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454-3p靶向BPTF表达调控肺癌细胞A549增殖、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3
1
作者 籍佳琦 高凌云 +4 位作者 付泽伟 李熙霞 杨丽青 刘文媛 汪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3-257,共5页
目的探讨miR-454-3p对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miR-454-3p在肺癌组织以及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以表达量最低的肺癌细胞A549为后续分析对象,将miR-454-3p mimic转入A549细胞,RT-PCR验证miR-454... 目的探讨miR-454-3p对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miR-454-3p在肺癌组织以及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以表达量最低的肺癌细胞A549为后续分析对象,将miR-454-3p mimic转入A549细胞,RT-PCR验证miR-454-3p的过表达效率;采用CCK-8、迁移、侵袭等实验,观察转染组与对照组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情况;生物信息学预测BPTF是miR-454-3p的靶标,构建BPTF 3′UTR荧光素酶载体,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454-3p和BPTF的靶向关系;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BPTF的表达及迁移、侵袭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RT-PCR实验表明miR-454-3p在肺癌组织和细胞中表达下调,且在A549细胞中表达最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miR-454-3p的肺癌细胞A549增殖能力明显降低,迁移和侵袭能力均受到抑制(P<0.05)。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BPTF为miR-454-3p的潜在靶基因,过表达miR-454-3p后BPTF的表达水平明显受到抑制。同时,迁移相关蛋白MMP-2和MMP-9表达明显下调,E-cadhern表达明显上调,而E-cadherin的负性调控N-cadherin表达下降。结论miR-454-3p可能通过靶向下调BPTF的表达,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为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潜在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miR-454-3p 溴区PHD结构域转录因子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P3炎症小体参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杨才弟 汪正於 +1 位作者 曾鼎华 王淑美(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1657-1660,共4页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指脑组织供血不足,恢复血流灌注后引发缺血组织活性氧(ROS)积累导致的进一步损伤。这一过程引发固有免疫应答并导致炎症级联反应。随着近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深入研究,Nod样受体蛋白3(NLRP3)作为一种重要的模...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指脑组织供血不足,恢复血流灌注后引发缺血组织活性氧(ROS)积累导致的进一步损伤。这一过程引发固有免疫应答并导致炎症级联反应。随着近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深入研究,Nod样受体蛋白3(NLRP3)作为一种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被发现参与了脑缺血再灌注的炎症损伤过程。而NLRP3炎症小体具有错综复杂的基础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就NLRP3炎症小体结构、在脑缺血再灌注中的功能及基于NLRP3炎症小体衍生的潜在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缺血再灌注损伤 NLRP3炎症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AC1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牟成金 潘武 +1 位作者 李娟 汪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1-47,共7页
目的:研究组蛋白脱乙酰酶1(HDAC1)对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RT-q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测定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系MCF-10A和乳腺癌细胞系BT549、MCF-7和MDA-MB-231中HDAC1的m RNA和蛋白水平。在MDA-MB-231细胞中转染HDAC1 si ... 目的:研究组蛋白脱乙酰酶1(HDAC1)对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RT-q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测定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系MCF-10A和乳腺癌细胞系BT549、MCF-7和MDA-MB-231中HDAC1的m RNA和蛋白水平。在MDA-MB-231细胞中转染HDAC1 si RNA,RT-qPCR和Western blot测定HDAC1的表达水平,MTT法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测定凋亡,Western blot测定细胞中β-连环蛋白(β-catenin)、c-Myc、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和cleaved caspase-3的蛋白水平。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剂处理下调HDAC1表达后的乳腺癌细胞,测定细胞活力和凋亡。结果:乳腺癌细胞系BT549、MCF-7和MDA-MB-231中HDAC1的m 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系MCF-10A(P <0. 01),并且MDA-MB-231细胞中的HDAC1水平最高。HDAC1 si RNA可以降低乳腺癌细胞中HDAC1的m RNA和蛋白水平。敲减HDAC1表达后的MDA-MB-231细胞活力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水平升高,β-catenin、c-Myc和cyclin D1的蛋白水平降低(P <0. 05)。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剂可以逆转HDAC1下调诱导的MDA-MB-231细胞凋亡和细胞活力降低,减少cleaved caspase-3的水平(P <0. 05)。结论:敲减HDAC1的表达可以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乳腺癌 组蛋白脱乙酰酶1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脑息风止痉汤对帕金森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才弟 陈杰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2期2987-2990,共4页
目的:探究补脑息风止痉汤治疗帕金森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四川省人民医院(东院)收治的帕金森患者6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5)。对照组给予左旋多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探究补脑息风止痉汤治疗帕金森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四川省人民医院(东院)收治的帕金森患者69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5)。对照组给予左旋多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联合补脑息风止痉汤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治疗前后2组UPDRS评分及中医症候积分;统计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另检测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UPDRS-Ⅰ、UPDRS-Ⅱ、UPDRS-Ⅲ、UPDRS-Ⅳ评分及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88. 57%,较对照组的67. 65%显著升高(P <0. 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MMSE、MoCA评分及观察组血清SOD水平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 05); 2组血清IL-6、IL-1β、MDA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补脑息风止痉汤可显著改善帕金森患者临床症状,有效降低其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并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提高患者认知功能,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常规西医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 补脑息风止痉汤 炎性因子 氧化应激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和CURB-65评分及肺炎严重指数在社区获得性肺炎预后中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45
5
作者 杨凌婧 高凌云 +2 位作者 付泽伟 李熙霞 杨丽青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22-526,共5页
背景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以CAP为代表的下呼吸道感染是全球范围内病死率第4位疾病。故对CAP进行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极为重要。目的评估血清降钙素原(PCT)、CURB-65评分及肺炎严重指数(PSI)在CA... 背景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以CAP为代表的下呼吸道感染是全球范围内病死率第4位疾病。故对CAP进行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极为重要。目的评估血清降钙素原(PCT)、CURB-65评分及肺炎严重指数(PSI)在CAP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四川省人民医院(东院)呼吸科门诊收治的CAP患者234例,根据入院6 h内血清PCT水平分组,PCT<0.10μg/L为A组(106例),0.10μg/L≤PCT≤0.25μg/L为B组(39例),0.25μg/L<PCT≤0.50μg/L为C组(23例),PCT>0.50μg/L为D组(66例)。采用CURB-65评分、PSI评估死亡风险,检测血清PCT,并记录患者30 d内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CT、CURB-65评分、PSI的预测价值。结果 B、C、D组的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A组(P<0.05);D组的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B、C组(P<0.05)。CAP患者死亡的ROC曲线结果显示,CURB-65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8[95%CI(0.797,0.939),P<0.001];PSI的AUC为0.894[95%CI(0.851,0.948),P<0.001];PCT的最佳临界值为8.30μg/L时,AUC为0.900[95%CI(0.850,0.949),P<0.001];PCT联合CURB-65评分的AUC为0.909[95%CI(0.852,0.966),P<0.001];PCT联合PSI的AUC为0.921[95%CI(0.879,0.963),P<0.001]。CAP患者并发症的ROC曲线结果显示,CURB-65评分的AUC为0.815[95%CI(0.727,0.903),P<0.001];PSI的AUC为0.841[95%CI(0.760,0.923),P<0.001];PCT的最佳临界值为1.73μg/L时,AUC为0.922[95%CI(0.879,0.964),P<0.001];PCT联合CURB-65评分的AUC为0.895[95%CI(0.829,0.961),P<0.001];PCT联合PSI的AUC为0.903[95%CI(0.833,0.974),P<0.001]。PCT联合CURB-65评分预测CAP并发症的AUC大于CURB-65(Z=3.747,P=0.000 2)。结论血清PCT可较好地预测CAP死亡及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获得性肺炎 降钙素原 CURB-65评分 肺炎严重指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枝茯苓丸辅治慢性盆腔炎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氧化应激和血清hs-CRP、TGF-β1、GM-CSF、补体C3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6
6
作者 王华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4-217,共4页
目的分析桂枝茯苓丸辅治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CPID)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氧化应激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补体C3水平的影响。方法... 目的分析桂枝茯苓丸辅治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CPID)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氧化应激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补体C3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CPI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奥硝唑,0.5 g/次,日2次口服,观察组在此基础辅以桂枝茯苓丸,6 g/次,日2次口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量化评分、血液流变学、氧化应激及hs-CRP、TGF-β1、GM-CSF、补体C3水平;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随访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疗效等级、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量化评分、血液流变学及血清MDA、hs-CRP、TGF-β1、GM-CSF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SOD、GSH-PX、补体C3较治疗前显著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任意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但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较单一西药治疗CPID,桂枝茯苓丸辅治疗效更佳,并能降低复发风险,或与其对CPID患者血液流变学、氧化应激、机体免疫功能等改善更显著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枝茯苓丸 慢性盆腔炎 血液流变学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危重症患者侵袭性肺曲霉病抗真菌药物联合治疗临床经验初探 被引量:6
7
作者 杨凌婧 高凌云 +4 位作者 付泽伟 李熙霞 杨丽青 熊丽 胥青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32-536,共5页
目的探讨伏立康唑联合卡泊芬净治疗能否改善重症监护病房(ICU)并发侵袭性肺曲霉病(IPA)危重症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6月—2019年6月ICU临床诊断及确诊为IPA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伏立康唑单药治疗组(单药组)及伏立康唑联合卡... 目的探讨伏立康唑联合卡泊芬净治疗能否改善重症监护病房(ICU)并发侵袭性肺曲霉病(IPA)危重症患者的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6月—2019年6月ICU临床诊断及确诊为IPA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伏立康唑单药治疗组(单药组)及伏立康唑联合卡泊芬净治疗组(联合组)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急性肾损伤情况、抗真菌治疗42 d生存状况的差异,分析IPA危重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IPA危重症患者35例,其中单药组25例(71.4%),联合组10例(28.6%)。联合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对肾功能的影响以及治疗42 d生存状况,与单药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联合治疗(HR=0.664,95%CI:0.222~1.984,P=0.464)不是IPA危重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伏立康唑联合卡泊芬净治疗ICU危重症IPA患者未能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立康唑 卡泊芬净 侵袭性肺曲霉病 危重症患者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SOX9基因增强As2O3诱导的人喉鳞癌细胞凋亡及机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海婧 龙国利 +1 位作者 魏文明 李赞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85-890,共6页
目的探讨敲低性别决定区Y盒基因9(SOX9)水平对As_2O_3诱导的喉鳞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SOX9的特异性小干涉RNA(si-SOX9)转染人喉癌Hep-2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48 h后细胞SOX9蛋白表达。随机将Hep-2细胞分为空白组、si-S... 目的探讨敲低性别决定区Y盒基因9(SOX9)水平对As_2O_3诱导的喉鳞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SOX9的特异性小干涉RNA(si-SOX9)转染人喉癌Hep-2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48 h后细胞SOX9蛋白表达。随机将Hep-2细胞分为空白组、si-SOX9组、As_2O_3组和si-SOX9联合As_2O_3组。细胞按以上分组处理48 h,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活性氧(ROS)试剂盒检测细胞ROS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cl2相关X蛋白(BAX)、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磷酸化的蛋白激酶B(p-AKT)的蛋白水平。结果转染si-SOX9后,可显著降低Hep-2细胞SOX9蛋白水平。As_2O_3组细胞活力及PCNA、VEGF、PI3K和p-AKT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ROS含量及BAX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与单纯SOX9敲低组或单独As_2O_3处理组相比,敲低SOX9联合As_2O_3处理组的细胞活力及PCNA、VEGF、PI3K和p-AKT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ROS含量及BAX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结论敲低Hep-2细胞SOX9水平可增强As_2O_3对喉鳞癌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与增加细胞ROS含量及下调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鳞癌 三氧化二砷(As2O3) 性别决定区Y盒基因9(SOX9) 细胞凋亡 活性氧(ROS)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腭中缝成熟度的CBCT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恒朗 王莉丽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28-631,共4页
目的:利用CBCT研究青年人群的腭中缝成熟度,为治疗上颌横向发育不足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18例14~25岁青年的腭部CBCT影像资料,按照Angelieri腭中缝成熟度分期法将研究对象分为A、B、C、D、E五期,卡方检验分析性别和年龄因素对腭中缝成... 目的:利用CBCT研究青年人群的腭中缝成熟度,为治疗上颌横向发育不足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18例14~25岁青年的腭部CBCT影像资料,按照Angelieri腭中缝成熟度分期法将研究对象分为A、B、C、D、E五期,卡方检验分析性别和年龄因素对腭中缝成熟度分期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B期、C期和DE期所占比例分别为14.4%、33.1%和52.5%,未发现A期。男女间腭中缝成熟度分期的分布有显著差异(P<0.05)。女性的B期占比低于男性,DE期占比高于男性。不同年龄组研究对象腭中缝成熟度分期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17岁组的C期占比高于22~25岁组,14~17岁组的DE期占比低于22~25岁组。不同年龄组间B期占比无显著差异。结论:部分青年的腭中缝成熟度较低,特别是男性。制定上颌扩弓治疗方案时不能仅参考患者年龄,应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必要时采用CBCT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中缝 成熟度 CB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637靶向SCUBE3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洋峰 赵海明 +2 位作者 罗玉明 汪英 唐鹏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30-937,共8页
目的miR-637靶向SCUBE3调控结肠癌的作用仍未完全清晰,文章旨在探讨miR-637在结肠癌的表达及其是否靶向SCUBE3影响结肠癌的生长。方法选取20份结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样本及结肠癌细胞系HCT116细胞为研究对象,细胞转染miR-637-mimic、miR-... 目的miR-637靶向SCUBE3调控结肠癌的作用仍未完全清晰,文章旨在探讨miR-637在结肠癌的表达及其是否靶向SCUBE3影响结肠癌的生长。方法选取20份结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样本及结肠癌细胞系HCT116细胞为研究对象,细胞转染miR-637-mimic、miR-637-inhibitor或/和pcDNA3.1-SCUBE3。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miR-637或信号肽-CUB-EGF样结构域蛋白3(SCUBE3)表达;qRT-PCR和CCK-8检测miR-637表达及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凋亡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miR-637对细胞凋亡的影响;荧光素酶实验、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miR-637与SCUBE3的靶向关系;Western blot检测miR-637对TGFβ/Smad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结肠癌组织miR-637的表达水平(0.61±0.03)显著下调,SCUBE3的表达(1.81±0.09)显著上调(P<0.01);与阴性对照组相比,miR-637 mimic转染后HCT-116细胞中的miR-637表达(1.53±0.08)显著增强(P<0.05),细胞增殖被显著抑制(P<0.01),细胞凋亡显著增加(P<0.01),且Bax蛋白表达显著升高,Bcl-2、p-smad2、p-smad3、TGF-βR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SCUBE3是miR-637的靶基因;与miR-637 mimic组相比,pcDNA3.1-SCUBE3明显抑制了miR-637 mimic的促凋亡作用(P<0.01),miR-637 mimic+pcDNA3.1-SCUBE3组Bax蛋白表达显著降低,Bcl-2、p-smad2、p-smad3、TGF-βR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miR-637对结肠癌细胞具有抑制增殖及促凋亡作用,并可能通过靶向SCUBE3和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来抑制结肠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miR-637 信号肽-CUB-EGF样结构域蛋白3 TGFβ/Smad信号通路 凋亡 治疗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