较各组间骨密度的差异,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各血脂指标对骨密度的影响。结果 28 174例体检者中,高胆固醇血症914例(3.2%)、高三酰甘油血症2 266例(8.0%)、混合型高脂血症819例(2.9%)、血脂正常24 175例(85.8%);骨密度正常16 594例(58.9%)、骨量减少或骨质流失8 511例(30.2%)、骨质疏松3 069例(10.9%)。不同血脂异常分型体检者的性别构成、平均年龄、BMI水平、TC、TG、LDL-C、HDL-C水平之间存在差异(P均<0.05)。不同血脂异常分型体检者的骨量异常者构成、骨密度和T值的平均水平之间存在差异(P均<0.05),高胆固醇血症组和混合型高脂血症组的骨密度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及高三酰甘油血症组(P均<0.05),而骨量异常者的占比为高胆固醇血症组和混合型高脂血症组的构成比高于对照组及高三酰甘油血症组(P均<0.05)。结论加强体检人群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的骨密度筛查,骨量异常患者应重视血脂水平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骨质疏松 血脂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高血压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 被引量:21
6
作者 马孝湘 王林 +3 位作者 帅平 杨雁华 龚立荣 刘玉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83-486,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low mediated dilation,FMD)与未来10年心血管疾病(CVD)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本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老年EH患者340例,根据患者的FMD分为...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low mediated dilation,FMD)与未来10年心血管疾病(CVD)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本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老年EH患者340例,根据患者的FMD分为FMD受损组202例和FMD正常组138例,用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CVD风险预测研究模型评估入选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CVD 10年发病风险和风险分层等级,其中心血管危险因素为1、2、3、4、5和6个的患者分别为4、30、89、107、78和32例;低危12例,中危72例,高危256例,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FMD正常组比较,FMD受损组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家族史比例、腰围、体质量指数(BMI)、TC、LDL-C、空腹血糖、尿酸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明显升高,FMD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1个危险因素的患者FMD为(14.89±1.75)%、2个的FMD为(13.08±2.47)%、3个的FMD为(11.93±2.54)%、4个的FMD为(7.88±2.79)%、5个的FMD为(5.47±1.98)%和6个的FMD为(3.94±1.84)%,不同个数心血管危险因素患者FM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中危和高危患者FMD值分别为(13.56±2.16)%、(12.46±2.35)%和(7.13±2.54)%,低危、中危和高危患者以及不同风险分层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BMI、空腹血糖、LDL-C、尿酸与FMD呈正相关,而心血管危险因素和CVD 10年风险分层与FMD呈负相关(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尿酸和CVD 10年风险分层是FMD受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FMD与老年EH患者未来10年CVD发病风险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肱动脉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 内皮 血管 尿酸 高半胱氨酸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耐量降低老年男性体检者尿酸与心脑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沈宗姮 刘小艳 +2 位作者 邓玲 帅平 刘玉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36-1239,共4页
目的探讨糖耐量减低(IGT)的老年男性体检人群血清尿酸水平与心脑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的关系。方法纳入2011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健康体检的年龄≥60岁的老年男性IGT患者523例,按尿酸三分位水平分为低分位组(尿酸<334μmol/L)174例... 目的探讨糖耐量减低(IGT)的老年男性体检人群血清尿酸水平与心脑血管事件及全因死亡的关系。方法纳入2011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健康体检的年龄≥60岁的老年男性IGT患者523例,按尿酸三分位水平分为低分位组(尿酸<334μmol/L)174例、中分位组(尿酸334~396μmol/L)173例和高分位组(尿酸>396μmol/L)176例。随访至2020年12月31日,记录随访中发生的临床终点事件,包括全因死亡和各类心脑血管事件,用Cox比例风险分析。结果各组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饮酒、TC、肌酐、肾小球滤过率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随访期间,全因死亡96例(18.4%),其中心脑血管事件死亡29例(5.5%)。高分位组全因病死率及心脑血管事件病死率均明显高于低、中分位组(21.0%vs 16.7%和17.3%;7.4%vs 4.6%和4.6%,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高分位组全因病死率及心脑血管事件病死率分别高于低分位组和中分位组(χ^(2)=14.348,χ^(2)=18.754,P;<0.01)。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血尿酸水平与患者全因病死率不相关(P>0.05);以低分位组为参照,高分位组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死亡风险增加,其与患者心脑血管事件死亡独立相关(RR=1.351,95%CI:1.115~1.635,P<0.01)。结论不同血尿酸水平不是体检老年男性IGT患者的全因病死率的影响因素,但高血尿酸水平是其心脑血管事件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糖耐受不良 尿酸 死亡率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使用抗病毒药物的药学监护 被引量:3
8
作者 倪国华 李昆 袁琼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3169-3173,共5页
心血管疾病(CVD)患者是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高危人群,合并CVD的CO⁃VID⁃19患者危重症比例和病死率明显升高。目前针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尚无特异抗病毒药物,2020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 心血管疾病(CVD)患者是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高危人群,合并CVD的CO⁃VID⁃19患者危重症比例和病死率明显升高。目前针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尚无特异抗病毒药物,2020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推荐治疗COVID⁃19的主要抗病毒药物有α⁃干扰素、利巴韦林、磷酸氯喹、阿比多尔和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抗病毒药物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不良影响,本文结合治疗COVID⁃19的抗病毒药物与心血管药物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提出合理的用药监护建议,旨在为COVID⁃19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药物选择和用药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抗病毒药物 心血管系统 药学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