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中唤醒结合磁共振神经导航系统在功能区脑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高洪霞 陈小琴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1-44,共4页
目的研究术中唤醒结合磁共振神经导航系统在功能区脑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于我院神经外科就诊并接受功能区脑部肿瘤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 目的研究术中唤醒结合磁共振神经导航系统在功能区脑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于我院神经外科就诊并接受功能区脑部肿瘤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50例患者术前均通过MRI行脑组织结构图像采集,尤其是通过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序列和血氧水平依赖功能MRI(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序列扫描显示功能区和重建皮质脊髓束;通过神经导航系统建立颅内结构、肿瘤结构和周围组织结构的三维影像模型。同时,观察组患者利用术中唤醒技术再次确定功能区后切除病变。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肿瘤切除程度、神经功能卡氏评分(Karnofsky,KPS)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t=-2.232、-5.788,P=0.030、P<0.001);观察组患者的肿瘤切除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Z=5.128,P=0.028);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4.861,P<0.001),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94,P=0.024)。结论术中唤醒结合磁共振神经导航系统不仅可以提高脑部功能区肿瘤的最大切除程度,还能够保护脑部功能区的重要神经功能,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区脑部肿瘤 术中唤醒 磁共振神经导航系统 弥散张量成像 血氧水平依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阿片类药物长时间储存于镇痛泵中的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郑欢 王茂莹 +2 位作者 康仪 郑碧鑫 宋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73-875,共3页
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是临床管理急、慢性疼痛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皮下、静脉、硬膜外、鞘内等途径给药,可维持稳定的药物浓度而产生满意的镇痛效果。根据不同镇痛目的,PCA的使用时间非常灵活,用于术后镇痛... 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PCA)是临床管理急、慢性疼痛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皮下、静脉、硬膜外、鞘内等途径给药,可维持稳定的药物浓度而产生满意的镇痛效果。根据不同镇痛目的,PCA的使用时间非常灵活,用于术后镇痛通常为48~72小时,在癌性疼痛尤其是难治性癌痛的治疗中,采用鞘内输注系统外接输注港的模式,PCA的使用时间可长达2周或更久。用于PCA的镇痛药物以阿片类药物为主,储存于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药囊中。但PVC材质容易对一些脂溶性较强的药物产生吸附导致药物衰减,影响治疗效果。有研究显示,枸橼酸芬太尼在PVC药囊中储存72小时后浓度衰减可达1.5%,引起国内外学者对该问题的广泛关注。目前对于不同种类阿片类药物及其长时间储存于PVC药囊的稳定性变化还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观察吗啡、芬太尼、舒芬太尼、羟考酮和氢吗啡酮在PVC药囊中储存最长28天后药物相对含量变化和细菌生长情况,为PCA的安全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类药物 枸橼酸芬太尼 癌性疼痛 病人自控镇痛 舒芬太尼 术后镇痛 镇痛泵 慢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